萬米海底淪為塑料垃圾槽 會對深海物種造成什麼影響尚不清楚

2021-01-19 北晚新視覺網

海洋中的塑料汙染早已為人所知,如今,英國科學家發現塑料汙染不僅存在於海洋淺表,而且延伸至海洋深處,包括大部分水深在8000米以上、最深超萬米的地球最深海溝馬裡亞納海溝。

被海漂垃圾覆蓋的海灘 資料圖 新華社記者姜克紅攝

紐卡斯爾大學自然和環境科學學院研究人員從馬裡亞納海溝和另外5個深度超過6000米的海溝捕捉並分析海洋動物樣本,在這6個海溝都發現有片腳類動物攝入塑料微粒,而且越靠近海床覓食,攝入塑料微粒越多。 在馬裡亞納海溝提取的所有動物樣本體內都含塑料微粒。片腳類動物外形像蝦,體型微小。

另外5個海溝分別是位於東南太平洋的秘魯-智利海溝、位於西南太平洋的新赫布裡底海溝和克馬德克海溝、位於西北太平洋的日本海溝和伊豆小笠原海溝。

研究人員稱,深海成了塑料碎片的「終極(垃圾)槽」。

英國《衛報》27日援引研究牽頭人艾倫·賈米森的話說:「如果你汙染了一條河,還能被衝乾淨。如果汙染了海岸線,還可以被海潮稀釋,但是在海洋最深處,它會原地不動。」

研究人員認為, 「很可能不剩什麼海洋生態系統未受塑料汙染影響了」。

塑料物對深海物種的影響尚不清楚,但是研究人員估計,這種影響類似對淺海動物的影響,例如阻塞消化道、妨礙它們活動。深海動物相比而言更脆弱,因為海溝本來就是個食物資源短缺的生態系統,那裡的動物發現什麼都會吞下。

研究報告發表於最新一期英國《皇家學會開放科學》雜誌。

【延伸閱讀】

BBC紀錄片拍到抹香鯨吞食塑料桶 每年大量生物死於海洋垃圾

2017年12月6日訊,環球網綜合報導 據英國《每日郵報》12月4日報導,近日,英國廣播公司(BBC)播出的《藍色星球2》紀錄片顯示了一幕令人震驚的場景:一頭巨型抹香鯨試圖吃一個藍色的塑料桶,還有一隻被塑料牙籤穿透腸子而死掉的小信天翁。

據悉,《藍色星球2》這檔紀錄片已被1700多萬英國人乃至全世界數億觀眾看到,更多令人心碎的真實鏡頭揭示出海洋正遭到塑料垃圾的汙染,導致海洋生物混淆了它們的食物,吃了塑料垃圾而死亡,同時提醒我們人類的行為已經破壞了海洋環境。該紀錄片也是為了號召人們保護海洋,和政府一起解決塑料給海洋帶來的危害問題。

英國南極考察隊的露西奎因(Lucy Quinn)將在10日播出的《藍色星球2》節目中帶人們一起看小信天翁如何吃掉這些塑料垃圾。她談到:「40年來大西洋南部的南喬治亞島的鳥類數量不斷下降,這主要歸咎於人類丟棄的塑料漁具和其它垃圾。」

為保護鯨魚和海豚而設立的Orca公司的總監莎莉漢密爾頓(Sally Hamilton)在一份報告中稱,塑料汙染可能會使許多海洋生物群體面臨滅絕的危險。雖然對塑料搬運袋進行收費的措施在減少海洋汙染上產生了積極的影響,但這只是冰山一角。每年有數千噸的一次性塑料垃圾被倒入海裡,數千頭鯨和海豚被殺死。

她進一步表示:「我們需要徵稅以遏制我們對一次性塑料物的依賴,這些塑料物正在破壞我們的環境。」她建議:「漁民在捕捉到鯨魚或者海豚時,不能傷害它們,遇到動物受傷或者其它嚴重問題時要及時上報相關部門。我們需要政府和行業努力遏制數百萬噸有毒物質對環境造成更大的危害。」(實習編譯:杜園園 審稿:朱盈庫)

