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最新研究:地核物質洩漏至地幔已有 25 億年時間
北京時間9月19日消息,據美國生活科學網站報導,最新一項研究發布令人震驚的消息:地核物質洩漏長達25億年,但地質學家並不知道為什麼會出現這樣的現象!熾熱的地核並不「孤獨」——它已與其它地質層混合在一起,科學家最新研究表明,地球最深處的地核物質已洩漏到地幔柱,並且部分最終會到達地球表面。
-
科學家發現,地核物質可能向外洩露已達25億年,這是怎麼回事?
因此,科學家一直以來都對地核的探測研究非常重視,通過多年的研究,研究發現,地核的物質有可能向外洩露已達25億年,這是怎麼回事?可能有人會說了,地核距離地幔和地殼層那麼遙遠,怎麼會有地核的物質向外不斷洩露呢?科學家是如何得出這一個結論的?研究表明,熾熱的地核並不「孤獨」,它與其他層混在一起。
-
地核物質正在洩露?科學家:鐵水流失進入地幔,或與地球壽命有關
在最近的一項研究中,科學家發現地球內部的熔融核正在不斷地向外洩露熔融金屬。地核內液態鐵鎳核心與巖石地幔之間的邊界位於地球表面以下約2900公裡處。在這個過渡層中,從高溫的地核到溫度較低的地幔溫度驟降1000℃。這項研究表明,在向外洩露的「鐵水」中雖都是鐵,但內含不同的同位素,因原子內部中子數量的不同而造成質量的差異。
-
研究表明地核已經洩漏了25億年!人類到現在才知道!
這件事或許就像楚門的世界一樣令人無法相信但不得不信,你知道嗎我們所熱愛並且生存的家園地球,它的核心早在25億年前就已經開始洩露物質滲透到地核外!該研究發現,地球最深處的部分物質會洩漏到地幔柱中,其中一些最終會到達地球表面。研究人員說,這一發現有助於解決幾十年來一直爭論不休的一個問題:地核和地幔是否交換了任何物質。研究表明,一些核心物質確實轉移到了這些地幔柱的底部,在過去25億年裡,核心一直在洩漏這些物質。
-
地核洩露物質25億年,地磁場的起源和它有沒有關係?
隨著地質學的發展,地質學家將地球分成了三個部分,地殼、地幔和地核。地核就是地球的最內部,半徑約為3470千米,差不多是總半徑的一半。因為地核深藏地下,以我們目前的科學手段是沒法獲取太多信息的,對地核的了解非常有限。但已經有證據表明,地核正在不斷地洩露,其中的物質流向了地幔甚至地表。
-
「這核心洩露了25億年」!科學家發現神秘同位素
這項研究發現,一些地球最深處的物質洩漏到地幔柱中,其中一些最終到達地球表面。 我們知道地球不僅僅是我們看的由大陸和海洋組成的表面,事實上,地球有一個結構,分別是地殼、地幔和地核,海洋地殼比大陸地殼薄得多。地幔底部有一股暖流,那裡的溫度相當高,不僅僅是100攝氏度,實際上是幾千攝氏度,所以幾乎都是巖漿。從地殼到達地核,溫度還將上升,深度增加一公裡,溫度將上升30攝氏度。
-
25億年!地核正在持續洩漏,科學家或因此揭開地磁起源之謎
撰稿:白小白,編輯:徐德文我們知道,地殼和地幔之間通過板塊運動不斷交換物質,板塊俯衝進入地幔,地幔物質又通過火山回到地表;在廣袤無際的大海底部,地殼就更年輕了,來自地幔的巖漿通過中洋脊湧出,推動地殼快速回到地幔裡——通常不會超過2億年,新的海底地殼就會輪迴到暗無天日的地幔裡自怨自艾
-
科學家們不知道為什麼它已經洩漏了25億年
至少25億年以來,地球熾熱的熔融金屬核心一直在滲入地幔,科學家們無法解釋為什麼會發生這種情況。位於地球死亡中心的地核以令人難以置信的7952F到11012F(4400到6100攝氏度)的高溫燃燒。這個由熔化的鐵和鎳構成的噩夢般的地獄,位於3728英裡(6000公裡)以下。
-
研究發現地核物質向地幔「洩漏」
內外核、上下地幔,最外面是地殼這樣的結構,內熱外冷,各層都有各自的環境。一份新研究發現,地球內核裡面的物質在過去25億年裡不斷「洩漏」到地幔層,有的甚至達到地殼表層。但是在過去幾十年裡,科學界就地心與地幔是否存在物質互換的問題存在爭議。 研究者說,這份研究首次給出了答案。 地心物質「洩漏」的證據 研究者找到鎢(化學符號W)同位素比例是研究地心物質成分的關鍵性指標。
