塑料垃圾造成的危害,人類何時才能醒

2020-12-05 天下第二丶

作者:MAX 戶外精選

連結:https://www.zhihu.com/question/276414096/answer/404463509

來源:知乎

著作權歸作者所有。商業轉載請聯繫作者獲得授權,非商業轉載請註明出處。

PLANET OR PLASTIC?

(藍色地球還是塑料星球?)

這是 2018 年 6 月最新一期《國家地理》雜誌的封面,一隻塑膠袋漂浮在海面上,形成了如同冰川的形狀,而露出水面的只是「冰山一腳」

這期封面由墨西哥藝術家 Jorge Gamboa 創作,暗示了我們看到的塑料汙染只是九牛一毛,這也引起了廣泛的討論和熱議。

有攝影師說 「 這是有史以來難得一見的精彩封面 」

也有人說 「《國家地理》雜誌這一期的封面圖片非常絕妙、同時又令人感到沮喪 」

在這一期的雜誌內容中,《國家地理》也一改往日的風格,使用了大量具有視覺衝擊力的圖像和信息圖表,從而更加直觀的表現塑料汙染已經到了相當嚴重的程度。

以下圖片都是《國家地理》的攝影師

從世界各地拍攝下的

▼▼▼▼

在垃圾填埋場,一隻鸛周身被塑膠袋纏繞,無法飛翔,動彈不得。

在地中海,一直烏龜被一圈又一圈的廢棄塑料網所纏繞,依靠它自己的力量是完全不可能掙脫的。

本來應該寄居在海螺中的寄居蟹,把一個塑料蓋子當成了海螺,寄居其中。

在海洋中,遊泳能力不強的海馬通常會拽住海草或者珊瑚,才不至於被洋流衝走,但這隻印度松巴哇島附近的海馬,卻拽住了一根棉籤。

衣索比亞的垃圾填埋場,一群斑鬣狗在垃圾塑料中尋找食物。

據不完全統計,光是海洋塑料汙染,每年就會殺死數百萬的海洋生物,覆蓋 700 多個物種。

從浮遊動物到巨大的鯨魚,幾乎所有的海洋生物都會無意的攝入諸多的塑料微粒,這不一定會立即導致死亡,但隨著食物鏈的累積,終究會造成不可逆的傷害。

比如今年 2 月下旬,在西班牙的野生動物恢復中心,專家們就在一條離奇死亡的抹香鯨胃裡發現了約 58 斤重的塑料垃圾。

據科學家預計,到 2025 年時,預計海洋中每 3 噸的魚體內,就會含有 1 噸重的塑料;到 2050 年時,海洋中塑料的重量會大於魚的重量。

在看到這些塑料汙染對動物造成了危害的同時,我們也不禁反思,這麼多的塑料究竟是從何而來的。

其實,看看我們周圍就知道了。

從出生起的塑料奶瓶、塑料玩具;上學時的塑料彩筆、塑料筆袋;長大後幾乎所有商品的塑料包裝、電子產品的塑料外殼、日常塑料家居製品;醫療上的塑料一次性用品……

光是每分鐘,全球都會賣出百萬瓶塑料飲料。

塑料在我們生活中無處不在,我們對塑料也早已習以為常,它就像是水、空氣和陽光一樣,無處不在又缺一不可。

《國家地理》繪製的一張圖表明,從中可以看出,在最近的 50 多年來,人類製造的塑料數量呈現了爆發式的增長。

與此同時,塑料的回收處理和再利用卻沒有相應的匹配上。

在過去的近 1 個世紀裡,人類製造了 69 億噸的塑料垃圾,9% 循環利用,12% 被焚燒,79% 被掩埋或散落在自然中。

其中,大量西方國家的垃圾流入了東南亞國家。

在印度、孟加拉、菲律賓等地,每天都會有一船船的垃圾被運送過來,傾倒在河裡或者土地上。

拾荒者和回收塑料的人會從中挑選出自己需要的部分,剩下會流向海洋或者被填埋 ……

