圓桌:關於智能商業 2018年的「通」與「痛」

2020-11-24 億邦動力網

【億邦動力網訊】4月12日消息,在2018億邦智能商業大會上,億邦動力網總編賈昆作為主持人,與星創視界集團董事長王智民、深蘭科技創始人陳海波、Video++聯合創始人董慧智、創新工場AI工程院創始人王晶就《智能商業序幕拉開2018年有哪些「通」與「痛」》展開了討論。

據悉,2018億邦智能商業大會由億邦動力網主辦,於4月12日在北京麗都皇冠假日酒店舉行。

本屆大會以「智·商」為主題,試圖驅動智能技術,顛覆商業的運作方式,助力實體經濟加快數位化與智能化。

溫馨提示:本文為速記初審稿,保證現場嘉賓原意,未經刪節,或存紕漏,敬請諒解。

以下為演講實錄:

賈昆:我是億邦動力網的總編賈昆,今天非常高興能夠和大家在這裡探討一些跟智能、商業共同的一個話題。我剛才聽了一下汪華(創新工場聯合創始人)老師的演講,他說智能商業是下一波浪潮的開端,裡面包含了行動支付、第三波人口紅利以及消費升級、AI將來給我們的商業行為造成各種各樣的變化。

我做一個小小的過渡,今天作為我而言怎麼看待過去的電商和未來我們面臨的智能商業之間的關聯性。昨天我看到了有贊創始人白鴉,突然想起以前看到關於白鴉的一篇報導,當時這樣描述他:一個白衣少年,帶著憂鬱的目光,斜看45度,仰望天空。

我剛入行,我想電商人都是這個畫風嗎?這麼文藝嗎?他們不是一幫商人嗎?那個時候有各式各樣的電商,賣內衣、襪子、珠寶、鞋服各種層出不窮。我有點焦慮,我想未來的階段,面對很多像寫出白鴉那樣的好文章、好的報導,我壓力很大。我的報導會不會有他們精彩?

今天我再看的時候,發現我過的還算比較精彩,為什麼?一方面是過去的七八年億邦有幸一直專注在電商領域;第二也的確是同行的襯託,我發現原來再關注大量的電商媒體和記者,對電商的熱情不像以前那麼高,他們可能都跑到區塊鏈去(做報導)了,於是我也沒那麼焦慮了。

湧上我心頭的另一種焦慮是,今天年輕媒體人的嗅覺的敏銳度很高,他們總容易發現一個新的風口。當下一波浪潮的開端的時候,他會怎麼思考這個問題?這個時候,我內心的焦慮是,是不是我們應該尋找一下新的市場空間和新的增量?

但是,聽完剛才汪華老師的分享我內心還是很踏實,他認為網際網路的下半場還遠未到來。另一方面,下一個開端究竟會是怎樣?我簡單列了一個算法,也是個公式,從生產力到生產關係最樸素的經濟原理。我們說電子商務是什麼?可以理解為因為有了過去的網際網路技術,有了這些基礎設施、物流、支付,所以在商業領域出現了一個應用,那就是電子商務。今天它和線下融合了,比如OMO,可能就是實體經濟正在發生數位化的變革,這是基於網際網路技術的應用。

緊接著移動網際網路出現了,比如白鴉在做基於整個社交生態的電商,我們發現社交變得非常重要。社交電商開始出現。微信幾乎已經成為我們最基礎的設施,滲透到千家萬戶,更多的城市和地域。

接下來智能出現了,我們內心也充滿了不確定性,它會帶來怎樣的變化?很好理解,智能技術生產力引發的生產關係的變化,會出現實體經濟的智能化,這個智能化是什麼?簡單畫了一張圖。

這條Gartner曲線大家比較熟悉,從一個新生的技術出現,到走入到最高峰,出現泡沫,回歸理性,再持續發展。從PC時代到移動網際網路時代,再到今天的AI時代。我的個人感覺是說,AI會出現這樣一個更高或者更大的浪潮,它和過去的PC、移動網際網路不太一樣。而且我們覺得有一個特別需要關注,就是這條紅色的曲線,實體經濟的變化。實際我們發現過去虛擬經濟和實體經濟之間一直總會有一些衝突或對立感,直到近些年他們開始融合了,相信在智能領域這個融合一定會出現。我所期待的下一波的機會,我認為的話,可能是基於整個智能技術應用,我們相信它會誕生一些更巨大的公司,因為在這波浪潮掀起的海浪可能會更大。

第二,由於實體經濟和智能技術進一步的融合,就是的智能商業的出現,這裡面依然會產生很多新的市場。我在這裡畫了一個圓圈,這裡面是我們特別值得看和期待的市場,也是為什麼我們今天把大家請到這裡一起探討這樣一個話題。

