歐洲航天局將用「瑞士軍刀」為LEO刮骨療傷

2020-08-28 小男孩與芭比

近日,歐洲航天局(ESA)宣布將啟動一項名為「清潔太空一號」(ClearSpace-1)的太空任務。

數以億計的太空碎片

據悉,在據地表2000公裡以內的近地軌道(LEO)上,有3000多顆報廢衛星和難以計數的小碎片,正以每小時數萬英裡的速度狂奔。不僅如此,它們還會互相碰撞並分裂成更多的碎片。這些數量驚人、高速飛行的太空垃圾,正日益威脅著在軌太空飛行器的安全,清除它們已經迫在眉睫。

實際上,在過去50年裡,人類一直在用垃圾填充LEO!僅1963年,美國就將4.8億個微小的天線送入了LEO,它們至今還在那裡漂浮。有人說,地球最大的垃圾場就在太空,此言非虛,LEO現已受傷!

太空垃圾撞擊太空飛行器留下的傷痕(ESA)

在本次任務中,一個四臂機器人將進入近地軌道,抓住已報廢的、重約100公斤的Vespa裝置,然後將其拉入大氣層,在那裡,它們將雙雙燒毀。對於現有垃圾的數量而言,這種做法如同杯水車薪,但ESA希望藉此為清理近地軌道找到突破口。

瑞士軍刀 - 「清潔太空一號」機器人

據媒體報導,「清潔太空一號」機器人將於2025年升空,任務耗資約1.33億美元,實施效果和成本效益還有待觀察。與ESA合作的瑞士清潔太空公司CEO呂克·皮格特說,在不遠的將來,人類所需衛星的數量將增加一個數量級,地球周邊將出現一個「星座」,因此必須儘快移除那些軌道上的垃圾,為「衛星新生兒」騰出空間。

事實上,清除太空垃圾的想法由來已久。大約在10年前,許多國家和機構就著手研究如何清除太空垃圾了,我們一起回顧一下:

1 歐洲航天局

2014年初提出「DeOrbit」計劃,將在近地軌道上尋找和捕捉衛星碎片。這項計劃考慮了多種捕捉方法,如網、魚叉、機械臂和觸手等。截至2019年初,ESA共收到了十幾家公司提交的方案。

2 瑞士

瑞士清潔空間公司提出了與公司同名的方案,並曾打算在2018年從一架A300客機上發射機器人,目標是將一顆退役的瑞士立方體納米衛星移出軌道。

改造後的A300發射平臺

2019年12月初,該公司贏得了ESA的合同,移除目標被定為ESA的Vespa裝置,一個被阿利亞娜空間公司發射的Vega火箭丟棄在近地軌道上的有效載荷適配器。

3 日本

2014年法新社報導,日本航空航天探索局(JAXA)正在研究使用電動鋼索來減慢衛星或太空垃圾的速度,使它們逐漸墜落並在大氣層中燒毀。

日本JAXA的電動鋼索

2016年12月,一艘飛往國際空間站的補給船將一條700米長的日式鋼索拋進了太空,但之後因無法確認其展開狀態而終止了行動。此後,太空中又多了一個垃圾。

2019年4月起,JAXA宣布了新的太空垃圾清理計劃,並計劃最早於2025年發射清理衛星。

4 美國

為了節省「太空清道夫」的燃料,德州農工大學(TAMU)設計的「sling-sat」彈射方案會將捕捉到的「獵物」彈進大氣層中,同時「借力」移動到下一塊太空碎片上。該方法聽起來很玄也很妙,因為能耗很低,它頗受關注。

德州農工大學的「太空彈弓」

研究團隊於2013年初發布了論文,其中提到一種優化選擇多個碎片互作用順序、射速、事件間隔的組合的算法,據稱,該算法已通過了仿真實驗。

5 英國

薩裡大學研製的太陽帆衛星

在英國的「立方帆」(CubeSail)方案中,一顆自殺式立方帆衛星將嘗試捕獲太空碎片,之後會打開自己的太陽帆,帆的阻力將使碎片降速並落入更低的軌道上。最後,二者將攜手毀於大氣層中。據研究立方帆衛星的薩裡大學稱,該計劃的研究階段已經結束,並完成了廣泛的驗證和測試,但其官網目前尚未顯示「利用(太陽帆)阻力去軌道」的測試結論。

