即將有超新星現象發生?科學家對脈動恆星的超新星爆炸現象做預測

2020-11-24 前瞻網

即將有超新星現象發生?科學家對脈動恆星的超新星爆炸現象做預測

 Connor Feng • 2020-03-02 14:30:26 來源:前瞻網 E1296G1

都在用的報告小程序

寫文章、做研究、查資料【必備】

近段時間,參宿四(獵戶座 α 星)一直是媒體關注的焦點。這顆紅超巨星正在接近其生命的盡頭,而當一顆質量超過太陽10倍的恆星死亡時,它會以一種非常壯觀的方式逝去,也就是變成超新星。近年來,參宿四的亮度已經降到一百年來的最低點,許多太空愛好者對此都感到非常興奮,因為參宿四可能很快就會變成超新星,變成在白天也能看到的耀眼爆炸景象。

雖然獵戶座肩膀上的這顆著名恆星很可能在接下來的幾百萬年內消亡(實際上就幾天的宇宙時間),但科學家認為它的暗淡是由恆星脈動造成的。這種現象在紅巨星中比較常見,而幾十年來人們一直認為參宿四就是紅巨星。

巧合的是,加州大學聖塔芭芭拉分校的研究人員已經對參宿四這類脈動星的超新星爆炸做出了亮度預測。

物理學研究生賈裡德·戈德堡(Jared Goldberg)與該校卡夫利理論物理研究所(Kavli Institute for Theoretical Physics, KITP)所長、Gluck物理學教授拉爾斯·比爾斯滕(Lars Bildsten),以及KITP高級研究員比爾·帕克斯頓(Bill Paxton)在《天體物理學雜誌》上發表了一項研究,詳細描述了恆星的脈動會如何影響恆星死亡後的超新星爆炸。

國家科學基金會的研究生研究員戈德堡說:「我們想知道一顆脈動恆星在不同的脈動階段爆炸會是什麼樣子。早期的模型比較簡單,它們不包括脈衝的時間依存性效應。」

當像參宿四這麼大的恆星最終耗盡了核心熔融物質之後,它就失去了防止其在自身巨大重量下崩塌的向外壓力,由此產生的核心坍縮會在半秒內發生。

當恆星內部的鐵核坍縮時,原子會分裂成電子和質子,它們隨後會結合在一起形成中子,並在這個過程中釋放出被稱為中微子的高能粒子。在正常情況下,中微子幾乎不與其他物質相互作用——現在每秒就有100萬億個中微子穿過你的身體,但不會發生一次碰撞。不過說是這樣說,超新星爆炸作為宇宙中最強大的現象之一,在核心坍縮過程中會產生非常巨大的中微子數量和能量,即使只有一小部分中微子與恆星物質發生碰撞,通常也足以發射出可以引爆恆星的衝擊波。

由此產生的爆炸會以驚人的能量撞擊恆星的外層,隨後產生的爆炸可以短暫地照亮整個星系,持續約100天,但輻射只有在電離氫與失去的電子重新結合,並再次變為中性之後才能逃逸(這是個由外而內的過程),也就是說,經過了一段時間,恆星中心發出的光線最終逃逸出去之後,天文學家才可以看到超新星內部更深處的情況。到了那個時候,剩下的就只有放射性沉降物發出的微弱光芒了,這種沉降物可以持續發光很多年。

超新星的特徵會隨著恆星的質量、總爆炸能量以及恆星半徑而變化。這意味著參宿四的脈動會使得預測它如何爆炸變得更加複雜。

研究人員發現,如果整個恆星都在以一致形式脈動——如果你願意的話,也可以把脈動比作呼吸的起伏——參宿四的超新星爆炸就會像是一顆半徑恆定的靜態恆星。然而,恆星的不同層也可以以不同的方向脈動:恆星外層膨脹而中間層收縮,反之亦然。

