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與工程學院張樹宇課題組實現超寬時間窗口的反溶劑輔助鈣鈦礦成膜

2021-02-08 復旦大學

近日,復旦大學信息科學與工程學院電光源研究所副研究員張樹宇課題組利用稀土離子摻雜實現了超寬時間窗口的反溶劑輔助鈣鈦礦成膜。3月10日,該研究成果以「Trivalent-Neodymium Additive Modulated MAPbBr3 Perovskite Nucleation and Growth: Ultrawide Processing Window for One-Step Fabrication of Efficient Light-Emitting Perovskites」為題發表在《先進電子材料》(Advanced Electronic Materials)雜誌,並被選為封面文章(Inside Back Cover)。

  

圖1 Advanced Electronic Materials雜誌三月份的Inside Back Cover

近年來,鈣鈦礦光電子器件發展迅猛,展現出優異的性能,受到學界和業界的廣泛關注。然而,鈣鈦礦薄膜製備中最常用的反溶劑輔助溶液法對反溶劑滴加工藝要求嚴苛,反溶劑滴加需要精確把控在3-5秒的工藝窗口內,限制了其在商業化生產中的進一步應用和發展。課題組創新地提出了採用Nd3+稀土離子摻雜引入異質形核過程的方案,實現了18秒的超寬反溶劑工藝窗口,解決了原有工藝存在的痛點。

張樹宇課題組通過Nd3+稀土離子摻雜,不僅實現了超寬的反溶劑工藝時間窗口,同時摻雜後的MAPbBr3鈣鈦礦薄膜,其光效和穩定性大幅改善,在空氣中放置8個月後性能和結構仍保持穩定。這一研究成果為各類鈣鈦礦薄膜器件的規模化生產提供了有效策略。

此外,課題組對摻雜機理進行了深入分析,首次揭示了Nd3+引入的異質形核過程,闡釋了超寬工藝窗口的成因。相比於無摻雜鈣鈦礦的均質形核,異質形核的摻雜薄膜具有更優的結晶度和相純度。該研究的發現為稀土離子摻雜鈣鈦礦提供了新的理論視角。 

圖2 a)不同反溶劑滴加時間的MAPbBr3無摻雜薄膜(第一行)和MAPbBr3:Nd(5%)摻雜薄膜(第二行)的發光照片,滴加時間軸為相對最佳滴加時間的偏移量 。b)樣品R2,R3,R4,S1,S3和S5的SEM圖像。 c)和d)MAPbBr3無摻雜薄膜和MAPbBr3:Nd(5%)摻雜薄膜的穩定性:c)PLQY和照片,以及d)XRD譜。

圖3 反溶劑輔助溶液法的四個工藝階段以及摻雜與未摻雜薄膜的晶體生長過程

該研究工作得到國家自然科學基金 (No: 61705042,51677031,11975081),上海市揚帆計劃(16YF1400700),上海市科技創新行動計劃(18JC1411500),科技部國家重點研發計劃(2017YFB0403603)的資助。

