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NASA「毅力號」火星探測器即將發射
NASA的「毅力號」火星探測器將於北京時間本周四7月30日晚上7:50搭載聯合發射聯盟的擎天神五號運載火箭,於佛羅裡達州卡納維拉爾角空軍基地的41號航天發射複合體發射。實時報導和倒計時評論將於北京時間當天晚上7:00開始,可前往Theta.TV (https://www.sliver.tv/win/nasa )以及NASA的網站(https://www.nasa.gov/live/)觀看。
-
NASA發布火星表面圖像:色彩繽紛 驚現藍色沙丘
↑火星表面的藍色沙丘(圖片來源:美國《新聞周刊》網站) 美媒稱,美國國家航空航天局(NASA)的火星勘測軌道飛行器(MRO)發現了一片令人驚嘆的藍色沙丘,說明火星不僅僅是一顆紅色的行星。 據美國《新聞周刊》網站6月24日報導,火星表面有沙丘,特別是在隕石坑的地面。利奧隕石坑的底部有一個「沙丘場」。根據美國航空航天局的新聞稿,有一片沙丘同周圍淺灰色沙丘相比沙質更細和/或成分有所不同。 報導稱,美國航空航天局於2005年將MRO發射升空,目的是研究火星上水的歷史。它定期拍攝照片,向地球傳回色彩繽紛的火星表面圖像。
-
火星巨型沙丘在移動
:NASA/JPL/亞利桑那大學近日,研究人員首次發現火星沙粒的大波浪遷移。這一發現打破了人們長期以來的看法,即這些巨型沙丘自數十萬年前形成以來就沒有移動過。這也是這顆紅色星球上的風力強於預期的證據。相關研究成果發表於《地球物理研究雜誌:行星》。據《科學》報導,未參與此項研究的美國約翰斯·霍普金斯大學應用物理實驗室行星科學家Ralph Lorenz說,人類能探測到火星上的這些變化相當令人震驚。地球沙漠中可以找到巨型沙丘。
-
首次發現!火星上巨型沙丘不斷移動,異星上物體移動有何機制?
近日《地球物理研究雜誌:行星》上的一篇研究論文引起了大家的熱議,科學家首次發現,火星上的巨型沙丘在不斷移動,這是已經確定的事實。按照一直以來的認知,科學家認為火星上的這些巨型沙丘在幾十萬年前形成之後就從未變化過,這一次的發現讓我們對火星有了更新的認識。
-
火星出現「異象」?首次發現巨型沙丘在移動,或顛覆人類的認知
從我們此前的探索情況來看,在我們太陽系內,目前並沒有發現高級的外星文明,不過有一些星球可能會存在一些比較低級的生命。其中距離我們地球超過5500萬公裡遠的火星,就是我們的懷疑對象之一,這些年來我們一直在探索火星,其實也是希望能夠在火星上面找到外星生命的「突破口」。
-
火星上的「星際迷航」:NASA在火星沙丘中發現「星際艦隊標誌」
美國宇航局(NASA)的火星勘測軌道飛行器(MRO)「俯視著」紅色星球,經常會捕捉到各種各樣的奇幻陣型,例如類似「布偶Beaker」地表結構及「吃豆人」隕坑等。周三,亞利桑那大學的MRO HiRise相機團隊發布了一張火星沙丘的新圖像,發現其神似經典星際艦隊的標誌。
-
《JGR Planets》雜誌:火星Valles Marineris區域的沙丘有10億年歷史
《JGR Planets》雜誌:火星Valles Marineris區域的沙丘有10億年歷史(神秘的地球uux.cn報導)據cnBeta:外媒CNET報導,火星大約有45億年的歷史。該團隊於8月在《JGR Planets》雜誌上發表了一項關於這個火星過去的窗口的研究。「根據沙丘沉積物與其他地質單位的關係和現代侵蝕速度,我們估計這些大約有10億年的歷史,」Chojnacki在周一的PSI聲明中說。
-
《地球物理學研究雜誌:行星》:火星上一些特殊的沙丘可能是在10億年前形成的
,這些沙丘就像時間膠囊一樣。研究人員表示,這些沙丘很可能與大約10億年前的沙丘一樣。研究這些沙丘可以揭示出許多關於這個星球的氣候史。據研究沙丘的科學家說,這些沙丘大約是在10億年前形成的。一篇關注沙丘的新論文剛剛發表在《地球物理學研究雜誌:行星》上。顯然,像這樣的沙丘化石是相當罕見的,尤其是這種極端詳細的程度,使科學家們有機會研究過去10億年前火星的這一區域是什麼樣子的。
-
火星勘測軌道飛行器運行15年,NASA推出探測器拍攝的經典圖像
在火星的軌道上目前有兩枚探測衛星在圍繞運行,其中由NASA製造的火星勘測軌道飛行器(MRO)於2005年一直運行到了現在,作為NASA最成功的探測器在這15年裡完成了火星地圖的繪製工作,如今MRO已經環繞火星運行了6萬多次,NASA特意推出了關於MRO在這15年裡的經典時刻。
-
NASA的探測器在火星上發現奇怪碎片,或能證實火星曾存在生命
,在目前來說,雖然都是一片荒無人煙的沙丘,並且沒有液態水的存在,自然在整體上給人一種死氣沉沉的現象。而這也是美國宇航局一直研究火星的原因之一,因為在火星的遠古時期有著那麼多液態水的存在,自然有很大的概率去孕育生命,所以不斷發射不同的探測器,試圖能夠找到其中的生命存在。而這有著驅動性的目的支撐後,讓美國宇航局的好奇號探測器發現了火星上的神秘碎片。
-
NASA飛船發現蘇聯火星3號探測器減速傘殘骸
核心提示:據國外媒體報導,美國宇航局的火星探測器發現了前蘇聯火星
-
NASA「毅力」號登陸火星
再有不到12小時,NASA於2020年7月30日發射的「毅力」號火星探測器將嘗試迄今為止最危險的火星登陸操作。
-
NASA火星軌道飛行器眼中的火星
在MRO執行任務期間,在火星表面發現了800多個新形成的撞擊坑。上圖這張撞擊坑的直徑約為30米,周圍有著巨大射線狀的爆炸帶,長達15公裡。沙丘的移動Credits: NASA/JPL-Caltech/University of Arizona隨著時間的推移,火星表面也會發生變化。
-
NASA在火星上發現「星際迷航」的標誌,星際聯邦艦隊降落火星了?
