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離子原子力顯微技術獲《今日顯微鏡學》頒發2017創新獎

2020-11-25 中國科學院

熱離子原子力顯微技術獲《今日顯微鏡學》頒發2017創新獎

2017-09-07 深圳先進技術研究院

【字體:

語音播報

  近日,Microscopy Society of America旗下Microscopy Today(《今日顯微鏡學》)雜誌,宣布將2017 Microscopy Today Innovation Award(2017今日顯微鏡學創新獎)授予中科院深圳先進技術研究院和華盛頓大學,表彰他們所研發的熱離子原子力顯微鏡。此前,美國物理聯合會 (American Institute of Physics)還曾發布題為「Tiny Probe Could Produce Big Improvements in Batteries and Fuel Cells」的新聞報導,介紹這一新的納米調控與測量方法。

  鋰電池在充放電過程中,鋰離子在電極中進進出出,會引起形變,產生應力,即所謂的Vegard電化學應變。這樣的應力應變既制約了電池容量,也影響其可靠性和實效;這也是當前的一個研究熱點。力電耦合廣泛存在於各類材料之中,有許多不同的微觀機制,如線性的壓電效應、二階的電致伸縮、導電探針與表面電荷的靜電作用、以及樣品的電容效應等等,都會引起探針的振動。因此,要區分原子力顯微鏡掃描探針力電效應的來源,並不容易,這也給電化學應變原子力顯微技術數據分析帶來很大的挑戰。

  深圳先進院納米調控與生物力學研究室的研究人員,就利用電化學應變研發新型熱離子原子力顯微鏡,用以探測材料納米尺度局域電化學行為。科研人員通過微加工的方式,製備出熱探針,針尖有一個高電阻,通過電流可以實現局部高溫。溫度振蕩會進一步引起局部熱應力和相應的熱應變,它所反應的是材料局部熱力耦合行為。對於離子體系而言,採用鎖相放大器和掃描熱探針,可以準確表徵材料局部瞬時電化學狀態,而且不受宏觀電流幹擾,也不受其他力電耦合效應的幹擾,較之電化學應變原子力顯微技術,具有明顯的優勢。這就是所謂的熱離子原子力顯微技術,所體現的信息則包含局部的離子濃度和遷移率,具有很高的空間精度。

  實驗中這個方法驗證了二階諧振普遍存在,而四階諧振只存在於離子體系的理論分析。研究人員還發現,在Ceria樣品三晶粒交界處,晶界響應遠遠大於晶粒內部,顯示其高的電化學活性。研究人員普遍認為這一現象是由空間電荷在晶界聚集所引起的。可以預期,熱離子原子力顯微技術具有潛力,特別是在電化學系統的In-Operando表徵之中。

熱探針及其原理示意

熱離子成像圖,可以視為空間電荷的局部分布

  近日,Microscopy Society of America旗下Microscopy Today(《今日顯微鏡學》)雜誌,宣布將2017 Microscopy Today Innovation Award(2017今日顯微鏡學創新獎)授予中科院深圳先進技術研究院和華盛頓大學,表彰他們所研發的熱離子原子力顯微鏡。此前,美國物理聯合會 (American Institute of Physics)還曾發布題為「Tiny Probe Could Produce Big Improvements in Batteries and Fuel Cells」的新聞報導,介紹這一新的納米調控與測量方法。
  鋰電池在充放電過程中,鋰離子在電極中進進出出,會引起形變,產生應力,即所謂的Vegard電化學應變。這樣的應力應變既制約了電池容量,也影響其可靠性和實效;這也是當前的一個研究熱點。力電耦合廣泛存在於各類材料之中,有許多不同的微觀機制,如線性的壓電效應、二階的電致伸縮、導電探針與表面電荷的靜電作用、以及樣品的電容效應等等,都會引起探針的振動。因此,要區分原子力顯微鏡掃描探針力電效應的來源,並不容易,這也給電化學應變原子力顯微技術數據分析帶來很大的挑戰。
  深圳先進院納米調控與生物力學研究室的研究人員,就利用電化學應變研發新型熱離子原子力顯微鏡,用以探測材料納米尺度局域電化學行為。科研人員通過微加工的方式,製備出熱探針,針尖有一個高電阻,通過電流可以實現局部高溫。溫度振蕩會進一步引起局部熱應力和相應的熱應變,它所反應的是材料局部熱力耦合行為。對於離子體系而言,採用鎖相放大器和掃描熱探針,可以準確表徵材料局部瞬時電化學狀態,而且不受宏觀電流幹擾,也不受其他力電耦合效應的幹擾,較之電化學應變原子力顯微技術,具有明顯的優勢。這就是所謂的熱離子原子力顯微技術,所體現的信息則包含局部的離子濃度和遷移率,具有很高的空間精度。
  實驗中這個方法驗證了二階諧振普遍存在,而四階諧振只存在於離子體系的理論分析。研究人員還發現,在Ceria樣品三晶粒交界處,晶界響應遠遠大於晶粒內部,顯示其高的電化學活性。研究人員普遍認為這一現象是由空間電荷在晶界聚集所引起的。可以預期,熱離子原子力顯微技術具有潛力,特別是在電化學系統的In-Operando表徵之中。

