科學家在火星發現了數百個「幽靈沙丘」,可能是生命的最好掩體

2021-01-09 茶馬星球視野

科學家在火星上發現了數百個新月形坑,這些坑數十億年前就在火星的U.S. Capitol 區域存在。根據《地球物理研究雜誌:行星》中的一項新研究報告,這些古老沙丘印記的曲線記錄了紅色星球盛行風的方向,為人類探索火星過去的氣候提供了線索,可能證明古代生命的存在。

「幽靈沙丘」是早已消失的沙丘留下的負空間。熔巖或水生沉積物部分掩埋了沙丘,加固後保留了沙丘的輪廓。隨後風吹走了暴露在外的沙子,內部的沙子也被颳走一部分,留下了一個堅硬的沙丘狀的神秘物體。

2016年科學家在愛達荷州東部蛇河平原地球上首次發現了幽靈沙丘。這項新研究同樣在火星的Hellas盆地和Noctis Labyrinthus的衛星圖像中發現了類似的幽靈沙丘。沙丘是紅色星球上風吹過時表面的常見特徵,這項研究也是對於火星上現存的沙丘的首次研究。

這些坑中的任何一個都不足以告訴你它是一個沙丘,或來自一個古老的沙丘場,但當你把它們放在一起時,火星和地球上的沙丘有很多共同點。幽靈沙丘的一個很酷的事情是,它會告訴我們,當沙丘形成時,火星上的風在古老的過去同現在是不一樣的。

火星表面的大氣密度與地球上空35公裡的平流層一樣稠密,但風是改變火星地表的一種持久的催化劑。了解火星風的過去可以幫助研究人員重建沉積物如何在地表上移動,如何形成主要特徵以及古代氣候是否與現代大氣條件不同。

幽靈沙丘形成時不同的風告訴我們,火星上的環境條件在很長一段時間內並不是靜止的,它們在過去的幾十億年中發生了巨大變化,

利用衛星圖像,Day和另一位共同作者華盛頓大學的天體生物學家David Catling記錄了Noctis Labyrinthus的480多個潛在的幽靈沙丘,在Hellas Planita東部發現了超過300個新月形坑,在這些地點,平均沙丘可能分別大約130英尺和246英尺高。

這些坑與地球和火星上最常見的沙丘類型barchan沙丘有著驚人的相似之處。當風主要從一個方向吹來並且沙子受到限制時,新月形的barchan沙丘在平坦的地表上形成,不受植被的影響。月牙的角指向盛行風的方向。沙子積聚在沙丘的船頭外側,吹過唇緣並沿著沙丘內側曲線上的陡峭滑面崩塌。

研究人員表示,這些古老幽靈沙丘的遺址可能是火星上古老生命存在的重要線索,地球上的沙丘可以維持生命,而火星的沙丘和地球上的沙丘類似,火星上有一個地球上無需擔心的問題,那就是輻射,如果生物躲在沙丘內或者沙丘底部,那就可以免受大量輻射的危害。

