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學生用積木搭出納米級精度原子力顯微鏡

2020-11-25 中國新聞網

大學生用積木搭出納米級精度原子力顯微鏡

  以高精密著稱的原子力電子顯微鏡,放大倍數高達數十萬倍,但是每臺造價也高達10萬元以上,難以進入普通中學的課堂。但在日前結束的清華大學暑期學校中,來自國內外高校的大學生卻用積木搭建出納米級精度的原子力顯微鏡,成本不到1000元。據了解,這些低成本顯微鏡今後有望應用於中學課堂。

  藉助3D印表機

  5天搭出顯微鏡

  這個暑假,在清華大學國際暑期學校,來自牛津大學、倫敦大學、清華大學、北京大學等國內外高校的30多名大學生,5至7人分成一組,在五天的時間內連續奮戰,用積木搭建出一臺可以使用的原子力顯微鏡。整個搭建過程除了使用樂高積木外,學生們還使用基礎工業訓練中心的3D印表機,列印了一些部件。

  相對於一些大學的「暑期學校」以遊學、放鬆為主的課程,這個暑期學校挑戰項目可謂是「高強度苦行軍」,很少有娛樂活動安排,學生需要全方位調動自己的能力,長時間泡在實驗室裡,在極其有限的時間內完成一架顯微鏡的製作,這對每個人都是一項艱巨的挑戰。

  在評委到來前,第3組組員張運炎還在抓緊調試他們組製作的原子力顯微鏡,他毫不掩飾自豪感:「我們設計的裝置結構非常巧妙,絕大部分積木,配合少量的金屬元件固定就能完成。」這位英國倫敦大學博士二年級的學生今年科研做得不錯,導師「特批」了他一個月的假期,他就報名參加了這個活動。「原子力顯微鏡是非常高科技的東西,我在研究中經常會用到它。當我看到這個活動的時候,我想,這麼高科技的東西,用積木造出來,不是很有挑戰性嗎?所以,我就從英國跑回來玩積木了!」

  為什麼選擇將製造原子能顯微鏡作為活動的目標?暑期學校的組織者,清華大學微納米力學研究中心副主任弗朗索瓦教授說:「原子力顯微鏡在表面科學研究領域是一個非常重要的儀器。一方面,該顯微鏡十分昂貴,但同時,它的機械結構簡單,所以有可能在一周以內,讓新手按照這個工作原理製造出來。」

  就像盲人「看」到了世界

  近日,記者在清華大學見到了這些顯微鏡。初一看,還以為就是用一塊塊小積木搭建出的玩具機器人,高約30釐米。唯一能看出「高科技」的地方就是它們布滿了各種線路,「這樣的傢伙,能看到我們所看不到的東西?」

  搭建的學生告訴記者,不要小看這個略顯粗糙的「機器人」,積木塊上面安裝了高精度的光電二極體、壓電陶瓷管等元件。固定裝置發射出的雷射通過懸臂反射,照射在光電二極體上,隨著不同位置的變化,得出不同的反射角度,這些角度數據通過計算機晶片還原,就能得到被觀察物體的表面三維形狀。

  學生們舉了一個形象的例子:盲人了解世界主要就是靠手觸摸感知它的表面形狀,然後通過大腦形象思維形成對這個物體輪廓的認識。原子力電子顯微鏡的原理亦是如此。清華大學工業工程系副教授顧學雍說,這次學生用五天時間製作的原子力電子顯微鏡已經能「看」到納米級大小的物體,遠遠超過了一般光學望遠鏡的觀察尺度。

  積木顯微鏡造價省了99%

  作為此次課程的組織者,顧學雍告訴記者,顯微鏡是高中常見的教學儀器,但一般的光學顯微鏡放大倍數不高,有時不能滿足學生的需求。原子力顯微鏡造價又很高,平均造價在10萬元以上。而積木顯微鏡的造價不會超過千元,兩者相差100倍。這次暑期學校的課程,目的是啟發大學生能夠面向中學和中學生,設計出他們適用的原子力顯微鏡,作為課堂教學的道具。

  值得注意的是,在評選過程中,主辦方還特意邀請了包括清華大學附中在內多所中學的8名高中學生作為評委。中學生們看得很仔細,並逐一對大哥哥大姐姐的作品進行了點評。「有些作品操作性不太強,高中生使用桌子經常晃動,應該加上防震措施。」清華附中的高二學生歐陽楚可說。還有一些中學生認為,這些「積木電子顯微鏡」雖然很便宜,但維護條件很差,長期使用的保養、精確度校準都有問題,「我們總不能用一次就扔了吧?那成本還是很高。」

  幾乎所有中學生都告訴記者,此前他們沒有接觸過原子力電子顯微鏡,學校的光學顯微鏡只能放大數十倍,看看細胞壁、細胞液而已,「這裡的大學生哥哥說,他們做的顯微鏡甚至能看到細胞質中的摺疊蛋白、核酸表面結構,這對我們來說就好比發現了新的世界。」