薩裡大學「利用阻力去軌道」項目進展

據悉,2018年9月,薩裡大學團隊還成功進行了在宇宙空間通過網來回收模擬垃圾的試驗。

6 美國

美國雷神公司的「空氣爆」構想圖

維吉尼亞雷神BBN技術公司的丹尼爾·格雷戈裡提出了一項大膽的設計方案,使用氣球在高海拔平原來釋放「空氣爆」。2012年的測試表明,這種空氣爆發的力量能夠幹擾近地軌道碎片的路徑,但後來因為其準確性差及成本高而停止了開發。

7 歐洲航天局

EDDE衛星網太空飛行器

每個在軌飛行的電動碎片清除器(EDDE)都能釋放一個由導電膠帶連成的納米衛星網,它會利用通過地球磁場時產生的電壓來飛行。由於地球磁場的強度分布,該方法僅能用於地球低軌道區域。早在2011年,恆星技術與研究公司就宣稱,該方法可以進行大規模清理,能在十幾年內清除低地球軌道上的所有大塊碎片,但問題是他們缺錢!

8 中國

隨著中國在太空領域的崛起,太空垃圾的負面影響也越來越受重視。早在2016年,中國就開展了相關實驗。近來,清華大學提出的一種清理方案是:太空機器人用雷射將捕捉到的垃圾碎片切割成粉末,再經燃燒後為機器人提供動力。這種以垃圾為動力的循環方法解決了「太空清道夫」的能源困擾,但燃燒金屬粉末是否有其它不利影響還有待驗證。

燒毀太空垃圾的遐想

在以上林林總總、腦洞大開的方案中,ESA今天終於實錘了「瑞士軍刀」!儘管舉步維艱,但近地軌道的安全事關重大,如果進展順利,人類將會在未來十年內收穫一套完整的太空垃圾處理方法,我們將更加安全地接近傳說中的「地球星座」!

