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實的火星大陸,只有沙丘和碎石,在數十億年前是否有生命?

2020-10-23 大象廣媒

圖中的畫面並不是地球,也不是電腦模擬的三d畫面,而是真實拍攝的火星大陸影像,這些珍貴的照片大都來自於好奇號、機遇號以及勇氣號探測器,它們為我們帶來了距離數億公裡以外的火星大陸的真實圖像。



這張照片拍攝的地點是火星呂錫陽平原的滴滴邊緣,由好奇號火星探測器所拍攝,這是一個直徑為154公裡的巨大隕石坑,它已經存在了大約35億至38億年之久,科學家們將其命名為蓋爾隕石坑。



這張照片由機遇號火星探測器所拍攝,在這裡我們只能看見一個深秋的紅色沙漠世界,機遇號的車輪在這裡留下了很長的軌道痕跡,這裡被科學家命名為火星上的魯布哈裡,因為它和我們地球上的沙烏地阿拉伯評級部分非常相似,是一片一望無際而又充滿著孤獨和絕望的死亡之地。



子午線高原是位於火星南北兩度的一個高原地帶,機遇號在這裡發現的灰色結晶的赤鐵礦,而在地球上赤鐵礦常見於溫泉或平靜的湖泊,因此許多科學家相信在子午線高原的赤鐵礦代表了火星在以前是一個擁有著液態水和溫泉的古老天體。



「維德角」是維多利亞隕石坑邊緣一個大約6米高的懸崖,它的影像通過機遇號的相機傳回到了地球,因此我們才能夠在這裡看見這個距離我們數億公裡以外的火星懸崖。



90米寬的聖馬裡亞火山口絕對是火星最著名的景色,為了拍攝到這張圖像,機遇號必須多次拍攝並尋找角度,最終才能創建這樣的一個全景圖,因此我們會在這張圖像中看到沒有任何圖像的黑暗區域。



馬拉松谷位於火星奮進與學科面雲機遇,好在這裡拍下了它們的影像,與石坑和火星的天空連接在一起,形成了一個荒涼的天外世界影像



這款巖石被命名為約翰克萊因石塊,好奇號就是在這裡收集到的第一批鑽探樣品圖,碎石掩埋在風化的土壤之中,斑駁的紋路是火星大陸在數11年的時間中所留下的歲月痕跡,為我們帶來了遠古火星的秘密。



這是一張由1000多幅圖像組成的照片,它有著足足18億像素,局部細節裡面的泥土碎石和好奇號的車輪軌跡清晰可見,它由好奇號在2019年11月24日到12月1日所拍攝,是我們迄今為止所獲得的最清晰最大的火星照片。



這是火星的格倫託裡登地區,探測車正是在這裡發現了黏土的存在,意味著火星在曾經擁有過水,這張照片由好奇號所拍攝的116張圖像拼接而成,圖像展示的是一個具有重大意義的山丘,這裡是一片富含硫酸鹽的區域,2020年1月10號好奇號經過了這裡,由於進行了圖像白平衡效果,這是的巖石材料的顏色,在地球上白天光照條件下的外觀極為相似。



這張圖展示了一個我們從未見過的火星天空景象,火星的天空應該是朦朧的微紅色,然而有時候卻像個地球一樣是明亮的藍色,這是一位拉薩的地質學家為了識別火星之上不同的銀層而對圖像進行了重新著色,這樣不僅可以獲得更加清晰的圖像,還能夠更詳細的觀看火星的地貌環境。



這張照片拍攝於火星納米布沙丘,好奇號站在一個5米高的黑沙丘前面拍下了自己和火星的合影照,「納米布沙丘」是巴格諾爾德沙丘群中的一個,它與地球沙漠裡的沙丘非常相似,好奇號對這座沙丘進行了近距離的研究,這也是人類首次近距離接觸其他星球上的沙丘。



