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塑料垃圾製作學校磚牆?難怪他們說印度愛開掛

2020-09-03 不專業設計師BOB

為了應對印度大量的粉塵廢料浪費和整體環境汙染的產生,總部位於印度的犀牛機器公司和研發實驗室合作,推出了「二氧化矽塑料磚塊」(silica plastic block)。這是一種可持續的建築磚,由80%可回收的鑄造粉塵/沙子廢物和20%的混合塑料廢物製作而成。

在最初階段,通過在水泥粘結的粉煤灰磚(回收的廢物佔7-10%)和黏土磚(回收的廢物佔15%)中使用鑄造粉塵進行了實驗。該實驗還需要使用自然用品,例如水泥,肥沃的土壤和水。在後續的研究中R&d研發實驗室使用塑料作為粘合劑,完全消除了混合和固化後對水的需求。從成型過程中冷卻下來後,這些塊可以直接使用。

SPBs(矽膠磚)的強度是普通紅黏土磚的2.5倍。製作這些矽膠磚,材料需要約70%至80%的可回收鑄造粉塵,這意味可以節省80%左右的自然資源。並且矽膠磚經過進一步的測試和開發,皆符合使用標準。

犀牛機器公司接下來準備提出一整套完整的生態系統解決方案,以便全球的鑄造廠都可以使用這種技術製作可持續磚塊SPB。SPB將用來建造牆壁、廁所、學校校園、衛生所、行車道等。

