貝爾實驗室多名科學家因技術突破成果躋身發明家名人堂

2020-11-24 TechWeb

阿爾卡特朗訊(巴黎證交所和紐約證交所:ALU)近日宣布,旗下研究機構貝爾實驗室的多位科學家(包括曾經和當前在貝爾實驗室從事研究工作的)憑藉科技創新貢獻入選新澤西發明家名人堂。

Andrew Chraplyvy、Robert Tkach、 Kenneth Walker三位科學家憑藉其在光纖網絡技術方面的突出貢獻,尤其是發明了用于波分復用(WDM)的高容量光纖,而入選名人堂。該光纖被命名為非零色散光纖(NZDF),其支持並發傳輸大量承載高速光信號的波長,從而顯著提升光網絡的容量。

該項發明為當前光網絡的突破性發展奠定了基礎,如今年初阿爾卡特朗訊推出的100G/s系統,以及2009年底貝爾實驗室在實驗室演示中實現的100 Petabit/s的傳輸速率世界紀錄。

曾在貝爾實驗室的工作過的科學家Leonard Cimini,憑藉其在正交頻分復用(OFDM)應用領域的開創性研究榮獲了發明家獎,該技術顯著提升了無線網絡的性能。如今,OFDM在全球網絡中獲得廣泛應用,並為寬帶數字通信、移動網際網路接入及下一代蜂窩系統提供支持。

另一名曾在貝爾實驗室的工作過的科學家Michael Tompsett因其在半導體及光學成像技術方面獲得的多項發明專利,一同入選名人堂。

新澤西發明家名人堂旨在鼓勵發明創新,並推進其在促進國家發展方面的作用,彰顯發明家在推動社會發展方面的貢獻,同時對於為國家發明創新做出積極貢獻的發明家、組織及其他個人與機構予以表彰。

北美貝爾實驗室副總裁Alice White表示:「科學家能夠在行業乃至社會範圍取得影響深遠的突破性成果是極為可貴的。這些科研人員取得的成就,不僅證明了他們的聰明才智,更彰顯了貝爾實驗室在引領未來通信發展方面的重要作用。」

今年的獲獎者再次擴充了貝爾實驗室科學家進入新澤西發明家名人堂的名單,此前的獲獎者還包括雷射的發明者Arthur Schawlow與Charles Townes,電晶體的發明者John Bardeen、William Shockley及Walter Brattain。

