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網衢州11月19日電(見習記者 吳雨辰 通訊員 李嘯)社會活動家、央視首屆感動中國人物王選永遠都忘不了第一次看到爛腳病人的情形。那是1996年的江西省玉山縣巖瑞鄉,當時她正陪同日本律師進行細菌戰受害調查。
突然,一個爛得失去雙腳的村民,坐在一塊裝著小輪子的木板上,以手代步,爬到王選面前哭訴,蒼蠅哄哄地跟著他飛。
「我整個人都驚呆了,從來沒見過一個人的腳會爛成這樣,眼淚止不住涮涮地往下流……」以後近20年裡,王選一直在從事爛腳病人的調查和救助。然而遺憾的是,爛腳病曾長期處於無法治癒的痛心境地。直到去年,中國醫師協會創傷外科醫師分會的專家團隊,攻克了創面難愈課題,才真正改寫了爛腳病人的命運。
今年6月,王選聯合上海王正國創傷醫學發展基金會,在騰訊公益頻道發起公募行動,資助金華、衢州、麗水地區細菌戰爛腳病人的醫療救助。
7月16日,浙江衢州日報集團「周到工作室」與王選合作,聯合侵華日軍細菌戰衢州受害者協會(籌)推出「橙色接力第四季·關注日軍細菌戰倖存者」大型公益活動,正式啟動對衢州地區細菌戰爛腳病人的全面救助。
短短數月間,衢州柯城區人民醫院萬少華團隊、衢化醫院、衢州市民政局福彩中心、衢江區高家鎮中心衛生院、衢州職業技術學院、四川瀘州中醫藥名家李沛金等單位和個人,紛紛為「橙色接力第四季」活動共襄盛舉。
初秋時節,「橙色接力第四季」也迎來了美好的收穫。迄今為止,有160位爛腳病人在活動中受益,20位爛腳病人入院接受免費手術治療,其中8位已治癒出院。
為了這一刻,等待了20年
1996年,王選陪同日本律師調查團沿著浙贛鐵路行進,一路上發現越來越多的爛腳病人。「自從日本鬼子來了,腳就開始爛」,這是風燭殘年的爛腳病人一致的說法。
二戰期間,侵華日軍曾對浙贛鐵路沿線發動慘無人道的細菌戰。731部隊細菌生產部部長川島清供稱:「根據石井四郎將軍命令,我叫生產部製備了約130公斤副傷寒菌和炭疽熱菌供遠徵隊之用」。
戰後美國派遣軍隊科學家調查官赴日本調查細菌戰,訊問記錄中,日軍供認在中國中部地區攻擊性的使用了炭疽炸彈。
美國病理學家馬丁·弗曼斯基博士認為,爛腳病人很可能是感染了炭疽菌和鼻疽菌,這些細菌會通過皮膚侵入人體,引起皮膚感染、嚴重潰爛,並伴有其他身體症狀,會致人死亡。
馬丁搜集了19世紀末至20世紀初的鼻疽病人的資料,病情與爛腳病人驚人相似。但當時因缺乏直接證明,以及基本完整的調查和研究,在中國細菌戰受害者對日訴訟中,爛腳病並沒有能夠作為細菌戰受害事實提交到日本法庭。
即便如此,王選依然沒有停止對爛腳病人的進一步深入調查和救助工作。
她帶領一批又一批大學生、民間志願者,甚至國外科學家、研究者、和平人士搜尋浙江地區的「爛腳病」的老人,進行口述史調查,修補歷史記憶的黑洞,也由此目睹了太多受害者「活著,飽受煎熬;老去,死不瞑目」的悽涼晚景。
「『爛腳病』患者久病而貧,他們需要幫助。」2008年初,作為浙江省政協委員的王選,在浙江兩會期間提交提案,呼籲對細菌戰「爛腳病」受害者提供醫療救助。
是年7月,浙江省民政廳、財政廳聯合發布《關於進一步加強和改進城鄉醫療救助工作的意見》,明確「將二戰期間因細菌戰造成後遺症受害者的直接治療費用納入醫療救助範圍」。
2009年,經過原衢州市衛生防疫站站長邱明軒的調查和疾呼,柯城區民政局在柯城區人民醫院建立全省試點,率先對細菌戰受害者實施免費醫療救助。柯城區人民醫院萬少華團隊自此應運而生。7年間,這支醫護團隊,先後對轄區的39位細菌戰爛腳病人進行上門免費換藥治療。
「現在大部分患者已經掌握了基本的護理常識,能夠自行完成上藥和換藥。」2013年,萬少華在接受記者專訪時坦言,目前的治療對症狀輕微的病人來說有一定效果,但對於創面較重的患者,已經遇到瓶頸。
「好了又爛,傷口總是難以癒合」,面對無比頑固的爛腳病,不僅是萬少華團隊陷入困惑,包括王選在內的許多細菌戰調查研究者,也以為爛腳病患是無法根治的。
