糖尿病足主要是因為糖尿病周圍的神經根血管病變所導致的,年齡、性別、吸菸以及其他的疾病也是該病誘發的因素。
這種疾病的病程較長,難以治癒,而且截肢率跟致死率都是比較高的。
該病根據足部缺血的嚴重程度可以分為缺血性、神經性以及神經缺血性三種類型。
一旦患上該病,患者的腳部就會有多種症狀表現,下面來了解一下吧。
1、足部潰瘍
患該病者腳部的皮膚會有小水泡出現,在這些水泡破裂之後,就會感染細菌,使得腳部發生潰爛。
潰爛一般在短時間內很難癒合,而且癒合速度很慢,就會使得潰爛越來越嚴重,導致皮膚壞死。
2、足部顏色變化
患該病的人,一般下肢的血循環都會出現問題,導致血液流動的速度變慢,皮膚顏色也發生變化。
一般患者的皮膚顏色會從正常的顏色變為紫紅色或者是黑色,而且皮膚還會變得乾燥、彈性也會變差。
3、間歇性跛行
患該病者因為體內血糖含量過高,使得血液循環也變差,而且下肢處於身軀的遠端,血循環就會更差;
導致足部的供血不足,使得運動神經受到影響,出現間歇性跛行的症狀。這種症狀會影響到患者日常的活動,患者可能會突然摔倒。
4、腳部關節變形
患該病者,因為長期過高的血糖,會導致腳部的神經出現病變,使得腳部慢慢開始變形。
腳部關節變形的情況不常見,出現該種症狀的時候,說明病情已經很嚴重了。患者需重視起來,及時進行治療。
5、腳麻
患該病的人,體內血糖長期處於高水平狀態,這就容易使得血循環受到影響。
而腳部是人體血循環的最終端,因此當血循環變差的時候,患者就會出現腳麻的症狀。這種症狀會使得患者在受傷的情況下,也感覺不到疼痛。
上述就是糖尿病足患者腳部所出現的相關症狀,發現這些症狀的時候,患者需及時進行治療。那麼怎麼來治療呢?下面來了解一下吧。
1、對症治療
針對於下肢缺血的患者,需給予抗血小板治療,該種治療可以降低死亡率,減少心血管疾病的發生。
針對於合併冠心病且有房顫風險的患者,需聯合使用抗凝藥物,如肝素等,這些藥物也可以明顯減少心血管疾病的發生。
針對於疼痛的患者,需通過曲馬多等鎮痛藥來進行治療,不過該藥存在耐受跟成癮的風險。針對於出現感染的患者,則需通過靜脈滴注抗菌藥物來治療。
2、手術
治療該病的手術較多,如下肢動脈腔內介入、血管旁路、清創、植皮以及截肢等。
其中最為嚴重的手術是截肢術,該種手術適用於有嚴重壞疽、肢體嚴重畸形跟壞死的患者。患者需根據自身的情況,選擇適合自己的術式。
綜上所述,糖尿病足者的腳部會有潰爛、麻木、畸形、顏色變化以及間歇性跛行等症狀出現。
出現這些症狀的時候,患者需及時通過手術或者是藥物來進行治療。
其中藥物大多針對於患者具體的症狀來使用。治療後,患者需適當地進行下肢處的運動康復訓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