細菌戰受害者:控訴日軍細菌殺人 這是一輩子的戰鬥

2021-01-08 中國新聞網

細菌戰受害者經常聚在一起,商討如何對日訴訟。

  控訴日軍細菌殺人 我不放棄

  開篇語

  11月4日,是常德細菌戰受害者紀念日。每年的這一天,一群白髮蒼蒼的耄耋老人就會聚集在一起,共同揭露日軍細菌戰罪行,商議對日訴訟索賠。70多年前,日軍對中國發動了慘無人道的細菌戰,僅湖南常德,就有超過1.5萬人因感染鼠疫而死亡。而今年,前來參加集會的細菌戰受害者明顯減少。

  「1997年,我們有61位原告參與對日本細菌戰的訴訟,現在只剩下21位,2/3的人已經去世了。」常德細菌戰受害者協會常務副會長徐萬智嘆息說。70年過去了,細菌戰對他們的傷害依然在延續。有人截肢截癱、終生殘疾,有人全家遭戕害,只剩一根獨苗。20年間,來自湖南常德、浙江麗水、義烏等地的細菌戰受害者開展了對日本的細菌戰訴訟,但日本法院卻始終拒絕賠償。但中國的細菌戰受害者從未放棄,他們一直在抗爭。「日本政府必須承認這段歷史並做出賠償,這件事情我們要世世代代進行下去。」幾乎所有的細菌戰受害者都態度堅決。

  倖存者張禮忠:

  常德1.5萬人死於細菌戰

  他家6位親人喪生

  20年來他6赴日本打官司

  86歲的張禮忠時常回憶起75年前的那個早晨,父親挑著四弟和五弟的屍體,把他們安葬在郊外的亂墳崗。那種刺心的痛,他一輩子也忘不了。1941年11月4日,日軍在常德空投鼠疫菌,張禮忠家中共有6名親人在兩年內喪生。從1998年開始,張禮忠開始搜集日軍在常德實施細菌戰的罪證。幾年走村入戶,他整理出一份7643人的受害者死亡名冊,成為日軍當年在常德實施細菌戰的鐵證,並被日本法院採用。從1997年開始,日本法院三次判決,都拒絕向中國細菌戰受害者做出賠償。張禮忠先後6次自掏腰包到日本參加訴訟,並在日本發表演講,講述日軍當年在常德犯下的滔天罪行。他說,他不會放棄,這是一輩子的戰鬥。

  文、圖 / 廣州日報全媒體記者肖歡歡

張禮忠

  張禮忠的頭髮幾乎掉光,眼睛眯成一條縫,身材異常瘦削,滿臉皺紋寫滿了滄桑。雜物間,幾十捆發黃的材料堆在牆角。這是幾萬件日軍當年用細菌戰殘害常德百姓的照片和文字材料。75年前,他一家13口在日寇的細菌戰中只剩3人,每次說起這些悽慘往事,老人都會傷心得好幾天吃不下飯。

  「兩個弟弟死在我面前」

  老人拿著拍攝於1938年的一張全家福給記者看。當時,張禮忠還叫張國珍,6歲,排行老二。當時,他的家中有13口人,還有奶媽、傭人、丫頭以及兩個學徒,住在常德城區最繁華的高山巷口常清段。父親張金庭開著一家刻字店,因為有一門刻橡皮圖章的手藝,所以家境殷實。「當時我們家有200多平方米,我還有一個很大的房間。」

  1939年冬,日軍飛機轟炸常德廣場,血肉模糊的屍體就放在街口,張禮忠嚇得晚上不敢回家。1940年5月,日軍飛機在常德投放燃燒彈,整條街火光沖天,他家的房子也燒成了灰燼。

  「天不怕,地不怕,就怕飛機拉粑粑(扔炸彈)」,這是張禮忠兒時唱得最多的歌。1941年的一次轟炸中,張禮忠的左邊小腿被一塊彈片炸傷。老人指著左邊腿上一個梅花狀的疤痕說。當天下午,警報解除後,街上的牆上血肉模糊,電線桿上到處都掛著人的五臟六腑和手、腳,防空洞裡也有很多屍體,惡臭不堪。當時沒有東西消毒,他隨手抓起一把菸絲包紮,後來傷口感染化膿,雙腿爛掉,醫生甚至讓他去截肢。直到1950年,他的雙腳才痊癒。