納米布沙丘面向火星車的這一面坡度較為陡峭,且長期由砂石滾落,而另一側則是迎封面呈現為明顯的波浪漣漪,形成了非常特別的紋理。



這裡是忍耐環形山邊緣的伯恩斯懸崖,由機遇號所拍攝,在這裡古代的火星遭受了一顆隕石的襲擊,這顆隕石將這個區域撞擊出了一個巨大的坑,由於缺少低質運動,使得伯恩斯懸崖和忍耐環形山一直保存到現在。



這張照片拍攝於2012年9月28日,這片被風化的深色火星巖石區被命名為洛克內斯特,好奇號在這裡拍攝了多張近距離火星巖石照片,並利用好奇號攜帶的手臂挖出了土壤樣品進行分析,圖中可以清晰的看見遠處的山丘和火星的天空。



這是好奇號在第120個火星日,也就是2012年12月7日拍攝的火星景象,耶魯奈夫灣附近層狀的巖石和遠處的山丘交錯在一起,很難想像火星和地球擁有著如此相似的環境,而這就是一個真實的火星。



他貧瘠到荒涼沒有任何生命存在,儘管如此,人類對於這顆紅色的沙漠天體依舊充滿無限的遐想,數十億年前的火星究竟是怎樣的存在,是否誕生過生命?當我們能夠真正的踏上火星大陸的那一刻來應許,我們或許能夠真正的揭開火星遠古的秘密。