相關焦點

  • 我的第一把多用的設計都市獵人瑞士軍刀
    用簡單的方式去度過每一天,就是現在很多人的心願。不過在日常的家居生活裡有著很多比較瑣碎的事情,雖說影響不大,但是要解決這些問題還是會花費不少的時間。尤其是當事情很多的時候,恨不得自己能夠擁有三頭六臂,一次性處掃除所有的麻煩。而為了解決煩惱,我們會經常使用一些多功能的工具,比如維氏瑞士軍刀。瑞士軍刀是一款很有名的多功能刀具,不僅功能齊全,而且款式也有很多。
  • 維氏瑞士軍刀好不好,維氏瑞士軍刀都市獵人怎麼樣測評
    在我第一次有意買刀的時候,就選擇了瑞士軍刀的獵人款,在那以後,我對這個十字盾牌的刀具一直不曾失望過。好的刀具是每個EDC愛好者求之不得的東西,既要有顏還得有料,能拿在手上顯得有逼格,又能在實際使用中表現出優異性能。瑞士軍刀,不僅只是刀,還是一個多功能的組合工具。
  • 組合式工具典範 瑞士軍刀救生員試用
    [中關村在線鍵鼠頻道原創] 說道瑞士知名產品,除去人盡皆知的瑞士名表和外設發燒友極為熟悉的羅技鍵鼠,還有一樣不得不說的產品,就是瑞士軍刀,印有十字盾牌標誌的瑞士軍刀,與鐘錶一起成為瑞士的象徵。維氏瑞士軍刀依途不同,配備有不同的刀身長度和組合功能,其中救生員,是一款專為有車人士量身打造的極限求生工具。
  • 囧瑟夫將接替"瑞士軍刀男"主演劫機電影《7500》
    囧瑟夫將接替"瑞士軍刀男"主演劫機電影《7500》 時間:2017.11.02 來源:1905電影網 作者:米米 分享到:
  • 瑞士軍刀可以託運嗎 飛機管制物品盤點
    瑞士軍刀想必大家都耳熟能詳。瑞士軍刀是一把摺疊小刀,小小的身量卻包含了六七種工具,如簡單,開瓶器,螺絲刀等。現在的瑞士軍刀越來越與時俱進,有的款式甚至還含有手電筒和驗鈔燈光。瑞士軍刀歷史悠久、做工精良,並且功能豐富、使用頻率也很高。這樣優秀的一把刀具,想必可以說是人手一個了。
  • 「毒梟政治學」:4年逮捕35萬人的禁毒戰是人間煉獄還是刮骨療傷?
    想要徹底解決毒品問題,必須「刮骨療傷」。所以杜特爾特在打擊毒品犯罪上採取了許多創新,比如:向經營喪葬服務的企業家們表示:「我保證你不會破產的。如果你的企業效益下降了,我會直接和警察打招呼,讓他們動作快點兒(射殺毒販),幫企業家們賺錢。」
  • 歐洲航天局將斥資1億美元清理一塊太空垃圾
    正如歐洲航天局的一項新倡議所表明的,清理這些垃圾將是一項複雜且非常昂貴的任務。根據歐洲航天局最新發布的新聞,該機構已經與一家名為ClearSpace SA的瑞士初創公司籤署了一項大規模合同。後者獲得了8600萬歐元(約合1.02億美元)的資金,用於從地球軌道上清除一大塊太空垃圾。該任務名為「ClearSpace-1」,將於2025年發射,試圖擊落一名為Vespa有效載荷適配器。
  • 尼安德特人的「瑞士軍刀」應對氣候變化的結果
    phys.org網站8月28日報導,《PLoS ONE》雜誌發文稱,德國弗裡德裡希-亞歷山大-埃爾蘭根-紐倫堡大學(FAU)和義大利費拉拉大學(UNIFE)的研究人員,根據下巴伐利亞州的西塞爾斯格羅特洞穴的考古發現推斷,氣候變化使得歐洲晚期德尼安德特人的行為產生了複雜變化
  • 瑞士四大「金字招牌」產業
    瑞士,中歐國家,素有「歐洲屋脊」之稱。瑞士旅遊資源極為豐富,擁有』世界公園」的美譽.瑞士中立歷史悠久,是一個永久中立國,自1815年後從未捲入過任何局部戰爭和國際戰爭。同時全球很多國際性組織的總部都設在瑞士。瑞士經濟高度發達,人均GDP一直居全球前列,在歐洲僅次於盧森堡和挪威。
  • 歐洲航天局:很高興為嫦娥五號探月提供數據傳輸支持
    11月24日4時30分,我國在中國文昌航天發射場,用長徵五號遙五運載火箭成功發射探月工程嫦娥五號探測器,火箭飛行約2200秒後,順利將探測器送入預定軌道。這是中國探月工程第六次任務,也是中國航天史上最複雜的任務之一,將首次在月球上「挖土」並帶回地球,實現地外天體無人採樣返回。11月24日4時30分,我國用長徵五號遙五運載火箭成功發射探月工程嫦娥五號探測器。
  • 西媒:歐洲航天局欲成太空垃圾清理先鋒