相關焦點

  • 核心技術研發急需帥才——貝爾實驗室帶來的啟示
    現代科技的搖籃之一——美國貝爾實驗室,從1940年到1979年,40年曆經4位總裁。這4位總裁在不同時期根據當時的形勢,都提出了自己的管理方針,領導該實驗室近萬名工作人員和幾千名科學家與工程師為世界和美國的科技發展作出了重要的貢獻。貝爾實驗室從基礎研究成果,到產品開發,一直到推向市場的周期特別短,這就是美國高科技發展的生命力所在。
  • 核心技術研發急需這樣的帥才|貝爾實驗室帶給我們的啟示
    而真正的核心技術是花錢買不來的、市場換不到的。我們必須爭這口氣,下定決心、保持恆心、找準重心,增強抓核心技術突破的緊迫感和使命感。美國貝爾實驗室筆者認為,現代科技的搖籃之一——美國貝爾實驗室在研發創新方面的經驗非常值得我們學習。
  • 致敬貝爾實驗室
    在2013年揭曉的貝爾實驗室終身榮譽稱號——&34;評選中,全球62名獲獎者中有10名來自中國。四、運行機制各部門實現聯動需要一套完整、出色的運行機制,這一套機制可以將各個機構部門實現有機整合,形成一套完整&34;,從而產生更大的效率,發揮出更大的作用,創造更大的價值,這一運行機制類似於創新價值鏈。
  • AT&T、朗訊、貝爾實驗室的前世今生及興衰
    (即貝爾實驗室) -> AT&T因壟斷被拆分 -> AT&T再次被拆分,貝爾實驗室和設備製造部門被獨立出來成立朗訊科技公司 -> 阿爾卡特收購朗訊組成阿朗,貝爾實驗室也一起合併 ->貝爾實驗室現在服務於阿朗公司。
  • 貝爾實驗室:憑什麼締造了現代科技的半壁江山
    在AT&T時期,貝爾實驗室的研發經費主要來自美國民眾繳納電話費的附加稅,所以美國人不需花很多錢就可取得貝爾實驗室的專利技術授權,分享貝爾實驗室的研究成果。1984年以後,按照美國政府分拆AT&T的協議,從貝爾實驗室中分區成立了Bellcore。Bellcore為分拆後的一系列小貝爾公司統一提供研究開發的服務。
  • 革新時代需要貝爾實驗室
    培養賈伯斯,並不可行,但複製貝爾實驗室,就更具可行性。貝爾實驗室是迄今為止,人類歷史上產出先進科技成果(包括理論成果、實用發現、新技術與新材料)數量最多、也最為密集的創新機構。貝爾實驗室為何能夠一方面高效地轉化利用各項革命性的創新科技,創造豐沛的商業成果;另一方面在商業與研發創新之間建立起隔離牆,確保天才科學家們不受侵擾,不需要去考慮人際關係、公司收益、股民利益等他們根本不屑搭理的問題?
  • 貝爾實驗室:憑什麼締造了現代科技的半壁江山?
    開發部門是貝爾實驗室最大的部門,負責設計構成貝爾系統電信網絡的設備和軟體。在AT&T時期,貝爾實驗室的研發經費主要來自美國民眾繳納電話費的附加稅,所以美國人不需花很多錢就可取得貝爾實驗室的專利技術授權,分享貝爾實驗室的研究成果。
  • 貝爾實驗室創建記
    美國媒體對此多有報導,例如當年2月,美國《電話工程師》雜誌發表了這樣的消息: 為了提升新貝爾實驗室科學家和工程師的實驗能力,擴展工作已經開始,在紐約市西街463號40萬平方英尺的樓群中,增添的幾乎佔區段四分之一面積的新實驗室現已投入使用。
  • 貝爾實驗室創建記
    美國媒體對此多有報導,例如當年2月,美國《電話工程師》雜誌發表了這樣的消息:為了提升新貝爾實驗室科學家和工程師的實驗能力,擴展工作已經開始,在紐約市西街463號40萬平方英尺的樓群中,增添的幾乎佔區段四分之一面積的新實驗室現已投入使用。
  • 40年7位諾獎得主,美國貝爾實驗室做對了什麼?
    系統工程部門了解當前通信技術的關鍵和問題,及時向科研人員提出要求,協助調整研究計劃。強調將科學家的努力集中到基礎研究上,並規定了科學研究向基礎發展或技術滲透的深度範圍,以便使科學家沿著從最低成本做出最佳成果的路線取得最大的突破。
  • 貝爾實驗室的百年興衰史
    結果,他不但沒有絲毫得意,反而對我大倒苦水——說這裡這裡多累,那裡那裡多憋屈,看上去義憤填膺又很恨鐵不成鋼的樣子。說實話,我當時是一臉懵逼的。他的成果是部分基於奈奎斯特和哈特利先前在貝爾實驗室的成果。>各種獎項就更不用說了,貝爾實驗室幾乎是拿到手軟:11位科學家獲得諾貝爾獎;16位獲美國最高科學、技術獎——美國國家科學獎章和美國國家技術獎章,均由總統親自頒獎;
