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27日,2020珠峰高程測量登山隊成功登頂珠峰,並於當天完成了珠峰量身高測量。這意味著,不久之後,在青島「中華人民共和國零點景區」內樹立的珠穆朗瑪峰8844.43米的海拔,即將重新改寫。近日,記者來到距離珠峰數千公裡之外的青島觀象山,世界最高峰珠穆朗瑪峰海拔的起算點——中華人民共和國水準原點就裝此處。
從不開放的神秘石屋
在青島市北區有一處觀象山公園,園區不大,植被茂密,綠樹成蔭。從山腳下沿階梯徒步而上,十幾分鐘就能走到山頂。頂部有一座造型別致的小石屋,外層由雕花石柱合圍,內層還有綠色柵欄保護。石屋大門緊鎖,沒有掛牌,且從不向公眾開放,看上去十分神秘。
這處石屋建於1954年,屋內有口旱井,井下鑲嵌著一顆拳頭大小、價值不菲的瑪瑙,點位有18釐米長,這裡就是世界最高峰珠穆朗瑪峰海拔的起算點——「中華人民共和國水準原點」。「最初的水準原點具象是一塊被磨平的自然山石,後來又用質地更為堅硬的瑪瑙來代替。」國際歐亞科學院院士李乃勝告訴記者,由於瑪瑙的熱脹冷縮係數比較小,可以保證海撥原點的精度。「水準原點由一個原點、兩個附點、三個參考點和一個驗潮站共同組成,它不僅是珠峰起測點,也是中國大地山川身高測量的起點。」
所謂水準原點,即水準測量傳遞海拔高程的基準點。通俗來說,就如孩童測量身高時,需要在牆上刻畫橫線,而最初劃定的那條橫線,就是以後再次測量身高的起算點,成為一個測量標誌,水準原點就相當於那條作為起算點的參考線。
「我國在全國各地的高山山頭等處設置了一級水準覘標,從位於青島的水準原點到這些覘標的高程測量,測繪工作者必須徒步前進,分段觀測。每隔幾十米設一個站,每個站要往返觀測,精確確定高程。以一級水準覘標為基準,附近又可以輻射二級、三級水準覘標,用於確定各地海拔高度。」李乃勝說。不過,測量珠峰高程,並不是從青島起測,測量隊只需從西藏拉孜縣起測,然後結合前期取得的拉孜相對水準原點的精確高程,即可獲得最終數據。
水準原點不是「零」
這個水準原點是怎麼來的呢?「1952年,國家測繪部門專門對沿海一些驗潮站高程基準點進行調查,準備籌建一個國家水準原點,而建於1898年的青島驗潮站,因為多年來的潮汐觀測數據和經1950年改造後增設自動驗潮儀,在眾多海域中勝出。」李乃勝說,1954年10月,中華人民共和國水準原點定位於觀象山。
與大多人的認知不同,水準原點並不是海拔「零米」,而是海拔72.2604米,也就說,從這裡起算的海拔總數需要減掉72.2604米,才能得出實際海拔高度。
那麼,水準原點為什麼不從零開始計算呢?「國家規定以黃海海平面作為高度起算標準,也就是說零是從黃海海平面取的。不過,由於海面有潮起潮落,始終起伏不定,自然界很難找到一個固定的點,正好是海拔零米,所以就需要通過持續觀測海面高度並進行多年記錄,然後根據記錄數據,計算出一個平均海水面高度作為基準海平面,並設立永久固定測量標誌,向外傳遞高程。」李乃勝院士介紹,基準海平面的確定要根據多年不斷的驗潮資料計算得出,這個時間至少要達到潮汐變化的一個周期,大約是19年。青島是全國潮汐資料積累最早的城市,從1898年就開始有潮汐資料記載,1956年的黃海高程系就是參考了青島積累的潮汐資料,確定觀象山上水準原點的高程為72.289米。
「隨著潮汐觀測資料越來越系統和豐富,我國對基準海平面高程進行了校對,1985年我國核定國家水準原點的高程為72.2604米,現在觀象山上的水準原點海拔即為72.2604米,這裡也是1985國家高程基準的唯一起算點。全國各地所有高程測量從水準原點起算,就是其海拔高度。」李乃勝說。
那為什麼不找一個零海拔的水準原點呢?專家介紹,除了零海拔的地方地質不穩定,很難找到一個固定的點作為水準原點,另外海邊風浪等容易對水準原點造成破壞,很難成為永久測量標誌。
選在青島因「天時地利」
青島為何能夠在眾多沿海城市中脫穎而出,成為國家唯一測量標誌的所在地呢?李乃勝告訴記者,青島觀象山最終被選為水準原點,主要有三個原因。
首先是地質結構穩定。青島地下結構為花崗巖,且中間沒有斷裂帶,地質結構穩定,沒有地震和自然災害。中國沿海從鴨綠江口一直到廣西雲南一帶整個海岸線,青島是為數不多的幾個非常穩定的地區之一,所以把水準原點放在青島更有價值。
其次是地理位置的優勢。青島地處中緯度地區,位於從南到北大致居中的位置,把這個點放在青島,更能代表全國的平均海水面,便於向外傳遞高程。
還有一個最重要的因素,是青島是最早開展現代科學研究的城市之一,青島驗潮站具有百年驗潮的數據。中國最早的現代氣象觀測在青島,最早參加國際測量活動的萬國經度測量就在觀象山上。
水準原點在日常生活中的應用很廣泛,例如南水北調工程,需要多地工人同時在不同的省市施工,如果沒有一個統一的海拔高度標準,各地的施工標準不一,建好後水也流不過來。
再比如像高鐵建設,也是分段施工,而且精度要求極高,一段一段的橋梁最後連接到一起通車,分毫不差,都和統一的高程有密切關係。
甚至地震預報,全世界目前比較有效的辦法,就是在水準原點的基礎上,進行大的斷面帶之間嚴格的連續觀測,來判斷出它的加速情況,做出中長期預報。所以,水準原點的作用是方方面面的,和每個公眾的生活都密切相關,只是我們有時候感受不到而已。
連結:
青島與北京時間相差1分16秒
在觀象臺的身後,有一座萬國經度測量紀念碑,它的存在與水準原點一樣,對青島乃至全國有著特殊的意義。
1986年,青島市政府和中國天文學會合立了這座紀念碑,碑上有一組數據,是東經120度19分,北緯36度04分,這兩行字的中線到地面,就是青島市最中心的位置,是為了紀念1926年和1933年,青島觀象臺作為中國唯一的代表參加了國際兩次經度測量。實際上東經120度19分換算成時間的話,就是8小時01分16.812秒,也就是說,北京時間8點鐘,青島實際上是8小時01分16秒。北緯36度04分就是當地的地理緯度角,換句話說就是在青島地區看北極星的高度。如果在青島迷路找不到北了,來這裡,看地面球頂所指的位置,就能找到北。
山東商報 速豹新聞記者 張舒
山東商報·速豹新聞編輯 崔妮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