  1942年4月的一天,兩個弟弟開始發高燒。父親請來一個郎中,郎中說是鼠疫。第二天先後死亡。「我眼睜睜看著他倆身體抽筋,一點點在我面前斷氣。」張禮忠泣不成聲。奶奶用毛巾捂著嘴哭,都咳出血來了,生怕被保長、甲長知道,拉去火燒。第二天清早,父親把兩個弟弟放在兩個籮筐裡,偽裝成睡覺的樣子,上面蓋著一層衣服。兩具屍體放在一個木匣子,因為匣子太小,四弟的手還露在外面。

  一家人只剩我一個人

  祖母悲痛欲絕,到這一年冬天也病故了。祖父也於1943年9月感染鼠疫病故。

  當時家中還有一位40歲的奶媽,1943年常德會戰時,所有人都在撤退,而她無家可歸,要求留下幫張家看守老屋。一個月後,日軍敗走。張禮忠和父親回到家,房屋盡毀,奶媽死在門外的土洞旁,屍體開始腐爛,褲子已經被扒掉,身上也有刀傷,顯然是被日寇強姦後殺害。張禮忠哽咽得說不出話來,他雙手捂臉,淚水從指縫中滑落。

  兩年內死了6口人,房屋兩次被燒光,作為家中頂梁柱的父親也承受不了這種巨大的打擊,成了植物人。1944年秋,他在逃難途中病死,時年43歲。此時,一個13口的人家,只剩下母親、大哥張國彥和張禮忠三人。但父親去世時哥哥只有15歲,還沒有掌握父親刻字的技術,怎麼能養活一家人呢?母親只好帶著張禮忠哥倆到一個遠方表叔的船上做工,當起了縴夫。大哥最終因為無人照料,得病後到處乞討,1948年去世,時年僅19歲。「3年之間我家7口人被毒殺,現在只剩下這一張照片了。」說罷,又是一陣痛哭。

  「死一個人就像死一隻雞」

  「當時死一個人就像死一隻雞那樣平常。」張禮忠說,鎮上的兩家棺材鋪本來還有不少存貨,鼠疫發生後兩三天就把存貨賣光了。後來死的人就只好用棉被、草蓆包著,抬到亂墳崗埋掉。後來埋人的地方都沒有了,只要往黑瓦窯裡塞,黑瓦窯滿了就往枯井裡塞,枯井塞滿了就往河裡扔。

  一開始,張禮忠家中有人死亡,還要請和尚、道士到家中做法事超度。到後來,因為死人太多,和尚、道士都不敢下山了。

  在西洞庭湖,有個大湖名叫氈帽湖,很多貧苦老百姓在湖邊搭上臨時窩棚,開荒種菜。但1941年11月4日清晨,裝載著鼠疫細菌的炸彈在快要飛抵常德前,飛行員在檢查投彈裝置時,落了一枚細菌彈到洞庭湖中。氈帽湖柴山裡的老百姓由於與世隔絕,不知道湖裡掉下了細菌炸彈。有人划船到周家店、石公橋賣魚時感染了鼠疫,帶回了柴山村。

  從1942年春開始,柴山村鼠疫大爆發。他回憶說,當時船上都是腐爛的屍體,成群的烏鴉在啃食,天空黑壓壓一片,非常瘮人。而湖邊,鳥、魚、野狗、人的屍體混在一起。不到兩個月時間,氈帽湖沿岸就死了1500多人。此後3年內,再也沒有人到這裡砍柴捕魚了。至今憶起,張禮忠都覺得驚悚,他常從噩夢中驚醒。

  731部隊老兵承認投細菌

  儘管日本竭力否認當年在中國進行過細菌戰,但曾6次前往日本的張禮忠接觸到了多位當年參與研製的日本「731部隊」老兵。筱塚良雄就是其中一位。

  1939年,15歲的筱冢良雄加入731部隊少年班。同年5月,他和其他9名少年隊員一起,被送到中國哈爾濱市郊的「731部隊」總部。筱塚良雄告訴張禮忠,在這個秘密部隊裡,他參加了跳蚤的繁殖和細菌的生產工作,大量生產鼠疫、傷寒、霍亂、炭疽等。儘管上司從來不說這些細菌什麼用途,但下級隊員都知道,這些細菌被送往南京等地,從飛機上投下,達到大規模殺害中國人的目的。