我簡單做一個拋磚引玉式的開場,這是一個互動環節,今天我們要請出四位核心嘉賓是想討論這幾個核心問題,也想解答剛才主持人所困惑的問題。我們用最熱烈的掌聲有請真正的四位主角:

星創視界集團董事長 王智民

深蘭科技創始人 陳海波

Video++聯合創始人 董慧智

創新工場AI工程院創始人 王晶

借著這個時間,我們請幾位重要嘉賓做個簡單的自我介紹。

陳海波:我是深蘭科技創始人陳海波,人工智慧基礎研究和應用開發。

王智民:我叫王智民,寶島眼鏡董事長,我們表面上是賣眼鏡的,實際上是醫療服務的眼視力服務商。

董慧智:大家好,我叫董慧智,我是Video++聯合創始人和COO,Video++其實是專注於視頻裡的人工智慧的商業應用,其實就是把人工智慧應用視頻,然後轉化成廣告、電商、遊戲等各種各樣的商業應用的這樣一個專門垂直類的公司。

王晶:大家好,我叫王晶,我是創新工場人工智慧工程院創始人,作為一個投資公司,我們成立工程院主要的目的是希望將AI技術實際運用到企業當中去,所以我們聚焦在零售、金融和製造。零售是我們最最關注的行業從前端、店面到後端一直到供應鏈等等的優化環節,所以我們是一家AI應用的公司。

賈昆:因為時間關係,我們先簡單介紹到這裡,隨著問題的展開他們對智能商業的理解會有更深入的闡釋。

因為智能技術出現,可能會湧現很多新公司,會湧現很多基於智能技術的公司,但是因為目前整個市場是BAT的,大家最近討論的還有TMD。我們期待未來不管你今天怎麼看待你所面對的商業世界,在未來會不會出現這樣的頂級公司?而且我期待的是巨型公司,因為只有這樣的公司出現了智能商業才有奔頭。

深蘭科技創始人 陳海波

陳海波:天下大事,分久必合,合久必分。社會資源無論是資本還是別的,向頭部企業聚集這是正常的,每個領域應該會有聚集的公司出來。但是內涵上可能永遠都不會只有一個風投,因為觀眾需要的是很多人散打才最好看。當有一個巨大的風投出來的時候,相信政策、社會、資本都會讓他一分為二,還有另外一種力量會培育更多的人來跟他對打,所以唯一巨大的巨無霸不會出現,但是會有很多第一梯隊。

賈昆:你覺得你是那個散打選手還是有一天你也希望打打別人?

陳海波:我們肯定是要上擂臺散打的那一群人。

賈昆:Jim(王智民)是一個非常愛學習的人,雖然是傳統零售起家,但是在網際網路、智能時代,身段非常靈活,吸收能力非常強,思辨能力也非常深,我想聽聽你是怎麼面對這個事?

王智民:剛才汪華老師分享的時候我心裡好開心,因為對傳統零售來講,傳統商業現在面臨的問題就是兩年之內要被站隊的機會非常大。所謂「站隊」指的是,你必須選擇誰是你的核心合作夥伴。因為傳統企業本身不具備這麼強大的科技能力開發,但是對傳統企業來講是巨大的挑戰。剛才我看到創新工場對整個新零售或者是說智能零售整個AI的布局恰恰就是我們現在需要的,所以我在想,應該未來還是非常有可能會有很多類似這樣的創新工場的機構或公司,提供行業裡更深度垂直的一些工具或用法。如果這樣的話,對整個商業界絕對是好事。因為大體系有大體系的好處,但是也有它的缺點。我們現在正切入醫療,而且是智能醫療,智能醫療目前不是BAT能夠理解的領域。

賈昆:謝謝!

董慧智:其實我們自己就在局內,我們現在也是做某一段內垂直類型的散打選手。我一直覺得更優質的生產力和生產關係面前,所謂的體量、巨無霸的優勢都是不堪一擊的,這是第一個點,所以我覺得就像以前的微軟一樣。

其實我在很久以前讀書的時候,大家覺得微軟那麼大的一個體量,那麼強的壟斷地位,幾乎不可撼動,大家都知道微軟在現在的商業帝國裡面其實已經排的比較靠後了。所以我相信像BAT他們自己都在說,可能一個不留神自己就已經沒落了,沒有趕得上某一個浪潮的船票就可能被拋在後面了,所以我相信未來會有大的體量的新的生產力的一個公司出來。

另一方面,我覺得現在隨著人工智慧的發展,組織形態也在變化。一個巨無霸的公司往往不如一個生態聯盟來的更好點,比如說小米現在的體系其實就是一種聯盟,小米只是一個牌子,但他下面的各種公司、各種體系其實已經成為一個體系了,並不是一家公司。所以相信未來應該是商業聯盟的社會,互相你中有我、我中有你這樣的狀態。

Video++聯合創始人 董慧智

賈昆:帝國形態和聯盟形態裡你選擇聯盟,是這樣嗎?