來源:綜合新華社、環球網

流程編輯:tf011

相關焦點

  • 萬米海底淪為塑料垃圾槽 會對深海物種造成什麼影響
    海洋中的塑料汙染早已為人所知,如今,英國科學家發現塑料汙染不僅存在於海洋淺表,而且延伸至海洋深處,包括大部分水深在8000米以上、最深超萬米的地球最深海溝馬裡亞納海溝。被海漂垃圾覆蓋的海灘 資料圖 新華社記者姜克紅攝紐卡斯爾大學自然和環境科學學院研究人員從馬裡亞納海溝和另外5個深度超過6000米的海溝捕捉並分析海洋動物樣本,在這6個海溝都發現有片腳類動物攝入塑料微粒,而且越靠近海床覓食,攝入塑料微粒越多。 在馬裡亞納海溝提取的所有動物樣本體內都含塑料微粒。片腳類動物外形像蝦,體型微小。
  • 什麼情況?40公斤塑料的鯨魚 這到底是個什麼梗?
    什麼情況?40公斤塑料的鯨魚 這到底是個什麼梗?,塑料垃圾再次向海洋生態伸出了「魔爪」。日前,一頭年幼的雄性鯨魚在菲律賓擱淺死亡,專家驗屍後發現,鯨魚胃內積存多達40公斤塑膠袋,它因無法消化大量塑料,導致胃部出血休剋死亡。一件由垃圾製成的裝置藝術品。這件藝術品由5噸從太平洋中收集的塑料垃圾組成。
  • 鯨魚胃內存積40公斤塑料 專家呼籲各國政府採取行動
    日前,一頭年幼的雄性鯨魚在菲律賓擱淺死亡,專家驗屍後發現,鯨魚胃內積存多達40公斤塑膠袋,它因無法消化大量塑料,導致胃部出血休剋死亡。一件由垃圾製成的裝置藝術品。這件藝術品由5噸從太平洋中收集的塑料垃圾組成。
  • 海底10000米處有什麼?科學家深入馬裡亞納海溝,發現深海生物
    文|科學蟲洞深海對於很多人來說是非常可怕的,在大家眼中,這裡會有很多潛在的危險,比如龐然巨物等等。那麼,海底10000米處有什麼呢?還會有生物存在嗎?馬裡亞納海溝海底10000米是什麼概念?意味著如果將世界最高峰珠穆朗瑪峰放在這裡,它都不能露出海面。
  • 99%的海洋塑料垃圾都去哪了?原來海底有個垃圾場
    人們通常認為,海洋表面的微塑料顆粒會直接沉降到下面的海底,失蹤的99%海洋塑料可能抵達深海,但仍不清楚其具體位置。然而,海洋表麵塑料濃度僅佔全球海洋塑料的1%。大部分塑料都沉入了深海。目前,這些塑料在深海底部的位置仍不清楚。
  • 海洋垃圾汙染有多嚴重?萬米深海生物以塑料為食
    據英國《每日郵報》11月16日報導,近日,科學家在海洋最深處生物的胃裡第一次發現了塑料纖維。研究人員發現,在太平洋近7英裡(約1.1萬米)深處的甲殼類動物以塑料為食。這一發現表明海洋深處也遭到了人造垃圾的汙染。
  • 海底一萬米沒有魚卻發現了塑料,這會給人類帶來多大威脅?
    很多人都會發問太空裡有什麼,但卻很少有人會問,海洋裡有什麼?有一群科學家從生物學的角度給出的答案是沒有,他們認為魚類的極限深度應該在8200米左右,當然這也只是一種推測究竟正不正確還需要更多的考察。——塑料垃圾來自中科院和浙大的科研團隊在馬裡亞納海溝10908米的海水和深海軟泥裡,檢測出了大量微塑料
  • 科學家發現類似龍蝦新物種,體內現塑料垃圾,對人類有什麼影響?
    那就是對馬裡亞納海溝(Mariana Trench)地區的研究又發現了一些新物種的出現,但是新物種的出現「連同」出現了一些令人擔心的問題,這對我們人類來說可能是一種不好的「徵兆」,後面我們會說形成惡性循環。確實在這個新的生物之中也發現了與人類相關的物質,可以說完全是由人類所引起的。
  • 深海1萬米,沒發現生物,卻驚現微塑料!難怪禁釣有人拍手稱快
    人類帶著這個問題開始了探索之旅,製造了各種深海下潛設備,我國的蛟龍號也是其中之一,最大載人下潛深度為7062米。知道嗎,水下1000米的深度,普通的人體在這個深度會瞬間被「壓」扁!在馬裡亞納海溝中,每升海水最多含有13.51份微塑料,這比之前調查的太平洋和大西洋海底地下水中塑料數據高出四倍左右。更駭人聽聞的是,馬裡亞納海溝最底部的沉積物每升海水中的微塑料甚至達到了2200份。據估計,每年有大約1300萬公噸的塑料廢物進入海洋,而後通過被魚群進食,最後再通過食物鏈進入到人類的餐桌上。海水中的微塑料,最後很可能重新回到人類的世界!
  • 人類創造了「第七大陸」,每年擴建8萬平方公裡,鯊魚正在吃塑料
    石油、重金屬、農藥、生活汙水等等,每年有數不盡的海洋汙染物被人類有意或無意地傾瀉入海,其中僅漂浮在海面上的垃圾就已經超過350萬平方公裡,比印度的國土面積還大,是法國面積的7倍多,而這個數字正以每年8萬多平方公裡的速度增加。它被稱為人類創造出的「第七大陸」!