對於簡單的脈動情況,該團隊模型得到的結果與沒有考慮恆星脈動的模型結果相似。戈德堡解釋說:「不同脈動階段恆星爆發的超新星爆炸看起來就像一個從更大的恆星或更小的恆星爆發而來的超新星爆炸。」他說:「當你開始考慮更複雜的恆星脈動時,也就是物質同時流入和流出的時候,我們的模型才會產生明顯的差異。」

在這些情況下,研究人員發現,隨著光線從爆炸的更深層逐漸洩漏出來,這些輻射看起來就像是來自不同大小恆星的超新星爆炸。

戈德堡解釋說:「來自恆星被壓縮部分的光比較微弱,就像我們預測來自於更緻密的無脈動恆星的光一樣。」與此同時,來自當時正在膨脹的恆星部分的光會顯得更亮,就好像來自一個更大的無脈動恆星一樣。

戈德堡計劃與物理學教授安迪·豪厄爾(Andy Howell)和KITP博士後研究員埃文·鮑爾(Evan Bauer)一起,向Research Notes of the American Astronomical Society提交一份報告,總結他們專門對參宿四進行的模擬實驗的結果。戈德堡還與KITP博士後Benny Tsang合作,比較不同的超新星輻射傳輸技術,並與物理學研究生Daichi Hiramatsu合作,把理論爆炸模型與超新星觀測作比較。

原文:https://phys.org/news/2020-02-physicists-supernovae-result-pulsating-supergiants.html

本文來源前瞻網,轉載請註明來源。本文內容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本站只提供參考並不構成任何投資及應用建議。(若存在內容、版權或其它問題,請聯繫:service@qianzhan.com) 品牌合作與廣告投放請聯繫:0755-33015062 或 hezuo@qianzhan.com