董慧智:我相信應該是這樣的,會有幾大巨頭,然後這幾大巨頭身邊會圍繞各種各樣的聯盟,應該是這樣的狀態。未來的公司應該是幾個大的平臺公司,然後有各種各樣非常棒的小的公司,但實際所有小的公司聯合起來體量或者會遠超過所謂平臺公司。

賈昆:一旦業界出現了比較好的聯盟,你一定率先挺身而出,願意加入的?

王晶:我自己覺得這個答案很確定,因為五到十年之後AI這波浪潮會整個重構我們的就業結構,我們從商業的角度服務於終端用戶的各種模式都會發生很大的變化,這樣的變化一定會有BAT這個級別的公司出來。

如果只看人工智慧,當中也有很多不同的方面,像無人駕駛相信就會有很多巨頭出來。再加上語音、視覺等能力將會有很多方面(都有機會)。一個是賦能於現有經濟體的升級,還有創新型,比如剛才說的聯盟,就是打造一個全新的鏈條,這個將來都會有很多機會。更多是你更了解增長點的客戶的需求,服務到位的這些,才能真正給客戶帶來價值,才能留存下來。我覺得將來機會非常大,不說重新洗牌吧,但至少當中有很多洗牌的機會在裡頭。

賈昆:第二個問題,其實這個問題在網際網路、電子商務出現之後一直存在。有兩種,一種是說在原有的領域裡面深耕細作,取得更廣闊的的市場空間;第二種是作為外部創新,作為一個顛覆者的姿態進來,可能會有一種重新的結構。在智能時代到來的時候,它會繼續延續這樣的模型嗎?如果讓你們選,你們更樂於扮演哪樣的姿態和角色?

陳海波:實際上,我們深蘭原來在海外也是做視覺方面的,也服務很多領域。回來以後我們第一個進入了零售領域,一般市場上認為我們是做零售升級,實際上智能駕駛、智慧機器人、安防(也均有涉獵)。如果說零售是我們的原有坐標,目前我們往深度做,還是會繼續做下去,我們會繼續加強。

第二,在成為一個外部的顛覆者,實際我們進入很多行業,也算是外部顛覆者。比如造車,下個月會有一個發布會,可能大家會覺得有點可怕,沒有那麼可怕,我們致力於技術研究。技術會進入很多不同行業,比如教育,我們把老師每天寫黑板的字變成一個老師的資料庫,對教育很好,學校很開心。我們跟很多大學合作,你說我們是顛覆者,實際我們是賦能者。

星創視界集團董事長 王智民

賈昆:我覺得「賦能」是一個很狡猾的用語,後面如果再講賦能,我覺得你不夠真誠。

王智民:2014年,我在集團內部開始講一個概念,我說我們要準備進入眼鏡3.0模式。比較簡單的說,就是傳統眼鏡是眼鏡1.0,電商是眼鏡2.0,我們現在做的是眼鏡3.0,今年我們會把眼鏡3.0的模式全部完成。我們下個階段是眼鏡4.0,只是眼鏡3.0是在傳統眼鏡1.0、2.0的基礎上不斷拔高,不斷把科技用到極端。但是眼鏡4.0可能是一個顛覆者。我們既在現有的坐標上不斷提升,同樣我們也會不斷設計,會有什麼模式和力量顛覆現有的模式,我們會兩邊都會做。

賈昆:你是一個深謀遠慮的人。

董慧智:其實在原有的坐標系裡面,中間還有兩個角色。一個角色是聯繫者,其實美團做的是連接者的工作;還有一個是創造者,我可能創造一些新的場景出來,其實不顛覆任何人,但是我創造了新的東西。我們自己定位的解決連接者和創造者,我們首先在視頻裡面進行視頻內容的解析、數據化,然後再去跟商業產品連接,這是我們做的第一步。

第二步,我們用類似於微信小程序的方式去創建一些消費場景,比如說把外賣放到視頻裡去,你看到一個大家吃的很開心的海底撈的場景,自己旁邊就可以一鍵進行海底撈訂購,這都屬於創造場景。

另外兩個事情,比如原有坐標還是顛覆坐標都不是我們想做的,我們希望通過連接和創造,把可能原來不沾邊的兩種業態連接在一起,從而產生化學作用。

王晶:主持人不讓用賦能了,我換一個說法。我們其實有一個所謂「金三角」的思路。我們認為現有的價值鏈當中的每一個環節有自己的原因在裡頭的,為客戶創造的價值。所以更理解、更貼近,就好像線上打線下的時候發現這麼的野蠻和恐怖,存在是因為了解客戶和理解他的需求。所以我們來幫助這些市場內的公司,已經參透了客戶的需求,已經為他提供了實實在在的業務的時候,他是需要在數據以及AI的進程當中有人能夠幫助他,能夠更多把他的增效還是降本運轉到更好。這樣有一天他想到一個新的商業模式顛覆自己或別人的時候,我們給他足夠的勇氣和力量讓他把這件事做好,我覺得兩者永遠是都存在的。