美國國家航空航天局的火星軌道探測器發現了一處特殊的地表形狀,形似著名科幻影視《星際迷航》的標誌。看起來星際聯邦艦隊將自己的標誌刻在了我們隔壁的行星上:火星軌道探測器(MRO)拍攝的新照片顯示火星的表面有一處形似《星際迷航》的標誌的沙丘。
-
科學家在火星發現了數百個「幽靈沙丘」,可能是生命的最好掩體
科學家在火星上發現了數百個新月形坑,這些坑數十億年前就在火星的U.S. Capitol 區域存在。根據《地球物理研究雜誌:行星》中的一項新研究報告,這些古老沙丘印記的曲線記錄了紅色星球盛行風的方向,為人類探索火星過去的氣候提供了線索,可能證明古代生命的存在。
-
萬字詳解NASA毅力號火星任務:尋找生命,開啟往返火星第一步
地球與火星的這個會合周期是 26 個月,所以每 26 個月會出現一次「寶貴」的火星探測發射窗口期。 2020 年有短短幾周時間,太陽、地球和火星成一條直線,地球與火星之間的距離最短,不到 5400 萬公裡,是火星探測器發射的最佳時機,如果錯過這種情況直到 2022 年才會再次出現。
-
火星平原拍到「V字形」沙丘,火星人臉,大蟲子曾引起科學爭議
而根據美國宇航局(NASA)宣布,在2020年,火星勘測軌道探測器(MRO但是整體情況來說,這看上去就是一個「V字形」圖案,該發現的區域是位於火星的希臘平原,這不是拍電影的圖片,而是真實的實景圖。希臘平原是位於火星南半球高地之中的一個巨大撞擊盆地,科學家研究表明可能是在39億年前的後期,由小行星撞擊火星形成的,產生的高度差大約為9公裡,所以是一個天眼巨坑了。
-
美國NASA新發現!探測器漫遊火星3000天,發現了「生命起源」
美國在上世紀60年代就已經實現載人登月了,到現在已經過去數十年的時間,還沒有國家能夠完成美國這樣的壯舉,美國在這幾十年時間裡,已經減少對月球的探索了,轉而對另外一個星球火星發起了探索之旅
-
真實的火星大陸,只有沙丘和碎石,在數十億年前是否有生命?
,由好奇號火星探測器所拍攝,這是一個直徑為154公裡的巨大隕石坑,它已經存在了大約35億至38億年之久,科學家們將其命名為蓋爾隕石坑。,機遇號在這裡發現的灰色結晶的赤鐵礦,而在地球上赤鐵礦常見於溫泉或平靜的湖泊,因此許多科學家相信在子午線高原的赤鐵礦代表了火星在以前是一個擁有著液態水和溫泉的古老天體。
-
NASA毅力號直播攻略來了!萬字長文詳解火星任務
2020 年有短短幾周時間,太陽、地球和火星成一條直線,地球與火星之間的距離最短,不到 5400 萬公裡,是火星探測器發射的最佳時機,如果錯過這種情況直到 2022 年才會再次出現。這將是「阿特拉斯」號火箭第 11 次發射火星,也是繼 2005 年美國宇航局火星勘測軌道器、2011 年「好奇」號火星探測器、2013 年「馬文」號軌道飛行器和 2018 年「洞察」號著陸器之後,阿特拉斯五號的第五次發射。在發射後大約 50 至 60 分鐘(取決於實際發射時間),火星 2020 號飛船將與運載火箭分離,獨自完成剩餘的火星之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