直到2014年9月,王選與上海瑞金醫院原燒傷科主任肖玉瑞等一行在金華考察細菌戰爛腳病時,這位80多歲的創傷外科名醫認真地說:「這些『爛腳病人』,從原則上說是可以治癒的。」
「可以……治癒?」那一瞬,王選以為自己聽錯了。要知道為了這一刻,她已等待了20年。
對衢州抗戰最好的紀念
「經久不愈的炭疽創傷難題,讓國際醫學界都望而生畏,如果我們找到有效的治療方法,價值非同一般!」王選從事細菌戰調查近20年,她坦承此前「爛腳病」的調查始終局限在歷史領域,醫學研究存在空白。
2014年7月,上海《新民晚報》專訪王選團隊後,刊發《救治七十年未愈的傷口》深度報導,浙江細菌戰爛腳病人引發了上海醫療界的關注。
是年11月,王選陪同中國工程院院士、解放軍總醫院付小兵教授,上海瑞金醫院燒傷科原主任肖玉瑞教授,上海市燒傷研究所所長陸樹良,上海市中西醫結合醫院名醫曹燁民、上海市第九醫院創面修復科副主任謝挺等專家前往金華現場會診爛腳病人。
在仔細查看了患者的傷口,詢問了病情後,肖玉瑞又一次作出了「大部分患者,原則上可以治癒」的判斷。這是一個重大的轉折,王選隱約感到,徹底改變爛腳病人命運的時候就要來臨。
作為肖玉瑞的弟子,陸樹良的另一個身份是中國醫師協會創傷外科醫師分會的會長,看著這些飽受煎熬的歷史遺留爛腳病人,他感到一股油然而生的使命感。「創面修復外科是新興的學科,只有少數醫院有這個專科,既然我們是這個專業的,就有責任和義務去救治這些患者。」陸樹良說,「這不是為了揭開戰爭瘡疤,而是為了撫平戰爭瘡疤,爭回中國人的尊嚴,中國醫生的尊嚴」。
很快,陸樹良與中國工程院院士付小兵,以中國醫師協會創傷外科醫師分會名義,帶動上海市創面修復研究中心和全國創面修復專科聯盟及其相關專家,組成志願者醫療小組,由王選帶領金華、衢州、麗水社會志願者,共同組成救助醫療團隊,聯合應對這一爛腳病治療難題。
2015年1月以來,麗水11位病人,金華4位病人分別赴上海第九醫院、中西醫結合醫院接受免費醫療,均成功修復創面。
「衢州也是細菌戰的重災區,這裡有大量『爛腳病人』亟待救治。」在此期間,王選通過微信,實時向記者通報攻關治療進展,並多次邀請記者前往金華參加現場會,希望醫療救助能儘快惠及衢州。
今年6月,王選聯合中國扶貧基金會、上海王正國創傷醫學發展基金會,在騰訊公益頻道發起公募行動,為細菌戰爛腳病人進行醫療救助籌集資金。
7月16日,衢報集團「周到工作室」與王選合作,聯合侵華日軍細菌戰衢州受害者協會(籌)推出「橙色接力第四季·關注日軍細菌戰倖存者」大型公益活動,正式啟動對衢州地區細菌戰爛腳病人的全面救助。
「救助爛腳老人就是對衢州抗戰最好的紀念!」83歲的侵華日軍細菌戰衢州受害者協會(籌)老會長楊大方聞訊後感激涕零。
很快,「橙色接力」再次成為感動衢城的公益主旋律。
衢州市福彩中心為該市細菌戰爛腳病人捐贈120臺輪椅,並安排26萬元資金幫助爛腳病人。四川中醫藥研究名家李沛金捐贈中藥製劑「金創抗菌膏」,長期幫助爛腳病人,直至他們的創口痊癒。衢州職業技術學院「柯醫班」的22位學生,來自衢江區高家鎮中心衛生院、衢州市中醫醫院、柯城航埠中心衛生院、衢州市骨傷科醫院等醫療單位的50多位醫生、護士紛紛報名加入志願者隊伍,主動承擔起「金創抗菌膏」的換藥重任。與此同時,「周到工作室」通過徵集報名和上門核實,初步確定了可接受免費手術治療的14位爛腳病人。
8月9日,歷史遺留「爛腳病」患者治療經驗現場總結會在金華中心醫院召開,會議雲集了全國創面修復專科的第一流專家,王正國、付小兵等3位工程院院士參會。陸樹良為首的治療團隊總結認為,相當一部分歷史遺留「爛腳病」患者是可以治癒的,依靠可視化信息技術,在專家遠程指導下,基層醫院也可以開展創面治療。陸樹良介紹了植皮手術治療經驗,此前治療團隊已經依靠這套方法,成功治癒了金華、麗水地區的21位爛腳病人。
9月2日,王選、上海專家團隊、王正國創基金會秘書長來到柯城區人民醫院會診了周到工作室徵集的14位爛腳病人,並確定了首批接受免費手術的患者及柯城區人民醫院和衢化醫院兩家定點手術醫院。
