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質學家發現了甄別稀土富礦的巧妙方法

2020-10-12 微塵匆忙客

開拓性的新研究幫助地質學家解決了一個長期存在的難題,可以幫助探明尚未開發的,有價值的稀土的礦石濃度。

由Camborne礦業學院的Frances Wall教授領導的地質學團隊發現了一個新理論,可以幫我們找到稀土元素釹和鏑礦的所在。

稀土是最受追捧的元素,因為它們是數字和清潔能源製造的重要原材料,包括大型風力渦輪機中的磁體和電動汽車的電動機。

科學家進行了一系列實驗,表明鈉和鉀(而不是以前認為的氯或氟)是使這些稀土元素可溶的關鍵成分。這一點至關重要,因為它決定了稀土元素是否已結晶(適合提取)。

因此,可以使地質學家更好地預測在哪裡找到最適宜開採的釹和鏑。

埃克塞特大學的研究人員通過「SoS RARE」項目,研究了許多非常罕見的死火山的碳酸鹽沉積物樣本,這些火山是世界上最好的稀土礦床。

但是,為了更深入地了解,他們邀請Michael Anenburg加入研究小組,在澳大利亞國立大學(ANU)進行實驗。

Michael 模擬了熔融碳酸鹽巖漿的結晶過程,以找出哪些元素能夠富集在在結晶過程中。

結果表明,鈉和鉀使稀土元素溶解在溶液裡。在沒有鈉和鉀的情況下,稀土礦物會沉澱。鈉可形成中間礦物質,如鈉鐵礦,然後被替換。與鉀相比,具有更高的溶解度,可將稀土元素轉移至周圍的巖石裡。

SoS RARE項目的負責人Frances Wall教授說:「這是一個優雅的解決方案,可以幫助我們更好地了解碳酸鹽巖侵入物周圍富含的'重'稀土元素和釹等輕的稀土元素。」