賈昆:提供彈藥。

王晶:對,我覺得這件事大家整體都要往這條路走,我們也不希望大的公司有所有的彈藥,他們把這條路全都清空了,這樣最大家競爭來說也是不好的,所以我們希望能夠站在更廣泛的,不說中小型,而是說需要這個彈藥的人的身邊。

賈昆:總結一下,其實發現在智能商業時代,這兩個角色其實在慢慢的模糊化,不管是賦能、連接還是幫他提供彈藥,實際我們在發現,未來我們面向的市場,它的界限,我們所扮演的角色可能不再這麼清晰了。整個實體經濟正在和新經濟發生融合,融合的過程是整個市場的需要,智能的技術已經具有普世價值,不是單一的。王晶剛才講的非常對,一定是能夠給更多的人普慧,更多人享受智能帶來的紅利和產生的價值。

第三個問題,我們可能不能把智能理解的太過超前或太過科幻化,一定有它的邊界。相信至少從目前階段來講是有邊界的。比如海波做無人零售、無人車也是一步步來,不是一口吃個胖子。我還是想問一下,我們現在看到的哪些是可以給客戶、市場、從業者提供的,哪些現在還做不來的?大家心裡知道,這樣我可以跟它很好的融合。

陳海波:這個問題實際我回答不好,因為我們一直是推崇技術的,我們希望能夠做的更多一點。但是我覺得,如果哪件能做不來?我覺得再怎麼也代替不了人和人的交互。對於無人店,我們有自己的看法,到底是誰需要無人店?商家還是顧客?顧客並不需要無人店,我拿錢買東西需要得到皇帝一樣的服務。但是你不養收銀員,我幹了你幹的事,你又不給我收銀員補貼。我們也在想,最起碼人是群居動物,我們天天人和在一起,人和人之間的很多事情是做不來的。

賈昆:社交還是蠻重要的。

王智民:我覺得如果只是講AI的話,範疇比較小,但是如果講科技與商業未來,包括智能,我覺得就沒有邊界。我們有一個先天優勢,畢竟寶島眼鏡是全中國最大的眼鏡連鎖店,所以全世界最先進的未來科技我們都看得到,我們現在看到基本朝三個方向發展。

第一個方向,谷歌眼鏡很快就要回來了。因為眼鏡還是人類最簡單、最自然的可穿戴設備,所以下一步的東西我們已經看過好幾輪了,這一波會再進來,這一輪進來的時候,對AI的應用一定會跟上一代有很大不一樣。估計兩年內會落地,我們也已經跟這些公司合作起來了。

第二個方向,朝生物科學發展。比如隱性眼鏡,其實是一個非常好的藥物釋放載體,當你放在眼睛上的時候,如果你是慢性病的話,它會通過時間控制藥物做釋放,而直接進入人體裡面,這是另外一個方向。所以我們現在要觀察的是,未來所有混合科技,軟體、AI、生物科技、材料工程學可能對人類的科學會帶來什麼樣的一種發展?我目前看到很少有邊界,因為未來很多事情是不斷的在發聲,不斷在推動,我對這方面倒是覺得還沒有看到邊界的地方。

賈昆:可能站在這個角度講,智能本身在應用方面有邊界,寶島目前做的事情反而打破了邊界,你把原來的眼鏡和未來的健康產業再做重新連結。

董慧智:先界定一下這個問題,如果我們指的是現在這波浪潮的邊界,其實有的。因為遠期來看,很多年大腦都可以進行感知,未來長期來看是沒有邊界的。如果我們只看這次浪潮,有一個很重要的邊界。

剛才汪華講,我們AI能做的事情第一步是感知,第二步自動化,第三步優化,這個非常準確。所以我們把AI的邊界可以定義為,第一步可感知的東西就不在AI範圍之內;第二,自動化,自動化並不能產生提效的方面,比如服務,有一些並不能帶來消費者真正的價值提升的,並不在這之類;第三,優化部分,現在已經很優的部分在提升方面就很有限。比如不可感知部分,比如人腦服務、傳感器的技術所限,不能夠感知的部分都在這個範圍之內。你會發現現在大家說AI沒有感情,沒有辦法感知人腦的活動,甚至連動物的大腦的活動都沒有辦法感知,這波浪潮就不太可能在這方面有所建設,非常難。