-
在過去25億年裡,地球內核不間斷向外洩漏
有人曾經將地球比喻成是一個架在火上的大鐵鍋,地核和地幔被高溫煮得像粥一樣呈熔融狀態,在「大鐵鍋」內不斷沸騰。事實上我認為地球更像是一個壓力鍋,當內部溫度和壓力過高時,通過「氣閥」向外釋放熱量來降低內部溫度,地震和火山便是地球向外釋放熱量的一種途徑。
-
地球核心已經洩漏了25億年,科學家也不知道原因
地球的核心深埋於地表下方3000公裡的地方,一直可以延伸至地表下方6400公裡之處。在地核中,大部分的物質組成為鐵,還有一部分為鎳。由於地核非常深,而且溫度又高達幾千度,人類目前沒有能力鑽到那裡,所以我們對地核的了解非常有限。最近有一項研究[1]表明,熾熱的地核並不「孤獨」,它與其他層混在一起。
-
至今已洩漏了25億年,未來人類該怎麼辦
根據一項最新的研究發現,地球核心在過去的25億年中,一次不斷地發生洩漏,並且一部分已經蔓延到了地幔層,甚至抵達了地殼表面之上。來自世界上多個國家的科研團隊,對地幔進行了長期的系統研究,發現在地球漫長的演化中,在25
-
推翻之前的數據,最新研究確定:月球誕生於44.25億年前
由馬克西姆·莫裡斯領導的德國航空太空中心(DLR)的行星地球物理學家與明斯特大學科學家一起,使用一種新的數值模型,重建了事件發生的時間:44.25億年前,之前關於月球形成假設是45.1億年。45億年前,太陽系仍是一片混亂,地球仍在不斷增長到現在的大小,以所謂行星體的形式「收集」物質。它們以前是在圍繞早期太陽運行的塵埃和氣體圓盤中形成。年輕地球內部變得越來越熱,巖石地幔的大部分逐漸融化,形成巖漿海洋。就是在這個時候,地球獲得了一顆天然衛星(月球)。
-
物理學家從地幔深處揭秘兩億年前的高山大洋
利用地震波進行地球內部結構成像(王偉濤博士提供)在過去幾年,這一技術已經為我們揭示了許多正在向地幔俯衝的板塊。他們在重力作用下,正緩緩滑向位於地核上方2900公裡的地幔中。被地質學家稱為「地獄圖譜」的俯衝板塊名單目錄,其中藍色點代表地幔位置,紅色點為其數億年前的所在地表位置在地質學家眼中,這張被科學家稱為「地獄圖譜」的照片仿佛擁有著數億年前地球古地理的靈魂,他們時間迴轉到幾億年前,這些在編的板塊將重返地表,而科學家們也將以此推斷古海洋的大小和位置。
-
2.25億年前的滅絕事件,科學家進入阿爾卑斯山,發現其中的秘密!
2.25億年前的滅絕事件,科學家進入阿爾卑斯山,發現其中的秘密!在地球生物進化的過程當中,一共有5次生命滅絕事件發生,如果人類繼續放肆的破壞環境,使得地球環境發生變化,那麼人類將面臨的是第6次大規模的生物滅絕,在歷史上發生的這些事件當中,最為嚴重的是發生在2.52億年前,也就是二疊紀到三疊紀時期的滅絕事件。針對於這一時期生物滅絕的原因,一直是備受爭議的話題。
-
一場持續了數十億年的物質交換
這必然會影響覆蓋在核心之上的地幔,據估計,50%的火山熱量來自地核。○ 從地殼到地核的地球結構。| 圖片來源:thegeographeronline火山活動是地球主要的冷卻機制。某些火山活動可能與地核有關,比如在夏威夷和冰島上仍在形成的火山島,因為地幔柱會將熱量從地核轉移到地球表面。然而,一個幾十年來一直爭論不休的話題是,在地核和地幔之間是否存在物質交換?
-
歷經30億年,一直在移動,至今不停歇!地球板塊是怎麼形成的?
事實證明,魏格納關於化石和巖石的大部分觀測是正確的,根據美國地質調查局(USGS)的數據,泛古陸是一個超級大陸,形成於2億到2.5億年。但是不可否認,魏格納的「大陸漂移」理論並沒有解釋大陸是如何在地球上運動的,70年代的板塊構造理論則對這個問題進行了詳細的說明。
-
「地幔對流說」漸凍,「地幔動靜脈環流說」迎春
地幔環流說主張,地幔流有其自身屬性,與洋底裂紋沒有必然聯繫,洋底裂紋不可能左右地幔環流,洋底裂紋只不過是地球天體演化到特殊階段的特殊產物,如同火星海洋的消失演化,未來數億年後,地球海洋消失後,洋底裂紋也將消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