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5億年!地核正在持續洩漏,科學家或因此揭開地磁起源之謎

2020-12-04 徐德文科學頻道

撰稿:白小白,編輯:徐德文

我們知道,地殼和地幔之間通過板塊運動不斷交換物質,板塊俯衝進入地幔,地幔物質又通過火山回到地表;在廣袤無際的大海底部,地殼就更年輕了,來自地幔的巖漿通過中洋脊湧出,推動地殼快速回到地幔裡——通常不會超過2億年,新的海底地殼就會輪迴到暗無天日的地幔裡自怨自艾。那麼,地球深處地地幔和地核之間又有沒有物質交換呢?

數十年來科學家們對此一直爭論不休。由於地核遠在2900公裡的地球深處,科學家們不方便,更主要是依靠目前的技術,還沒能耐派出什麼探測器抵達這個深度一探地核的秘密,所以無論是普通人還是科學家,雖然對地核都充滿無以言表的嚮往,卻一直不得入門之法而深感惆悵。

不過最近,來自卡爾頓大學地球科學系的一項新研究,卻找到了巧妙探測地核與地幔是否存在物質交換的辦法。研究表明,在過去的25億年裡,我們的地球內核一直在向外洩漏物質,這些物質確實通過某種機制轉移到了地幔底部,進而到達地表。

當然,科學家們並沒有採用簡單粗暴的方式,向地下打孔以直抵地核,這既不現實也不科學,甚至算作科幻都很勉強,估計連張飛李逵魯智深也不屑為之。卡爾頓大學的哈尼卡·裡佐(H.Rizo)博士,以及她的研究團隊以地球內部的金屬元素鎢(W)作為突破口,揭開了地核與地幔悄悄傳送物質的秘密。

我們知道,地核的成分主要是鐵鎳,以及溶解在其中的鎢、鉑、金等元素。其中鎢的兩種同位素182W和184W,科學家們認為可以用作示蹤劑來跟蹤地核成分的移動。因為在原始地球分異成地核和地幔的時候,親鐵元素鎢一心投奔了地核,而親巖元素鉿則留在地幔中。由於鉿的同位素182Hf會衰變成182W,而其半衰期僅890萬年,這就意味著經過漫長的地質年代,地幔中的182Hf會全部衰變成182W,導致地幔中W182的含量顯著升高。

科學家們可以通過比較地幔中W182和W184的比例來確定是否有地核物質洩漏到了地幔中:如果沒有交換,地幔中的W182/W184同位素比例不會發生變化;如果有交換,則地核中的W182和W184來到地幔中後,會導致W182/W184的比值減小。那麼到哪裡去尋找W182/W184的比值數據呢?

這就是本文開頭提到的火山運動,科學家們利用印度洋西部留尼旺島、南部凱爾蓋朗群島的火山巖,夏威夷的玄武巖以及西澳大利亞皮爾巴拉克拉通的太古宙巖石,對來自地球不同歷史時期地幔物質中的W182/W184比值進行了分析。結果表明,從地球誕生後43億年到27億年前,很少甚至根本沒有物質從地核滲透到地幔;而在之後的25億年裡,地幔的鎢同位素比例卻發生了明顯的變化。研究人員推斷,大約在26億年前的太古宙末期,由於地球板塊運動而觸發了地幔中的對流,導致鎢從地核洩漏到了地幔裡。

那麼這些鎢元素是如何洩漏出來的呢?研究發現,地幔柱從地核與地幔的邊界升起,地球表面的巖石則在板塊俯衝作用下進入地幔,這個過程像是一個蹺蹺板,地表的富氧物質會被帶入地幔深層,導致地核與地幔邊界處氧氣濃度增加,迫使鎢從地核中分離出來進入地幔之中;或者,地球內核的固化也會增加外核的氧濃度,讓鎢從外核中洩露出去,這樣的情況或許可以告訴我們更多地核演變的信息,甚至揭開地球磁場何時形成的秘密。

