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注 流心蛋
用心理學給你向上生長的力量
阿布工作了6年,正經名牌985高校金融碩士出身,還做過交換生,去英國上了一年學。
那天她愁容滿面,十分糾結,最後還是跟我吐露了煩惱:怎麼月薪一直這麼少?
她在某二線省會城市工作,最開始每個月還有4200元的收入,後來公司效益不佳,去掉了餐補、交通補助,提高了公積金的上繳比例,阿布的工資就降到了3000元一個月,她糾結要不要離職,因為這個工作穩定,算個文職,平常就按照模板,寫寫宣發的稿子,甚至不用自己動腦子組織語言。
怎麼想怎麼覺得不可思議,這個「別人家的孩子」,怎麼就活成這樣了?
按說金融碩士,怎麼不能個銀行,財會事務所之類「賺大錢」的地方,好歹也能看到向上走的希望。她跟我說,她嫌金融這行太累,尤其是對女生來說,前途未知,自己哪有那麼多青春可浪費。
越混越不行,連同學會都不好意思去。我讓她試試別的行業,她也說不會,除了完成那份「官方稿子」,她什麼都不會。
朋友,時代變了
以前我們說起「優秀」,總是覺著這個人術業有專攻,只要在某一行做的好,那就是頂級人才了,所以才有行行出狀元這一說。
現在你再看看,行行出狀元這句話還是沒錯,可每一行的那幾個狀元,都是一個人。
能寫作,會潛水,副業是帶貨網紅,兼職法語家教,擁有至少3個領域的證書,這樣一個人,在今天才算得上是優秀的。
什麼?你說你會彈吉他,不好意思,現在大街上隨便找一個人,會彈吉他的概率都很大。
我們看看現在6歲的孩子都在學什麼,就拿我表親家的女兒說:周五下了課去彈鋼琴,周六上午上芭蕾舞和樂高,下午去學英語,回家寫作業,周日學習口才演講、馬術、少兒國學班的茶道。
現在不比以前,大家都站在前輩們打好的基石上往上跳,比的,就是綜合素質,像阿布這樣替代性極強的工作,她下去了,自然會有無數人頂上來,甚至不需要什麼高超的技術。
你毫無所長,就別說自己優秀。
平平無奇的人生贏家不存在
之前蕭亞軒在《吐槽大會》上大方介紹自己是「平平無奇的戀愛小天才」,40歲的她正與20歲出頭的「小奶狗」熱戀,引得網友紛紛變成檸檬精。
我們就看戀愛這件事,蕭亞軒真的是「平平無奇」嗎?我承認她是戀愛小天才,可一定不是天生,也不是平平無奇,她之後也說了一些自己總結的方法論,這就是成長的力量。
戀愛,是一種成長,生活本身就是一種成長。
你光看到她和年下小奶狗戀愛,看到他坐在直播間動動嘴皮子就月入7位數,看到他在朋友圈曬出自己買的車子。
你看不到的地方,才是他們真正的實力所在。
不努力,天才也可以變得平庸。《傷仲永》的故事就是很好的例子,方仲永原本是神童,可後天沒努力,最後只能「泯然眾人矣」。
你想掙大錢,想一夜暴富,當你宅在家裡對著電腦想這些的時候,有人正宅在家裡拼命安排滿自己的日程,茁壯成長。
當一切恢復正常,當春暖花開,好友相聚時,你會發現,身邊的人都遠遠超過了你,不要到那時候才後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