ANU的博士後研究員Michael Anenburg說:「我的小型實驗揭示了大自然埋下寶藏時留下的記號。」



相關焦點

  • 地質學家解決了圍繞稀土元素礦床的關鍵謎團
    儘管它們的名字表明它們很罕見,但它們實際上可能是地殼中相對豐富的資源;它們的分散使它們很難從地下分離和提取,更不用說用環保的方法了。正因為如此,高含量的稀土礦床是一種令人垂涎的自然資源,科學家們一直在研究設計新的更好的方法來發現和保護這些有價值的礦物。
  • 預測有價值稀土元素礦床
    開創性的新研究幫助地質學家解決了一個長期存在的難題,這個難題可能有助於查明一些最有價值的稀土礦床尚未開發的新含量。由埃克塞特大學卡姆伯恩礦業學院的弗朗西絲·沃爾教授領導的一個地質學家小組發現了一種新的假設
  • 美研究人員發現從磷石膏中提取稀土元素新方法
    稀土元素,有工業維生素之稱,是手機、計算機等許多高科技設備不可或缺的製造材料。全世界的稀土元素儲量並不豐富,且分布不均,長期處於供應短缺狀態。最近,美國研究人員在《化學熱力學雜誌》線上版發表研究報告稱,他們開發出一種從工業廢棄物——磷石膏中提取稀土元素的方法
  • 新疆意外喜訊,發現一種「灰石頭」,和稀土一樣稀缺
    所以雖然我國地大物博,有著多種資源,甚至還有稀缺資源,但是我國主要的常用資源還是要靠大量進口才能跟得上國內消耗,不過為了擺脫只能進口的現狀,我們也是一直在尋找可替代的產品,而新疆發現的一種「灰石頭」就給了我國一個驚喜,這種礦資源稀有程度堪比稀土!
  • 「中國地熱之父」、地質學家任湘逝世
    「中國地熱之父」、地質學家任湘逝世 澎湃新聞記者 鍾煜豪 2020-11-23 12:08 來源:澎湃新聞
  • 武警 黃金部隊給稀土礦藏設定「光譜身份證」 對在未知領域尋找...
    原標題:武警 黃金部隊給稀土礦藏設定「光譜身份證」 對在未知領域尋找礦產資源意義重大  本報北京1月28日電 記者吳敏、特約記者王林琳報導:「正如人民幣在紫外線下會顯現出不同顏色的螢光圖案,稀土元素在一定的波長範圍內也會呈現不同的光譜特徵。」
  • 中國首次通過衛星高光譜遙感數據捕捉稀土分布情況
    原標題:武警 黃金部隊給稀土礦藏設定「光譜身份證」 對在未知領域尋找礦產資源意義重大本報北京1月28日電 記者吳敏、特約記者王林琳報導:「正如人民幣在紫外線下會顯現出不同顏色的螢光圖案,稀土元素在一定的波長範圍內也會呈現不同的光譜特徵。」
  • 地質學家10個驚人的發現
    如果你看過《生活大爆炸》,看過那些取笑地質學家伯特的人,你可能會認為地質學是讓人看不起巖石的科學。事實遠非如此。地質學是用巖石和化學書寫的我們地球的歷史。這是一種至今仍以其浩瀚和真理使專家們感到謙卑的語言。在心跳中,新的發現可以拋棄長期支持的信仰,取而代之的是地球所經歷的奇怪的、未知的和令人心煩意亂的變化。
  • 不含重稀土的高耐熱稀土磁鐵粉的合成方法的研究
    不含重稀土的高耐熱稀土磁鐵粉的合成方法的研究——推動汽車驅動電機用磁體研製
  • 達爾文之光——達爾文首先是地質學家
    一般行外的人並不了解,達爾文不僅是地質學家,而且是相當傑出的地質學家,並且首先是以地質學家成名的。 後來,他又發現了一隻新類型,於是只好把右手裡的那隻暫時放在嘴裡,彎腰去抓第三隻。 誰知嘴裡那隻甲殼蟲突然從屁股裡射出一股液體,味道極難忍受,他不得不把它吐出來。 結果,第三隻也乘機溜走了,只剩下左手中的那一隻,這令達爾文十分沮喪。
  • 稀土是什麼?(深度科普文)
    1.1 稀土元素發現史這些元素的發現並不是像「稀有氣體」一樣一蹴而就的,而是經歷了幾番波折。了解稀土元素的發現史,對於更好理解這些元素的性質將有很大幫助。[1]直到30年以後,光譜分析法的誕生才進一步催生了元素發現的「大爆發」,期間由於門捷列夫預言的周期律並沒有預測究竟有多少個稀土元素,稀土元素一度達到70餘種,雖然物理性質不盡相同,但是其中很多其實本質上就是多種稀土元素的混合物…最晚被發現的是鉕元素,這個元素之所以一直沒有發現是因為它在自然界中
  • 美國稀土產業為何打不過中國?
    為了結束對中國稀土的依賴,重振稀土加工能力,美國最近(11月17日)宣布撥款近1300萬美元資助三家公司籌建稀土設施。美國國防部在去年年底獲得授權,直接投資分離稀土產能。這是第二次世界大戰曼哈頓計劃製造出第一顆原子彈以來,美國軍方對商業規模稀土生產首次進行金融投資。
  • 新材料研究熱點:稀土高分子材料
    稀土高分子泛指稀土金屬摻雜或鍵合於高分子中的聚合物。這類稀土高分子材料,一方面是利用稀土元素因其電子結構的特殊性而具有諸多其他元素不具備的光、電、磁等特性;另一方面是利用合成有機高分子所具有的原料豐富、合成方便、成型加工容易、抗衝擊能力強、重量輕和成本低等優點,巧妙地將兩者特性結合起來而開拓出來的在國民經濟和科學技術中有著廣泛應用的一類新材料。
  • 地質學家稱在加拿大地表下發現古構造板塊遺蹟
    地質學家稱在加拿大地表下發現古構造板塊遺蹟2020-10-21 14:10出處/作者:cnBeta.COM整合編輯:佚名責任編輯:zhaoyongyu1現在, 休斯敦大學的地質學家宣稱在加拿大地表下方發現了數千萬年前下插到地表下的古構造板塊的遺蹟。
  • 地質學家發現第八大陸
    該研究負責人、紐西蘭地質與核科學研究所地質學家Nick Mortimer說。 10多年來,Mortimer和同事一直致力於探索西蘭大陸的秘密。他們藉助談話、流行書籍和文章以及論文收集資料。數據顯示,西蘭大陸曾是岡瓦納古陸的一部分,約佔岡瓦納古陸面積的5%。西蘭大陸約在1億年前從岡瓦納古陸分離,隨後於約8000萬年前與澳大利亞大陸分家。
  • 為中國「兩彈」事業找到鈾礦的地質學家
    劉曉瑜 李四光(1889-1971),著名地質學家,中國現代地球科學和地質工作的主要領導人和奠基人之一。在後面兩大貢獻中,李四光的一位得意門生、長期追隨者功不可沒,他就是後來成為著名地質學家的吳磊伯,中國製造第一顆原子彈的鈾礦的發現人之一。 積極參與抗日救亡 吳磊伯,1914年出生於湖南臨湘(今臨湘市)長塘鎮新生村禮儒堂一個書香世家。其父吳秉剛,湖南礦冶專科畢業,歷任平江黃金洞、臨武香花洞、水口山礦務局等處礦長。
  • 紮根現實、挖掘「富礦」,以理論研究回答時代課題
    編者按  8月24日,習近平總書記在經濟社會領域專家座談會上的重要講話中指出,新時代改革開放和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的豐富實踐是理論和政策研究的「富礦」,我國經濟社會領域理論工作者大有可為。黨的十八大以來,習近平總書記多次寄語哲學社會科學工作者。
  • 電機用稀土永磁體的歷史
    稀土元素是17種金屬元素,位於元素周期表的中間(原子序數21、39和57-71),這些金屬具有不同尋常的螢光,導電和磁性特性,這使得它們在與更常見的金屬(例如鐵)少量合金化或混合後非常有用。 從地質學上講,稀土元素並不是特別稀有。
  • 探訪世界最大稀土礦 被曝稀土以「白菜價」售賣?
    據新華每日電訊報導,包頭市白雲鄂博的稀土目前仍然存在私挖盜採、「黑礦」走私等亂象,定價權也不在自己手中。再加上外國採購商故意壓價,幾十年一直都以「白菜」價售賣。10月14日,成都商報-紅星新聞記者來到白雲鄂博礦區實地探訪,發現這裡門崗戒備森嚴,沒有門卡或提前預約不能入內。
  • 新材料的寵兒 稀土,中國的稀土資源
    稀土元素是從18世紀末葉開始陸續被發現,當時人們常把不溶於水的固體氧化物稱為土,稀土一般是以氧化物狀態分離出來,又很稀少,因而得名為稀土。但是事實上稀土元素在地殼中並不稀少,只是分散而已,因此,雖然稀土的絕對量很大,但就目前為止能真正成為可開採的稀土礦並不多,而且在世界上分布極不均勻,主要集中在中國、俄羅斯、美國、澳大利亞、印度、南非、加拿大等國家,其中中國的佔有率最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