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洋中的塑料汙染早已為人所知,如今,英國科學家發現塑料汙染不僅存在於海洋淺表,而且延伸至海洋深處,包括大部分水深在8000米以上、最深超萬米的地球最深海溝馬裡亞納海溝。
被海漂垃圾覆蓋的海灘 資料圖 新華社記者姜克紅攝
紐卡斯爾大學自然和環境科學學院研究人員從馬裡亞納海溝和另外5個深度超過6000米的海溝捕捉並分析海洋動物樣本,在這6個海溝都發現有片腳類動物攝入塑料微粒,而且越靠近海床覓食,攝入塑料微粒越多。 在馬裡亞納海溝提取的所有動物樣本體內都含塑料微粒。片腳類動物外形像蝦,體型微小。
另外5個海溝分別是位於東南太平洋的秘魯-智利海溝、位於西南太平洋的新赫布裡底海溝和克馬德克海溝、位於西北太平洋的日本海溝和伊豆小笠原海溝。
研究人員稱,深海成了塑料碎片的「終極(垃圾)槽」。
英國《衛報》27日援引研究牽頭人艾倫·賈米森的話說:「如果你汙染了一條河,還能被衝乾淨。如果汙染了海岸線,還可以被海潮稀釋,但是在海洋最深處,它會原地不動。」
研究人員認為, 「很可能不剩什麼海洋生態系統未受塑料汙染影響了」。
塑料物對深海物種的影響尚不清楚,但是研究人員估計,這種影響類似對淺海動物的影響,例如阻塞消化道、妨礙它們活動。深海動物相比而言更脆弱,因為海溝本來就是個食物資源短缺的生態系統,那裡的動物發現什麼都會吞下。
研究報告發表於最新一期英國《皇家學會開放科學》雜誌。
—— 分享新聞,還能獲得積分兌換好禮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