熱探針及其原理示意

熱離子成像圖,可以視為空間電荷的局部分布

列印 責任編輯:陳丹

相關焦點

  • 聆聽納米電池的華美樂章: 熱離子原子力顯微技術
    最初,研究人員運用原子力顯微鏡表徵電池電極充放電過程中由於應變引起的形貌變化,如上圖所示。該電化學應變原子力顯微技術具有瞬時、局部兩大優點,而且靈敏度極高,所測位移可以精確到pm量級,因此迅速被用於各類電化學系統的表徵之中,在Nature Nanotechnology和Nature Chemistry等刊物發表了不少文章。當然,這個位移測量精度,與探測引力波的精度,還是有相當差距的,但對於電化學反應而言,已經足夠了。
  • 第二屆原子力顯微鏡網絡會議將召開,日程揭曉
    基於此,儀器信息網將在2020年9月24日舉辦「第二屆原子力顯微鏡主題網絡研討會」,邀請原子力顯微鏡/掃描探針顯微鏡研究應用專家、相關檢測技術專家,以及實驗室相關工作人員等,以網絡在線報告、在線網友互動交流的形式,針對當下原子力顯微鏡/掃描探針顯微鏡研究熱點、新技術及難點、相關市場展望等進行探討
  • 沒有「異想」哪來「天開」|粒子|原子力|顯微|顯微鏡|探針_網易訂閱
    (賓寧、羅勒與50多年前發明電子顯微鏡的恩斯特魯斯卡(Ernst Ruska)分享了1986年諾貝爾物理學獎)    原子力顯微鏡原理示意圖(圖片來自網絡)  原子力顯微鏡屬於非破壞性和非侵入性的成像技術,以非常高的解析度將微生物的複雜結構可視化。
  • 中顯恆業參加2017先進功能材料與原子力顯微技術國際研討會
    近年來,各國研究者開始運用原子力顯微方法(AFM)在納米尺度調控和測量材料的多場物性,如鐵電疇的成像與翻轉、鋰離子的嵌入與析出,以及光電子的激發與複合,取得了豐碩的成果。然而,由於表徵技術的挑戰以及分析方法的困難,人們對微觀局域多場效應的關注還不多,相關調控和測量仍處於襁褓之中。國際壓電原子力顯微技術暨納米尺度力電耦合高級研討會已有十餘年的歷史,每年在北美、歐洲和亞洲輪流舉行。
  • 講座通知——原子力顯微技術系列課程
    應精儀系微納測試團隊邀請,掃描探針技術領域國際知名專家蘇全民(Chanmin Su)博士將於4月18號~20號在我院講授原子力顯微技術系列課程
  • 30年AFM發展路漫漫 懷初心輾轉徵程而求索——訪帕克原子力顯微鏡...
    為表彰此技術發明者作出的巨大貢獻,被譽為第二諾貝爾獎的2016年卡夫利獎納米科學獎頒發給了Gerd Binnig、Christoph Gerber和 Calvin Quate,上圖為頒獎現場留念:Calvin Quate(中),Park博士(左)。
  • 2019年SPM會議圓滿舉辦,量子鑽石原子力顯微鏡亮相會場
    SPM儀器產業發展戰略,協商成立中國微米納米技術學會掃描探針顯微學分會和後續學術交流會事宜。同時,作為掃描探針顯微術相關科學儀器的研發企業,國儀量子總經理賀羽出席會議並作了「量子鑽石原子力顯微鏡研製與工程化」的專題報告。
  • 北京大學謝曉亮教授獲2017「求是傑出科學家獎」
    北京大學北京未來基因診斷高精尖創新中心(ICG)主任、北京大學生物動態光學成像中心(BIOPIC)主任、美國國家科學院院士、美國醫學院院士、哈佛大學講席教授、北京大學教授謝曉亮,因其在單分子生物學和精準醫療領域的卓越成就,榮獲2017年度「求是傑出科學家獎」。
  • 布魯克發布原子力顯微鏡新品 號稱世界最快
    美國加利福尼亞州當地時間2011年5月2日,布魯克(Bruker)發布了一款具有創新性和獨特外形的原子力顯微鏡新品——Dimension FastScanTM,該產品在不犧牲納米級解析度的前提下提高顯微鏡成像速度方面取得了重大突破。
  • 會議報導 l Park原子力顯微鏡公司的技術講座在廈門大學薩本棟微米...
    講座主題:Park原子力顯微鏡介紹及其在半導體和二維材料領域中的應用主講人張菲博士針對老師和同學在平時使用原子力顯微鏡中所遇到的技術問題進行了現場解答Park原子力顯微鏡公司也Park原子力顯微鏡張菲博士被PRICM會議組邀請在19日上午作了關於「原子力顯微鏡在二維材料的應用」的邀請報告。