相關焦點

  • 科學家在火星發現了數百個「幽靈沙丘」,可能是生命的最好掩體
    科學家在火星上發現了數百個新月形坑,這些坑數十億年前就在火星的U.S. Capitol 區域存在。根據《地球物理研究雜誌:行星》中的一項新研究報告,這些古老沙丘印記的曲線記錄了紅色星球盛行風的方向,為人類探索火星過去的氣候提供了線索,可能證明古代生命的存在。
  • 火星表面的真實狀況是怎麼樣的?特別像地球上的戈壁灘!
    為了探索火星的奧米,先後發射了機遇號、勇氣號和好奇號火星探測器,這些探測器成功登陸與火星表面,為人類帶來了距離我們數億公裡以外的火星大陸的真實影像。我們跟隨火星探測器的腳步,近距離地欣賞火星大陸的真實面貌。
  • 火星上是否真有生命存在?
    地球人要到火星上去,必須穿上密封的太空衣以抵擋由害的紫外線,因為火星上的空氣很稀薄,太陽輻射很強;同時還得帶上氧氣瓶,因為那裡的大氣主要有二氧化碳構成,而且氣壓只有地球的1%。火星上也有雲,但是比地球上的雲稀薄多了。火星上空氣乾燥,平均氣溫在零度以下,即便在赤道,白天的氣溫也很少高過冰點;到了晚上,氣溫會驟然下降到-100度左右。火星表面一片荒蕪,塵暴頻繁且猛烈,甚至可以籠罩整個星球。
  • NASA公布數十億年前火星湖泊復原圖
    10月28日消息,NASA近日公布了一張數十億年前Jezero隕石坑的湖泊復原圖,科學家認為這裡曾經為一處湖泊。該隕石坑將成為「毅力號」2021年的著陸點,「毅力號」探測器的主要任務為尋找火星生命跡象。圖片來源:NASA官網來源:環球時報新媒體
  • 「好奇號」探測火星八年,傳回一系列照片和數據,火星有外星人?
    (火星實景照;藍太陽是大氣沙塵散射所致)著名天體物理學家和科普作家卡爾.薩根有句名言:非凡的主張需要非凡的證據 。1960年10月10日,從前蘇聯向火星發射了第一枚探測器開始,人類在近六十年的時間內向火星發射了眾多的飛掠和登陸探測器。
  • 「好奇號」探測火星八年,傳回一系列照片和數據,火星有外星人?
    著名天體物理學家和科普作家卡爾.薩根有句名言:非凡的主張需要非凡的證據 。1960年10月10日,從前蘇聯向火星發射了第一枚探測器開始,人類在近六十年的時間內向火星發射了眾多的飛掠和登陸探測器。綜合火星探測器傳回的照片和數據,可以歸納出火星有可能誕生或存在外星生命的幾個理由。1,火星曾位於太陽系宜居帶的中心。
  • 40億年前火星遭遇一場特大洪水,為生命存在...
    ,找出火星曾經存在生命增加更高一點可能性。Fairen說,根據地球上,有水就意味著「存在生命」的經驗,在40億年前的火星上,可能已經有微生物了。 該論文的合著者Ezat Heydari說,洪水造成的漣漪——也被稱為逆行沙丘——高達30英尺,並散布在相距450英尺的地方。
  • 一組神秘的火星圖片,火星上有外星人嗎?
    (洞察號著陸火星)第一,火星曾位於太陽系宜居帶的中心。第二,火星上曾有濃密的大氣,現遺存的火星的大氣密度只有地球的大約1%。(NASA在火星沙丘上發現似「星際艦隊標誌」)第三,火星上有水,2007年NASA就聲稱,南極冠的冰假如全部融化,可覆蓋整個星球。2018年7月25日,法新社消息稱,火星上發現了第一個液態水湖。
  • 火星上的洪水導致生命出現?好奇號發現了什麼?是否有證據證明?
    根據科學報導來看,美國宇航局的研究人員與諸多的科學家合作,在研究好奇號所傳回的數據和照片中發現,火星上,在40億年前很有可能發生了一場大洪水。這場洪水的發生很可能是由於火星環境的劇變所導致的,而且洪水的原因很可能是一顆地外天體的撞擊。既然由地外天體的撞擊引起了大洪水,這也就意味著在火星上極可能是有微生物存在的。
  • 《地球物理學研究雜誌:行星》:火星上一些特殊的沙丘可能是在10億年前形成的
    《地球物理學研究雜誌:行星》:火星上一些特殊的沙丘可能是在10億年前形成的(神秘的地球uux.cn報導)據cnBeta:外媒BGR報導,來自火星勘測軌道飛行器的圖像顯示,火星上存在一些特殊的沙丘研究人員表示,這些沙丘很可能與大約10億年前的沙丘一樣。研究這些沙丘可以揭示出許多關於這個星球的氣候史。據研究沙丘的科學家說,這些沙丘大約是在10億年前形成的。一篇關注沙丘的新論文剛剛發表在《地球物理學研究雜誌:行星》上。顯然,像這樣的沙丘化石是相當罕見的,尤其是這種極端詳細的程度,使科學家們有機會研究過去10億年前火星的這一區域是什麼樣子的。
  • NASA發布火星表面圖像:色彩繽紛 驚現藍色沙丘