而在自然條件下,這些塑料垃圾需要長達 400 - 1000 年才能分解掉。

從這張全球塑料垃圾的流動圖中可以看出,垃圾最終在海洋上的覆蓋範圍有多廣,這是一個誰都無法逃避的汙染。

當然,可能有人會說,海洋受汙染不去就好了,事實遠比想像中危害大。

這些排放到海洋中的塑料垃圾,在經過長時間的日曬風吹水泡之後,逐漸碎化成了直徑小於 5mm 的塑料碎片微粒。

這些碎片被海洋生物所攝食,由隨著食物鏈,從而最終進入人體。

這些塑料微粒本身可能不帶毒性,但由於其疏水性,所以很容易吸附水中的重金屬以及大分子有毒化合物,從而將這些物質帶入到人體,造成永久損害。

此外這些微粒也可能進入到人類的飲用水系統,據非政府組織在全球十幾個國家的抽樣調查顯示,83% 的自來水發現了塑料微粒或塑料纖維,在美國這個數據高達 94%

隨著這些微粒進一步的碎化縮小,最後尺寸可以達到 1 微米,甚至懸浮在空氣中,未來我們呼吸的每一口空氣,可能都會含有塑料微粒。

關於塑料的問題討論,其實從未停止。

2009 年的時候,德國就和奧地利合拍了一部紀錄片《Plastic Planet》

2013 年,美國導演 Agela Sun 拍了一部紀錄片《Plastic Paradise》,對準了太平洋上的垃圾。

2015 年中國導演王久良拍了一部《塑料王國》,講述了中國「洋垃圾」的產業鏈,也引發了諸多的討論。

中國實施限塑令已經有 10 年了,但伴隨著外賣、網購行業的興起,一夜間似乎又回到從前。

即便現在不少店鋪開始改用紙袋、紙箱或者帆布袋,其在製造過程中所耗費的能源和水,間接造成了汙染並不會比塑膠袋少多少。

有研究固體廢棄物的學者做過實驗,一個帆布袋只有被重複使用超過 200 次,其對環境的影響才能優於使用 1 次塑膠袋。

塑料汙染問題是一個全球性的問題,它並沒有一個根本性的解決辦法,但每個人都有很多可以做的去儘量減少自己產生塑料垃圾。

當夜幕降臨,你躺在床上等待入眠的時候,或許可以想想 「我們究竟是想生活在一顆藍色行星上,還是掙扎在一堆塑料上?」

相關焦點

  • 塑料垃圾流入海洋造成的危害
    在人類長期的海洋開發過程中,由於開發利用的不當行為使得海洋遭受了嚴重的汙染。大量的塑料垃圾被排放到海中,給海洋的生態系統帶來了嚴重的威脅。儘管世界各國都在努力減少海洋垃圾數量,但是垃圾數量並未減少反而還有增加的趨勢。據統計,全球每天大約有8000萬件垃圾輸入海洋中。此外,每平方公里海面上漂浮的垃圾大約有13000件塑料垃圾。
  • 塑料垃圾的危害
    塑料垃圾的危害1.對身體造成嚴重影響日常使用的不可降解塑膠袋的主要原料是聚乙烯和聚氯乙烯,而聚氯乙烯塑料中殘留有氯乙烯單體,當一次性發泡塑料餐具的使用溫度達到65°C時,其中的有害物質就會滲入到食物中,
  • 海洋塑料垃圾都去哪了?
    01海洋塑料垃圾最後都去往何方了?環境之所以變得如此糟糕,一方面是因為工廠等生產不規範造成的汙染,另一方面則是因為人類產生的龐大垃圾。簡而言之,就是很多人認為海洋只不過是一個垃圾的搬運工而言,但事實卻並非如此。近日,由曼徹斯特大學伊恩凱恩博士所主導的研究團隊表明,有99%的海洋塑料垃圾最終都沉入了海底,到達了「海底垃圾場」,進而造成對海洋以及海洋生物的重大傷害。