  • 40年7位諾獎得主,美國貝爾實驗室做對了什麼?
    這說明了貝爾實驗室為什麼能夠做出那樣多的重大成就並取得普遍讚譽的真諦。2.系統工程部門了解當前通信技術的關鍵和問題,及時向科研人員提出要求,協助調整研究計劃。強調將科學家的努力集中到基礎研究上,並規定了科學研究向基礎發展或技術滲透的深度範圍,以便使科學家沿著從最低成本做出最佳成果的路線取得最大的突破。
  • 貝爾實驗室的百年沉浮
    他的成果是部分基於奈奎斯特和哈特利先前在貝爾實驗室的成果。「可視電話」各種獎項,貝爾實驗室幾乎是拿到手軟:15位科學家獲得諾貝爾獎;16位獲美國最高科學、技術獎——美國國家科學獎章和美國國家技術獎章,均由總統親自頒獎;4位獲得了圖靈獎(堪稱
  • 貝爾實驗室創建記profile-avatar
    通過創辦中心實驗室來為兩個主人服務,由此可使公司更高效地運轉[2]。1925年1月1日,美國電話電報公司正式成立貝爾實驗室。美國媒體對此多有報導,例如當年2月,美國《電話工程師》雜誌發表了這樣的消息:為了提升新貝爾實驗室科學家和工程師的實驗能力,擴展工作已經開始,在紐約市西街463號40萬平方英尺的樓群中,增添的幾乎佔區段四分之一面積的新實驗室現已投入使用。
  • 旅美科學家蔡亦鋼:兩度獲得貝爾實驗室發明家獎
    提起大名鼎鼎的「貝爾實驗室」,人們就會想起電話、電視、遙控器、電晶體、無線電收音機、立體聲和電腦等改變人類生活的重大發明創造。這個成立於1925年的私立研究實驗室誕生過13位諾貝獎獲得者。包括朱棣文、崔琦、高琨3位華裔科學家獲得諾貝爾獎的成果,都是在這裡完成的。
  • 被發明家點亮的現代文明:歷史上重大發明之一電話
    那貝爾在通訊領域和他發明一起也成為了人類共同的財富,而且他的發明也不只是電話,還有另外一個非常偉大的研究機構,叫做貝爾實驗室。當然了拉貝爾實驗室的出現,那個時候其實貝爾已經去世,而以他名字命名的這個實驗室就是他所創辦的公司對他的一種致敬和紀念。在拿下電話專利之後,貝爾在1877年成立了貝爾電話公司,這家公司就是大名鼎鼎的AT&T的前身,AT&T有多厲害呢?
  • 5年5億 深圳打造大灣區「貝爾實驗室」
    研究院以建設中國的「貝爾實驗室」為願景,5年預期投入約5億元,建設成國際一流的計算科學創新平臺。研究院也是深圳市政府批准成立的十大新設基礎研究機構之一,由英國皇家學會院士樊文飛擔任首席科學家。「樊院士是國際學術界公認的資料庫理論與系統並重的第一人」,深圳計算科學研究院在接受時代周報記者採訪時表示。
  • 貝爾實驗室的百年沉浮!
    ▉ 紮根基礎,開創輝煌在建立之初,貝爾實驗室便致力於數學、物理學、材料科學、計算機編程、電信技術等各方面的研究。也就是說,除了電信技術的研發之外,它的重點在於基礎理論研究。而正是基礎理論的研究,開啟了貝爾實驗室的輝煌時代。
  • 誕生11名諾貝爾獎的地方,人類前進的明燈和榜樣——貝爾實驗室
    今天我們要來聊的貝爾實驗室可以說是這個世界上最偉大的實驗室,沒有之一。大到一個國家,小到一個大學或者是企業,要看他有多厲害,就看他的實驗室有多厲害。貝爾實驗室裡面的大神,可以說是大神中的大神,而我們現在用的絕大多數東西都是他們發明和改造的。
  • 貝爾發明電話135年 多圖細說演變過程
    貝爾發明電話135年 多圖細說演變過程 2011年03月11日 00:40作者:cnbeta編輯:李晶文章出處:泡泡網原創 梅布爾是聾子,以前是貝爾的學生。她父親較富有,為女婿的科學試驗慷慨解囊,提供必要的經濟支持。    貝爾的不少朋友卻希望他鑽研電報術。但發明家不以為然。他心裡唯一惦記的事,就是要完成傳遞人聲的工作。他先試製成「諧和電報」——在一根導線上連接由帶電蘆葦組成的兩個豎琴模樣的集合。每根蘆葦在導線的那一頭都有同頻率的對應者。貝爾把兩個「豎琴」掛在磁性薄膜上。這薄膜是模仿人耳的一種裝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