反而能夠有所建樹的是能夠被數位化、甚至被全部數位化的領域。比如說無人駕駛,我們常常說無人駕駛最好的理想狀態是說,滿城都是無人駕駛的車,並且人不要在上面走,人車分流,無人駕駛是百分之百可以實現的。因為所有的東西都可以數位化,但人車部分分流很難。因為有一個人可能突然之間有了改變,他想急速拐彎,對無人駕駛來說它沒有辦法提前感知這個人的決策,只能靠傳感器。如果傳感器技術上沒有這麼先進的話,就很難完全實現無人駕駛。但如果真的腦機實現了,比如現在鋼鐵俠同學(Mask)又開始研究腦機了,人的決策都可以實現感知了,就可以進入下一個浪潮,就很厲害了。

創新工場AI工程院創始人 王晶

王晶:這個我還是很同意,凡是情感型和創造型的東西現在都還是比較難的,但以後不一定,因為運算速度上來了,回頭算法的能力強了,很難說是不是有些事情可以在搜集足夠信息的情況下可以做到了。

現在垂直應用,剛才提到的結帳,因為我們也做一些這種方案,雖然缺失了人的交互,但是可能會提效,我就不用排隊了。現在對我來說省時間、省力了,在需要人關愛的時候我覺得很必要的,但如果能提效,減少人的接觸讓我快速達到目的,我覺得很必要。

我覺得,在這種垂直行業解決重複性問題,現在是非常適合的。有的時候多因素,比如說一個店長要考慮到好多因素才能決定我明天訂什麼貨,可能天氣原因,可能外面流行什麼產品,或者附近學校有一個什麼活動,都有可能影響我明天進貨,但我不可能全部記住以前發生的事、預測將來的事。如果能把很多因素綜合在一起幫你做個判定,這件事就很有實施價值,我就可以把一個有經驗的店長一定程度上複製。這件事現在來說對我們大家還是很有必要的,但是邊界真的很難畫一條線。

賈昆:感謝。引出了下一個問題,剛才王晶講的算法進入到經營過程,可能會產生效果。但算法這件事是不是一個黑洞?比如今天我的商業決策,是交給單純市場化的算法,還是說交給過去的經驗、過去的其它方式,這是第一步。

第二步,之前大家覺得網際網路寡頭時代到來了,會出現壟斷。智能時代,汪華老師根據講,說他有大量數據,加上人工智慧的技術,會不會他的數據壟斷性更強、更兇猛、更慘烈、更不人道?這兩天關於算法其實有一些爭議,我想聽聽各位的意見,你們對算法、數據這兩件事情在未來時代到底值不值得信賴、怎麼信賴?你們怎麼看?

陳海波:我覺得這個問題一個是數據拿進來,現在大量的數據確實在一些大的企業手裡,這是一個問題,很多企業沒有這麼多數據,如果要獲得投入很大。第二,算法到底有多貼近,正確性有多少,我覺得這兩個問題會影響。

這兩點決定,我覺得未來各種算法到底是市場化的更好還是某些機構的更好,真的很難說,每個企業都有每個企業的做法,在這方面有可能會受制於很多大的企業,類似於BAT這種大的企業,他們可能會因為巨量的數據得出更精準的結果,更可行。

賈昆:這兩天看到有的特別依賴於算法的智能公司或者依賴算法的一些媒體平臺,可能他也在檢討一件事,算法應該怎樣平衡?算法是不是唯一他應該最信仰的東西?尤其是做技術研發的人,可能比較信賴這種。第二,美國的臉書也在討論數據和隱私問題,這個很矛盾,一方面因為我們信仰技術,它可以推動和改變這個世界;另一方面,它也可能像洪水猛獸,作為寶島眼鏡來看,這件事你怎麼看?

王智民:我們現在沒有選擇,我們的產業很小,能夠自己維持一個小型的工程師的團隊已經很不容易,何況你還要去找工程師。我們公司現在找的是合作,現在已經有算法的一些創業公司,我們把我們的數據跟他們合作的,包括未來我們跟創新工場(的合作)也是朝這個方向。因為我們自己產業太小,第一沒有辦法吸引到好的人才,第二我們也養不起。

其次,科技壟斷在時代是自然形成的,最後只有政府的管理模式,包括立法來控制某些邊界。但是形成三到四個大型巨頭我覺得這是一定要發生的事情,至於他作不作惡其實要用法制來解決這方面的問題。

董慧智:因為我們是技術公司,當然會帶著天然的技術更有用的心態去的。其實這是兩個問題,第一個問題是說,這個趨勢是否可以改變?我認為這是不可改變的趨勢,數據壟斷一定是會發生的。在這種必然發生的情況之下,怎麼樣讓它變得有利而不是有害,這才是需要討論的。

