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武警 黃金部隊給稀土礦藏設定「光譜身份證」 對在未知領域尋找...
1月26日,武警黃金部隊遙感地質研究室主任陳勇敢博士告訴記者,他所帶領的科研團隊成功通過衛星高光譜遙感數據捕捉獲取到大地上的稀土礦藏分布情況。這一成果在我國遙感地質找礦領域尚屬首次,也標誌著我軍在未知領域尋找稀土礦產資源的技術水平邁上新臺階。 稀土是重要的戰略資源,在工業製造和武器製造中應用廣泛。武警黃金部隊長期擔負勘測區域地質調查、多金屬礦產資源勘查任務。
-
中科院兩顆高光譜微納衛星成功獲取在軌遙感數據
12月22日3時22分,由中國科學院微小衛星創新研究院自主安排研製的兩顆寬幅高光譜微納衛星(SPARK01、SPARK02)搭載全球二氧化碳監測科學實驗衛星(簡稱「碳衛星」)火箭發射升空。 衛星入軌後,在微納衛星飛控人員的密切監視和緊湊高效地飛行控制下,SPARK雙星第1軌自主順利展開太陽帆板;第8軌順利完成星地對站指向數傳鏈路驗證;第23軌起對我國西藏和南美、北美等地區進行高光譜遙感成像;第31軌高光譜遙感數據成功傳輸落地。
-
【北京日報】高光譜遙感就是「火眼金睛」
在2016年度中國遙感領域10大事件評選中,「遙感技術首次輔助城市黑臭水體整治工作取得實效」名列榜首。而這與高光譜遙感技術有很密切的聯繫。 那麼,高光譜遙感技術到底是怎麼回事兒?高光譜遙感技術可以對任何一種農作物的品種、類型、種植面積等情況進行調查,甚至可以對農作物的葉綠素、氮磷鉀含量進行分析,為相關決策提供科學依據。中國科學院遙感與數字地球研究所黃文江帶領的植被定量遙感研究團隊,開展的即是這一工作。 高光譜遙感技術還可以為地質學家提供幫助。以前,地質學家野外考察時,背著包、拿著羅盤,需要花很大氣力把採集到的礦物標本一一背回來進行研究。
-
"開扒"高光譜遙感技術 帶你穿雲透霧火眼金睛
在2016年度中國遙感領域10大事件評選中,「遙感技術首次輔助城市黑臭水體整治工作取得實效」名列榜首。而這與高光譜遙感技術有很密切的聯繫。高光譜遙感技術可以對任何一種農作物的品種、類型、種植面積等情況進行調查,甚至可以對農作物的葉綠素、氮磷鉀含量進行分析,為相關決策提供科學依據。中國科學院遙感與數字地球研究所黃文江帶領的植被定量遙感研究團隊,開展的即是這一工作。 高光譜遙感技術還可以為地質學家提供幫助。以前,地質學家野外考察時,背著包、拿著羅盤,需要花很大氣力把採集到的礦物標本一一背回來進行研究。
-
衛星遙感監測:捕捉霧霾的「天眼」
李令軍告訴記者,自動監測站是現在最常見的監測方法,但分布並不均勻,這些監測站集中在城鎮,廣大的農村、邊遠山區覆蓋較少。 而衛星遙感監測正好彌補了監測點分布不均的問題。通過衛星遙感數據,可以快速反映區域PM2.5的空間分布和變化過程,能更宏觀地從「面」上觀測空氣品質。
-
高光譜遙感就是「火眼金睛」
編者導讀 在2016年度中國遙感領域10大事件評選中,「遙感技術首次輔助城市黑臭水體整治工作取得實效」名列榜首。而這與高光譜遙感技術有很密切的聯繫。 那麼,高光譜遙感技術到底是怎麼回事兒?但是在今天,這種偽裝就一點用也沒有了,高光譜遙感技術能將一個個地雷精確地找到。 1.光譜:物體獨一的身份證 遙感可以概括為藉助光、熱、無線電波等電磁能量來探測地物特性的科學。在20世紀60年代之前,人類對地球和宇宙的觀測還主要以可見光為主。 人們日常生活中所見的光,是由多種顏色構成的複色光,通過稜鏡等分光後顯現的是單色光。
-
我國高光譜遙感技術邁入新時代,高分五號可見短波紅外高光譜相機...
我國高分專項中唯一一顆實現高光譜解析度重要使命的對地觀測衛星高分五號,5月9日發射升空。解放日報·上觀新聞記者獲悉,中國科學院上海技術物理研究所研製的可見短波紅外高光譜相機作為國際首臺同時兼顧寬覆蓋和寬譜段的高光譜解析度成像遙感儀器,對複雜地物、環境具有突出的識別和分類能力,它將使我國高光譜遙感技術再上新臺階。
-
【北京日報】衛星遙感揭秘全球夜光
據中國科學院消息,中科院空天信息研究院中國遙感衛星地面站博士江威等首次利用國產「珞珈一號」夜光遙感衛星數據,開展了夜光汙染調查工作,未來結合地面調查數據,可開展全球高解析度夜光汙染製圖研究。本版特約研究者向讀者介紹有關情況。 上世紀70年代開始夜光遙感監測 隨著社會經濟的發展,夜間照明設施逐漸普及。
-
中國首批高解析度衛星影像圖發布 可監測罌粟大麻
60萬米外的衛星傳回圖像中,北京故宮的黃琉璃瓦頂、上海機場的飛機機型,均能精細分辨。 空間解析度優於1米 昨天發布的首批高分二號衛星圖像,包括北京市區、上海市區、哈爾濱市區、蘭州市區、銀川市區、克拉瑪依市區和崑崙山天池、雲南省魯甸災區等多個地點,綜合考慮地域分布、地域類型、目標關注度和高分二號衛星主要用戶部門測試與示範應用需求等。
-
中美遙感衛星差多大?美國收集全球氣溶膠分布數據,預防新冠病毒
本周,甚至有200多名科學家向世衛組織發表了一封公開信,警告COVID-19通過氣溶膠在空中傳播,並敦促世衛組織認識到風險。而最近我國國內的一份研究顯示,通過美國遙感衛星觀測氣溶膠跟全球分布,印度最為嚴重,中國的華北地區地區次之。那麼什麼是氣溶膠呢?
