糖友腳上若有5種表現,多半是糖尿病足已到來,再無視就晚了

2021-01-11 騰訊網

糖尿病足主要是因為糖尿病周圍的神經根血管病變所導致的,年齡、性別、吸菸以及其他的疾病也是該病誘發的因素。

這種疾病的病程較長,難以治癒,而且截肢率跟致死率都是比較高的。

該病根據足部缺血的嚴重程度可以分為缺血性、神經性以及神經缺血性三種類型。

一旦患上該病,患者的腳部就會有多種症狀表現,下面來了解一下吧。

1、足部潰瘍

患該病者腳部的皮膚會有小水泡出現,在這些水泡破裂之後,就會感染細菌,使得腳部發生潰爛。

潰爛一般在短時間內很難癒合,而且癒合速度很慢,就會使得潰爛越來越嚴重,導致皮膚壞死。

2、足部顏色變化

患該病的人,一般下肢的血循環都會出現問題,導致血液流動的速度變慢皮膚顏色也發生變化。

一般患者的皮膚顏色會從正常的顏色變為紫紅色或者是黑色,而且皮膚還會變得乾燥、彈性也會變差。

3、間歇性跛行

患該病者因為體內血糖含量過高,使得血液循環也變差,而且下肢處於身軀的遠端,血循環就會更差;

