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溫度窗口最寬的超彈性合金
(日本)東北大學的一組研究人員開發了一種新型的超彈性合金,具有幾乎無限的超彈性溫度窗口。他們在《科學》雜誌上發表的論文中描述了這種新合金的特性及其可能的用途。保羅·羅卡(Paulo La Roca)和馬科斯·薩德(Marcos Sade)與國立CNEA大學在同一期刊上發表了評論文章,概述了可彎曲合金的狀態以及日本團隊的工作。日常使用的大多數金屬都會彎曲形變。
-
超強彈性不懼變形
關注海鷗 感知新奇(日本)東北大學的一組研究人員開發了一種新型的超彈性合金,具有幾乎無限的超彈性溫度窗口為了使它們恢復到原始形狀,通常需要外力,例如錘子砸。超彈性合金(也被稱為具有形狀記憶的金屬)可以在形變程度20%後,自動恢復原始形狀。La Roca和Sade指出,金屬中的超彈性可以用應力誘發的馬氏體相變來解釋。但是,此類合金有一個問題:它們只能在一定溫度範圍內反彈到其原始形狀——超彈性的溫度窗口。不幸的是,大多數這樣的窗口都很狹窄,限制了超彈性金屬在實際中的應用。
-
日本研發新型超彈性合金 極端氣溫下伸縮自如
財聯社(上海,編輯 黃君芝)訊,據《科學》雜誌報導,日本科學家研發了一種新型鐵基合金,可以承受極高和極低的溫度,超彈性材料的極限又得到了重大突破。憑藉這種在各種條件下都能變形並恢復原狀的能力,該團隊希望其新型超彈性金屬能在更多的抗震建築中找到用途,甚至可能在外太空找到用途。
-
日本發明超輕形狀記憶合金
,密度為此前常見的鎳鈦諾記憶合金的70%,有望應用於航天等領域。形狀記憶合金在加熱升溫後能完全消除其在較低溫度下發生的形變,恢復形變前的原始狀態。這種合金的另一個獨特性質是在特定溫度下發生「超彈性」效應,表現為能承載比一般金屬大幾倍甚至幾十倍的可恢復應變。
-
日本發明超輕形狀記憶合金 有望應用於航天等領域
中國證券網訊 日本東北大學一個研究小組日前發明一種超輕形狀記憶鎂鈧合金,密度為此前常見的鎳鈦諾記憶合金的70%,有望應用於航天等領域。 據新華社7月27日消息,形狀記憶合金在加熱升溫後能完全消除其在較低溫度下發生的形變,恢復形變前的原始狀態。
-
汽車遇上形狀記憶合金是怎樣的體驗?
4D列印,準確地說是用一種能夠自動變形的材料製造零件,然後,只需將其放入一定的環境中,不需要連接任何機電設備,它就能按照產品設計的樣子,自動伸縮變形成相應的形狀。
-
【材料課堂】實驗:神奇的材料——記憶合金!
在醫學上 TiNi 合金主要應用有:(a)牙齒矯形絲 用超彈性 TiNi 合金絲和不鏽鋼絲做的牙齒矯正絲,其中用超彈性 TiNi 合金絲是最適宜的。通常牙齒矯形用不鏽鋼絲 CoCr 合金絲,但這些材料有彈性模量高,彈性應變小的缺點。為了給出適宜的矯正力,在矯正前就要加工成弓形,而且結紮固定要求熟練。
-
記憶合金材料電力電器領域應用技術研究 第三期
到了該出來的時候,比如通過加熱或者通過太陽的輻射,記憶合金的一種拋物面天線自然打開,恢復了拋物面的天線,開始和地面通訊。現在,這在航天領域非常普遍。記憶合金在日常生活中見得最多的應用,就是現在使用的超彈性眼鏡框架,怎麼壓都壓不壞,這就是超彈性,怎麼都能恢復它的彈性,這個大家已經司空見慣了。
-
鎳鈦記憶合金板 具有良好塑性的合金板
原標題:鎳鈦記憶合金板具有良好塑性的合金板顧名思義鎳鈦記憶合金板是一種由鎳和鈦組成的合金板,鎳鈦合金板由於受到溫度和機械壓力的改變而存在兩種不同的晶體結構相,即奧氏體相和馬氏體相。