  筱塚良雄1945年被俘關押在撫順戰犯管理所,1956年被釋放回國,他曾多次為中國受害者作證,要求日本政府給予賠償。在證言中筱冢良雄說,731部隊培養了許多跳蚤,並使它們感染瘟疫。「我的任務是把帶跳蚤的老鼠和一些未脫粒的麥子放進籠子,關進黑屋。老鼠死掉後,我把這些跳蚤收集到玻璃容器裡。最多的時候,我們每30小時就能生產出幾公斤的細菌。」

  2007年,張禮忠在日本見到了筱塚良雄。「他深深地向我鞠了一躬,說當年在中國犯下了滔天罪行,要悔罪。」

  掏10萬元搜集日軍罪證

  1998年初,張禮忠從電視上知道了細菌戰受害者要向日本索賠的消息。第二天他就寫報告要求加入。一開始,兒子對此並不支持,認為事情已經過去了,索賠沒有意義。但老人性格倔強,堅決要去當志願者。

  張禮忠去走訪時,很多細菌戰倖存者嫌麻煩,也怕惹麻煩,都不願意參與。細菌戰受害者分布非常分散,他聽說一個鎮上有個道士當年專門給死者家裡做道場,於是便找到他,順藤摸瓜找出一連串當年的死者名單。66歲的張禮忠像小夥子一樣騎自行車,每天穿梭在偏僻的山村。最多一天要騎100多公裡。有時天氣太晚,來不及回家,他就和志願者們露宿在農戶家中,順便向他們打聽線索。每天充飢的食物是自帶的乾糧,頂著酷暑,冒著嚴寒,走村入戶座談。

  由於細菌戰調查委員會是民間組織,張禮忠的所有花費都從退休金中支出。從1998年3月至2007年3月的10年間,他自掏腰包5萬多元。有一些細菌戰受害者癱瘓在床,無人照料,張禮忠有時也會接濟一下。20年間,老人用在調查日本細菌戰證據上的花費達10萬元。

  最終,一份詳細的細菌戰死亡者名單,成為對日訴訟的鐵證之一,被日本律師團、法庭所確認。據張禮忠調查,在常德,細菌戰直接死亡的中國軍民有7643人,大概有1.5萬名常德平民在這場災難中喪生。

  6次赴日本打官司

  如今,歲數大了,張禮忠最大的擔憂就是隨著細菌戰受害者陸續去世,這段歷史會被人遺忘。最近幾年,小學都沒有讀完的他出了兩本書,記錄這段歷史,其中一本叫《鐵證如山 不容抵賴》。每次孫子們回家吃飯,張禮忠就講那段歷史,「不管他們感不感興趣,都要往他們耳朵裡灌。」

  20年間,張禮忠先後6次前往日本參與訴訟,對日訴訟的每個時間點他都記得。1997年,常德部分細菌戰受害者的61名原告,在日本友好人士的幫助下,向日本東京地方法院遞交訴狀,經過5年27次開庭,終於做出一審判決。法院認定,1940年到1942年,731部隊在中國浙江、湖南等地用鼠疫菌和霍亂菌混入當地軍民的食物中,殺害中國居民。但法院駁回了原告的訴訟請求。

  2005年7月19日,東京法院作出二審判決。張禮忠和其他受害者遠赴日本進行聲援、宣傳活動,他還在東京街頭散發自己手繪的日本細菌戰小冊子,向日本民眾傳播當年日軍在常德犯下的滔天罪行。「殺家之仇,不共戴天。受害者要求的是謝罪、賠償兩方面,缺一不可。沒有賠償的謝罪,是虛偽的謝罪。沒有謝罪的賠償,不是真心的賠償。」

  如今,張禮忠最大的心願就是自己身體健康,這樣才能與日本政府戰鬥到底。「我現在一不抽菸,二不喝酒,攢錢一是為了收集細菌戰的資料,二是為了到日本打官司,要一個公正的判決。我要把身體養好,活到100歲,跟他們鬥爭到底,等到日本政府向我們賠罪的那一天。」