    西媒稱,太空垃圾不斷增加的勢頭令人擔憂,歐洲正尋求在清理環繞地球飛行的太空垃圾這樣一個相對平淡卻同樣重要的領域成為先鋒。據埃菲社日內瓦8月16日報導,廢棄的衛星、火箭助推器殘片、太陽能電池板,抑或簡單的螺母和螺栓正在我們星球上方數百公裡處以每小時約2.8萬公裡的速度移動,對未來太空任務構成的風險越來越高。
  • UIC開發「瑞士軍刀」催化劑 提升天然氣燃燒清潔度
    蓋世汽車訊 據外媒報導,伊利諾伊大學芝加哥分校(University of Illinois Chicago,簡稱UIC)的機械與工業工程系教授Rze Shahbazian-Yassar及其同事開發了一種領先的「瑞士軍刀」(Swiss Army knife)催化劑。
  • 歐洲航天局為NASA載人登月飛船製造服務艙
    據俄羅斯衛星通訊社sputniknews報導,歐洲航天局(ESA)消息,歐洲航天局與空客公司籤署合同,為美國國家航空航天局(NASA)計劃於2024年升空的載人登月飛船製造專用服務艙。消息中說:「2024年太空人前往月球時,他們將乘坐歐洲研製的服務艙登陸月球。
  • 音療師 用音樂為你療傷
    出國留學為了愛情27歲的鄭州女孩江一楠2012年從河南大學藝術學院聲樂系畢業後,偶然從雜誌上了解到用音樂能為人療傷的知識後,交易難改變了想當歌手的人生走向。據了解,音樂療傷在美國已是成熟的學科,全沒有近80所大學設有音樂治療專業。2013年,江一楠到美國克裡夫蘭一所大學攻讀音樂療法碩士,通過課餘時間到中餐館打工,咖啡館當侍女賺到了學費。
  • 斥1.02億美元巨資,只為清理一塊垃圾,歐洲航天局咋想的?
    最近,歐洲航天局(ESA)甚至斥資1.02億美元(8600萬歐元),和一家來自瑞士的名為ClearSpace SA的初創公司籤署了一份合同。而在這一份合同中,只要後者清理一塊太空垃圾。說起來,這個價格實在是有些過於高昂了。
  • 瑞典和瑞士,一字之差的兩個歐洲國家,各有特色,區別大了去了
    不過,我們今天要講的是歐洲兩個名字相近的國家:瑞典與瑞士。他們同處於歐洲,又都以瑞字開頭,經常讓我們國人弄不清他們之間的區別。今天我們就大致看一下,它們之間到底有什麼不一樣。,瑞典與瑞士都屬歐洲國家,但這並不代表他們的地理位置會相同。
  • 歐洲航天局:很高興為嫦娥五號探月提供數據傳輸支持
    這是中國探月工程第六次任務,也是中國航天史上最複雜的任務之一,將首次在月球上「挖土」並帶回地球,實現地外天體無人採樣返回。歐洲航天局對嫦娥五號探月任務高度關注,專門發文介紹了任務詳情以及中歐相關合作。歐洲航天局表示,嫦娥五號以中國月亮之神「嫦娥」的名字命名,由月球軌道器、著陸器和上升探測器三部分構成。本次任務計劃採集2公斤月球樣本並帶回地球,這將是1975年以來人類首次開展此類月球探測採樣活動。
  • 為關羽「刮骨療毒」的到底是誰?都說是華佗,但這是不可能的
    說起三國時期的英雄名將,那就不得不提一個被後世尊崇為「武聖」的人。這個人便是大名鼎鼎的關羽——關聖帝君。像「桃園三結義」、「白馬斬顏良」、「千裡走單騎」等膾炙人口的故事更是將關羽身上增添了一分神秘的色彩。其中,最讓人津津樂道的,便是關羽「刮骨療毒」的故事了。說到這裡,那麼問題來了,關羽「刮骨療毒」的故事是不是真的?
  • 基因魔剪升級為「瑞士軍刀」?新型基因編輯工具CasX來了
    科學家將這套系統搬用到非細菌細胞中,實現對DNA核苷酸序列進行刪除、插入等精確的編輯操作。目前,CRISPR系統中兩類效應蛋白家族Cas9和Cas12a(又稱為Cpf1)已被成功改造成哺乳動物及其它模式生物的基因組編輯工具。
  • 歐洲航天局這才叫祝賀
    11月24日4時30分,我國在中國文昌航天發射場,用長徵五號遙五運載火箭成功發射探月工程嫦娥五號探測器。正式開啟我國首次地外天體採樣返回之旅。隨後,歐洲航天局(ESA)在其官方推特向中方表示祝賀。歐洲航天局稱:「中國的嫦娥五號探測器已經出發前往月球,歐洲航天局將利用庫魯航天發射中心(位於南美洲)傳輸信號,幫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