  • 【原子力顯微鏡知識匯總】全網最精選的AFM知識都在這了...
    [1] 原子力顯微鏡(AFM)簡介[2] AFM原理、操作、教程等資料大全[3] 原子力顯微鏡原理及應用[4] 原子力顯微鏡及其應用[5] 針尖下的世界——漫談原子力顯微鏡[6] Y3T167 原子力顯微鏡[7] 原子力顯微鏡/AFM各種成像模式的原理[8] 一文精通原子力顯微鏡
  • 北京2017年度雷射共焦超高分辨顯微學學術研討會召開
    儀器信息網訊 2017年3月21日,一年一度由北京理化分析測試技術學會和北京市電鏡學會共同主辦的「北京市2017年度雷射共焦及超高分辨顯微學學術研討會」在北京理工大學國際教育交流大廈舉行。
  • 2019年全國電子顯微學學術年會大會及分會報告搶先看!
    本屆年會的主題是「中國電子顯微學快速發展的新時代」,本屆年會將設立材料科學與生命科學分會場,材料科學分會場包含:1.顯微學理論、技術與儀器發展;2.原位電子顯微學表徵;3.能源、環境和信息等功能材料的微結構表徵;4.結構材料及缺陷、界面、表面,相變與擴散;5.先進顯微分析技術在工業材料中的應用;6.掃描探針顯微學分會場(STM/AFM等);7.掃描電子顯微學(EBSD)。
  • DENSsolutions原位新技術亮相2020年電子顯微學學術年會_資訊中心...
    2020年電子顯微學學術年會於大會為期三天,吸引了來自高校院所、企事業單位等電子顯微鏡學領域專家學者千餘人出席。為慶祝中國電鏡學會成立四十周年,本屆年會的主題是「顯微學激發新希望」,本屆年會設立了顯微學理論、技術與儀器發展,原位電子顯微學表徵,功能材料的微結構表徵,結構材料及缺陷、界面、表面,相變與擴散,先進顯微分析技術在工業材料中的應用,掃描探針顯微學分會場(STM/AFM等),掃描電子顯微學(EBSD),低溫電子顯微學表徵分會場,生命科學顯微成像技術研究分會場,中國電子顯微鏡運行管理開放共享實驗平臺分會場等十個分會場
  • 牛津儀器AR原子力部門與國家納米中心共建AFM實驗室
    儀器信息網訊 2016年1月15日上午,牛津儀器Asylum Research(AR)原子力部門與國家納米科學中心就雙方共建的「先進原子力顯微學聯合實驗室」舉行了掛牌儀式。
  • 2020年「朱良漪分析儀器創新獎」頒布,這些儀器獲此殊榮
    會議同期,主辦方頒發了2020年「朱良漪分析儀器創新獎」,中國儀器儀表學會分析儀器分會常務副理事長劉長寬主持頒獎。創新成果獎」的單位總計17家,申報成果18項;申報「青年創新獎「的單位總計13家,推薦14人。
  • 原子力顯微鏡
    是德科技原子力顯微鏡是一種納米級解析度的成像技術,通過探針與樣品表面接觸進行研究。
  • 2012年布魯克原子力顯微鏡西安用戶研討會圓滿召開
    隨後布魯克納米表面儀器部中國區應用科學家仇登利博士何龍飛博士針對布魯克最新研發的自動優化全智能掃描模式、納米尺度定量機械性能測試模式、峰值力隧道電流顯微術、AFM-Raman聯用、針尖增強拉曼、AFM快速掃描技術、生物型快速掃描原子力顯微鏡等產品和技術進行了詳細而專業的講解,這些內容將加深廣大AFM用戶對原子力顯微鏡強大功能和廣泛用途的認識,大大提高用戶在儀器使用、操作、結果分析上的熟練掌握程度。
  • 第十二屆「侯德榜化工科學技術獎」頒發--中北大學教授獲技術創新...
    第十二屆「侯德榜化工科學技術獎」頒發 中北大學教授獲技術創新獎   本報記者 張麗     9月15日,在北京召開的2020中國化工學會科技創新大會上,頒發第十二屆
  • 四十春秋盡芳華,2020年全國電子顯微學學術年會圓滿結束_資訊中心...
    中國電子顯微鏡學會、儀器信息網聯合報導:2020年11月22-24日,由中國電子顯微鏡學會主辦的「2020年全國電子顯微學學術年會」在成都市新希望高新皇冠假日酒店成功舉辦。來自高校院所、企事業單位等電子顯微鏡學領域專家學者千餘人出席了本次年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