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學家正在計算下一顆超新星爆炸發生的時間

2020-08-18 cnBeta

伊利諾州立大學一位名叫馬特-卡普蘭博士的理論物理學家致力於確定有史以來最後一顆超新星將在何時出現。他說,在遙遠的未來,宇宙將是一個 "悲傷、孤獨、寒冷的地方"。卡普蘭說,大多數科學家認為,當宇宙在一種被稱為 "熱寂 "的現象中走到盡頭時,一切都將是黑暗的。

在遙遠的未來,大多數人設想的宇宙大多是黑洞和燒毀的恆星。然而,他說,許多白矮星可能會在遙遠的未來發生超新星爆炸,在其他一切都已經死亡和安靜之後很久。通常情況下,只有大質量恆星才會在超新星爆炸中結束生命,較小的恆星往往會在生命即將結束時萎縮,成為白矮星。卡普蘭說,小於太陽質量十倍左右的恆星缺乏引力或密度,無法在核心中產生足夠的鐵,而在當前的宇宙中,更大規模的恆星可以也無法在超新星中爆炸。

他說,在接下來的幾萬億年裡,隨著白矮星的冷卻,它們會變得越來越暗淡,最終凍成固體成為不再發光的黑矮星。它們將主要由碳和氧組成,大小與地球相當,但包含的質量與太陽一樣多。有一種方法可以讓這些黑矮星成為超新星。

科學家說,由於量子隧道的作用,即使在零溫度下也會發生核聚變,只是需要很長的時間。他指出,並不是所有的黑矮星都會爆炸,只有最巨大的黑矮星才會爆炸。一顆黑矮星需要大約1.2到1.4倍於太陽的質量才能爆炸,也就是說只佔今天所有恆星的1%。雖然這個百分比看起來很低,但那是大約十億萬億顆恆星。