這項研究發表在上月的《Geochemical Perspectives Letters》期刊上。

相關焦點

  • 地核洩露物質25億年,地磁場的起源和它有沒有關係?
    在地質學剛剛興起的時候,科學家們就在研究地核和地幔之間的聯繫,他們認為,地核中的熔融物質和地幔層建立了某種通道,源源不斷地洩露出去,目前已經在地幔層中找到了大量熔融物質。那科學家們憑什麼斷定地核正在洩露呢?答案是鎢,這種金屬元素在元素周期表中排名74,是典型的親鐵元素。地核有內外之分,但不論是內核還是外核,鐵和鎳都是主要組成部分。地核密度大,也是這造成的。
  • 地核可能正在洩漏?科學家們不知道為什麼它已經洩漏了25億年
    至少25億年以來,地球熾熱的熔融金屬核心一直在滲入地幔,科學家們無法解釋為什麼會發生這種情況。位於地球死亡中心的地核以令人難以置信的7952F到11012F(4400到6100攝氏度)的高溫燃燒。這個由熔化的鐵和鎳構成的噩夢般的地獄,位於3728英裡(6000公裡)以下。
  • 研究表明地核已經洩漏了25億年!人類到現在才知道!
    該研究發現,地球最深處的部分物質會洩漏到地幔柱中,其中一些最終會到達地球表面。研究人員說,這一發現有助於解決幾十年來一直爭論不休的一個問題:地核和地幔是否交換了任何物質。研究表明,一些核心物質確實轉移到了這些地幔柱的底部,在過去25億年裡,核心一直在洩漏這些物質。
  • 最新研究:地核物質洩漏至地幔已有 25 億年時間
    北京時間9月19日消息,據美國生活科學網站報導,最新一項研究發布令人震驚的消息:地核物質洩漏長達25億年,但地質學家並不知道為什麼會出現這樣的現象!熾熱的地核並不「孤獨」——它已與其它地質層混合在一起,科學家最新研究表明,地球最深處的地核物質已洩漏到地幔柱,並且部分最終會到達地球表面。
  • 地球正在「漏氣」!至今已洩漏了25億年,未來人類該怎麼辦
    根據一項最新的研究發現,地球核心在過去的25億年中,一次不斷地發生洩漏,並且一部分已經蔓延到了地幔層,甚至抵達了地殼表面之上。億年之前,地球的核心便開始發生了洩漏,那麼,為何地球誕生至今已經走過了46億年的時光,在前期安全無恙,偏偏後25億年,發生了核心洩漏事件呢?
  • 地球核心已經洩漏了25億年,科學家也不知道原因
    地球的核心深埋於地表下方3000公裡的地方,一直可以延伸至地表下方6400公裡之處。在地核中,大部分的物質組成為鐵,還有一部分為鎳。由於地核非常深,而且溫度又高達幾千度,人類目前沒有能力鑽到那裡,所以我們對地核的了解非常有限。最近有一項研究[1]表明,熾熱的地核並不「孤獨」,它與其他層混在一起。
  • 約10~13億年前:地球發電機形成!地磁起源仍是未解世紀之謎
    關於地磁形成的時間,一直都是個謎關於地磁確切的形成時間但科學家們,論證地磁形成的時間,是可以通過兩個比較客觀的角度去推測的。第一,通過採集地下礦物質的所攜帶的磁場信息。比如一種在巖石中最普遍存在的副礦物——鋯石。通過對其精確年齡的測定、其原生剩磁信息,等諸多方面建立科學模型,反推及揭示地球早期磁場的變化。
  • 約10~13億年前:地球發電機形成!可地磁起源,仍是未解之謎
    關於地磁形成的時間,一直都是個謎 關於地磁確切的形成時間,一直以來,還沒個統一說法。但科學家們,論證地磁形成的時間,是可以通過兩個比較客觀的角度去推測的。 第一,通過採集地下礦物質的所攜帶的磁場信息。比如一種在巖石中最普遍存在的副礦物——鋯石。通過對其精確年齡的測定、其原生剩磁信息,等諸多方面建立科學模型,反推及揭示地球早期磁場的變化。
  • 地球磁場形成之謎首度揭開
    科技日報北京2月25日電 (記者張夢然)英國《自然·通訊》雜誌25日發表的一項地球科學模型,首次詳細分析了地球早期磁場是如何產生的。 地球的磁場已經運行了至少34億年,而它的起源卻一直未知。長時間以來,科學家將磁場理論化為地核動力作用的結果。在地球內部,液態的外核圍繞著固態的內核旋轉,而其方向則與地球自轉的方向相反。 現如今所說的磁場,正是由富含金屬鐵的液態地核外核中的「發電機」產生的,但這一過程在地球早期,應該較難維持,因為地核的冷卻速度並不夠快。早期地核周圍有一層熔融矽酸鹽(一種基底的巖漿海洋)。
  • 「這核心洩露了25億年」!科學家發現神秘同位素
