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南《Nature Commun》準2D鈣鈦礦定向生長機理與結晶控制!

2021-01-21 孜然學術

近日,中南大學物理與電子學院、先進材料超微結構與超快過程研究所袁永波教授課題組在國際一流期刊《Nature Communications》發表了關於準2D鈣鈦礦定向生長機理與結晶控制的最新研究成果,論文題目為「Templated Growth of Oriented Layered Hybrid Perovskites on 3D-like Perovskites」。該論文深入研究了準2D鈣鈦礦的形核、晶粒取向和形貌演變行為,闡明了提升準2D鈣鈦礦結晶質量並調控晶粒取向的通用策略。中南大學為該論文第一及通訊作者單位,博士研究生王繼飛為第一作者,袁永波教授為共同通訊作者。

論文連結:

https://www.nature.com/articles/s41467-019-13856-1

鈣鈦礦太陽能電池是當前研究的熱點,其商業化應用目前面臨穩定性的瓶頸。準2D鈣鈦礦是在傳統3D雜化鈣鈦礦結構中插入較大體積的有機分子,將鈣鈦礦無機層撐開形成周期性的量子阱結構而成。層間的疏水性大體積有機分子可有效阻擋水分子對鈣鈦礦結構的破壞,同時提高材料的熱穩定性,而另一方面準2D鈣鈦礦中更低的離子遷移趨勢也有利於提升材料電學穩定性。因此,開發高效率的準2D鈣鈦礦電池為解決鈣鈦礦太陽能電池穩定性提供了一個重要思路。但是,層間有機分子導電性不佳,嚴重影響載流子的傳輸。相比於3D鈣鈦礦,控制準2D鈣鈦礦晶體的形核與結晶行為,使其自發垂直基底取向尤為重要。深入理解成膜動力學過程,建立晶體調控的通用策略是獲得高效率電池的重要途徑。

袁永波教授課題組發現對於具有多組分的鈣鈦礦前驅體溶液,各組分溶解性的差異導致的偏析結晶過程對結晶核的形成和薄膜形貌演化具有關鍵性影響,控制PbI2的溶劑化合物(簡稱PDS)的形成和分布是控制薄膜形貌的有效途徑。該研究首次證實NH4Cl添加劑可用於抑制溶液中PDS沉澱,進而實現對溶液中的鈣鈦礦結晶核密度的調控,並將此效應推廣至多種銨鹽。

實驗中採用NH4Cl添加劑可使準2D鈣鈦礦從液面自上而下的生長行為變成主要生長機制,同時通過抑制形核達到了增大晶粒尺寸的效果。由室溫溶液法獲得的具有垂直取向的晶粒克服了準2D鈣鈦礦層間導電性不佳的問題,顯著提升了相應電池的能量轉換效率(14.4%),達到相應材料體系(BA2MA4Pb5I16)的國際前沿水平。同時,相關的薄膜結晶調控策略被證實可推廣至適合於大面積生產的刮塗工藝(doctor blading)。與合作團隊一起利用刮塗法製備的準2D鈣鈦礦太陽電池效率值達到12.2%,屬國際領先水平。

圖片說明:(左) PDS形核調控和2D鈣鈦礦自上而下定向生長示意圖; (中)空氣-溶液界面處預形成的PDS晶體誘發準3D鈣鈦形成、準2D鈣鈦礦生長示意圖; (右)準3D鈣鈦礦表面的低配位碘離子與準2D鈣鈦礦邊緣[101]晶列處碘離子的晶格匹配示意圖,兩者間的晶格匹配決定了3D鈣鈦礦可作為準2D鈣鈦礦定向生長的模板。

此外,該研究首次證實3D鈣鈦礦表面可作為準2D鈣鈦礦形核和外延生長的模板,同時解釋了高層數準2D鈣鈦礦晶粒的垂直取向行為和低層數2D鈣鈦礦的面內優勢取向行為,澄清了國際上關於準2D鈣鈦礦晶體生長的若干問題。此外,文章中揭示的模板生長過程可用於製備定向排列的準2D/3D複合結構,為開發新型光電器件提供了一種新的異質結結構。

該項目研發得到了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委(51673218)及中南大學創新驅動項目的資助,先進材料超微結構與超快過程研究所何軍教授團隊在瞬態光學表徵方面的技術支持。(來源:中南大學)

