隕石中發現石墨晶須

2020-11-26 科學網

 

在2月28日《科學》(

Science

)雜誌的在線版上研究人員報導說,在數個隕石的原始顆粒中發現了一種不尋常的被稱為石墨晶須的碳結構。這一發現可能幫助我們了解我們的太陽系是如何凝聚而成的,它也許還能幫助人們了解那些被稱為超新星的某些特徵。石墨晶須可以在實驗室中從高溫等離子體的凝聚過程中獲得,但是它們迄今為止尚未在自然界中被發現。

 

研究人員提出,這些針狀石墨結構可能會影響1a型超新星的亮度,而亮度則在天文學中被用來測量距離的遠近。現在,Marc Fries與Andrew Steele在數個隕石的某些最原始的礦物顆粒(它們也是在最高的溫度情況下形成的)中發現了數條石墨晶須。因此,這些晶須可能是在我們的太陽系早期灼熱的星雲中凝聚而成的,而且它們可能也存在於其它的星系之中。(來源:EurekAlert!中文版)

 

(《科學》(Science),DOI: 10.1126/science.1153578,Marc Fries,Andrew Steele)

 

相關焦點

  • 碳酸鈣晶須形成的機理分析
    結晶過程分為晶核的生成和晶核的生長兩部分,隨著溫度的升高,二氧化碳在溶液中擴散速率和碳酸鈣的溶解度提高,晶體的成核速率和生長速率都會增加,晶體生長速率增加趨勢要比成核速率增加趨勢大,而且溫度的升高,使粒子運動激烈,相互碰撞、吸附生長,對晶須的長徑生長有利。
  • 隕石中發現比鑽石還堅硬的物體
    研究人員在用金剛石拋光一塊隕石時,發現其中存在比鑽石還堅硬的碳晶體。這種超硬鑽石或許不會戴到我們手上,但是卻有助於科學家學會如何在實驗室製造出更堅硬的鑽石。據了解,科學家是在一顆1971年掉落在芬蘭境內的富含碳的海沃勒隕石(Havero meteorite)內發現超硬碳晶體的。研究人員用金剛石拋光隕石的一塊切片,結果驚人的發現有碳晶體無法被鑽石磨掉,這意味這種晶體的硬度高於鑽石。科學家利用一系列儀器對隕石中的晶體進行了仔細的觀察,發現了兩種全新的天然碳晶體結構。
  • 一文了解石膏晶須的生產、表面改性及應用
    (1)礦物轉化法礦物轉化法基本生產過程:首先精選礦石原料,然後按照液相或固相的工藝要求,置於熱力容器中,在特定的壓力和溫度條件下,二水石膏重結晶為細小纖維狀的半水石膏(半水石膏晶須)。反應完成後,經過晶型穩定化處理和改性處理,再將半水石膏晶須脫水乾燥,生產出不同要求的石膏晶須產品。
  • 隕石中的隕硫物
    說起隕石,很多人都對隕石有所耳聞。能夠認識隕石真假的人並不多,至於了解隕石內部物質的人卻是寥寥無幾!古代文獻《春秋左傳》和《竹書紀年》中都有星隕記載,雖然幾千年的過往歷史至今無法查證,但不影響人們對於「隕石」這個外來物體的初步認知。隨著當今科學技術的飛速發展,從原來的表面了解進入了深度的科研運用攻堅節段,於是,隕石與地球巖石兩者之間的不同之處便有了區分的依據。
  • 星座冷知識:隕石中首次發現糖物質?外來行星與生命誕生密不可分
    隕石是宇宙中非常常見的物質,過去,隕石的成分主要是鐵和鎳,但還沒有找到生命起源所需的材料,但最近,一個科學小組首次在隕石中發現了生命所必需的糖,隕石的主要成分是什麼?關於這個我們一起來看看你不知道的星座知識。
  • 南極洲的隕石是原始面貌!隕石中金剛石是怎麼形成的?有何特徵?
    南極洲的隕石非常豐富,近20年來,科學家已經在那裡發現了五六千塊隕石,大大超過了其他各洲數千年來採集到的隕石數總和。    1980年,美國科學家對南極維多利亞地區的阿倫丘陵地帶的一塊隕石進行檢驗,在切割時發現它異常堅硬,連鋸條對它都毫無作用,於是便對其中的一小塊進行金相學和衍射分析。