現在火星上可能沒有生命,但如果過去火星上可以存在生命或者微生物,這個地方似乎是個不錯的選擇。

相關焦點

  • 奧林帕斯山、塔西斯火山、幽靈沙丘……未來火星一日遊8大景點!
    火星是一個有著巨大反差的星球——巨大的火山、深深的峽谷和可能有也可能沒有活水的隕石坑。一旦我們啟動第一個紅色星球殖民地,它將是未來遊客探索的一個神奇的地方。出於安全和實際原因,這些未來任務的著陸點可能需要是平坦的平原,但或許可以在一些更有趣的地質條件下著陸。以下為你送上一份未來火星一日遊的絕佳景點。
  • 我們為什麼要在光禿禿的火星上尋找生命的起源
    在早期太陽系這些「無差別事件」面前,火星和地球大致遵循著一樣的演化軌跡。這段時間,兩顆行星都有著活躍的內部化學反應、混沌的原始大氣、甚至可能都有遍布海洋的熱液噴口…… 這些要素,恰恰就是為地球生命演化創造契機的基本環境條件。只不過,由於兩顆行星有著不容小覷的體積差異,它們的演化之路,終究還是「星命殊途」了。
  • 火星出現「異象」?首次發現巨型沙丘在移動,或顛覆人類的認知
    從我們此前的探索情況來看,在我們太陽系內,目前並沒有發現高級的外星文明,不過有一些星球可能會存在一些比較低級的生命。其中距離我們地球超過5500萬公裡遠的火星,就是我們的懷疑對象之一,這些年來我們一直在探索火星,其實也是希望能夠在火星上面找到外星生命的「突破口」。
  • 火星巨型沙丘在移動
    這一發現打破了人們長期以來的看法,即這些巨型沙丘自數十萬年前形成以來就沒有移動過。這也是這顆紅色星球上的風力強於預期的證據。相關研究成果發表於《地球物理研究雜誌:行星》。據《科學》報導,未參與此項研究的美國約翰斯·霍普金斯大學應用物理實驗室行星科學家Ralph Lorenz說,人類能探測到火星上的這些變化相當令人震驚。地球沙漠中可以找到巨型沙丘。
  • 首次發現!火星上巨型沙丘不斷移動,異星上物體移動有何機制?
    近日《地球物理研究雜誌:行星》上的一篇研究論文引起了大家的熱議,科學家首次發現,火星上的巨型沙丘在不斷移動,這是已經確定的事實。按照一直以來的認知,科學家認為火星上的這些巨型沙丘在幾十萬年前形成之後就從未變化過,這一次的發現讓我們對火星有了更新的認識。
  • 科學家發現一大片火星沙丘正在緩慢地向前推進
    以義大利行星學家Simone Silvestro為首的一批科研人員最近宣布,他們在火星上發現了一種會移動的巨大「漣漪」。火星上的許多沙丘已被證明是會移動的。但是當研究人員對火星上的一處地貌進行了連續10年的觀測後發現,一種人們原以為不會移動的沙丘,也在以我們難以覺察的速度向前推進。火星和地球有著許多相似之處,但比地球更極端。火星上的許多環境是地球環境的極限版本。火星上也有沙丘,大部分火星沙丘是由大小不一的沙粒混合而成的。
  • NASA火星探測器發現億萬年前的沙丘「時間膠囊」
    據外媒CNET報導,火星大約有45億年的歷史。多虧了機器人探索者,人們對它目前的氣候和大氣有了很好的認識。一項關於古代沙丘的新研究指出了10億年前紅色星球上可能存在的情況。由行星科學研究所(PSI)研究科學家Matthew Chojnacki領導的一個團隊仔細觀察了Valles Marineris的風驅動沙丘領域,這是一個以其廣泛的峽谷而聞名的火星區域
  • 火星上的「星際迷航」:NASA在火星沙丘中發現「星際艦隊標誌」
    美國宇航局(NASA)的火星勘測軌道飛行器(MRO)「俯視著」紅色星球,經常會捕捉到各種各樣的奇幻陣型,例如類似「布偶Beaker」地表結構及「吃豆人」隕坑等。周三,亞利桑那大學的MRO HiRise相機團隊發布了一張火星沙丘的新圖像,發現其神似經典星際艦隊的標誌。
  • 真實的火星大陸,只有沙丘和碎石,在數十億年前是否有生命?
    ,由好奇號火星探測器所拍攝,這是一個直徑為154公裡的巨大隕石坑,它已經存在了大約35億至38億年之久,科學家們將其命名為蓋爾隕石坑。,在這裡我們只能看見一個深秋的紅色沙漠世界,機遇號的車輪在這裡留下了很長的軌道痕跡,這裡被科學家命名為火星上的魯布哈裡,因為它和我們地球上的沙烏地阿拉伯評級部分非常相似,是一片一望無際而又充滿著孤獨和絕望的死亡之地。
  • 《地球物理學研究雜誌:行星》:火星上一些特殊的沙丘可能是在10億年前形成的
    《地球物理學研究雜誌:行星》:火星上一些特殊的沙丘可能是在10億年前形成的(神秘的地球uux.cn報導)據cnBeta:外媒BGR報導,來自火星勘測軌道飛行器的圖像顯示,火星上存在一些特殊的沙丘研究人員表示,這些沙丘很可能與大約10億年前的沙丘一樣。研究這些沙丘可以揭示出許多關於這個星球的氣候史。據研究沙丘的科學家說,這些沙丘大約是在10億年前形成的。一篇關注沙丘的新論文剛剛發表在《地球物理學研究雜誌:行星》上。顯然,像這樣的沙丘化石是相當罕見的,尤其是這種極端詳細的程度,使科學家們有機會研究過去10億年前火星的這一區域是什麼樣子的。