當「9.3」大閱兵的禮炮響徹長空時,衢州的細菌戰爛腳病人也終於等到了勝利榮光普照的時刻。
爛腳病人救助事業中的一大步
9月27日,中秋佳節。這天一大早,王選坐火車匆匆趕到衢州,過一個「最有意義的中秋節」,「我努力了20年,現在終於看到了結果!」見到記者,王選滿是興奮。
在衢州康復醫院,王選與衢州細菌戰受害者協會老會長楊大方促膝長談,深情回顧了衢州爛腳病人調查和救助的往事。2006年,在王選的牽線下,香港啟志教育基金會斥資近10萬元對衢州數位爛腳病人實施治療和救濟。楊大方和邱明軒,還有江山的細菌戰訴訟原告代表薛培澤、金效軍、鄭科位等都為此奔波過。
「後來,我還通過其他渠道的捐贈在江山大陳鄉搞了定點治療,雖然沒法徹底根治,但還是控制住了一些病情,後來得知省民政廳出臺救助文件後,其它方面停止了捐款……」王選對此不無遺憾。
今年9月,在衢州市委市政府的重視下,全市衛生計生系統都成立了「萬少華團隊」,承諾免費為所有細菌戰爛腳病人提供換藥治療。
「換藥治療只是一方面,最開心的是現在我們已經能治好爛腳病了……」王選與楊大方深談了一個多小時後,方才依依不捨告別。隨後,她帶上沉甸甸的水果和金華酥餅,前往衢化醫院創口治療中心慰問入住於此的姜春根、周文清、吳發貴等5位爛腳病人,他們都是創面複雜的重症患者。
敢於收治這樣的病人,無疑說明了衢化醫院的專科實力。該院燒傷科創口治療中心是衢州地區唯一的創面修復專科,對創傷、壓瘡、糖尿病、血管性疾病及感染等原因所造成的慢性難愈性創面治療獨樹一幟。
作為浙江醫學會燒傷外科學分會的副主任委員、省創面修復學組副組長,衢化醫院副院長、燒傷科主任張元海對「爛腳病」治療充滿信心,「我們制訂了最佳的手術方案,同時還與上海有關專家進行網上互動,力爭取得最好效果。」
看到醫院潔淨的病房、周到的護理,聽著張元海對患者手術方案的介紹,王選十分欣慰:「衢化醫院有治療爛腳病的專業技術,非常感謝你們救治患者的真誠與行動。」
71歲的姜春根是江山大陳鄉人,他的右腳掌約有10釐米厚,腐肉和新肉交織在一起,已經無法分辨腳的形狀,每天處理傷口要花一個多小時,用掉的衛生紙可裝滿一個垃圾桶。姜春根常說:「沒有王選,自己也活不到今天」,這些年,王選一直從上海給姜春根寄紗布和藥,時不時塞給他一些錢用於換藥。
姜春根原本一直怕去醫院,他擔心爛腳會被截肢:「鋸了腿,死了後下輩子就沒有腿了。」可這一次,姜春根卻告訴王選,看到那麼多好心人在幫助自己,看著身邊那麼多爛腳病人互相加油鼓勁,自己也不怕截肢了。王選拉著姜春根的手,激動而又高興:「我做細菌戰以來,看到的從來都是極其悲傷的事,不知道有何辦法幫到爛腳老人。現在,我真的非常非常的開心,從來沒有這麼開心過……」
為了實現姜春根的夢想,衢化醫院和王正國基金會、杭州精博康復輔具有限公司三方的資助下,為他免費安裝義肢。現在,姜春根已經完成截肢手術,目前正在杭州進行安裝義肢及康復訓練。如果進展順利,本月下旬,他將能自由行走。
這是姜春根等爛腳病人久違的一小步,卻是衢州細菌戰爛腳病人救助事業中的一大步。
王選所說,能走到這一步,首先得感謝眾多名醫專家的努力,是他們高超的醫技和不為名利的無償服務,讓我們在這個秋天收穫了美好與幸福;其次得感謝衢報集團的大力支持,衢州細菌戰受害者協會(籌)會長吳建平的積極協調,「衢州的爛腳救助醫療目前在浙江是推進最成功的。」
首批「爛腳老人」在有生之年告別「爛腳」,這是一個值得歡慶與自豪的時刻,然而我們不能忘記,還有許多被侵略者摧殘過的爛腳,還有許多充滿期待渴望幸福的眼神,還有許多孤單佝僂搖晃的背影,在等待著救治!
據了解,目前,衢報集團周到工作室已經啟動第二批和第三批細菌戰爛腳病人救治行動,工作室的工作人員告訴記者,希望有更多社會愛心人士能加入到「橙色接力」的行動中來,讓更多爛腳病人在有生之年告別「爛腳」!(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