相關焦點

  • 鈣鈦礦領域的常見問題,只有他們發了Nature
    但是,科學家們對控制薄膜質量的精確反應機理以及主要因素的理解還稱不上透徹。近日,Michael Grätzel教授研究團隊以「光照」為切入點,利用共聚焦雷射掃描螢光顯微鏡(CLSM)以及掃描電子顯微鏡(SEM)研究了兩種常用的鈣鈦礦製備方法:順序沉積法和反溶劑法,展示了光照對於鈣鈦礦生長速率以及薄膜形貌的影響,並對背後的機理進行了深入的研究。
  • 香港中文大學路新慧教授等AM:A位摻雜精確控制鈣鈦礦結晶動力學...
    研究背景鈣鈦礦太陽能電池因其飛速增長的光電轉換效率、低成本、製備工藝簡單等優勢,已成為光伏領域的一顆新星。鈣鈦礦太陽能電池的器件性能與鈣鈦礦薄膜質量緊密相關,而薄膜質量又很大程度上取決於鈣鈦礦結晶成膜的動力學過程,但通常因其結晶過程非常迅速而難以被完整觀測。
  • 六方冰晶在石墨表面原子級臺階上的定向排列生長
    由於顆粒的表面結構和性質能夠顯著影響冰晶的成核效率(比如,包含石墨狀結構的煙塵對於冰的異質成核效率有明顯提升),因此探索材料表面結構對於冰晶成核生長過程的影響機理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而目前因為缺乏直接的證據和有效的實驗觀察,材料表面的原子尺度結構缺陷對於氣溶膠上冰晶生長的影響機理依然尚不明確。
  • 上海科大最新《Nature》首次製備二維滷化物鈣鈦礦橫向外延異質結
    Savoie教授聯合上海科技大學於奕教授(通訊作者)報告了一種通過液相外延的方法製備了2D滷化物鈣鈦礦橫向異質結構,其通過摻入剛性π-共軛有機配體,有力地抑制了2D滷化物鈣鈦礦中的面內離子擴散,同時展現了高度穩定和可調的橫向異質結構,多異質結構和超晶格。此外,通過低劑量像差校正的高分辨透射電子顯微鏡展現了近原子級界面的觀察和外延生長的機理分析。
  • 周歡萍課題組2019年鈣鈦礦太陽能電池重要成果集錦!
    該工作為改善基於小分子的空穴傳輸材料的鈣鈦礦太陽能電池和其他光電器件的穩定性提供了可行的方法。30% Enhancement of Efficiency in Layered 2DPerovskites Absorbers by Employing Homo-Tandem Structures,
  • 加州大學最新《Nature》:大面積柔性單晶鈣鈦礦的製備
    有機-無機雜化鈣鈦礦由於其獨特的電子和光電性質,在眾多器件應用上具有極強的吸引力。雖然許多方法都集中在多晶鈣鈦礦材料上,但單晶雜化鈣鈦礦比多晶材料具有更好的載流子輸運和更高的穩定性,它們的取向與遷移行為和較低的缺陷濃度密切相關。然而,單晶鈣鈦礦的製備和形貌與成分的控制是具有挑戰性的。
  • Nature:鈣鈦礦單晶,柔性?
    當前研究較多是多晶材料,但與之相比,單晶雜化鈣鈦礦材料的缺陷和晶界更少,具有更優的光生載流子輸運能力和穩定性。因此,鈣鈦礦單晶薄膜的製備一直是材料研究的熱點話題。不過,在製備過程中控制單晶鈣鈦礦的形貌和組成非常困難,低成本、滿足現有工業標準的製備過程更是未見報導,這些都制約了單晶鈣鈦礦材料的進一步發展。
  • 研究發現錳離子摻雜鈣鈦礦單晶螢光動力學調控機理
    近日,中國科學院大連化學物理研究所超快時間分辨光譜與動力學研究組(1110組)研究員金盛燁團隊在正二價錳離子(Mn2+)摻雜的單一CsPbCl3鈣鈦礦微晶中,通過改變激發條件,成功實現了連續、可逆、寬範圍、高穩定性的發光顏色調控,發現錳離子摻雜鈣鈦礦單晶螢光動力學調控機理。
  • TMD、石墨烯、2D-MOF
    在這篇文章中,作者製備了一種二維材料嵌入式光纖——高度非線性材料MoS2直接生長在SiO2光纖的內壁上。生長通過簡單的兩步實現,在沿整個光纖壁生長二維材料之前,預先沉積固體前驅體以保證原料均勻,克服固體前體難以有效和均勻地轉移到光纖孔中的問題。2.
  • 仿脊椎設計的柔性鈣鈦礦太陽能電池