  • 新物種引發生存危機,深海中到底發現了什麼?科學家:必須停止
    我們地球70%的表面積被海洋所覆蓋,最深的地方超過萬米,比珠穆朗瑪峰還要高。,適合生物的生存,所以地球上的生物是多種多樣的,最近科學家發現了新物種但是卻高興不起來,這是為什麼呢?塑料顆粒有兩方面的來源,第一點是人類的汙染物已經從近海來到了深海中,被海底的這些新生物直接吞進肚子,但是無法消化,一直存在於身體中。
  • 馬裡亞納海溝深處存在數百種物種,影像中的深海魚出乎意料的好看
    在這樣深的海底,如果「深海挑戰者」號有任何損毀,卡梅隆在巨大的深海壓力下,會在意識到的瞬間死去。但就是這樣深的海底,也有生物的存在。在馬裡亞納海溝8145米的地區,光線照不進來,黑暗、寂靜、壓力極大、溫度低、含氧量低、食物資源匱乏。在這樣惡劣的環境下,研究人員發現了數百種物種存在,其中獅子魚站在了這裡食物鏈的頂端。
  • 海洋塑料垃圾每年造成1500萬海洋生物死亡
    海洋汙染會為海洋生物帶來極大的危害。本周,在厄瓜多首都基多舉辦的一次環境論壇上,勞倫斯·莫裡斯女士表示:「據統計在北大西洋,有30%的魚類在其生命周期內,都會食入大量的塑料垃圾。」受海洋汙染影響的海洋生物種類十分廣泛,例如魚類、鯨類、烏龜等,塑料垃圾對他們的危害是致命性的。
  • 垃圾已經遍布海陸空,海底11000米有垃圾,30萬米空中也有
    海洋垃圾無處不在,危害海洋生物,惡果回到人類自身馬裡亞納海溝是世界第四級,深達11000米,水壓為1100個地球表面大氣壓,由於極端的壓強,至今為止,極少數人會去挑戰這「令人窒息」的深淵。除了壓強外,還有一個重要的原因就是海洋深處有著很多未知的生物,所以人類在沒有足夠把握的情況下,是不敢輕易去碰觸它的。
  • 深海堆積大量微塑料,每立方海水高達190萬個塑料顆粒
    塑料垃圾遍布全球,是湖泊和海洋的重要垃圾來源 。在河流和三角洲的沉積物中。從浮遊動物到巨型動物,好幾種生物的胃裡都有。微塑料已經在遙遠的環境中被觀察到,如蒙古山區的水和廣泛的海洋沉積物沉積在海平面以下5公裡處,都有微塑料。
  • 塑料會給海底帶來多大的危害?看過之後你還會亂扔垃圾嗎?
    2018-03-29 08:20:01 來源: 路痴旅行 舉報   說到大海你能想到什麼
  • 萬米海底:妙不可言!中國奮鬥者號坐底馬裡亞納海溝10909米
    400多年前伽利略第一次把望遠鏡指向星空,與此同時也把人類的好奇心、求知心瞄上了太空,短短幾百年間人類發射了衛星、把太空人送出地球,同時登上了38萬公裡之外的月球,徹底實現了九天攬月,而最遠的星際探測器旅行者一號,飛行43年已經距離地球224億公裡,並且和地球尚有通信。
  • 中國傳出海底3900米畫面,西方卻「急」了,這是怎麼回事?
    浩瀚的海洋想必很多人都領略過,人們一直對海洋深處有一種特別的嚮往,因為一直以來海底都藏著許多不為人知的秘密,每一次潛水都能給人們帶來意外的驚喜,至於為什麼要探索海洋,除了滿足好奇心以外,更多的是為了資源。地球上方百分之七十的石油和天然氣都是在海洋中開發的,其中還有一大半存於深海,隨著地球上可用能源越來越少,對深海的探索顯得格外重要,大海深處總是會藏著令人意想不到的景象!
  • 深海10898米,沒發現生物,卻驚現微塑料!難怪禁釣有人拍手稱快
    人類帶著這個問題開始了探索之旅,製造了各種深海下潛設備,我國的蛟龍號也是其中之一,最大載人下潛深度為7062米。知道嗎,水下1000米的深度,普通的人體在這個深度會瞬間被「壓」扁!在馬裡亞納海溝中,每升海水最多含有13.51份微塑料,這比之前調查的太平洋和大西洋海底地下水中塑料數據高出四倍左右。更駭人聽聞的是,馬裡亞納海溝最底部的沉積物每升海水中的微塑料甚至達到了2200份。據估計,每年有大約1300萬公噸的塑料廢物進入海洋,而後通過被魚群進食,最後再通過食物鏈進入到人類的餐桌上。海水中的微塑料,最後很可能重新回到人類的世界!
  • 日本人探索海底10000米,發現了這些東西
    但是隨著人類在地球上的發展,人類對海洋的汙染和破壞越來越嚴重,而且已經導致了大家都難以想像的結果了,這樣下去不僅威脅到海洋環境的生存,還更威脅到了那些海洋生物,日本人看到10000米深的海底,並表示深海底裡的一些東西給人類帶來了警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