泡腳時不小心足背泡起了一個水泡,塗抹燙傷膏藥,沒想到經久不愈,破潰處還是越來越大,爛出一個洞,險些需要截肢。
「看看,是不是真的蠻嚇人!」9月1日,糖尿病患者陳先生看到就診前的腿部照片,依然心有餘悸,不禁倒吸一口冷氣。
3個月前,陳先生泡腳時不小心燙傷左足背皮膚起了水泡,本以為小小的傷口不會有大礙,只在家進行了燙傷膏藥外敷簡單處理,並未到醫院就醫。沒想到,燙傷處感染越來越嚴重,直到爛出一個小洞,陳先生才到黃石市第二醫院骨科醫院看病,被診斷為「糖尿病足病,左小腿外傷並感染」。
糖尿病足病是一種嚴重的糖尿病慢性併發症,俗稱「爛腳」,血糖控制不佳,血管堵塞,皮膚軟組織缺損,肌肉肌腱及骨外露,是導致傷口難以癒合的原因。糖尿病足病的形成,往往與糖尿病病程長、血糖控制差有關。多數情況下,患者很難意識到自己正處於高危狀態,從而造成反覆性組織損傷及其他足部併發症。
原來,56歲的陳先生已有十年的糖尿病史,由於糖尿病患者抵抗力低,一旦受傷,會非常難以癒合,加上平時血糖沒有控制好,從而導致損傷和感染。
陳先生入院後,在老年病科醫生協助下,控制了陳先生的血糖。骨科醫生胡軒先予以創口清創人工皮覆蓋持續負壓引流傷口內壞死物,促進組織缺損創面肉芽組織生長,進行抗感染治療。一周後,再將陳先生小腿帶血管的皮膚軟組織轉移植到足背皮膚缺損區。終於保住了陳先生的腿,目前傷口已順利癒合拆線,他正常的投入到工作和運動當中。
醫生胡軒提醒,預防糖尿病足首先需積極控制血糖,調節飲食,還需注意腳部護理。一旦出現糖尿病足,應及時就醫,根據病情的嚴重程度分級治療。只有早預防早治療,才能避免嚴重糖尿病足的發生。(東楚晚報記者 田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