相關焦點

  • 物理學家計算出最後一顆超新星何時會發生
    他補充說,沒有人會目睹這種在遙遠的將來發生的告別。大多數人相信隨著宇宙的終結,一切都會變得黑暗。卡普蘭說:「這被稱為&39;,宇宙將主要由黑洞和燃盡的恆星組成。」卡普蘭在計算這些死亡恆星中的一些恆星在以後的世世代代中如何變化時,他想像了一張略有不同的圖片。
  • 即將有超新星現象發生?科學家對脈動恆星的超新星爆炸現象做預測
    這顆紅超巨星正在接近其生命的盡頭,而當一顆質量超過太陽10倍的恆星死亡時,它會以一種非常壯觀的方式逝去,也就是變成超新星。近年來,參宿四的亮度已經降到一百年來的最低點,許多太空愛好者對此都感到非常興奮,因為參宿四可能很快就會變成超新星,變成在白天也能看到的耀眼爆炸景象。
  • 地球可能正在一顆超新星爆炸的碎片中裸奔,溫度高達6000度
    這可能也正是我們地球目前正在經歷的事情,來自澳大利亞國立大學核物理學家安東·沃納(Anton Wallner)帶領的一組科學家發現,地球可能正在一顆超新星爆炸後留下的,溫度高達6000度的巨大星際雲中裸奔,經受著超新星「碎片」的轟擊。
  • 超級計算機模擬了一顆超新星爆炸300天後
    其中一個問題是關於超新星在早期宇宙中所扮演的角色。早期超新星的任務是鍛造出在大爆炸中沒有鍛造的更重的元素。這個過程是如何進行的?早期的恆星爆炸是如何發生的?三名研究人員轉向超級計算機模擬來尋找答案。他們的研究結果發表在一篇題為「鎳-56衰變加熱對不穩定超新星的氣體動力學」的論文中。論文的主要作者是來自臺灣天文學與天體物理研究所的中央研究院的陳克俊。
  • 「參宿四」發生超新星爆炸,會不會導致人類滅絕?
    「參宿四」發生超新星爆炸,會不會導致人類滅絕?要說在宇宙當中最恐怖的能量傾瀉,那麼就當屬超新星爆炸了。超新星不是一種星體,它只是大質量恆星演化的一種階段。而當超巨星無法維持自己的體積之後,就會發生爆炸,這個過程就被稱為「超新星爆炸」。超新星爆炸有多恐怖?大概它在一秒鐘內釋放出的能量,就相當於太陽窮盡一生百億年釋放出的能量。
  • 在距離地球1億光年外,發現一顆不同尋常的「超新星」正在爆炸
    important}在距離地球1億光年遠的地方,天文學家發現一顆不同尋常的超新星正在爆炸。這顆正在爆炸的恆星被稱為「超新星LSQ14fmg」,是由佛羅裡達州立大學物理學助理教授埃裡克·肖領導的一個37人國際研究小組發現的遙遠天體。
  • 在距離地球1億光年外,發現一顆不同尋常的「超新星」正在爆炸!
    在距離地球1億光年遠的地方,天文學家發現一顆不同尋常的超新星正在爆炸。這顆正在爆炸的恆星被稱為「超新星LSQ14fmg」,是由佛羅裡達州立大學物理學助理教授埃裡克·肖領導的一個37人國際研究小組發現的遙遠天體。其研究發現發表在《天體物理學》期刊上,幫助揭示了這顆恆星所屬的超新星群起源。
  • 參宿四爆炸變成超新星是什麼樣?科學家模擬了最終的結局!
    參宿四變暗事件隨著真相的揭示而再次引發了一陣新的討論,這顆巨大的天體並沒有死亡,興許真的只是塵埃擋住了真相,模糊了我們的雙眼,但是不得不否認,參宿四如果真的爆炸變成超新星,它將引起科學界的觀星浪潮!那麼參宿四變成超新星是什麼樣?科學家模擬了最終的結局!
  • 一顆超新星於250萬年前在接近地球的危險距離爆炸
    在所有威脅到地球的危機中,最具有代表性的就是一次靠近地球的超新星爆發。當一個質量足夠大的恆星走到它生命的盡頭時,會劇烈爆炸並形成超新星。這種劇烈爆炸足以照亮任何在其附近的星球,星球上的夜空會變得如同白晝般明亮,並持續數個月的時間。由於恆星正在垂死掙扎,爆炸產生的某些化學成分會被甩向太空,如果某顆星球靠得太近,就會被灼燒得寸草不生,甚至直接被摧毀。
  • 當超新星爆炸時,會發生什麼?最終將演變成什麼?
    如果感興趣的話,那你可能聽說過像超新星這樣的天文概念。試問,什麼是超新星?超新星的爆炸過程又是怎樣的呢?這就是我們在本文中將要告訴你的內容。一般地,超新星基本上是一顆死亡的恆星,或者更準確地說,它是一顆恆星的重生,並伴隨著一股非常強大的閃光。值得一提的是,這閃光的亮度甚至可以超過銀河系的亮度。它是一個閃光的重生,我們稱之為超新星。科學家說,在浩瀚的宇宙中,這樣的過程是相當頻繁的。