如果這套方案成功,或許能為印度乃至全球緊缺的資源和嚴重的環境汙染謀求一項解決方案。

相關焦點

  • 印度用的食材竟是中國的「垃圾」,看完製作過程四個字形容
    印度用的食材竟是中國的「垃圾」,看完製作過程四個字形容能形容,那就是「黑暗料理」,其實說到美食,世界上的美食非常多,在中國就有很多,每個地區的美食都會有自己的特色。不僅是在中國,在國外也有很多不同的美食,但是能不能被外地人接受是另外一回事。
  • ...指數」:用塑料垃圾做領獎臺,東京奧組委關注海洋汙染|GMI-015案例
    奧林匹克運動是四年一屆的時間規模最大的綜合性運動會,2019年6月11日,2020年東京奧運會組委會宣布除了使用電子垃圾中回收利用的貴金屬製作獎牌,2020年東京奧運會帕運會的領獎臺也將貫徹環保理念,利用可回收的家用塑料產品進行製作。這是奧運會歷史上首次使用可回收材料製作獎牌和領獎臺,「綠會指數」(GMI)工作組認為這是一個非常具有首創性並且貫徹了可持續環保理念的案例,故特此推薦。
  • 令人反思:這些逼真的大型雕塑,都是用垃圾製作的
    照片上的這隻公雞被裝飾在牆上,充滿了做舊復古的藝術感,但實際上,它的材料都來源於垃圾,比如雞冠,就是用鐵皮牆製作出來的。這組作品來自阿爾圖爾·博爾達洛,他用回收的垃圾製作了一系列的動物雕塑,並將它們命名為《大型垃圾動物》系列。
  • 美國,塑料垃圾頭號生產國
    《科學進展》雜誌上的一篇最新研究論文表明,美國是塑料垃圾的頭號生產國,同時,在造成海洋塑料汙染方面,美國排名全球第三。這項新研究挑戰了曾經認為美國已經充分「管理」塑料垃圾的假設,即收集、適當地填埋、回收或以其他方式包裝塑料垃圾。
  • 美媒:美國塑料垃圾泛濫危害全球
    2010年,據估計,進入海洋的塑料垃圾估計為500萬至1300萬噸,既有來自固體垃圾處理基礎設施不充分的發展中國家,也有來自垃圾產生量非常之高的高收入國家。我們證實:2016年,美國產生的塑料垃圾量堪稱世界之最(4200萬噸)。其中14萬噸至41萬噸塑料垃圾是在美國非法傾倒的;15萬噸至99萬噸是進口了美國回收材料的國家管理不善所致。
  • 塑料垃圾侵佔世界瀕危遺產「進化島」 海豹把塑料瓶當玩具海鳥用...
    令人悲哀的是,這裡的海豹用塑料瓶當玩具,而屬於珍稀物種的海鳥只能用塑料垃圾來築巢。當地動物保護團體表示,雖然這片群島97%的區域禁止人類進入,但也阻止不了成噸的塑料垃圾隨著海水不斷衝上受保護的海岸。   作為達爾文進化論的靈感來源,厄瓜多的加拉帕戈斯群島可以說是一座天然的圖書館,因此這片群島也被稱為「進化島」。
  • 水果、蔬菜中也發現塑料垃圾,對人類危害真正開始了?
    本文參加百家號#科學了不起#系列徵文賽作者:文/虞子期塑料垃圾是我們生活之中最常見的一種物質,在幾乎所有的生活用具之中都存在它的足跡,而隨著人類的發展,塑料垃圾的影響可以說也是越來越大,山峰,海洋等區域都有它的足跡存在
  • 砌磚牆的施工方法
    那麼,如何砌磚牆,小編在下文將詳細介紹下砌磚牆的施工方法。一、砌磚牆的方法1.流動性(稠度):指在砂漿拌合物在自重或外力作用下產生流動的性質。2.保水性:指砂漿保全拌合水,不致因析水而造成離析的能力。二、磚牆的技術要求砌磚基礎的技術要求:磚基礎砌筑前,應先檢查墊土層施工是否符合質量要求,然後清掃墊層表面,將浮土及垃圾清除乾淨。
  • 美國成塑料垃圾頭號生產國
    最新研究表明:美國成塑料垃圾頭號生產國科技日報北京11月2日電 (實習記者張佳欣)10月30日發表在《科學進展》雜誌上的一篇最新研究論文表明,美國是塑料垃圾的頭號生產國,同時,在造成海洋塑料汙染方面,美國排名全球第三。這項新研究挑戰了曾經認為美國已經充分「管理」塑料垃圾的假設,即收集、適當地填埋、回收或以其他方式包裝塑料垃圾。
  • 研究:美是世界頭號塑料垃圾製造者
    ,點名指出五個亞洲國家——中國、印度尼西亞、菲律賓、泰國和越南,要為每年流入海洋的塑料垃圾負主要責任。近日發布於國際學術期刊《科學進展》的一項最新研究指出,美國把塑料垃圾汙染問題歸咎於亞洲國家,但美國才是世界上最大的塑料垃圾製造者。
  • 這個國家是世界上產生最多塑料垃圾的國家之一