  成熟作品將推廣到高中

  顧學雍也坦言,由於時間有限,大學生們製作出的積木顯微鏡只是初具模型,離真正的實用還有不小差距。記者在探訪時發現,一些積木顯微鏡在實際觀測的時候還會出現一些小故障,比如有的不能自動探測,有的器件位置不對等。顧學雍透露,課程結束之後,大學生還可以繼續修改作品,當作品成熟完善之後,將推廣到部分高中學校。

  顧學雍說,雖然評比結束,但是這個製造1000元以下原子力顯微鏡的活動會繼續下去,中英兩國的大學生們繼續通過網際網路推進這個項目,進一步完善他們的成果。

  此外記者了解到,部分積木顯微鏡的實踐者還將獲得海外交流的機會。4位中國大學生和4位英國大學生將獲得推選參加明年的一項全球活動。「原子力電子顯微鏡項目到時候會向全世界發布,讓全世界的人們按照我們的設計來製作便宜的原子力顯微鏡。」弗朗索瓦教授說。而在中學教師看來,這無異於一次新的教學技術革命。(記者 張航)

相關焦點

  • ——記清華大學原子力顯微鏡設計大挑戰
    四支由來自倫敦大學、清華大學、北京大學的學生組合而成的「國際團隊」正在向評委們介紹他們的暑期成果——一臺成本不到1000元人民幣的原子力顯微鏡。  這些來自不同教育背景的大學生與研究生,在充滿競爭與合作的環境中接受挑戰,在一個星期內設計出低成本、適用於高中學校的原子力顯微鏡。
  • 大學生自製顯微鏡 最低花費僅為五六百元
    原標題:學生自製顯微鏡   昨天,清華大學國際暑期學校舉行挑戰學習項目《從樂高到納米顯微鏡5天內,來自美國、英國、新加坡、羅馬尼亞及中國等國家和地區的30多名博士、碩士生,用樂高積木、中關村「淘」來的電子元件、掃描探針,做出了花費最低僅為五六百元的納米級原子力顯微鏡。據介紹,用於教學的該類顯微鏡售價在20萬元左右,項目挑戰的要求是造價千元以內,能作為中國高中物理、生物等課堂的教具使用,達到一定的觀測精度要求。
  • 布魯克發布原子力顯微鏡新品 號稱世界最快
    美國加利福尼亞州當地時間2011年5月2日,布魯克(Bruker)發布了一款具有創新性和獨特外形的原子力顯微鏡新品——Dimension FastScanTM,該產品在不犧牲納米級解析度的前提下提高顯微鏡成像速度方面取得了重大突破。
  • 原子力顯微鏡
    是德科技原子力顯微鏡是一種納米級解析度的成像技術,通過探針與樣品表面接觸進行研究。
  • 壓電材料強化原子力顯微鏡-紅外光譜成像用於納米級分子表徵
    據麥姆斯諮詢報導,美國伊利諾伊大學貝克曼先進科學技術研究所的Rohit Bhargava團隊近日發布了一種新的閉環顯微鏡技術,可以在納米尺度高靈敏度地檢測化學成分。他們的設計依賴於一種壓電材料,這種材料會對原子力顯微鏡(AFM)探針探測樣品時產生的電壓做出響應。這種新方法可以幫助研究人員精確測量各種納米材料的光譜,包括分子尺度的生物樣品。
  • 納米科學:納米線作為新型原子力顯微鏡的傳感器!
    納米科學:納米線作為新型原子力顯微鏡的傳感器!納米線是非常微小的絲狀晶體,它是由各種材料分子構建的,現在由於它們的特殊性質而被世界各地的科學家們非常積極地研究。導線通常具有100納米的直徑,因此僅具有毛髮厚度的約千分之一。由於這個微小的尺寸,與它們的體積相比,它們具有非常大的表面。這一事實,它們的小質量和無瑕疵的晶格使它們在各種納米級傳感應用中非常具有吸引力,包括作為生物和化學樣品的傳感器,以及作為壓力或電荷傳感器。
  • 走進帕克(Park)原子力顯微鏡韓國總部——探尋31年AFM技術傳承...
    但作為當時引進的最新技術、納米級精密表徵儀器產品——AFM對相關零配件精度要求很高,當時相關產業鏈配套薄弱,本地供應商無法在短時間內完全滿足需求。此背景下,1997年創立初,部分零配件需要從美國Thermo Micro等公司引進。與此同時,Park原子力顯微鏡也逐漸引導培養當地供應商的相關生產技術與能力,並著手開發部分自己獨有的技術。
  • Park原子力顯微鏡完成其對Molecular Vista的股權投資
    Molecular Vista作為一家AFM的生產商,該公司主要聚焦於基於光誘導力顯微鏡的納米紅外技術(IR PiFM)進行AFM紅外聯用的定量可視化研究工作,從而實現分子水平上探測和解析物質的紅外光譜特徵。 Molecular Vista推出全新一代的原子力顯微鏡VistaScope與紅外光誘導力顯微鏡聯用,提供納米成像與光譜。
  • 沒有「異想」哪來「天開」|粒子|原子力|顯微|顯微鏡|探針_網易訂閱