  • 水果、蔬菜中也發現塑料垃圾,對人類危害真正開始了?
    本文參加百家號#科學了不起#系列徵文賽作者:文/虞子期塑料垃圾是我們生活之中最常見的一種物質,在幾乎所有的生活用具之中都存在它的足跡,而隨著人類的發展,塑料垃圾的影響可以說也是越來越大,山峰,海洋等區域都有它的足跡存在
  • 海洋塑料垃圾每年造成1500萬海洋生物死亡
    據法國《費加羅報》10月21日報導,法國發展研究院院士勞倫斯·莫裡斯女士的研究表明,每年大約有1500萬海洋生物因塑料垃圾而死亡海洋汙染會為海洋生物帶來極大的危害。本周,在厄瓜多首都基多舉辦的一次環境論壇上,勞倫斯·莫裡斯女士表示:「據統計在北大西洋,有30%的魚類在其生命周期內,都會食入大量的塑料垃圾。」受海洋汙染影響的海洋生物種類十分廣泛,例如魚類、鯨類、烏龜等,塑料垃圾對他們的危害是致命性的。
  • 塑料垃圾已進入人類體內!科學家發現,人體殘存塑料微粒
    塑料垃圾已經遍布了人們生活的各個角落,在我們的生活中塑料垃圾無處不在,先前衛星就拍攝到了海洋中漂浮的海洋垃圾,數目龐大令人咋舌,而地球上之所以會出現這麼多塑料垃圾,與人類對環境的破壞有著密不可分的關係。
  • 磷蝦成海洋塑料「剋星」?被分解後的塑料,可能造成更大危害
    我們都知道,海洋塑料汙染之嚴重已經達到了「不得不重視」的地步。研究發現,海洋塑料汙染在過去十年中呈指數級增長,每年有超過800萬噸的塑料垃圾流入海洋,給海洋生態系統造成的損失不可估量,並導致約100萬隻海鳥、10萬隻海洋哺乳動物和不計其數的魚類死亡。
  • 塑料的危害:塑料可給地球帶來的10大可怕的危害
    人類發明塑料之後,一開始並沒有想到它會對地球生態帶來如此巨大的危害。大量的塑料被遺棄在了大自然當中,為整個生態造成了巨大的危害。只不過,大多數時候,生活在人類社會的人們,根本就不會真正的意識到塑料所造成的危害都有哪些。
  • 塑料的危害:塑料可給地球帶來的10大可怕的危害
    人類發明塑料之後,一開始並沒有想到它會對地球生態帶來如此巨大的危害。大量的塑料被遺棄在了大自然當中,為整個生態造成了巨大的危害。只不過,大多數時候,生活在人類社會的人們,根本就不會真正的意識到塑料所造成的危害都有哪些。從被塑料圈困住的海龜到大量進食塑料的鯨魚,今天,小編就要分享,塑料的危害:塑料可給地球帶來的10大可怕的危害。
  • 什麼是塑料垃圾?我們應該怎麼做才能改變它們對我們造成的傷害?
    所以 這篇文章我來仔細描述一下,讓我們來解決這個重要問題並學習什麼是塑料汙染、出現的原因 、對人類的影響 以及我們要如何應對,一起來看看吧!那麼什麼是塑料汙染呢?塑料汙染是塑料物品及顆粒的累積,例如塑料瓶、塑膠袋和塑料微粒,在地球的環境中對野生動物及人類造成不利影響。塑料汙染是如何影響人類和動物的生命呢?
  • 塑料顆粒開始「入侵」人類胎盤,塑料垃圾到底有多可怕?
    被垃圾危害的海洋精靈你扔掉的塑料垃圾最後去了哪?每年約800萬噸塑料垃圾被傾倒入海洋科學家曾在英國《科學報告》雜誌上刊文稱,太平洋垃圾帶漂浮著超過8萬噸垃圾,主要是塑料瓶、塑膠袋等塑料製品,這些「塑料怪物」的面積接近160萬平方公裡,簡直觸目驚心!