相關焦點

  • 參宿四爆炸變成超新星是什麼樣?科學家模擬了最終的結局!
    參宿四變暗事件隨著真相的揭示而再次引發了一陣新的討論,這顆巨大的天體並沒有死亡,興許真的只是塵埃擋住了真相,模糊了我們的雙眼,但是不得不否認,參宿四如果真的爆炸變成超新星,它將引起科學界的觀星浪潮!那麼參宿四變成超新星是什麼樣?科學家模擬了最終的結局!
  • 參宿四將成為超新星爆炸,即使在白天,也可以看到奪目的光芒!
    ,可能會在未來幾天、幾年、幾百幾千年、乃至100萬年內消亡,但科學家們堅持認為,參宿四變暗是由於恆星的脈動造成,這種現象在紅超巨星中相對常見,參宿四幾十年來一直被認為屬於這一類。巧合的是,加州大學聖巴巴拉分校的研究人員,已經對參宿四這樣恆星脈動爆炸時的超新星亮度做出了預測。物理學研究生賈裡德·戈德伯格與該校卡夫利理論物理研究所(KITP)所長、格魯克物理學教授拉爾斯·比爾斯頓以及KITP高級研究員比爾·帕克斯頓共同發表了一項研究。
  • 科學家正在計算下一顆超新星爆炸發生的時間
    伊利諾州立大學一位名叫馬特-卡普蘭博士的理論物理學家致力於確定有史以來最後一顆超新星將在何時出現。他說,在遙遠的未來,宇宙將是一個 "悲傷、孤獨、寒冷的地方"。卡普蘭說,大多數科學家認為,當宇宙在一種被稱為 "熱寂 "的現象中走到盡頭時,一切都將是黑暗的。在遙遠的未來,大多數人設想的宇宙大多是黑洞和燒毀的恆星。
  • 恆星參宿四即將爆炸,爆炸將非常明亮,白天都可以看到
    澳大利亞國立大學的天文學家給出了它爆炸時間的新數據,根據他們的說法,紅色超巨星宿四比之前認為的要小,離地球也更近。 雖然參宿四通常是天空中最亮的恆星之一,但它似乎在2019年底變暗——科學家認為這可能意味著它即將爆炸。
  • 獵戶座可變恆星「參宿四」,一顆註定會發生超新星爆炸的紅超巨星
    註定會超新星爆炸的參宿四在這其中,絕大多數的「星星」都是屬於能夠自身發光發熱的恆星,恆星通過自身內部的核聚變反應,不斷的以電磁波的形式向外釋放能量,這些電磁波能夠穿過遙遠的宇宙空間,到達我們地球,我們地球上的人類也就能夠看到這些恆星了
  • 科學家在地球實驗室:重現超新星爆炸
    由聯邦理工學院科學家領導的一個研究小組,為揭開我們從地球上觀察到的許多超新星遺蹟為什麼是軸對稱(沿著一個軸拉長)而不是球形的謎團鋪平了道路,其研究成果發表在《天體物理學》期刊上。當一顆大質量恆星耗盡燃料時,就會發生超新星爆發,產生的巨大爆炸,在周圍的介質中產生衝擊波。這些被稱為超新星殘留物的衝擊波可以綿延數千光年,橫跨廣闊的距離。
  • 什麼因素觸發恆星的爆炸?這就是超新星發光的原因
    是什麼使超新星發光?一項新技術使天文學家可以更仔細地了解是什麼使某些恆星屠殺如此令人難以置信的發光。一個典型的爆炸星在其峰值時會產生多達十億個太陽的光。但是,所謂的超發光超新星屬於自己的稀有物種,比「普通」表親發光數百倍。
  • 天文學家發現有史以來最明亮的超新星
    有很多宇宙可以探索,因此我們一直在尋找下一個「最古老」或「最大」的物體或現象。今天,伯明罕大學的一組研究人員說,他們已經確定了有記錄以來最明亮的超新星爆炸,這可能是以前看不見的恆星爆炸類型,它可以確認一些有關恆星生命周期的長期存在的想法。
  • 在恆星爆炸和死亡前會發生什麼:對「爆前超新星」中微子的新研究
    最近對「爆前超新星中微子」(pre-supernova neutrinos),即一種極難檢測的微小宇宙粒子的研究,使科學家們更進一步地了解了恆星在爆炸和死亡之前會發生什麼。澳大利亞研究委員會引力波發現卓越中心(ARC Centre of Excellence for Gravitational Wave Discovery)研究了恆星演化模型以檢驗不確定的預測。當一顆恆星死亡時,它會發出大量的中微子,這些中微子被認為會推動超新星爆炸。在爆炸到達恆星表面之前,中微子自由地流過恆星並從恆星中流出。
  • 參宿四即將發生「超新星爆發」?我們即將目睹650年前發生的一顆...
    你看到的是一顆超新星發出的光,那是一顆恆星垂死前放出的最後一道強光。如果它出現 將是世紀奇觀「超新星爆發」幾乎不可被預測,但最近一段時間,由於銀河系一些天體的異變,天文學家對於這種罕見天文現象表現出了比平時更熱情的態度。
  • 恆星死亡時可能不會出現超新星爆炸