    他們的設想是:  用一個原子尺度的探針在被分析物體的表面掃描,當探針距物體表面非常接近(約納米級距離)時會發生量子隧道效應:電子穿過物體與探針間的空隙形成微弱電流,探針與物體的距離只要發生微小變化,產生的電流就會相應改變,精確測量所獲的電流值就應能描述出物體表面的形狀。
  • 貝克曼研究所開發原子力顯微鏡新技術:將提高AFM通用性和精度
    儀器信息網訊 近日,貝克曼先進科學技術研究所(Beckman Institute for Advanced Science and Technology )的研究人員開發了一種新方法,以提高使用原子力顯微鏡對納米級化學成像的檢測能力。
  • 納米先導 引領未來—走近牛津儀器原子力顯微鏡、納米科學業務
    會場一角  作為ChinaNANO 2017贊助商,牛津儀器攜旗下納米科學部門(NanoScience)和原子力顯微鏡部門(  Asylum Research產品的發展大致可以分為兩個階段:1999-2008階段,研發了三軸分立的掃描器和高解析度定位傳感器, 在原子力顯微鏡行業首次實現了精確定量的力曲線和閉環掃描。
  • 布魯克Dimension FastScan 原子力顯微鏡亮相中國
    布魯克公司原子力顯微鏡技術及用戶研討會在京舉行  儀器信息網訊 2011年9月8日,布魯克(Bruker)公司原子力顯微鏡技術及用戶研討會在國家會議中心與China Nano 2011
  • 30年AFM發展路漫漫 懷初心輾轉徵程而求索——訪帕克原子力顯微鏡...
    原子力顯微鏡(atomic force microscope, AFM)是一種通過探針與被測樣品之間的相互作用力來獲得物質表面形貌信息的納米級高解析度的掃描探針顯微鏡。
  • Park原子力顯微鏡完成對Molecular Vista股權投資:填補AFM化學信息...
    Molecular Vista作為一家AFM生產商,主要聚焦於基於光誘導力顯微鏡的納米紅外技術(IR PiFM)進行AFM紅外聯用的定量可視化研究工作,從而實現分子水平上探測和解析物質的紅外光譜特徵。Molecular Vista推出全新一代的原子力顯微鏡VistaScope與紅外光誘導力顯微鏡聯用, 提供納米成像與光譜
  • 熱離子原子力顯微技術獲《今日顯微鏡學》頒發2017創新獎
    因此,要區分原子力顯微鏡掃描探針力電效應的來源,並不容易,這也給電化學應變原子力顯微技術數據分析帶來很大的挑戰。  深圳先進院納米調控與生物力學研究室的研究人員,就利用電化學應變研發新型熱離子原子力顯微鏡,用以探測材料納米尺度局域電化學行為。科研人員通過微加工的方式,製備出熱探針,針尖有一個高電阻,通過電流可以實現局部高溫。
  • 深度解析AFM(原子力顯微鏡)—上
    1985年,IBM公司的Binn i ng和Stanford大學的Quate研發出了原子力顯微鏡(AFM),彌補了STM的不足,可以用來測量任何樣品的表面,它是繼掃描隧道顯微鏡之後發明的一種具有原子級高分辨的新型儀器,可以在大氣和液體環境下對各種材料和樣品進行納米區域的物理性質包括形貌進行探測,或者直接進行納米操縱。
  • 非凡體驗,觸手可得——日立全自動型原子力顯微鏡AFM5500M
    日立高新技術集團在原有AFM系列原子力顯微鏡產品線的基礎上, 於2016年3月8日在全球重磅推出了AFM5500M新一代全自動型原子力顯微鏡。這是日立高新收購精工納米科技以來,又一款通過技術整合來提供更全面解決方案的代表性產品。
  • 第二屆原子力顯微鏡網絡會議將召開,日程揭曉
    錢建強(北京航空航天大學 教授)09:30--10:00導電原子力顯微鏡在電子器件納米級電學測試中的應用惠飛以色列理工學院(博士後研究員)二維材料界面結構與性質的先進原子力探針顯微學研究程志海(中國人民大學 教授)14:30--15:00原子力顯微鏡與電子顯微鏡聯用的應用
  • 安捷倫推出下一代原子力顯微鏡
    安捷倫科技公司(NYSE:A)日前宣布推出 7500 原子力顯微鏡(AFM),它設定了新的性能、功能和易用性標準,以進行納米級測量、表徵和操作。
  • 納米磁ezAFM原子力顯微鏡走進廣州、重慶
    近日,英國納米磁原子顯微鏡中國總代理北京中顯恆業攜ezAFM精緻型原子力顯微鏡走進廣州、重慶等相關儀器銷售公司。現場展示和演講ezAFM的工作原理、目標客戶和細分市場,受到了廣大儀器渠道商的熱烈歡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