  • 科學家用金剛石拋光隕石發現超硬鑽石
    據國外媒體報導,科研人員在用金剛石拋光一塊隕石時,發現其中存在比鑽石還堅硬的碳晶體。這種超硬鑽石或許不會戴到我們手上,但是卻有助於科學家學會如何在實驗室製造出更堅硬的鑽石。    據了解,科學家是在一顆1971年掉落在芬蘭境內的富含碳的海沃勒隕石(Havero meteorite)內發現超硬碳晶體的。研究人員用金剛石拋光隕石的一塊切片,結果驚人的發現有碳晶體無法被鑽石磨掉,這意味這種晶體的硬度高於鑽石。科學家利用一系列儀器對隕石中的晶體進行了仔細的觀察,發現了兩種全新的天然碳晶體結構。這種碳晶體比地球內部形成的鑽石硬度還要大。
  • 中國科學家發現火星曾有生命證據:隕石有碳顆粒
    日前,國際學術期刊《隕石學與行星科學》發表了國際研究團隊的最新發現,該團隊領導者、中科院地質與地球物理研究所研究員林楊挺在接受記者採訪時表示——  我們發現了火星曾經存在生命的證據  12月1日出版的國際學術期刊《隕石學與行星科學》發表了由國際研究團隊的最新發現:科學家們在一塊火星隕石中發現了碳顆粒,並證明了這種碳顆粒是有機物質,而且認為這種有機物質有可能是生物形成的
  • 玻璃隕石怎樣分辨
    1,玻璃隕石一般都含百分之幾的鐵,有磁性,用吸鐵石試一試便會感到。另外,仔細看看玻璃隕石的斷面,會發現有不少的小的球粒。球粒一般有1毫米左右,也有大到2~3毫米以上的,90%以上的玻璃隕石都有這樣的球粒,它們是玻璃隕石生成的時候產生的。是辨認玻璃隕石的一個重要標記。 2,許多玻璃隕石具有似波紋狀的表面(熔流線),而許多玻璃隕石的表面有更多的低的指印紋或氣印,玻璃隕石樣品一般呈不規則狀,但具有圓的邊緣,沒有尖銳的角和邊緣。
  • 隕石中首次發現超導材料
    據美國國家科學院院刊(PNAS)近日消息稱,美國科學家在兩塊不同的隕石中發現了超導材料,這是超導材料在太空中形成的第一個證據。這一發現的重要意義不僅在於它是罕見的天然形式的超導材料,還為人類尋找室溫超導材料點燃了新希望。超導材料即超導體,指在某一溫度下,電阻為零的導體。
  • 首次在隕石中發現超導材料
    科學日報北京3月29日電(記者張)根據最近發表在國家科學院院刊上的一篇報導,美國科學家在兩塊不同的隕石中發現了超導材料,這是超導材料在太空中形成的第一個證據。這一發現的意義不僅在於它是一種罕見的天然超導材料,而且在於它為人類找到室溫超導材料點燃了新的希望。 超導材料是超導體,是指在一定溫度下電阻為零的導體。
  • 月球隕石中發現新礦物
    月球隕石中發現新礦物歐洲一個研究小組在月球隕石OuedAwlitis 001中發現了一種新的高壓礦物,命名為"多恩威爾海姆斯石"(CaAl4Si2O11)。除了阿波羅和月球任務收集到的約382公斤巖石和土壤外,月球隕石還能讓人們對月球的形成有寶貴的了解。這些隕石因撞擊而噴射到月球表面,隨後被送往地球。其中一些隕石經歷了特別高的溫度和壓力。極端的物理條件往往導致這些隕石內的微觀區域發生震蕩熔化。這些震蕩區域具有很大的相關性,因為它們反映了與地球地幔中普遍存在的壓力和溫度機制相似的情況。
  • 科學家在隕石中發現了糖,想舔!
    首次在隕石中發現糖,構成生命起源的物質來自太空?生命外來論是真的嗎?研究人員在原始隕石中發現了糖分子存在的證據,我都想嘗嘗它們的味道了。在隕石中發現的糖分子之一——核糖,其實是組成遺傳基因所必需的生物分子。不管是什麼糖,讓我先舔舔試試。一位科學家正對默奇森隕石碎片進行分析日本和美國的研究人員分析了三顆含碳的球粒隕石,它們據說是太陽系形成以來被保存下來的變化極少的原始隕石。