    這項研究發現,一些地球最深處的物質洩漏到地幔柱中,其中一些最終到達地球表面。 我們知道地球不僅僅是我們看的由大陸和海洋組成的表面,事實上,地球有一個結構,分別是地殼、地幔和地核,海洋地殼比大陸地殼薄得多。地幔底部有一股暖流,那裡的溫度相當高,不僅僅是100攝氏度,實際上是幾千攝氏度,所以幾乎都是巖漿。從地殼到達地核,溫度還將上升,深度增加一公裡,溫度將上升30攝氏度。
  • 地球5大未解之謎?科學界沒有準確的答案
    直到現在,地球仍然有五大未解之謎,當你看完以下這些,你就會明白,為什麼說人類對地球其實並不了解。 一、生命的起源,如果有人問你:地球上最神奇的東西是什麼?相信很多人都會回答是生命。沒錯,生命是地球上最神奇的事物,科學家一直都在研究地球生命的起源,想弄明白地球最早的生命是如何誕生的。對於地球生命的起源,科學界也沒有準確的答案。
  • 在過去25億年裡,地球內核不間斷向外洩漏
    有人曾經將地球比喻成是一個架在火上的大鐵鍋,地核和地幔被高溫煮得像粥一樣呈熔融狀態,在「大鐵鍋」內不斷沸騰。事實上我認為地球更像是一個壓力鍋,當內部溫度和壓力過高時,通過「氣閥」向外釋放熱量來降低內部溫度,地震和火山便是地球向外釋放熱量的一種途徑。
  • 研究發現地核物質向地幔「洩漏」
    一份新研究發現,地球內核裡面的物質在過去25億年裡不斷「洩漏」到地幔層,有的甚至達到地殼表層。 地核位於地下2900公裡深處,溫度高達5000多攝氏度。科學家知道內核的熱量經常通過火山活動傳遞到地球外層。但是在過去幾十年裡,科學界就地心與地幔是否存在物質互換的問題存在爭議。 研究者說,這份研究首次給出了答案。
  • 25億年了!地核物質一直在向地幔洩露
    25億年,但地質學家並不知道為什麼會出現這樣的現象!熾熱的地核並不「孤獨」——它已與其它地質層混合在一起,科學家最新研究表明,地球最深處的地核物質已洩漏到地幔柱,並且部分最終會到達地球表面。 研究表明,一些地核物質確實轉移到了地幔柱底部,令人不可思議的是,在過去25億年裡,地核一直洩漏。
  • 5億年前「麒麟蝦」揭示節肢動物起源之謎
    它被認為是科學界期盼已久的、可以揭示節肢動物起源之謎的過渡型物種,麒麟蝦的發現填補了節肢動物起源過程中關鍵的缺失環節,給生物進化論增添了一個強有力的化石證據。「因此,想要破解『寒武紀大爆發』之謎,科學家就需要找到動物門類起源的過渡型祖先化石。」論文通訊作者之一、南京古生物所研究員黃迪穎說。其中,節肢動物是理解「寒武紀大爆發」的重要例證之一。科學家在澄江動物群中發現,從寒武紀大爆發開始,節肢動物便是地球上多樣性最高、生態適應最成功的動物門類之一。
  • 狒狒叫聲或揭開人類語言起源之謎
    (原標題:狒狒叫聲 或揭開 人類語言起源之謎)
  • 固體地核?液態地心?地球磁場究竟源自何處?
    條形磁鐵對您來說也許並不陌生,而從本質上講,地球的磁場與之非常相似。想像一個巨大的條形磁體從極點到極點貫穿地球的核心,有畫面感了嗎?但是,地球的核心是熔融的,因此我們的行星磁場是由核心處的循環電流引發的。其結果之一是,在極少數情況下,地球磁場會發生磁極翻轉。據信,這種情況平均每20萬年發生一次。
  • 揭開節肢動物的起源之謎
    在西北大學,一項被譽為「行走的仙人掌」的科學發現揭開了節肢動物的起源之謎。  2011年2月24日,西北大學劉建妮教授在英國《自然》雜誌發表封面論文,內容是通過對我國雲南澄江化石庫中一種叫作「仙人掌滇蟲」的葉足動物的研究,首次初步破解了節肢動物門起源與早期演化這一長期困擾學術界的科學難題,在國際古生物學界引起了巨大反響。  這一難題當時是如何破解的?
  • 下一次地磁倒轉什麼時候來
    在2005年,美國著名雜誌《科學》在創刊125年之際,向全世界各領域的頂尖科學家徵詢意見,提出來125個重要科學問題,地磁倒轉之謎即為其中之一。在恐龍繁盛的白堊紀(侏羅紀後),地磁場穩定了4000萬年沒有發生倒轉,這段時間地磁場的方向和今天是一樣的,是迄今為止地層記錄中持續最長的地磁穩定期。最近的一次倒轉發生在78萬年以前,並保持至今。地磁場的產生以及倒轉可能和地核的狀態以及運動有關。
  • 科學家發現,地核物質可能向外洩露已達25億年,這是怎麼回事?
    因此,科學家一直以來都對地核的探測研究非常重視,通過多年的研究,研究發現,地核的物質有可能向外洩露已達25億年,這是怎麼回事?可能有人會說了,地核距離地幔和地殼層那麼遙遠,怎麼會有地核的物質向外不斷洩露呢?科學家是如何得出這一個結論的?研究表明,熾熱的地核並不「孤獨」,它與其他層混在一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