文章連結:https://doi.org/10.1002/aelm.201901162

相關焦點

  • 綠色反溶劑抑制非輻射複合實現高效鈣鈦礦太陽能電池
    傳統的一步溶液加工法沉積的鈣鈦礦薄膜通常易遭受由缺陷引起的非輻射複合,這嚴重阻礙了器件性能的提高。反溶劑工程已被證明可有效地調節晶體成核和晶粒長大,但是,實現高效的器件所需要的反溶劑的量很大,而且更嚴重的是,其中大多數反溶劑都是有毒的,如致癌溶劑氯苯和甲苯。顯然,毒性與綠色化學的工業發展理念相悖,這已成為實現低成本溶液法大面積生產的主要障礙。
  • 清華大學:綠色反溶劑抑制非輻射複合實現高效鈣鈦礦太陽能電池
    Advanced Materials上發表題為Suppressing Defects-Induced Non-Radiative Recombination for Efficient Perovskite Solar Cells through Green Anti-Solvent Engineering的研究論文,報導了採用綠色反溶劑處理獲得的高質量
  • ...學院團隊在綠色反溶劑抑制非輻射複合實現高效鈣鈦礦太陽能電池...
    >清華新聞網8月18日電 近日,清華-伯克利深圳學院康飛宇教授、韋國丹助理教授聯合中國科學院深圳先進技術研究所李江宇教授和華南理工大學發光材料與器件國家重點實驗室朱旭輝教授,在材料領域國際頂刊《先進材料》(Advanced Materials)上發表題為「通過綠色反溶劑工程抑制缺陷誘導的非輻射複合以實現高效鈣鈦礦太陽能電池
  • 清華-伯克利深圳學院團隊在綠色反溶劑抑制非輻射複合實現高效鈣鈦礦太陽能電池方面取得新進展
    近日,清華-伯克利深圳學院康飛宇教授、韋國丹助理教授聯合中國科學院深圳先進技術研究所李江宇教授和華南理工大學發光材料與器件國家重點實驗室朱旭輝教授,在材料領域國際頂刊《先進材料》(Advanced Materials)上發表題為「通過綠色反溶劑工程抑制缺陷誘導的非輻射複合以實現高效鈣鈦礦太陽能電池
  • 伯克利深圳學院團隊在綠色反溶劑抑制非輻射複合實現高效鈣鈦礦太陽能電池方面取得新進展
    清華新聞網8月18日電近日,清華-伯克利深圳學院康飛宇教授、韋國丹助理教授聯合中國科學院深圳先進技術研究所李江宇教授和華南理工大學發光材料與器件國家重點實驗室朱旭輝教授,在材料領域國際頂刊《先進材料》(Advanced Materials)上發表題為「通過綠色反溶劑工程抑制缺陷誘導的非輻射複合以實現高效
  • 清華-伯克利深圳學院團隊在綠色反溶劑抑制非輻射複合實現高效...
    近日,清華-伯克利深圳學院康飛宇教授、韋國丹助理教授聯合中國科學院深圳先進技術研究所李江宇教授和華南理工大學發光材料與器件國家重點實驗室朱旭輝教授,在材料領域國際頂刊《先進材料》(Advanced Materials)上發表題為「通過綠色反溶劑工程抑制缺陷誘導的非輻射複合以實現高效鈣鈦礦太陽能電池」(Suppressing Defects-Induced Non-Radiative
  • 徐曉翔課題組層狀鈣鈦礦材料光催化分解水研究取得重要進展
    徐曉翔課題組層狀鈣鈦礦材料光催化分解水研究取得重要進展 來源:化學科學與工程學院   時間:2018-03-21  瀏覽:
  • 電子科技大學李世彬教授Nano Energy:混合溶劑作為反溶劑衝洗工藝「縫合」三基團鈣鈦礦晶粒提升鈣鈦礦太陽能電池性能
    通過溶劑工程的處理,我們可以更好地理解鈣鈦礦薄膜生長動力學機制以及調控鈣鈦礦薄膜製備過程,從而得到成本更低、性能更高的鈣鈦礦太陽能電池。利用溶劑工程中的混合溶劑工程,可以利用混合溶劑中多種溶劑對鈣鈦礦前驅體的協同能力的強弱不同,來調控鈣鈦礦薄膜的晶粒生長,得到表面更加平整、晶粒更大的鈣鈦礦薄膜,同時相應的提升鈣鈦礦太陽能電池的光電性能。
  • 鈣鈦礦如果拿諾獎,他必是其中一人
    納米人編輯部對2019年國內外重要科研團隊的代表性重要成果進行了梳理,今天,我們要介紹的是韓國首爾成均館大學的Nam-Gyu Park教授課題組。Nam-GyuPark教授因共同發現並應用鈣鈦礦材料實現有效的能源轉換,榮獲化學領域2017年度「引文桂冠獎」。2017年,科睿唯安網站預測Nam-GyuPark是諾貝爾物理學獎獲得者之一。
  • 南科大孫小衛、王愷課題組聯合在鈣鈦礦顯示領域取得新進展