相關焦點

  • 侵華日軍細菌戰受害者後代:還原真實的歷史現場 為無名者正名
    文章裡面表述:「侵華日軍的鼠疫戰是建構的,並不是歷史的真實」「儘管在十多年前,中國的細菌戰官司在日本打贏了,但對我來說,所有的證據都經不住推敲」「揭開此事的真相,對中國人來講是蠻痛苦的一件事情」……「這篇文章傷害了細菌戰受害者後代的感情。」
  • 揭秘侵華日軍細菌戰第100部隊:把活人當作豚鼠做實驗
    如今,恐怖的細菌戰已經成為歷史,日本侵略者企圖極力掩蓋的歷史真相已經被揭開。我們要控訴侵略者當年慘絕人寰的累累罪行,更要記住當年在如此威脅之下,依然頑強奮鬥的同胞。這些同胞見證了第100部隊帶來的苦難,也為取得抗戰勝利而不屈抗爭。
  • 日軍「731」活人細菌實驗3000餘受害者名單確認
    >   「731」活人細菌實驗3000餘受害者名單確認  東北網5月13日訊 權威專家金成民近日對外公布最新史料發現———1939年至1945年,至少有3000餘無辜生靈被侵華日軍第七三一部隊在哈爾濱平房區本部直接用作活體細菌試驗材料,無一生還,研究人員已獲得3000餘受害者確切名單。
  • 衢州細菌戰:中國受害者的75年[組圖]
    這是記者拍攝的第70位細菌戰受害者。1940年10月4日,日軍「731」部隊在衢州空投下大量帶有鼠疫等病菌的麥粒、棉花、跳蚤,拉開了日軍對華細菌戰的序幕。衢州成為受災最嚴重的地區。時至今日,衢州仍有一百多名老人忍受著細菌戰病痛的折磨。
  • 揭秘日軍731部隊細菌試驗受害者身份
    731部隊罪證陳列館館長金成民(右一)向山邊悠喜子(中)介紹731部隊細菌戰及人體實驗受害者牌位。  本版圖片均由侵華日軍731部隊罪證陳列館提供  中國學者近日宣布,日軍侵華時期,被日本憲兵隊以「特別移送」方式交給關東軍第731部隊進行人體實驗的受害者中,已有1467人的身份得到確認。據專家估算,這個被日本侵略者稱作「馬路大」的群體,至少在6000人以上。   所謂「馬路大」,在日語中意為「圓木」,是731部隊對那些接受人體實驗的受害者的汙辱性稱呼。
  • 組圖:齊齊哈爾日軍毒氣事件受害者控訴日軍罪行
    「八四」事件受害者發言 「八四」事件受害者展示傷痕 「八四」事件受害者在東京集會   日本市民團體八月三日晚在東京集會,對前來控訴舊日軍在華遺棄化武罪行及遺害的齊齊哈爾「八四」事件受害者表示聲援,呼籲日本政府對此承擔起政治和道義責任。
  • 被刻意隱瞞的日軍暴行,死亡人數近百萬
    (圖)侵華日軍731細菌部隊的創辦者石井四郎第二次世界大戰剛剛結束後不久,一場經過精心準備的葬禮正在日本東京郊外隆重舉行。葬禮的亡者是侵華日軍罪惡細菌戰試驗的先鋒幹將石井四郎。(圖)當時日軍731部隊大本營照片二戰爆發之前,在細菌戰研究這一領域,日本曾經一度領先於全世界。而作為日軍731部隊的創辦者,石井四郎自然「功不可沒」。1932 年,日本全面佔領中國東北。在哈爾濱以南的北營河村,日軍建立了第一個細菌戰研究點。後來,又有好多個細菌戰研究點在東北陸續成立,而這也使當時的中國東北地區成為日軍的一個巨大的「生物戰實驗室」。
  • 日軍731部隊受害者經歷披露 類似遭遇者逾6千人
    在這支世界上規模最大的細菌戰部隊的特設監獄裡,他們一律無名無姓而只有編號,像動物一樣被強制接受各種細菌或毒氣的折磨,或被活活凍死,最終毀屍滅跡,無一生還。  翻開歷史檔案,你會發現,他們在跨進那道地獄之門前,其實都曾生動地活過、笑過、抗爭過、戰鬥過。他們中的大多數,都曾為抗日奔走。  戰後的60多年裡,為還原那段歷史,許多人仍在艱難前行。
  • 美國解密細菌戰:731部隊產2470枚細菌炸彈