-
今日焦點|夜光遙感衛星捕捉城市燈光,讓我們換個視角從太空看夜...
事實上,相比NASA的夜間地圖,由我國首顆專業夜光遙感衛星「珞珈一號」傳回了夜光遙感全國一張圖,大幅度提升影像的絕對定位精度,包括上海市測繪院、華東師範大學在內的眾多機構以及專家,正在利用夜光遙感數據來研究上海以及長三角。「『珞珈一號』是全球首顆專業夜光遙感衛星,它傳回的圖像,可以展現出夜光亮度變化的細節,並帶來豐富的應用場景。
-
遙感技術的發展史,中國衛星遙感技術的發展現狀
2、遙感數據傳輸與接收系統 數據傳輸與接收系統是指衛星地面接收站、用於數據中繼的通訊衛星等遙感接收到地物目標電磁波信息,記錄在膠片或數字磁帶上。從遙感衛星向地面接收站傳輸的空間數據中,除了衛星獲取的圖像數據以外,還包括衛星軌道參數、遙感器等輔助數據。
-
中國遙感衛星地面站成功接收高分六號衛星數據
密雲站接收的高分六號衛星2米全色高解析度相機首軌數據快視影像。中科院遙感地球所 供圖中新網北京6月4日電 (記者 孫自法)中國科學院遙感與數字地球研究所(中科院遙感地球所)6月4日發布消息說,該所所屬中國遙感衛星地面站當天已成功接收高分六號衛星數據,後續處理正常。密雲站接收的高分六號衛星16米多光譜中解析度寬幅相機首軌數據快視影像。
-
遙感高光譜數據處理與應用技術研修班舉行
11月7日,由中國科學院人事局支持,中國科學院西安光學精密機械研究所人力資源管理處和光譜成像技術院重點實驗室聯合舉辦的遙感高光譜數據處理與應用技術研修班在西安光機所祖同樓四樓會議室舉行。西安光機所組織30餘名科研人員與國內20餘家從事空間領域研究機構的專業技術人員共50餘人參加了學習。
-
高光譜技術高在哪(關注)
在中科院遙感地球所高光譜研究室實驗室,張立福畫了一張圖,並為記者解釋高光譜遙感成像的原理:高光譜儀器掃描字畫表面,獲取圖像上每個點的光譜數據;因為高光譜連續成像的特徵,能夠獲得目標數百張不同波長的圖像,這些圖像疊加起來,在三維空間上就能形成一個圖像立方體,將每個像素對應的數百張數字圖像的數值連接起來,就成為一條光譜曲線。
-
中國「高分四號」突破遙感衛星技術五個「首次」
記者從抓總研製高分四號衛星的航天科技集團公司五院了解到,該衛星在軌正常運行,正在進行載荷測試,成像效果良好,達到預期目標。中國突破了地球同步軌道遙感衛星五大關鍵技術。遙感衛星總體設計技術首攀高軌之峰進行高軌道高解析度光學遙感衛星設計,世界上尚沒有工程實施的先例。與低軌道相比,設計技術面臨著眾多新難題。
-
「天空之眼」在中國 遙感衛星數據自給率達80%
「天空之眼」在中國 遙感衛星數據自給率達80% 原標題: 新疆的草業工作者為了看清一塊草地的長勢,再不必花上10天的時間,翻山越嶺到天山的另一頭。這一工作將由高分家族的遙感衛星代勞。
-
衛星遙感技術賦能保險業數據「說話」成為重要應用場景
在承保過程中,利用衛星遙感技術,可以布局防災防損工作,對可能發生的意外情況進行預判、提前預警,還可輔助保險公司對承保標的進行常規檢查。另外,在產生損失後,衛星遙感技術的使用更能夠減少理賠糾紛的情況發生,由於提前對承保標的進行了全方位檢測。權責劃分相對清晰,可以有效防止保險欺詐行為的發生,使是否理賠、理賠金額均依據數據「說話」。
-
時空大數據的未來:遙感衛星的商業化時代〡水木資本原創
北鬥專注的是衛星導航系統,SpaceX的衛星則在商業通信領域重點探索;但其實還有一類聚焦於對地觀測的衛星,它們從太空俯視地球,通過遙感技術持續搜集並監測地球表面指定區域的氣象、森林、海洋、環保、國土等各種情況,提供了穿越時空的大數據。
-
比輻射計助力高光譜遙感技術發展
高分五號衛星是世界首顆實現對大氣和陸地綜合觀測的全譜段高光譜衛星,是我國實現高光譜解析度對地觀測能力的重要標誌,將滿足環境綜合監測等方面的迫切需求,對掌握高光譜遙感信息資源自主權、助力建設美麗中國具有重要意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