-
中國科大研製耐受溫度變化的超彈性和抗疲勞碳納米纖維氣凝膠
具有超彈性和抗疲勞性的輕質可壓縮材料,尤其是其中適應廣闊溫度範圍的材料,是航空航天、機械緩衝、能量阻尼和軟機器人等領域的理想材料。許多低密度的聚合物泡沫是高度可壓縮的,但它們在重複使用時往往易疲勞,並在聚合物玻璃化轉變和熔融溫度附近發生超彈性退化。
-
...與工程學院張樹宇課題組實現超寬時間窗口的反溶劑輔助鈣鈦礦成膜
近日,復旦大學信息科學與工程學院電光源研究所副研究員張樹宇課題組利用稀土離子摻雜實現了超寬時間窗口的反溶劑輔助鈣鈦礦成膜。然而,鈣鈦礦薄膜製備中最常用的反溶劑輔助溶液法對反溶劑滴加工藝要求嚴苛,反溶劑滴加需要精確把控在3-5秒的工藝窗口內,限制了其在商業化生產中的進一步應用和發展。課題組創新地提出了採用Nd3+稀土離子摻雜引入異質形核過程的方案,實現了18秒的超寬反溶劑工藝窗口,解決了原有工藝存在的痛點。
-
彈性合金3J53執行標準 3J53化學成分3J53加工性及時效
上海梵普實業研製協商供應高品質哈氏合金、高溫合金、鎳基合金。3J53彈性合金執行標準: YB/T5256-1993 特性:3J53屬於恆彈性合金,時效後可獲得高彈性和強度,在-60-100°c範圍內具有低的彈性模量溫度係數且耐腐蝕。
-
廣工大&哈工大:迄今最大恢復應變!一種新型高溫形狀記憶合金
導讀:本研究開發了一種新型形狀記憶合金,分析了合金的微觀結構、相變和形狀記憶效應。在馬氏體相變和逆馬氏體相變期間表現出優異的熱穩定性,預應變為6%和8%時,最大恢復應變為5.33%和6.87%。該合金具有迄今為止最大恢復應變,是應用前景廣闊的高溫形狀記憶合金。
-
廣工大&哈工大:迄今最大恢復應變!一種新型高溫形狀記憶合金
導讀:本研究開發了一種新型形狀記憶合金,分析了合金的微觀結構、相變和形狀記憶效應。在馬氏體相變和逆馬氏體相變期間表現出優異的熱穩定性,預應變為6%和8%時,最大恢復應變為5.33%和6.87%。該合金具有迄今為止最大恢復應變,是應用前景廣闊的高溫形狀記憶合金。形狀記憶合金(SMA)由於其獨特的特性(例如形狀記憶效果和超彈性)而成為重要的功能材料,服役環境多為100℃以下。
-
15.2%超高彈性形變
相比之下,許多基於應力誘導馬氏體相變的合金中,例如基於NiTi-,Fe-和Cu-的形狀記憶合金,可以實現高達10%的可恢復彈性應變,也稱為超彈性。隨著科技的進步與勘探等需求,迫切需求開發出彈性性能更高的金屬材料。
-
麻省理工《ACTA》:設計具有超彈性納米沉澱的V–Ti–Ni合金
導讀:應力誘導的馬氏體相變使亞穩合金具有增強的應變硬化能力,從而改善了可成形性和韌性。從TRIP鋼中可知,由於馬氏體固有的脆性,所產生的馬氏體會限制其延展性和疲勞壽命。本文提出了一種合金設計策略,該策略利用了應力誘導的馬氏體相變但不保留馬氏體相。通過引入超彈性納米沉澱物,在初始應力誘導的正向轉化後,會出現反向轉化。利用熱力學計算設計了一個V45Ti30Ni25 (at%)合金。
-
日本東北大學《Science》:形狀記憶合金取得重要進展!
形狀記憶合金在變形後可以恢復原來的形狀,這使得它們在各種特殊的應用中都很有用。金屬形狀記憶合金的超彈性行為始於臨界應力,臨界應力隨溫度的升高而增大。溫度依賴性是其共同的特點,經常限制了金屬形狀記憶合金的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