    這是日本戰犯長島勤在法庭上。該報告記述了731部隊總部的體制、配置、任務、職責以及細菌戰和人體試驗的有關信息。據新華社哈爾濱7月7日電 (記者王建)記者從哈爾濱市社會科學院731問題國際研究中心獲悉,該中心「美國解密日本細菌戰檔案調查研究」課題組完整編譯出關於侵華日軍細菌武器的《阿爾沃·湯姆森報告》。
  • 國家社科基金披露200份實驗報告 日軍細菌戰再添新證
    新華網哈爾濱7月7日電(記者鄒大鵬 王建)在全面抗戰爆發80周年之際,國家社科基金重點項目「中美日俄四國保存的七三一檔案調查研究及綜合利用」課題組向新華社記者獨家披露了233篇侵華日軍進行細菌戰實驗的研究報告。課題組專家表示,這批檔案為揭露侵華日軍違反國際公約發動細菌戰提供了新證據。
  • 撫平爛腳之殤:衢州首批細菌戰爛腳病人治癒始末
    今年6月,王選聯合上海王正國創傷醫學發展基金會,在騰訊公益頻道發起公募行動,資助金華、衢州、麗水地區細菌戰爛腳病人的醫療救助。  7月16日,浙江衢州日報集團「周到工作室」與王選合作,聯合侵華日軍細菌戰衢州受害者協會(籌)推出「橙色接力第四季·關注日軍細菌戰倖存者」大型公益活動,正式啟動對衢州地區細菌戰爛腳病人的全面救助。
  • 日媒:日軍731部隊用活人做細菌實驗 至少3千人死於非命
    日軍侵華期間,有一個研究細菌戰與生化戰的部隊,正式名稱為「關東軍防疫給水部」,通稱「731部隊」、或「滿洲第731部隊」。日媒稱,這支部隊在戰爭期間以活人從事各種異常殘忍的人體實驗,造成至少3000人死亡。
  • 世界上規模最大的細菌戰研究製造基地,侵略者滅絕人性的滔天罪行
    來到這座2015年新建成的以「尊重歷史,保護原址,反省戰爭,呼籲和平」為設計風格的侵華日軍第七三一部隊罪證陳列館廣場,沿著緩坡下沉的入口,緩緩地進入展館區域。陳列館為三層建築結構,這是一樓大廳的「反人類暴行」五個大字,地面中央是切割開的罪證黑盒。
  • 轟炸最嚴重那次 日軍投放了很多空爆彈
    1941年7月27日,日機對成都的轟炸最為嚴重,當天,日軍出動108架轟炸機,分為四批投下了400多枚炸彈,以少城公園(現人民公園)為中心進行慘烈轟炸,死傷人數達1200餘人,歷史上稱為「7·27慘案」。在成都市檔案館,成都遭受的襲擾和轟炸都被一一記錄在案,可以說這些檔案每一份無不是對日軍侵華暴行的血淚控訴。
  • 八旬老人手繪簡圖揭露日軍罪行
    您所在的位置: 新聞>> 常德 八旬老人手繪簡圖揭露日軍罪行尚一網訊(常德晚報記者 施潔 劉清)11月3日,在中日民間細菌戰問題共同會議上,常德市細菌戰受害者協會向與會人員分發了一份特殊的材料
  • 8月16日 日本在東北設立細菌部隊
    > 1933年8月16日,日本在哈爾濱市宣化街和文廟街一帶,秘密設立了石井細菌研究所 這就是臭名昭著的日本細菌戰部隊——731部隊的前身,它的設立意味著日軍反人類的人體實驗的開始。 1928年,日本軍部派遣石井四郎出國考察學習。回國後,石井四郎鼓吹進行細菌戰。1932年8月,日本陸軍軍醫學校內設立了防疫研究室,由石井四郎開始主持細菌武器研究。
  • 美國解密日本細菌戰檔案 惡魔試驗觸目驚心
    ,美國以豁免731部隊成員為條件,得到了731部隊人體試驗、細菌實驗、細菌戰、毒氣實驗等數據……」今日,正值二戰日軍宣布投降紀念日,哈爾濱社科院731問題國際研究中心將最新研究成果—「美國解密日本細菌戰檔案資料集」正式對外公布。
  • 美國解密檔案:731部隊至少生產2470枚細菌炸彈
    筆者從哈爾濱市社會科學院731問題國際研究中心獲悉,該中心「美國解密日本細菌戰檔案調查研究」課題組完整編譯出關於侵華日軍細菌武器的《阿爾沃·湯姆森報告》。該報告記錄了731部隊首任部隊長石井四郎的供述,截至1942年,731部隊共研製生產了2470枚細菌炸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