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社北京3月30日電 題:紅外線彈弓、雌鳥音效卡、電網……誰在這個春天「頂風」獵殺野生動物?
新華社記者吳文詡、謝昊
一個彈弓配上精準的紅外線瞄準儀,保證「百發百中」;一張音效卡匯集數十種雌鳥聲,2000米外能遙控指揮;精心設下的捕獵夾,等著野生動物來「斷腿」……嚴寒過後,萬物復甦的春天悄然來到。然而,對於野生動物們來說,等待它們的除了和風細雨,還有一些人精心設下的「天羅地網」。
「抗疫期間,這個春天又成『捕獵』天」
作為一名有著8年經驗的野生動物保護者,北京市昌平區人民法院法官楊傑最近特別生氣。上周在北京郊區「轉山」過程中,他又發現了幾個新放的捕獵夾。
「抗疫期間,這個春天又成『捕獵』天。」楊傑表示,更讓人心寒的是,朋友前幾天發來的一組圖片中,幾隻被打死的國家二級保護鳥類正躺在電商銷售的紅外線彈弓旁。「有人甚至在水庫邊拉起長達一公裡的電網,當時我和朋友去看鳥,不小心被電網絆倒。幸虧沒通電源,不然後果不堪設想!」楊傑說。
森林公安刑警張雨(化名)告訴記者,獵殺仍未銷聲匿跡。「近期巡邏時還能發現一些苗頭,有下獵夾的,有下粘網的,有彈弓打鳥的。前兩天我們剛刑拘一個夾野豬的人,通過夾子和套子逮野豬。」張雨說,在一些「重點村」,總有那麼兩三個人,常年在村附近盜獵,除非有人提供明確舉報,才可能人贓俱獲,否則根本抓不著。
2月24日,十三屆全國人大常委會第十六次會議表決通過《關於全面禁止非法野生動物交易、革除濫食野生動物陋習、切實保障人民群眾生命健康安全的決定》。其中,明確禁止獵捕、交易、運輸、食用野生動物。
但記者梳理發現,在全國加強野生動物保護的形勢下,違法獵殺野生動物的現象仍屢見不鮮。例如,3月4日,北京市門頭溝區森林公安民警發現在雁翅鎮山上有人設下近百個獵套,獵捕國家二級保護動物斑羚;3月6日,黑龍江省林區公安局方正分局得到線索,轄區星火林場居民王某非法獵捕黑熊,隨後民警在其家中查獲熊膽、紫貂皮及狩獵用的「鋼絲套」十餘個……
「教學」視頻、獵殺「神器」活躍網絡
記者調查了解到,當前野生動物抓捕工具類商品和「教學」視頻充斥網絡,各種「神器」購買者眾多,且工具製作精良、傷害效果精準。更有一些不法分子,竟然違法自制槍枝進行捕獵。
記者在國內兩家知名電商平臺上搜索「紅外線彈弓」,系統顯示共有超過600件商品,價格從幾元到上千元不等。其中,一款標價19.9元的紅外線彈弓為當前最高銷量,目前已有2600多人成功收貨;另一款標價為1646元的紅外線彈弓,商家宣稱「採用進口雷射頭,綠光白天能見度在70米以上,夜晚紅光能見度在70米以上」,額外配送200顆鋼珠和400顆泥丸。此外,還有商家銷售搜集數十種雌鳥聲音的音效卡,宣稱在2000米外都能遙控指揮;有商家在銷售鋼絲套、捕獵夾等……為了規避法律風險,對於買家用於非法捕獵野生動物行為,商家均聲稱概不負責。
除了售賣抓捕工具,記者搜索發現,當前各種自製抓捕視頻的「教材」也充斥網絡視頻平臺。從選材、製作到抓捕,全程視頻記錄,捕獲的獵物包含鳥類、野兔、野豬等野生動物。此外,中國裁判文書網數據顯示,近年來,屢屢有「資深愛好者」自製槍枝,進行違法獵捕,雖從重從嚴判罰,仍然有人鋌而走險。
「捕殺目的各不一樣,有的是嘗鮮,有的是玩樂,最可恨的是去販賣賺錢、牟取暴利。」市民馮先生說,為了博取顧客的信任,一個自然風景區附近的餐館老闆曾帶著他到後廚看待宰的野生動物,「他指著被捕獵夾夾斷前腿的動物說,人工飼養的不費這個勁,價錢低很多。」
加快制定相關法律 革除獵殺野生動物陋習
張雨認為,在許多老百姓眼中,野生動物和他們自家飼養的家畜沒有區別,這種觀點不改變,獵殺野生動物行為很難根除。更有一些人缺乏法律意識,除了捕殺保護性野生動物外,還私自圈養野生保護動物,用於食用或販賣,這都需要從觀念上加以糾正和改變。
「在完善立法的同時,還應當加強宣傳教育和引導,增強民眾的生態保護和公共衛生安全意識。」楊傑說,在他老家,有一對國家二級保護野生動物雕鴞,沒有天敵卻常年無法繁殖成功,這是因為有村民每年把雕鴞蛋撿回家吃掉。了解情況後,楊傑耐心向村民講解動物保護理念,最終得到村民的認可。
目前,四川、廣東、福建等多地正制定出臺細則,嚴厲打擊野生動物非法獵捕、交易、濫食等行為。河北省林業和草原局下發通知,將重點打擊利用網捕、投毒、射殺等方式非法獵捕候鳥等野生動物的行為。北京擬立法建立全域常年禁獵制度,禁止在市域內獵捕、殺害列入名錄的野生動物以及在野外環境自然生長繁殖的其他陸生野生動物。
專家建議,在立法層面,還應升格現行野生動物保護法、刑法等法律中的處罰力度。對野生動物殺傷性極強的彈弓、電網、氣槍等器械,應明確禁止其在線上線下銷售,從源頭切斷供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