這方面之所以現在有各種各樣的壞處,很大原因還是技術不夠好,或者我們在技術的使用上面,就開發以及適應技術發展起來的規則、現狀,大家還沒有適應好。比如我們大家都知道大數據帶來的就是推給你,你看一個東西它就反覆不停的推不同的東西,這只能說這個算法不行,目前還沒有真正優化到真正模擬給你推出真正需要的東西的角度。所以其實現在大數據算法加入了很多隨機性,它在極度的模擬,根據你的習慣增加隨機量,模擬人的興趣轉移,這也是一個進化方向。隨著算法的不斷進化,第一會使得算法本身更人性化,這是一個大的方向。

第二個大的方向在於,其實我們逐漸的把數據個人化。臉書等等其實這是早就意料會發生的事情,我們以前做人工智慧也好,大數據也好,其實早就預料一定會發生的。因為整個大數據行業一定會從一個單一的中央節點的數據壟斷轉向個人數據的自我管理形態,這樣就會產生人工智慧和大數據結合的個人助理。這種個人數據助理或者角色助理是代表你個人的,是你的決策依據。它的目標是為你個人服務,從而產生我們之間的這種對抗或我們之間的溝通是我的大數據和我的AI的數據的一個智能體。智能體內包含了人的大腦以及人工智慧所帶來的大數據的智能體,形成你個人的強大智能體和另外一個智能體之間的博弈。

並不是說大家都是用自己有限的大腦和一個巨大無比的人工智慧的大腦進行博弈,那樣的話所有的人都會成為數據的奴隸。今天臉書這樣的情況如果能拐好就能拐到另外一個方向:每個人都有一個智慧機器人在身邊成為你未來的幫手,如果拐不好真的人人都變成奴隸了,你的所有決定看似是自己做的其實都是在巨頭操控之下的,兩種都有可能,我希望拐成前面的方向。

王晶:我個人還是比較擔心數據壟斷的事情,因為在幾個少數巨頭手裡,個人覺得《反壟斷法》的強度還不像國外那麼強,這種情況下他們還會進一步延展,新的下一輪的技術還會導致這個越來越嚴重。

一定程度上,我們既然是實體經濟數位化、智能化,我們希望還有很多數據和信息可以拿新的數據去採集和搜集的。我們在上一輪網際網路的環境下必然會導致集中化,也許下一輪我們希望它能夠分散,你自己的業務、自己的東西,你可以更深度有一些數據是你所擁有的。同時剛才說的區塊鏈,我覺得聯盟可能會在下面的數據分享和應用環節中也許會能起到一定催化作用,怎麼能給整體都帶來價值的同時,不讓它只存在少數人的手中,這樣確實也是在競爭的角度來說不是特別有利的。

賈昆:我覺得你們幾個人的需求好像呼之欲出了,對聯盟的渴望非常極度。

最後一個問題,比智商是人的智商高還是海豚的智商高,你們只是告訴我答案就可以,哪個高?

王晶:我覺得應該是「海豚社」的人最高吧。

賈昆:王晶代表了我們很多人的心聲。最後,很多人好奇到底什麼是「海豚社」?包括剛才大家也在呼籲說,為了不讓壟斷出現更多的惡果,他們應該是說有一個更好的聯盟組織來做這件事。這個時候我們想說是不是歷史賦予我們這個機會,我們應該義不容辭的做這樣一件事,於是我們聯合了目前國內頂級的所有的這些智能的公司一起成立了一個組織,它的名字就叫「海豚社」。當然人的智商還是很高的,我們覺得海豚這個形象比較萌,智商的確比較豪華,而且它也是群居動物,大家攜起手來可能會做更多的事。

後面我們會做一次「海豚社」的正式發布,向全球的智能公司發出這個倡導的呼籲,我們一起來做一件事,就是讓我們的智能和商業更好的結合,推動實體經濟更好的升級。

下面有請主持人來對我們的發布儀式進行發布,大家對我們今天的互動環節如果覺得還滿意的話給一次熱烈的掌聲,謝謝!