導致足部的供血不足,使得運動神經受到影響,出現間歇性跛行的症狀。這種症狀會影響到患者日常的活動,患者可能會突然摔倒。

4、腳部關節變形

患該病者,因為長期過高的血糖,會導致腳部的神經出現病變,使得腳部慢慢開始變形。

腳部關節變形的情況不常見,出現該種症狀的時候,說明病情已經很嚴重了。患者需重視起來,及時進行治療。

5、腳麻

患該病的人,體內血糖長期處於高水平狀態,這就容易使得血循環受到影響。

腳部是人體血循環的最終端,因此當血循環變差的時候,患者就會出現腳麻的症狀。這種症狀會使得患者在受傷的情況下,也感覺不到疼痛。

上述就是糖尿病足患者腳部所出現的相關症狀,發現這些症狀的時候,患者需及時進行治療。那麼怎麼來治療呢?下面來了解一下吧。

1、對症治療

針對於下肢缺血的患者,需給予抗血小板治療,該種治療可以降低死亡率,減少心血管疾病的發生。

針對於合併冠心病且有房顫風險的患者,需聯合使用抗凝藥物,如肝素等,這些藥物也可以明顯減少心血管疾病的發生。

針對於疼痛的患者,需通過曲馬多等鎮痛藥來進行治療,不過該藥存在耐受跟成癮的風險。針對於出現感染的患者,則需通過靜脈滴注抗菌藥物來治療。

2、手術

治療該病的手術較多,如下肢動脈腔內介入、血管旁路、清創、植皮以及截肢等

其中最為嚴重的手術是截肢術,該種手術適用於有嚴重壞疽、肢體嚴重畸形跟壞死的患者。患者需根據自身的情況,選擇適合自己的術式。

綜上所述,糖尿病足者的腳部會有潰爛、麻木、畸形、顏色變化以及間歇性跛行等症狀出現。

出現這些症狀的時候,患者需及時通過手術或者是藥物來進行治療。

其中藥物大多針對於患者具體的症狀來使用。治療後,患者需適當地進行下肢處的運動康復訓練。

相關焦點

  • 糖友若發現腳有這3種表現,要十分注意,糖尿病足或已「找」上門
    糖尿病不是小疾病,因為血糖升高身體其他重要的組織,器官也會功能降低,等到併發症出現,身體受到的傷害明顯,因此,要了解糖尿病有哪些影響,身體又有哪些不良症狀出現和疾病發展有關,才能儘早發現,儘早應對,通過及時控制疾病發展來降低身體傷害。
  • 糖平中醫|糖尿病系列知識之手腳麻木
    糖平溫馨提示 糖友出現感覺減退,說明末梢神經已經損傷,從現在開始就一定要保護好雙腳了,不能受傷。如果發現傷口一定要好好處理。傷口的感染可以給糖尿病足最好的插足時機。
  • 患有糖尿病的人,若出現3種情況,表示糖尿病足要來了,要重視
    眾所周知,糖尿病是一種常見的疾病,多發於中老年人身上,在它到來後,患者不僅會有頭暈乏力等表現隨著病情發展,甚至還會引起併發症; 例如常見的糖尿病足,而到了這個時候也就說明病情比較嚴重了,所以我們一定要了解糖尿病足的症狀,在身體有異常表現時,及時去醫院治療,才能避免病情持續加重。
  • 糖尿病足早期,身體會有哪些表現?別等到可能「截肢」,再後悔
    血糖高的人是很怕自己有糖尿病足的,這是比較嚴重的併發症,要是發現不及時,治療的太晚,可能需要截肢處理,來保護身體健康。這個也會讓人失去走路的能力,只能坐在輪椅上,生活質量也下降了。而且,要是糖尿病足都出現了,其他併發症出現的可能性也會增加,威脅生命安全。
  • 1型糖友福音:這款技術有望實現糖尿病的長期治癒,替代胰島素!
    1型糖友福音:Medicalxpress公布:基因編輯技術獲得成功,生成了人類T細胞,這些細胞可能代替胰島素,幫助治癒1型糖尿病友。據介紹,T細胞是人體的免疫細胞,工程化T細胞在癌症的治療中得到了進展,現在,研究人員重新編程T細胞用於糖尿病的治療,有望治癒1型糖尿病。
  • 糖尿病眼睛出現這些表現,說明已進入中、晚期,是失明前兆
    其次,就糖尿病視網膜病變,也稱糖網病,就其病情也是有等級劃分的。在醫學上一般分為六級,分為非增殖期(前三期,也稱背景期)以及增殖期(後三期)。一般來說,前三期的表現是:微血管瘤形成、滲出、出血。後三期則更為嚴重,是新生血管形成、玻璃體積血,嚴重者失明。值得注意的是,糖尿病的視網膜病變在早期是很少有症狀可以感知的,也不會有視力上的損傷。
  • 腳是健康晴雨表!雙腳出現哪些異常,是糖尿病足「登門」?
    若是雙腳出現3種異常,多半是糖尿病足「登門」物質水平的提高,但是大家的身體狀況,還是受到了很多慢性疾病的困擾,例如大家熟知的糖尿病,就在影響著患者的生活質量,如果血糖控制得不好,長期處於過高的狀態,還會誘發多種併發症,不過在臨床上,有很多糖尿病患者,血糖升高時,腳部都會出現一些異常,尤其是下面這三種比較多見,如果自己有這些症狀,儘早去醫院檢查一下看看。
  • 糖尿病的「陷阱」與對應的幹預措施|糖尿病|甜味劑|胰島素|陷阱|糖...
    幹預措施:正確選擇糖的種類,並控制攝入量。從健康角度出發,無論是普通人還是糖尿病患者,對於食用糖,應該有意識控制攝入量。世界衛生組織推薦的健康成人每日的糖攝入量應該不超過25克,以一塊標準的4.54g太古方糖來說,25克的糖攝入量就約等於5塊半的方糖。