    近日,南方科技大學電子與電氣工程系(簡稱「電子系」)講席教授孫小衛課題組聯合副教授王愷課題組,在鈣鈦礦顯示領域取得了研究新進展,相關成果在國際著名學術期刊《先進功能材料》(Advanced Functional Materials)和《先進光學材料》(Advanced Optical Materials
  • 鈣鈦礦光伏組件「溶劑焦慮」可以不用擔心了
    越來越多的企業和研發機構正在嘗試將鈣鈦礦技術進行產業化,其中鈣鈦礦光伏發電是目前發展最成熟、應用潛力最大的一個方向,其技術可以作為鈣鈦礦單結使用,也可以與晶矽結合形成更高效的疊層產品,此前全球多家企業已經對外宣布了鈣鈦礦光伏產品的量產時間。
  • 我國研究出高效鈣鈦礦太陽能電池
    反溶劑工程已被證明可有效地調節晶體成核和晶粒長大,但是,實現高效的器件所需要的反溶劑的量很大,而且更嚴重的是,其中大多數反溶劑都是有毒的,如致癌溶劑氯苯和甲苯。顯然,毒性與綠色化學的工業發展理念相悖,這已成為實現低成本溶液法大面積生產的主要障礙。
  • 通過光輔助兩步法連續沉積法製備效率超過22%的鈣鈦礦型太陽能電池
    已知三碘化物離子是一種有效的添加劑,可改善鈣鈦礦薄膜的結晶度、晶粒尺寸和形態。然而,這種三碘化物離子的產生和控制具有一定的挑戰性。因此,開發了一種使用光輔助工藝在前驅體溶液中產生三碘化物離子,並應用於PSCs。結果表明,當碘化甲銨溶於異丙醇溶液時,三碘化物離子可以快速合成。光輔助FAI-IPA溶液有助於形成具有高結晶度、大晶粒尺寸和低陷阱密度的精細鈣鈦礦膜,從而將器件性能提高至22%。
  • 西安交大科研人員設計共軛配體分子實現高效穩定鈣鈦礦光伏器件
    近年來,鈣鈦礦太陽能電池作為光伏領域中的研究熱點,因其活性層材料具有直接帶隙、吸收帶隙可調且強吸收、載流子傳輸距離長的特點,獲得了廣泛關注。最新的單結鈣鈦礦太陽能電池和鈣鈦礦/矽基疊層電池效率分別已達23.7%和28%。目前,如何進一步提升器件效率和穩定性是鈣鈦礦電池面臨產業應用發展的重要問題,而解決活性層和界面的缺陷複合是突破效率瓶頸和電池長期穩定性的關鍵。
  • 中南《Nature Commun》準2D鈣鈦礦定向生長機理與結晶控制!
    近日,中南大學物理與電子學院、先進材料超微結構與超快過程研究所袁永波教授課題組在國際一流期刊《Nature Communications》發表了關於準2D鈣鈦礦定向生長機理與結晶控制的最新研究成果,論文題目為「Templated Growth of Oriented Layered Hybrid
  • 大面積鈣鈦礦太陽能電池世界記錄效率
    譚海仁課題組前期通過創新性地採用原子層沉積技術製備緻密的SnO₂層(約20 nm厚)引入到疊層電池互聯層中,很好地解決溶液法製備全鈣鈦礦疊層電池中的溶劑正交問題;同時構築了新型的隧穿複合結結構,通過插入金屬薄層(約1 nm厚),實現載流子的高效隧穿複合,有效減少疊層電池在隧穿結中的開路電壓的損失,並顯著提升疊層電池的填充因子。
  • 發現鈣鈦礦太陽能電池製備新方法!最佳光電轉換效率提升至16.04%!
    近日,光電科學與工程學院李世彬教授團隊在國際著名期刊ACS Energy Letters (《美國化學學會能源快報》)上發表題為「Mediator−Antisolvent Strategy to Stabilize All-Inorganic CsPbI3 for Perovskite Solar Cells with Efficiency Exceeding 16%」的論文,介紹了團隊提出一種調製中介
  • Solar RRL: 無機界面材料的有機鈍化-助力鈣鈦礦太陽能電池
    界面工程對於實現高效率和高穩定性的鈣鈦礦太陽能電池十分重要,香港理工大學電子及資訊工程學系李剛教授課題組最近針對這一問題,引入了一種新的界面工程方法:即用 聚(環氧乙烷)(PEO)修飾二氧化錫SnO2量子點(QD)薄膜,用來提高電子的傳輸。
  • 鈣鈦礦研究突破點是什麼?全球鈣鈦礦電池研究小組有哪些?
    鈣鈦礦電池結構簡單,以反型平面鈣鈦礦電池為例,自下往上依次為:玻璃、透明電極(FTO或ITO)、電子傳輸層、鈣鈦礦層、空穴傳輸層、金屬電極。目前,鈣鈦礦太陽能電池世界最高光電轉換效率記錄已達到25.2%,鈣鈦礦與晶矽疊層電池的效率已經達到了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