相關焦點

  • 2019年中國商業智能研究報告:全球視角下的商業智能政策環境
    商業智能初期階段用戶主要集中於大型企業,產品智能化程度低且部署成本高。隨著基礎設施建設的日益完善與可視化產品的出現,大量國內外商業智能廠商湧現並迅速發展,推動商業智能技術普及應用。2016年開始,大數據、人工智慧、雲服務技術的革新發展推動淺層決策智能走向成熟,雲端部署能力則吸引更多的中小企業用戶,新型商業智能時代逐步開啟。
  • 2018區塊鏈技術及應用峰會(BTA)倒計時2天,最強百人區塊鏈大咖齊聚
    為了進一步的探究區塊鏈技術的本質、發展趨勢、行業應用、政策與投資,以及技術背後深藏的區塊鏈思維等,2018 區塊鏈技術及應用峰會(BTA) 將於2018年3月30-31日在北京喜來登長城飯店召開,本次大會由CSDN、火星財經主辦,及中關村區塊鏈產業聯盟、柏鏈教育、區塊鏈大本營、TokenSky聯合主辦,共同助力區塊鏈的技術與產業良性發展。
  • LeCun、Jordan、李開復圓桌全文:AI的現狀與未來 | GMIC 2018
    自 2017 年 3 月首次被寫入政府工作報告,人工智慧產業上升為國家戰略後,這個科技界的專業詞彙,如今已經席捲各行各業,成為新的經濟增長點和國際競爭的焦點。GMIC 北京 2018 主題為:「AI」生萬物,諧音愛生萬物,科學技術要有人文的溫度,機器有愛,真「芯」英雄。
  • 三分鐘看懂《2018年中國製造業痛點分析報告》
    &nbsp&nbsp&nbsp&nbsp交匯點訊 6月30日,在無錫雪浪小鎮舉辦的2018雪浪大會開幕式上,主辦方獨家發布了《2018年中國製造業痛點分析報告》,報告重點發現了中國製造業和無錫製造業的三大痛點,以及中國製造業企業數位化升級的建議等內容,報告內容長達196頁,點點為你劃重點,分分鐘了解報告中的乾貨
  • 博鰲亞洲論壇2018年年會最新日程出爐
    -博鰲亞洲論壇2018年年會-博鰲亞洲論壇三大學術報告:論壇定位於亞洲和新興經濟體,以推動亞洲區域合作為宗旨。-交通的智能:智能城市與智能交通主持人-中央電視臺主持人田薇討論嘉賓- BlackBerry董事局行政主席、CEO程守宗-韓國現代汽車副會長鄭義宣- Byton汽車總裁
  • 助跑智能製造國產化—與德通訊曾令江出席2018高工機器人年會
    為更好地匯集行業力量,對這些重大課題進行探討和研究,2018年12月17日,業內矚目的2018高工機器人年會於深圳寶安盛大開幕。與德通訊副總裁&CTO曾令江應邀出席年會、發表了主題演講,並和工業機器人領域的頂級專家埃斯頓執行總裁諸春華、蘇州大學孫立寧教授、利元亨研究院院長杜義賢以及哈爾濱工業大學的趙傑教授等同臺參加了當日的圓桌對話。
  • [年報]樂通股份:2018年年度報告(更新後)
    2、公司向珠海農村商業銀行股份有限公司高新支行申請綜合授信額度人民幣9,000萬元,並由全資子公司珠海樂通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及全資子公司湖州樂通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提供廠房抵押。3、全資子公司樂通新材料向珠海農商銀行高新支行申請綜合授信額度人民幣12,000萬元,並由公司提供連帶責任擔保,全資子公司樂通新材料及全資子公司湖州樂通提供廠房抵押。
  • [年報]美格智能:2018年年度報告
    [年報]美格智能:2018年年度報告 時間:2019年04月26日 08:56:32&nbsp中財網 項目可行性發生重大變化的情況說明 公司於2018年7月25日召開第二屆董事會第二次會議,2018年8月13日召開2018年第三次臨時股東大會,審議通過了《關於變更募集資金投資項目的議案》,終止對「精密製造智能化改造項目」的投資,將募集資金投入到「窄帶物聯網(NB-IoT/eMTC)模組與Android智能通信模組研發及產業
  • 《唐界傳媒全球商業智能白皮書》2020年商業智能十大發展趨勢
    商業智能就是要利用企業在其所有活動中生成的數據,然後對其進行分析和可視化,以便清楚地理解這些數據,並獲得有價值的見解來全面了解企業的績效。2020年商業智能十大發展趨勢商業智能(Business Intelligence)簡稱:BI,從理論上講,商業智能聽起來似乎很簡單,但是在實踐中,這是非常具有挑戰性的。即使,企業已採用自動化工具來快速完成重複性工作,並專注於這些工具反映的關鍵績效指標。
  • 關於2021年智能鎖行業的八大預言
