報導稱,官方數據顯示,現在時間的流逝比過去半個世紀的任何時候都要快。地球的自轉速度比以往更快,所以現在一天的時長比規定的24小時稍稍短了一些。
全世界的計時人員都在討論是否需要刪除一秒鐘來說明這一變化,以使時鐘的走速重新與地球自轉保持一致。
報導指出,雖然以前我們從未增加過所謂的「負閏秒」,但為了使原子時與太陽時保持一致,自上世紀70年代以來,我們共增加了27個「閏秒」。
報導稱,這是因為幾十年來,地球完成一次自轉的時間略長於24小時,但從去年開始,地球自轉的時間已經略短於此。
據報導,自上世紀60年代以來,原子鐘一直以超高精度記錄每日時長。它發現在過去50年裡,地球完成一次旋轉所需的時間很少短於24小時(86400秒)。
然而,在2020年年中,這一長期存在的趨勢被逆轉了,現在一天的時長經常短於86400秒。
報導稱,2020年7月19日,這一天的時長比24小時縮短了1.4602毫秒——這是有記錄以來最短的一天。
報導還稱,在2020年之前,最短的一天出現在2005年。但在過去的12個月裡,這一紀錄被打破了28次。
報導指出,平均來說,現在一天的時長比24小時少了0.5秒。
報導認為,這種時間上的細微差別只有通過原子鐘才能發現,但其有著廣泛的影響。
衛星和通信設備依賴於與太陽時相一致的真實時間,而太陽時由星星、月亮和太陽的位置所決定。
報導稱,為了保持這種協調關係,總部設在巴黎的國際地球自轉學會的計時人員此前曾給某一天增加所謂的「閏秒」。
報導指出,自上世紀70年代以來,這種情況已經發生了27次,最後一次發生在2016年的除夕夜。
英國國家物理實驗室時間和頻率組的高級研究員彼得·惠伯利表示:「現在地球的自轉速度比過去50年的任何時候都要快,這一說法肯定是正確的。」
今年轉的快了一些,明年呢?後年呢?
我們之前有預測到會這樣嗎?
一切都是無常。
一切都在變化中。眼下所擁有的的都會流走。
余光中說過這樣一句話:下次你路過,人間已無我。
這句話把人與人之間的關係,體現得淋漓盡致。
人這一生,有幾輩子可以活?滿打滿算不過幾十年,加在一起不過三萬多天,真的不長。
這一路走來,有多少人和我們擦肩,然後徹底的留在記憶,明明就是同一個城市,可卻幾十年不曾相遇。
最讓人惋惜的,不是一開始就陌生,而是明明很熟悉,慢慢地變成了陌生人。
通訊錄裡的名字,布滿了灰塵,朋友圈裡的動態,從沒翻看過。
人這輩子,什麼才是最貴的擁有?
房子再大,睡不過三尺,車子再貴,只用來代步。
那些我們追求一生的名利,到頭來會發現也不過如此。但有些東西,失去了,卻一輩子都無能為力。
不陪伴父母,父母老去,再也沒有機會盡孝;
不珍惜愛人,愛人離開,再也不能共度朝夕;
不關愛孩子,孩子長大,再也回不去小時候。
錯過了花季,還有明年;錯過了日出,還有明天。可錯過了真情,卻沒有後來。
能包容別爭吵,能善待別冷臉,能陪伴別傲慢!
好好珍惜身邊那些對你好,對你真的人,因為有時候錯過了,即便再遇見對你好的,也未必有他一般赤誠的心。
下次你路過,人間已無我,趁著這輩子,請你別蹉跎!
下次你路過,再也不相識,趁著在身邊,彼此多陪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