  • 隕石的檢測與鑑定
    隕石檢測與鑑定是一項綜合性的分析、研究、判別過程,要對隕石進行科學的化學檢測與分類鑑別,除了要了解各種隕石外部形態和內部結構等必要的特徵外,首先了解各種類隕石的化學特點與礦物組成,常用的檢測手段有X射線衍射儀分析、XRD礦物分析、CuKa輻射、石墨單色器分光、偏光顯微鏡觀察、元素分析、電子探針及氧同位素檢測等。
  • 秦福帝詳解隕石構成
    通常,隕石中含有大量的礦物,凡是地球中有的礦物,隕石中也都有,但隕石中有的礦物地球中還沒有發現。目前有近30種礦物地球中沒有發現: 六方金剛石,強熱淬火可使結晶的石墨轉變為六方金剛石。晶粒均呈現細粒稜角狀,因晶粒外層含有石墨而呈現灰色。硬度接近於金剛石。它屬於六方晶系。 氮鉻礦,屬等軸晶系。細小顆粒狀,直徑有幾個微米。其硬度高,與閃鋅礦伴生。
  • 隕石中的超導材料-科學家最新發現
    簡介: 科學家通過磁場調製微波光譜法(MFMMS)的技術對隕石進行研究,在世界上最大的隕石之一中發現了超導材料。科學家們在小塊的隕石碎片中發現了超導材料顆粒。(圖源:格萊美·徹查德,維基共享資源)根據一項最新的研究顯示,科學家檢測追蹤到世界最大的隕石內部含有大量超導材料。超導材料是電流在沒有電阻的情況下進行傳導的材料。研究量子計算機的科學家們和試圖提高能量轉化率的公司都對這種材料求之若渴。
  • 隕石中的超導材料-科學家最新發現!
    簡介: 科學家通過磁場調製微波光譜法(MFMMS)的技術對隕石進行研究,在世界上最大的隕石之一中發現了超導材料。蒙德拉比拉隕石的主體。科學家們在小塊的隕石碎片中發現了超導材料顆粒。在澳大利亞隕石內發現的超導體是一種已知的材料,它的發現過程可以說是很讓人震驚了。「最大的收穫是天空中就有超導體,純天然的。」加州大學聖地牙哥分校的一個課題的主要作者之一伊萬·舒勒這樣告訴吉茲莫多。舒勒的團隊不僅僅關注隕石,他們致力於在各種地方尋找超導材料。
  • 星際隕石與沙粒的相遇
    當隕石撞擊大氣層並撞擊地球時,它的劇烈撞擊將會如何改變著陸點的物質?儘管進行了數十年的研究,但科學界一直在爭論二氧化矽在撞擊事件中會呈形態實驗證明,當其受到壓力大於 300,000 倍常壓(隕石撞擊事件),石英結構會介於全結晶硫代矽石和全無序玻璃之間。然而,一旦強烈的壓力消退,新結構就不能維持下去。石英由一個矽原子和兩個氧原子組成,排列成四面體晶格結構。
  • 隕石中發現首塊「例外」準晶體
    科技日報北京12月9日電 (記者張夢然)英國《科學報告》雜誌日前在線發表的一篇論文,描述了一種新發現的準晶體。這塊準晶體是在俄羅斯東部哈泰爾卡地區的一塊隕石碎片中發現的,是首個在實驗室合成前先在自然界「露臉」的準晶體。  物質的構成由其原子排列特點而定。
  • 隕石撞擊雖然會讓生物滅絕,但可以造出鑽石啊 | 研究揭示隕石撞擊形成金剛石機制
    撰文 | 雷切爾·伯科威茨(Rachel Berkowitz)翻譯 | 張哲當攜帶石墨的隕石撞上地球時,撞擊產生的高溫高壓能把石墨轉變成稀有且極端堅硬的金剛石。長久以來,科學界一直對這種轉變在原子層面是如何發生的存有爭議。現在,科學家通過模擬並實時觀測撞擊的瞬間,解開了其中的一些謎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