    對於2021年的智能鎖行業,創新、產品、供應鏈、服務、安全、渠道、活力......那些或許成為焦點,或許會是挑戰的方面,都將繪製成智能鎖行業趨勢的實現思路。01 智能門鎖行業未來發展:勢在!必行!國內的疫情已經接近尾聲,這種外部因素對市場的影響已步入可控範圍,反觀2020年的智能鎖發展狀況,下半年相比上半年已有極大好轉。
  • 標準+服務+智能馬桶蓋節,京東聯合業界主流品牌推動智能衛浴普及
    (中國智能馬桶蓋高峰論壇圓桌論壇,嘉賓從左到右為:北京中怡康時代市場研究有了限公司品牌事業部總經理左延鵲、家電院測試計量研究所所長魯建國、京東商城時尚居家平臺事業群家裝建材部總經理趙麗娟、松下家電(中國)有限公司總經理吳亮、海爾衛璽CEO李長徵、TOTO電商賣場管理室部長籍昕、科勒市場總監顧雲翔、智米銷售總經理劉長安)用戶趨向年輕化,智能衛浴從"中產專屬"到"飛入尋常百姓家
  • 「圓桌」數據智能重塑產業價值鏈新秩序|甲子引力
    在當日下午舉行的"科技應用"專場上,斯道資本執行董事張矩,杉巖數據CEO陳堅,PingCAP聯合創始人兼CTO黃東旭,天雲大數據創始人兼CEO雷濤,Kyligence聯合創始人兼CTO李揚,柏睿數據董事長兼首席科學家劉睿民等嘉賓參與了"數據智能重塑產業價值鏈新秩序"主題圓桌。
  • TEE、HCE、Tokenization、eSE技術的商業模式
    由SCA聯盟與行動支付網聯合主辦的2015移動安全技術商業模式論壇,將於2015年10月14日在上海舉辦,此次論壇由SCA聯盟與行動支付網聯合主辦。  TEE、HCE、Tokenization、eSE等等,這些技術目前被大家廣泛討論。
  • 萬物智聯,匯付天下打造全場景智能商業的聚合支付與服務平臺
    萬物智聯,從支付出發打造全場景智能商業服務平臺「什麼是萬物智聯時代?伴隨著5G時代的到來,我們開始聊智慧城市、智慧商圈等等,大家會發現各種智慧場景在身邊已經無處不在。」梁星元在開場時這樣介紹。萬物互聯的複雜及規模,需要支付公司結合多年來積累的技術管理經驗,以及在支付領域的實踐與探索,打造出一個基於全場景智能商業的聚合支付與服務平臺,為廣大中微小商戶以及合作夥伴提供更強大的支付能力。
  • 智能商業文明
    五十萬年前創造發明了「火」,帶來了光明;五千年前創造了鐵器、文字,人類進入了農業時代;三百年前創造了機器,人類進入了工業時代;五十年前創造了計算機,人類進入了資訊時代。人類文明是由物質文明與精神文明組成,並通過共同協作用智慧建立公平、合理的社會共識規則。
  • 紅木家具圓桌的寓意!
    相信很多朋友們,家裡都有一張圓桌作為日常吃飯或者待客之用。下面我們就來了解下紅木家具圓桌的寓意。在古代紅木圓桌也被稱為百靈臺。百靈臺的由來是因為古代帝皇喜歡在圓臺上欣賞來自各地進貢的寶物,百寓意著多的意思,寶物在人們的眼中是具有靈性的,故紅木圓桌得名為百靈臺。在中國紅木圓桌有團圓之意,圓桌是和家人們一起吃飯和交流情感的地方。
  • 最強蝸牛亞瑟王圓桌怎麼樣 最強蝸牛亞瑟王圓桌屬性介紹
    最強蝸牛擁有眾多的貴重品哦,每個貴重品都有自己屬性哦,這個亞瑟王圓桌是一個sss品質的貴重品哦,那麼他的屬性是什麼呢
  • 尋找最具商業價值的AI應用,「2018 AI最佳掘金案例年度榜單」進入...
    原標題:尋找最具商業價值的AI應用,「2018 AI最佳掘金案例年度榜單」進入評審階段 2018年10月31日,雷鋒網啟動了第二屆「AI最佳掘金案例年度榜單」。我們從商業維度出發,尋找人工智慧在各個行業的最佳應用。
  • 2020外灘金融·上海國際股權投資論壇 圓桌論壇分享四
    我們也採擷了其中部分圓桌論壇的精彩內容,來和大家進行分享。關於數字貨幣,首先談到」DCEP」,DC是數字貨幣,EP是電子錢包,EP應用雲手機層面等各種智能設備上,在試點過程中也會有一些智能硬體產品,比如將數字貨幣應用在IC卡做現場交易使用。數字貨幣的有很多試點案例,第一個是深圳試點案例,將軟體錢包集成在銀行APP中;第二案例來自蘇州,蘇州試點使用的是統一下載數字人民幣專用數字錢包。
  • [年報]三豐智能:2018年年度報告
    >試與技術服務;智能物流系統工程; 100.00 100.00 是 註:湖北三豐漢巍智能科技有限公司於2018年11月26日完成工商登記手續,截止到2018年12月31日尚未開展經營活動。2018年6月15日,公司第三屆董事會第十四次會議審議通過了《關於使用節餘配套募集資金永久性補充流動資金的議案》,同意將節餘配套募集資金1093.91萬元永久補充流動資金。截止2018年12月31日,募集資金帳戶餘額0萬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