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愛玲的人生四大喜之中的一喜就是「久旱逢甘霖」。實際上大雨很有可能會帶來極大的災害,比如今年各地暴雨所帶來的洪災,導致了巨額的生命和財產的損失。
而這僅僅是幾日的暴雨所帶來的後果,在2.34億年前,地球上下了一場大暴雨,這場暴雨一下就是200多萬年。它對地球帶來了什麼影響?
200多萬年前,遠古人類開始在地球上「起步」,這樣算來的話這一場雨可以從那時候下到今日。這場暴雨緊跟在「二疊紀大規模物種滅絕」事件之後,這場2.5億年前的大滅絕是地球史上最為慘烈、最為嚴重的生物滅絕事件。當時地球上95%的生物都滅絕了。
對於剩下的生物來說,禍不單行,一場持續200萬年的暴雨來臨了。
那這場大雨究竟是如何產生的呢?為什麼它能夠持續這麼多年呢?在二疊紀期間,可能是由於小行星撞地球,可能是由於火山噴發,全球二氧化碳的排放濃度變高,地球開始變暖,溫度也變得很高,海洋開始被蒸發。
之後,隨著地球內部活動的穩定,溫度開始降低,大氣中的水蒸氣開始凝結成了雨水,落向地面。
隨著大雨降落對地表的改變,地球上的植物也開始更新,原本寂寂無名的裸子植物開始嶄露頭角。在二疊紀的末期,銀杏和松柏等裸子食物已經成為陸地植物群的中堅力量了。
它們對環境的適應能力更強,而且有很強的抗乾旱能力,能夠抵禦內陸乾旱的環境,開始佔領了整個中生代。
這裡說下了200萬年的雨,又說裸子植物的興盛是因為很強的抗乾旱能力,看起來似乎是有點矛盾的,是實際上,在那個時候所有的大陸都是連成一片的,海洋的水汽是難以深入內陸的,因此內陸還是乾旱的。
這場暴雨的結束開啟了中生代,迎來了恐龍的「光輝時代」,三疊紀、侏羅紀和白堊紀。有意思是,這場大雨勢必摧毀了當時很多生存的動物,但是當它停息之後,竟也帶來了「三疊紀物種大爆發」。
自然孕育生命、摧毀生命的能力真的太過於強大了。
根據卡尼期洪積事件的發生我們知道,要下一場持續很久的雨需要滿足幾個條件,首先要有很高的二氧化碳排放量,並且全球溫度上升到某個臨界點,然後伴隨著氣候的冷卻,下雨的條件才開始滿足,在這個環節中每一步都是致命的。
人類目前面臨的最為嚴峻的氣候問題之一就是氣候變暖。氣候變暖導致了更多極端氣候的產生,以及兩極冰川的融化。今年最新的新聞已經顯示加拿大北部的冰蓋已經完全坍塌了。
兩極冰川的融化不僅意味著全球海平面的上升,會淹掉好幾個沿海國家或者島國,還有可能會釋放出遠古的細菌和病毒,帶來新的危害。
雖然近年來人類治理水系的能力得到了很大的提升,但是儘管如此,還是難免受到了洪澇的困擾。暴雨不僅侵蝕了人類居住的家園,還傷害了稻穀農田,從根本上對人的生存就提出了挑戰。
一場持續200萬年的暴雨聽起來是令人震驚的,但是自然界就是如此神奇。這一場暴雨是由二氧化碳和高溫帶來的,在一場最為慘烈的生物大滅絕之後,延綿不絕的大雨衝刷了悲傷、甚至那些生命存在過的痕跡。為新的生命煥發光彩提供了新的契機,無論是植物還是動物都煥然一新。
遭遇到這種事件是悲傷的,希望我們不會遇到。
關注麥克斯韋妖妖靈,帶你了解最新最有趣的科學動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