    ↑火星表面的藍色沙丘(圖片來源:美國《新聞周刊》網站)  美媒稱,美國國家航空航天局(NASA)的火星勘測軌道飛行器(MRO)發現了一片令人驚嘆的藍色沙丘,說明火星不僅僅是一顆紅色的行星。  據美國《新聞周刊》網站6月24日報導,火星表面有沙丘,特別是在隕石坑的地面。利奧隕石坑的底部有一個「沙丘場」。根據美國航空航天局的新聞稿,有一片沙丘同周圍淺灰色沙丘相比沙質更細和/或成分有所不同。  報導稱,美國航空航天局於2005年將MRO發射升空,目的是研究火星上水的歷史。它定期拍攝照片,向地球傳回色彩繽紛的火星表面圖像。
  • 火星表面下是否有生命?
    來自紐約大學的Dimitra Atri和來自阿拉伯聯合大公國的Abu Dhabi是此新研究的首席作者。這篇新研究從理論上詳細分析了火星表層之下的情況以此來闡述那兒有多大可能供生命生存。他說:去思忖生命可以在如此殘酷環境下生存是件令人激動的事,並且僅在火星表層2米(6英尺)之下。太陽系中的所有行星,火星和地球最相似。
  • 研究表明,火星上有水的時候,地球上生命還沒出現
    我們知道火星曾經比現在溼得多,但是水何時形成和蒸發掉的問題卻很難回答。現在一項新的研究表明,大約在44億年前,紅色星球上存在著水,比以前想像的要早得多。行星科學家對行星和衛星上的水的故事非常感興趣。一個未知數是水形成後是否通過小行星和彗星的撞擊被添加到行星體中,或者它是否自然發生在行星形成過程中。
  • 火星上的人類股骨!NASA的照片清晰可見,科學家:幻想性視錯覺
    火星與地球被稱為一對孿生兄弟,因為火星是地球的近鄰。它與地球有許多相同的特徵。它們都有衛星,都有移動的沙丘、大風揚起的沙塵暴,南北兩極都有白色的冰冠,只不過火星的冰冠是由乾冰組成的。火星每24小時37分自轉一周,它的自轉軸傾角是25度,與地球相差無幾。
  • 火星上是否存在過生命?英國的小溪中或許存在答案
    簡介:英國Dorest的酸性流域和火星上的環境很像,研究英國該河域為追溯火星微生物生命提供一定程度上的證據。英國多塞特郡與數十億年前的火星相似的一系列酸性溪流,有可能幫助科學家們找到火星上的微生物。因為多塞特的酸性溪流和火星上的溪流有著有趣的相似性,它可能作為火星表面曾經存留過生物的線索。根據我們對這些溪流的了解,再將其應用到這顆紅色星球上,科學家們聲稱,火星上存留有約12000個奧林匹克標準大小*的有機物質池,它們有可能代表著古代生命的痕跡。我們所知道的是,多塞特郡有許多酸性硫流,包含著能在極端環境下生長的細菌。
  • 揭秘最真實的火星!火星的構成其實和地球不太一樣!
    火星是由什麼構成的?我相信這是大多數人心裡的問題,畢竟有證據表明過去的火星實際上也擁有著奔騰不息的河流,那麼這是否意味著火星和地球在構造上是否相似呢?讓我們來看看最真實的火星到底是什麼樣的?首先,我們知道,火星還有一個名稱,那就是「紅色星球」,無論從太空的哪個角度看去,火星確實是一個火紅的星球,火星為什麼是紅色的呢?
  • 火星平原拍到「V字形」沙丘,火星人臉,大蟲子曾引起科學爭議
    而在火星的探索過程之中,我們偶爾還能夠發現一些比較奇特的現象,這讓不少人對火星的興趣是越來越高,所以火星表面或者說火星地下到底有什麼,是否存在史前文明等等,這都是我們未來期待了解的一樣東西。臉」,就曾一度引發火星上有外星人的猜測,結果也只是自然風化地形、光線陰影的巧合之作。
  • 火星上是否存在生命?來自火星的隕石是否能夠給我們答案?
    有數塊火星隕石中被發現帶有被一些人認為是火星生命的化石的物體。其中最著名的一塊是在南極艾倫山上被發現的(編號ALH84001)。它大約在1600萬年前被從火星上拋射了出來,並在約13000年前到達地球。隕石的裂縫中填充有約4000-3600萬年前的碳酸鹽成分(意味著表面有水的存在)。同時,在隕石上發現了多環芳香烴(PAH)的跡象,並且濃度由外向內增大。
  • 火星上巨型沙丘不斷移動,異星上物體移動有何機制?
    近日《地球物理研究雜誌:行星》上的一篇研究論文引起了大家的熱議,科學家首次發現,火星上的巨型沙丘在不斷移動,這是已經確定的事實。按照一直以來的認知,科學家認為火星上的這些巨型沙丘在幾十萬年前形成之後就從未變化過,這一次的發現讓我們對火星有了更新的認識。
  • 距離地球5500萬公裡外的火星真實照片,18億像素,一片荒蕪
    火星是太陽系中與地球最相似的星球,為了探測火星是否存在生命,美國NASA向火星發射了多個探測器。從這張火星照片來看,我們可以清楚的看到火星表面真實的樣子,它的環境和人類想像的差不多,荒涼孤寂、到處都是黃色戈壁和沙漠,碎石和瓦礫是火星的主要特徵,火星上沒有任何生命存在的跡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