  • 腳被燙傷險些截肢 全是糖尿病足惹的禍
    9月1日,糖尿病患者陳先生看到就診前的腿部照片,依然心有餘悸,不禁倒吸一口冷氣。  3個月前,陳先生泡腳時不小心燙傷左足背皮膚起了水泡,本以為小小的傷口不會有大礙,只在家進行了燙傷膏藥外敷簡單處理,並未到醫院就醫。沒想到,燙傷處感染越來越嚴重,直到爛出一個小洞,陳先生才到黃石市第二醫院骨科醫院看病,被診斷為「糖尿病足病,左小腿外傷並感染」。
  • 糖友朋友,若身體出現7個信號,或已發生神經病變,儘量別忽視
    糖尿病 現在是一種很常見的慢性疾病,糖尿病的本身並不可怕,最可怕的是由於糖尿病所引起的身體其他併發症。而且一旦出現糖尿病的話,對於我們的血管和神經都產生了很大的威脅,更容易出現一些病變的危害,嚴重的話就會導致失明甚至發生截肢的危害。
  • 「截」足不可先登 防治糖尿病足,不可視而不見
    為求進一步診治,徐某轉至市三醫院內二科治療,入院時已是左下肢氣性壞疽,經多科會診,必須進行截肢手術,不禁為其感到惋惜。糖尿病足是糖尿病常見的嚴重併發症,是導致糖尿病患者截肢、致殘的主要原因之一。據調查顯示,我國約有5%的糖尿病患者會在其一生中發生足部潰瘍,預防足部潰瘍的有效策略是做好足部護理。那麼,我們該怎樣做好足部護理呢?
  • 6種常見的水果,卻是糖尿病最害怕的「對手」,糖友經常吃!
    蘋果中的果膠也能減緩餐後血糖的上升,所以吃了一定量的蘋果後,糖友不必擔心血糖上升過快。 蘋果富含多種植物,它最多含有槲皮素,還含有其他類黃酮、類胡蘿蔔素和酚酸,能預防乳腺癌、結直腸癌等,所以經常吃一些水果來延長壽命。
  • 重點專科丨枯木逢春,老爛腳重生,浦東醫院保肢團隊再創奇蹟!
    重點專科丨枯木逢春,老爛腳重生,浦東醫院保肢團隊再創奇蹟!經過7個多月的門診換藥,老太太的腳已基本癒合,現在可以通過輔助設備獨自站立。應養成良好的飲食習慣,宜少食多餐,適當增加蛋白質及蔬菜的攝入;每餐七分飽即可;忌食甜食和油膩的食物。建議每年去醫院做血脂、血壓、心電圖、血糖等全身體檢。患者要有良好的心態,戒菸戒酒,戒除不良嗜好,注意休息,同時也要預防低血糖的發生。02適當運動輕度糖尿病足患者可以通過適當的運動,改善下肢與足部的血液循環。
  • B肝和睡眠有關係嗎?3個表現日益消減,恭喜!意味肝在慢慢變好
    調養肝臟和自己的生活習慣有很大的關係。肝臟不好的人,如果睡覺時這三種「表現」沒有了,那麼恭喜你,說明你的肝在慢慢變好!肝病患者,若3個表現日益「消減」,祝賀你,肝在慢慢變好!1、睡覺打呼嚕聽見枕邊人震耳欲聾的呼嚕聲,有想拿枕頭捂死他的衝動沒?
  • 體內有癌,嗓子先知?嗓子若有這2種表現,可能是癌細胞已到來
    導語:冬季的到來,相信許多人都出現了受寒的現象,之後就會伴隨咳嗽發燒等症狀,這也是大家最習以為常的,不過正是由於咳嗽發生在日常中很常見,所有人都容易將一些病狀弄回,因為有時候嗓子不舒服可能是身體其他疾病引起的。
  • 降糖蔬菜有哪些?糖友可多食芹菜黃瓜
    原標題:降糖蔬菜有哪些?糖友可多食芹菜黃瓜 有哪些蔬菜可以降血,日常飲食關係到糖尿病能否很好地得到控制,如果只靠藥物而忽略飲食的控制,血糖會控制得不理想,如果血糖控制不及時很容易引起一些併發症,威脅患者的身心健康,可見糖尿病的飲食是至關重要的,那麼糖尿病患者的飲食應該注意什麼事項呢?
  • 血糖高不高,腳知道!雙腳若出現4個跡象,警惕糖尿病足來報導
    而糖尿病走到了截肢的地步,就是和一種名為「糖尿病足」的併發症有關! 如果近期突然有以下四個症狀表現,當心就是糖尿病足來報導的信號:
  • 糖尿病自我管理|糖尿病診斷「金標準」 專家教你看懂化驗單
    兼任國家心血管病專家委員會委員、國家衛生健康委員會公共衛生服務項目專家組成員、中華醫學會糖尿病學分會糖尿病足與周圍血管病學組顧問、亞洲糖尿病學會監事;《中華內分泌代謝雜誌》、《中華糖尿病雜誌》等11種期刊編委和《糖尿病之友》雜誌主編、《中華老年多器官疾病雜誌》副主編、《中華全科醫學》副主編。
  • 糖尿病吃魚對血糖有什麼好處?
    魚類,是蛋白質的優質來源,而糖友吃肉的原則:四條腿的不如兩條腿,兩條腿不如沒有腿的,所以魚肉被稱為最適合糖友的肉類,尤其是富含Ω-3脂肪酸的深海魚,有益於糖友調節血糖、預防糖尿病併發症。魚肉對糖尿病有什麼好處?
  • 身體若有6種表現,十有八九是「脾溼」,不妨灸透5個穴位
    若用中醫理論來解釋的話太過複雜,我們可以從平日身體的表現來對號入座,看看你是否中招? 身體若有這6種表現,十有八九是「脾溼」! 5、容易犯困:中醫說,「溼氣如裹」,溼氣重會影響細胞間的通透性,就像一床溼棉被蓋在人的身上一樣。如果是夏天,午後犯困,那是因為生物規律,屬於比較正常的表現,但若是平時經常容易打瞌睡犯困,說明體內已經有脾溼,脾溼則百病生,所以也要引起重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