    科學家認為這種消失行為將支持這樣的一種理論:即一些巨大的恆星在死亡時只是簡單地爆炸而不會出現明亮的超新星爆炸,或伽馬射線的爆發。 當一顆巨大的恆星衰老時,其中心會聚集很多的鐵。最終,此鐵核增長得如此巨大以至於被它自身的重力給壓碎了,形成了一個黑洞。有時此過程伴隨有超新星爆炸,這時恆星外層向外爆發出明亮的可見閃光。
  • 當超新星爆炸時,會發生什麼?最終將演變成什麼?
    如果感興趣的話,那你可能聽說過像超新星這樣的天文概念。試問,什麼是超新星?超新星的爆炸過程又是怎樣的呢?這就是我們在本文中將要告訴你的內容。一般地,超新星基本上是一顆死亡的恆星,或者更準確地說,它是一顆恆星的重生,並伴隨著一股非常強大的閃光。值得一提的是,這閃光的亮度甚至可以超過銀河系的亮度。它是一個閃光的重生,我們稱之為超新星。科學家說,在浩瀚的宇宙中,這樣的過程是相當頻繁的。
  • 宇宙中的死亡之星,恆星超新星爆炸後的產物
    宇宙中含有有很多的不同組成部分,像是,恆星、行星以及衛星,星雲等等,那麼這個脈衝星是一種什麼星,這種脈衝星是怎樣形成的,估計很多人都會比較好奇吧。人類最早發現宇宙中存在脈衝星是在1967年,當時英國科學家埃赫維什在十分偶然的情況中,探測到了一種從來沒有被發現的射電輻射,這種輻射的出現很有規律,每過一定的時間都會出現一次脈衝,也就是說每過大約是1.34秒就會出現一次脈衝,科學家就將這種脈衝的輻射源叫做脈衝星。
  • 從超新星爆炸前,發出的幾十個中微子中,發現了恆星死亡的秘密!
    最新對超新星爆炸前發出的中微子研究(極難探測的微小宇宙粒子),讓科學家們離了解恆星在爆炸和死亡之前發生了什麼又近了一步。這項研究由莫納什大學引力波發現(OzGrav)ARC卓越中心的博士後研究員Ryosuke Hirai共同撰寫,其研究發表在《arXiv》上,研究了恆星演化模型,以測試不確定的預測。
  • 上千光年外的超新星爆炸,會影響到地球嗎?科學家:留下深刻印跡
    地球是太陽系的一部分,因此太陽系內發生了什麼多少都會影響到地球。儘管地球在整個銀河系中非常渺小,但是距離我們幾千光年之外發生的天文事件也有可能影響到地球,比如超新星爆發。這種現象被認為是宇宙中最極端的天文現象,它也是一些恆星必須經過的一個階段,但它所釋放出來的能量確實會影響到很多星球。
  • 上千光年外的超新星爆炸,會影響到地球嗎?科學家:留下深刻印跡
    儘管地球在整個銀河系中非常渺小,但是距離我們幾千光年之外發生的天文事件也有可能影響到地球,比如超新星爆發。這種現象被認為是宇宙中最極端的天文現象,它也是一些恆星必須經過的一個階段,但它所釋放出來的能量確實會影響到很多星球。根據報導,近期《國際天體生物學》期刊上發表了一篇關於超新星的研究論文。
  • 為什麼恆星爆炸會變成超新星?超新星對宇宙有什麼影響?
    為什麼恆星爆炸會變成超新星?超新星對宇宙有什麼影響?大家好我是你們的老朋友天空,為了展現科技的魅力,以後的每一天我都將為大家放送最幹的貨,希望你們會喜歡。什麼是超新星,簡單來說,一顆爆炸中的恆星,就被稱為超新星。
  • 科學家預測2022年將出現超新星爆發組圖
    這意味著未來它們將以超新星爆炸的形式終結自己的生命。當發生超新星爆炸時,產生的亮度是當前天空中最明亮恆星的數萬倍,超新星是非常強烈的爆炸,導致巨大恆星生命終結,或者導致兩顆恆星開始合併。這個雙星系統距離地球大約數百萬光年,但是它們存在不可預知性。目前,天文學家最新預測顯示,2022年將出現一顆耀眼的超新星。
  • 兩顆恆星先合併成藍超巨星,然後再變成超新星爆炸!
    日本理化學研究所天體物理學家的模擬表明:銀河系附近星系中的一些超新星,可能起源於由兩顆恆星合併而成的藍超巨星爆炸。這種爆炸的不對稱性質,可能會提供在哪裡尋找在這場恆星災難中誕生難以捉摸的中子星線索。當一顆大質量恆星核心不能再承受自身引力時,就會發生核心塌陷超新星。
  • 最新發現的超新星爆炸有何特別
    「超新星LSQ14fmg」在一個與之類似的天體系統中發生爆炸,而其中心的一顆恆星在恆星風的吹拂下失去了非常多的質量。而當質量損失過程突然停止時,該超新星就在這顆恆星周圍形成了一個物質環。在距地球一億光年遠的一個宇宙角落中,一顆獨特的超新星正在發生爆炸。它的特點是變亮的速度極其緩慢,並且是同類中爆炸亮度最強的超新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