  • 科學家發現吃塑料的蟲子,疑似基因突變?看來塑料又禁止不了了?
    文/行走天涯科學家發現吃塑料的蟲子,疑似基因突變?看來塑料又禁止不了了?20世紀被稱為最偉大的一種發明,毫無疑問肯定是塑料了,因為塑料的出現,幾乎解決了人類生活中方方面面。所以塑料很快就投入到了全球性大規模的生產當中,以至於如今我們眼睛所到之處,幾乎都能夠看到塑料製品的身影,卻殊不知21世紀的時候,塑料又成為了最危害自然生態氣候和地球環境的一種發明。主要原因是因為科學家在發明塑料的時候,沒有考慮到塑料製品成為垃圾之後,將會對地球造成多大的傷害和影響。
  • 塑料危機席捲全球 塑料對人類的危害有多大?
    2015年全球產生塑料製品超過3億噸,大量塑料垃圾通過填埋、焚燒等方式侵佔和汙染著生存環境  塑料危機席捲全球全球各地每個角落都有人再隨地亂扔塑料垃圾而流入海洋的塑料垃圾更是成為了一個巨大的威脅。城市中不同水體的塑料垃圾最終在馬尼拉大都市帕拉那克市海岸自由島的海灘上匯集。
  • 「難纏」的海洋塑料垃圾
    2020-11-26 17:18:21 來源: 廈門海洋預報臺 舉報   我們常常說塑料垃圾會對海洋生物造成不可逆的傷害
  • 海洋中的塑料垃圾,它們都去哪了?會對海洋生物造成怎樣的危害?
    而且經過統計發現,全球每年這種垃圾就有超過了3000萬噸,因為它們的體型比較小,質量也很輕,所以有2/3的垃圾,通過一些河水,或者是風力進入了海洋裡面。雖然統計的是這些垃圾最後進入了海洋,但是令大家奇怪的是,我們並沒有看到它們的存在。
  • 萬米海底淪為塑料垃圾槽 會對深海物種造成什麼影響尚不清楚
    被海漂垃圾覆蓋的海灘 資料圖 新華社記者姜克紅攝紐卡斯爾大學自然和環境科學學院研究人員從馬裡亞納海溝和另外5個深度超過6000米的海溝捕捉並分析海洋動物樣本,在這6個海溝都發現有片腳類動物攝入塑料微粒,而且越靠近海床覓食,攝入塑料微粒越多。 在馬裡亞納海溝提取的所有動物樣本體內都含塑料微粒。片腳類動物外形像蝦,體型微小。
  • 猖獗的塑料垃圾 |「白色汙染」進攻海洋,塑料微粒進入食物鏈
    無所不在的塑料製品方便了人們的生活,但由此產生的塑料垃圾,對生態環境造成不少汙染。以塑膠袋為首的塑料製品造成的白色汙染正在一步步危害自然環境和人們的正常生活。散落在街頭的塑料垃圾會堵塞下水道,汙染水體和土壤,甚至被動物吃掉,進入人們的食物鏈。
  • 海洋垃圾汙染危害海洋生物生存,如何處理?
    海洋垃圾汙染危害海洋生物生存,如何處理?
  • 海洋塑料危害大 光譜技術來救場
    特別是近年來,隨著外賣、快遞等產業迅猛發展,塑料廢棄物的增量顯著,造成的壓力非常突出。人類將為塑料垃圾汙染「買單」在生態環境部發布的海洋環境狀況公報中,不論是海面漂浮垃圾、海灘垃圾還是海底垃圾,塑膠袋、塑料瓶等塑料類垃圾數量都是最多的,約佔海洋垃圾的77.5%-88.7%。
  • ...可能隨食物鏈傳遞危害人體,生態環境部:塑料垃圾已佔到海洋垃圾...
    每經記者:李彪 每經編輯:陳旭 海洋中的塑料垃圾問題日益突出,微塑料存在著進入人類食物鏈的風險。 9月25日,生態環境部舉行9月例行新聞發布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