徠卡顯微鏡最前端的物鏡決定了到底有多少信息進入了光學系統,我們稱為——「空間頻率」。簡單的理解,透鏡是一個低通濾波器,如果我們用肉眼進行最終的觀察,成像的位置就需要人眼看得足夠清楚。像到肉眼的最佳距離被稱為Normal?Near?point,中文名稱叫最近對焦點。對於大多數人來說,這個距離大約是25cm。
光學顯微系統的理論放大倍數是2000倍,對應到200nm的解析度,這個光學系統的成像能力就相當於呈現0.4mm有限解析度的像。物體微觀到一定程度後,它本身就已經失去了常規的光學屬性了。
物體細小到一定程度,如果光學屬性差,就不會被光展現出來,它就失去了具體的形狀、色彩——成出來的像就是一個衍射光斑,叫做艾裡斑。這就是一個點能夠準確成像的尺度極限——阿貝極限。光學顯微鏡1500倍時,就進入阿貝極限。這個可以說是人眼觀察的極限了,再往下努力,你需要的不是徠卡顯微鏡,而是電鏡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