  • 獵戶座可變恆星「參宿四」,一顆註定會發生超新星爆炸的紅超巨星
    我們知道,既然「參宿四」是一顆恆星,我們自然會想到我們太陽系的唯一恆星,也就是「太陽」,我們知道太陽源源不斷地向外輻射太陽輻射,而且在數十億年的時間內,太陽都非常穩定,並沒有忽明忽暗的現象,為什麼同樣是恆星的「參宿四」會有明暗變化呢?實際上,恆星世界是一個龐大的家族,包括白矮星、主序星、紅巨星和超級巨星,我們的太陽就是屬於主序星,主序星往往能夠穩定的發光發熱。
  • 在恆星爆炸和死亡前會發生什麼:對「爆前超新星」中微子的新研究
    最近對「爆前超新星中微子」(pre-supernova neutrinos),即一種極難檢測的微小宇宙粒子的研究,使科學家們更進一步地了解了恆星在爆炸和死亡之前會發生什麼。當一顆恆星死亡時,它會發出大量的中微子,這些中微子被認為會推動超新星爆炸。在爆炸到達恆星表面之前,中微子自由地流過恆星並從恆星中流出。然後科學家可以在超新星出現之前檢測中微子。實際上,從1987年爆炸的超新星中發現了幾十個中微子。下一代中微子探測器有望從類似的超新星中探測到約5萬個中微子。
  • 白矮星為何會發生爆炸成超新星?或因吞噬巨星伴侶
    ——一種白矮星「碎片」,該「碎片」正在借熱核爆炸的力量在宇宙中移動,就像一個在銀河系流浪的小型星體。這一發現有助人們更好地理解恆星爆炸的原因,從而更好地研究宇宙的加速擴張。白矮星是一種低光度、高密度、高溫度的恆星。因為它的顏色呈白色,體積比較小,因此被命名為白矮星。至於白矮星為何會發生爆炸?
  • 哈勃望遠鏡捕捉到一顆超新星
    哈勃太空望遠鏡在宇宙中達到了頂峰,捕捉到一顆超新星它觀察了這顆正在爆炸的恆星,歷時一年,看著它以50億個太陽的光芒燃燒,然後逐漸消失。該事件提供了罕見的超新星時差,將幫助天文學家更準確地測量到遙遠星系的距離。
  • 科學家超級計算機模擬超新星爆炸3D模型
    美國密西根州研究人員模擬了超大質量恆星進入超新星階段的3D模型,將有助於科學家理解這些恆星如何演變成為超新星。
  • 參宿四即將發生「超新星爆發」?我們即將目睹650年前發生的一顆...
    你看到的是一顆超新星發出的光,那是一顆恆星垂死前放出的最後一道強光。如果它出現 將是世紀奇觀「超新星爆發」幾乎不可被預測,但最近一段時間,由於銀河系一些天體的異變,天文學家對於這種罕見天文現象表現出了比平時更熱情的態度。
  • 最後的超新星:400年的爆炸成像
    在20世紀40年代,科學家們意識到物體是一顆爆炸的恆星,他們稱之為克卜勒的超新星。自1604年事件以來,我們銀河系中沒有發現超新星。現在,三個強大的太空觀測站的共同努力已經產生了一幅彩色的畫面,描繪了一顆不斷膨脹的超新星的氣體和塵埃雲。該圖像有望幫助天文學家了解這些暴力和神秘的事件。
  • 這顆白矮星將在2083年爆炸成為超新星!
    這是科學家前幾天剛剛發現的距離我們100光年外的一顆紅矮星,科學家發現它的亮度神秘變暗,猜測它可能即將爆炸成為超新星,但是這一切還需後續觀測。然而一波未平,一波又起,科學家觀測到一顆V形射手星可能在本世紀內成為超新星!也就是說它將在本世紀內爆炸!據數據預測,天文學家認為V矢狀星爆炸的時間在2083年左右。
  • 超新星爆炸會不會危及地球?
    宇宙中的大質量恆星演化到生命末期時會發生持續幾周或者幾個月的劇烈爆炸。爆炸中的恆星就像是要將生命中積蓄的新有力量噴薄而出一樣。輻射出巨大的能量。與此同時。恆星會將體內的大部分物質高速的拋入宇宙之中。並發出異乎尋常的亮光。其亮光甚至能夠照亮恆星所在的整個星系。由於此時恆星的性質和平時大相逕庭。就像是一個全新的天體。因此,科學家們又將處於大爆發階段的恆星稱為「超新星」。
  • 科學家在地球實驗室:重現超新星爆炸
    由聯邦理工學院科學家領導的一個研究小組,為揭開我們從地球上觀察到的許多超新星遺蹟為什麼是軸對稱(沿著一個軸拉長)而不是球形的謎團鋪平了道路,其研究成果發表在《天體物理學》期刊上。當一顆大質量恆星耗盡燃料時,就會發生超新星爆發,產生的巨大爆炸,在周圍的介質中產生衝擊波。這些被稱為超新星殘留物的衝擊波可以綿延數千光年,橫跨廣闊的距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