  • 火星生命終於出現?火星發現神秘湖泊,深入研究將是突破口
    對於這一發現,科學家當時並不太驚訝,因為火星和地球有許多相似的特徵,如衛星和移動的沙丘,以及火星。 就像地球一樣,有大氣等等。正因為如此,許多科學家懷疑火星上有生命,但我們直到現在才發現它。對於這一發現,科學家對火星上的生命更加懷疑,但科學家們也認為只發現火星地下湖泊它可以為火星的潛在生存能力增添一點討價還價,這實際上對進展無濟於事 火星的生命發現。
  • 火星上是否真有生命存在?
    火星一直是各國科學家最為關注的一個星球,同樣處在太陽系中,還跟地球有著非常多的相似之處,前段時間又在火星上發現了液態水,這更加讓人們堅信了火星上是有可能存在生命的,不過猜測終究是猜測,至今為止,現在咱們還是沒有找到有力的證據,比如說話的生命物質,或者是曾經的生命裡留下來的化石,這些鐵證才能說明火星上是真的有生命的,不然就是猜測!
  • 火星平原拍到「V字形」沙丘,火星人臉,大蟲子曾引起科學爭議
    但是整體情況來說,這看上去就是一個「V字形」圖案,該發現的區域是位於火星的希臘平原,這不是拍電影的圖片,而是真實的實景圖。希臘平原是位於火星南半球高地之中的一個巨大撞擊盆地,科學家研究表明可能是在39億年前的後期,由小行星撞擊火星形成的,產生的高度差大約為9公裡,所以是一個天眼巨坑了。
  • 火星發現形似「蜥蜴」物體?科學家提出「火星生命」的幾種可能
    從目前的探索情況來看,除了地球以外,我們還沒在其他的星球上面發現生命的跡象,所以有一些觀點也認為,我們人類可能是唯一的智慧生命、我們地球可能是唯一的生命星球。不過,雖然我們還沒找到外星生命的跡象,卻有不少證據表明,即使是我們太陽系內,也有不少潛在的生命星球。因為在我們太陽系內,很多星球都存在液態海洋,或者曾經存在液態海洋,如距離我們地球超過5500萬公裡的火星就是一顆曾經存在液態水的星球。
  • 科學家發現比火星更適合居住的行星,正是滅霸的老家?
    自從人類開始探索宇宙以後,尋求第二個適合人類居住的星球這項任務從未停止過,但目前來看在太陽系中只有火星條件是最好的,但火星上的氣候比地球上辛酸多了。火星現在還只是被提出來的暫時人選,但隨著科技的飛速發展。科學家最近又發現了一個更適合殖民的行星。
  • 太陽照射後的火星沙丘(圖)
    6月22日報導,普遍人對火星的印象,總是離不開紅紅橙橙,或一片塵土。美國太空總署(NASA)近日發布上月拍得的火星圖片,顯示火星部分沙丘因物質及氣候問題而呈綠松色,揭示火星既神秘亦美麗的一面。
  • 火星上的洪水導致生命出現?好奇號發現了什麼?是否有證據證明?
    火星上曾發生大洪水?好奇號發現「證據」,40億年前經歷了什麼?好奇號是美國宇航局多年前成功投放的火星探測車,它為科學家們提供了很多火星的高清照片,也讓我們對這顆紅色的星球有了更多的了解。根據科學報導來看,美國宇航局的研究人員與諸多的科學家合作,在研究好奇號所傳回的數據和照片中發現,火星上,在40億年前很有可能發生了一場大洪水。這場洪水的發生很可能是由於火星環境的劇變所導致的,而且洪水的原因很可能是一顆地外天體的撞擊。既然由地外天體的撞擊引起了大洪水,這也就意味著在火星上極可能是有微生物存在的。
  • 火星上發現地下鹽湖,那裡可能存在火星生命嗎?科學家給出答案
    2018年曾有行星科學家通過觀測分析指出火星南極地下可能存在大型地下鹽湖,近期該猜測得以證實。那麼研究人員是如何得到該發現的?如果他們的研究符合真實情況,那麼火星南極的地下有可能孕育出生命嗎? 為什麼火星的地表不可能存在液態水?火星赤紅色的外表看起來不像是一顆表面存在液態水的星球,但科學研究不能只看表面,而需要深入分析其中的原因。
  • NASA發現38億年前火星存在水資源,科學家:有足夠時間孕育出文明
    不過科學家一直都堅信,在火星上有很大可能性會有生命的出現,只不過在目前沒有找到證據而已。就在這看似研究有著相當困難的情況下,這一次美國宇航局卻在火星上有著突破性的發現,原來火星上早在38億年前就有水資源的存在,足以能夠進化出火星文明。
  • 生命會被找到?科學家發現河流證據,微生物可能生存在火星表面
    只不過火星如今成為了第一選擇。同時科學家們也發現了不少火星與地球相似的地方。 這可以說再次證明了火星的曾經可能是與地球具有相似的情況,難道就如不少的科學愛好者說的那樣,我們地球生命真的是來自火星?人類是來自火星?當然這個是沒有證據的猜測,但是從如今火星的發現來看,火星大概率是存在過生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