    據估計,當談到對沿海塑料汙染量最大的國家時,美國可能高居世界第三。「全球範圍內的塑料汙染處於危機水平,」非營利性海洋保護協會的「無垃圾海洋」項目的高級主管、周五發表在《科學進展》雜誌上的論文的共同作者Nick Mallos說。「最麻煩的是,30多年來,(美國)沒有正視這個問題,而是將我們的塑料垃圾問題外包給發展中國家,」Mallos說。
  • 美國成為世界最大塑料垃圾製造者
    摘要:今年10月,美國環保署(EPA)發布了一項解決海洋垃圾問題的計劃,點名指出五個亞洲國家——中國、印度尼西亞、菲律賓、泰國和越南,要為每年流入海洋的塑料垃圾負主要責任。然而據美國《國家地理》雜誌報導,科學家們對這種說法並不認可。
  • 回收海洋垃圾製作炫酷新產品
    他們與品牌合作,使用回收漁網作為原材料製作服裝、眼鏡、衝浪板等產品。   他們不僅與Costa合作推出了一款使用再生漁網製作鏡架的太陽鏡,還推出了使用再生漁網製作的益智玩具。迄今為止,Bureo的Net Plus回收計劃已在全球收集了超過36.5萬公斤的廢棄漁網。
  • 美國是塑料垃圾的頭號生產國 海洋塑料汙染方面排名全球第三
    美國是塑料垃圾的頭號生產國,同時,在造成海洋塑料汙染方面,美國排名全球第三。這項新研究挑戰了曾經認為美國已經充分「管理」塑料垃圾的假設,即收集、適當地填埋、回收或以其他方式包裝塑料垃圾。此前的一項研究使用了2010年的數據,認為在全球範圍內,美國對廢物管理不善造成的海洋塑料汙染排名第20位,但當時沒有考慮塑料廢物出口的數據。研究人員使用了2016年世界銀行報告的關於217個國家或地區垃圾產生情況的數據。
  • 塑料海洋:全球海岸線發現的海洋垃圾90%與塑料製品有關
    隨著長大,她逐漸發現,海灘上這些美麗的自然造物正被越來越多的人造垃圾取代,甚至她還曾在海灘上看到過冰箱和電視機。對這些東西來源的好奇,和對於背後可能存在的環境問題的思考促使她拿起相機,前去海灘記錄這些垃圾的來去與命運。  近十年來,Mandy Barker一直追蹤海洋塑料汙染,開拓自己的攝影主題。她與科學家合作,深入海洋塑料汙染的第一線,拍攝全球各地的海洋垃圾。
  • 對我國海洋塑料垃圾問題的新認識
    2004年受伊拉克戰爭影響,國際油價突破40美元,持續上漲,塑料原料價格隨之大幅上漲,為塑料廢品回收利用打開了價格空間,中國開始逐漸大量進口塑料廢品進行循環再利用。可以說在21世紀以前,中國向海洋排放塑料垃圾極少。由於中國回收產業發達,20世紀90年代中期以來,進口處理了世界上主要發達國家的大量廢棄塑料,如美國、日本、英國、德國等。
  • 塑料垃圾造成的危害,人類何時才能醒
    有攝影師說 「 這是有史以來難得一見的精彩封面 」也有人說 「《國家地理》雜誌這一期的封面圖片非常絕妙、同時又令人感到沮喪 」在這一期的雜誌內容中,《衣索比亞的垃圾填埋場,一群斑鬣狗在垃圾塑料中尋找食物。
  • 研究:2040年全球塑料垃圾至少將達到7億噸
    你還在用塑料吸管嗎?研究人員發現,即使全球的人們從現在起扔掉吸管,儘量減少塑料垃圾的產生,到2040年塑料垃圾還是會達到7億噸以上,這對於海洋和野生動植物都是一場災難。新研究發現,如果全世界聯合起來立即採取行動來降低塑料消費,預計到2040年汙染環境的塑料垃圾仍將達到7.1億公噸。
  • 用廢棄塑料吸管挑戰製作世界上最大的海洋生物拼圖
    當研究人員解剖其屍體試圖探尋其死因時,竟驚人地發現它的胃裡裝滿了重達4公斤的塑料垃圾。」國家海洋局第二海洋研究所王小波在參加「遠洋樂堤港千園幼兒拼圖世界紀錄挑戰賽」啟動儀式現場時,再一次將這個真實的故事和大家分享。海洋科學家提醒公眾,人類任何的微小舉動都會在海洋裡掀起大風大浪。我們應該遏制亂扔垃圾的行為,保護海洋環境。
  • 總量世界第一 處理方法不當 美塑料垃圾泛濫危害全球
    【美國《科學進展》雜誌網站10月30日文章】題:美國加劇陸地和海洋塑料垃圾汙染  塑料垃圾影響環境質量和生態系統健康。2010年,據估計,進入海洋的塑料垃圾估計為500萬至1300萬噸,既有來自固體垃圾處理基礎設施不充分的發展中國家,也有來自垃圾產生量非常之高的高收入國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