    特別是,隨著器件面積的增加,在柔性襯底上的鈣鈦礦晶體生長和缺陷鈍化問題被放大。此外,在大面積模量的基礎上,氧化銦錫(ITO)和鈣鈦礦晶體的脆性會更大。因此,可伸縮、堅固的柔性鈣鈦礦太陽能電池需要同時提高鈣鈦礦晶體的質量和整個器件的柔性。
  • 2D衍生相誘導製備鈣鈦礦陣列、鈣鈦礦用於色彩感應與色彩顯示器件
    無機鈣鈦礦中有大量的衍生物相具有特殊的結構和優異的性能,在光電器件中的廣泛應用。
  • 鈣鈦礦太陽能電池:從分子工程和固態核磁到高效、穩定的器件性能 |...
    Zakeeruddin, Michael Grätzel 發表時間:2018/10/26 數字識別碼: s41467-018-06709-w 原文連結:http://t.cn/E5DEOMO 微信連結:https://mp.weixin.qq.com/s/97FGD4vvgGoLVUbb1nWlJg
  • 長春應化所首篇《Nature》:終於揭開「雷射死亡」真面目
    在140 K以下溫度也已經觀察到了鈣鈦礦在近紅外區域的連續雷射發射。即使將溫度提高到室溫,雷射也能夠持續250 s。相較於3D鈣鈦礦材料,有機-無機滷化鉛準二維(quasi-2D)鈣鈦礦材料成本低廉、顏色可調、穩定性好,具有更高的激子結合能和天然的量子阱,此外還可以溶液法加工,這些特性表明它們是比3D鈣鈦礦材料更好的發射介質和增益介質,可用於發光二極體和雷射應用。
  • 潘曉晴Nature、廈大Nature Catal.,天大Nature Catal.丨頂刊日報20191016
    :應力條件下鋰晶須的形成與生長鋰金屬具有最低的氧化還原電勢和很高的理論比容量,這使得其成為新一代二次電池負極材料的最佳選擇。然而,鋰負極在電池中的實際應用受到了晶鬚生長的阻礙。這種晶鬚生長會消耗電解液、消耗活性金屬鋰,甚至會造成電池短路。要成功地解決這些問題,就必須充分了解Li晶須在隔膜的機械約束下的形成機理和生長規律。
  • 錳離子摻雜鈣鈦礦單晶螢光動力學調控機理獲揭示—新聞—科學網
    ,發現錳離子摻雜鈣鈦礦單晶螢光動力學調控機理。 鈣鈦礦材料因其具有相對穩定的理化性質、較高的螢光量子產率和連續可調的半導體能帶結構等優點,在發光器件等領域表現出極大的發展潛力。此前,關於鈣鈦礦材料發光顏色調控的研究,主要集中於控制納米晶生長尺寸以及調整材料滷素離子的種類和相對比例上。
  • 孫寶全教授課題組與劍橋Cavendish實驗室、上海同步輻射中心合作在《Nature Communications》上發表論文
    除了量子限域效應外,由於鈣鈦礦和有機配體之間的介電常數差異,介電限域效應也可以增加激子結合能從而提高鈣鈦礦的發光效率。但是在目前的準二維鈣鈦礦體系中,由於鈣鈦礦本體和有機配體為非均相材料,但是在目前的準二維鈣鈦礦體系中,由於鈣鈦礦本體和有機配體為非均相材料,在鈣鈦礦的成膜的過程中有機-無機相分離難以控制,從而降低鈣鈦礦薄膜的形貌以及光電特性。如何控制相分離是鈣鈦礦發光二極體的重點和難點。
  • 看同步輻射如何「解密」鈣鈦礦、鋰電、電催化、OFET、OPV
    一、GIWAXS在鈣鈦礦中的應用1、高效穩定的層間分子相互作用的鈣鈦礦太陽能電池2020年1月14日,西北工業大學黃維院士團隊在Nature Photonics報導高效穩定層狀鈣鈦礦太陽能電池超過18%的效率。2D ruddlesd-popper相(2DRP)鈣鈦礦具有更好的光穩定性和環境穩定性。
  • 金松最新Nature Nanotechnology
    不同相2D RP鈣鈦礦大面積納米片的浮選生長要點: 1、作者開發了一種簡單但通用的在前體溶液液滴的空氣-溶液界面處結晶生長的方法。2、實現了各種大面積純相RP鈣鈦礦納米片的直接合成生長,同時實現了薄至單原子厚度納米片的可控制備。3、在使橫向生長最大化的同時實現單層或幾層厚度的關鍵是保持適當的過飽和度,這可以通過調整每種前體的濃度和冷卻溶液的溫度來仔細優化。
  • 鈣鈦礦太陽能電池中的熱力學機理
    有機-無機異質結鈣鈦礦太陽能電池(PSC)有望用於低成本和高性能光伏電池。
  • 近期Nature/Science鈣鈦礦太陽能電池文章大盤點!
    ,但是由於鈣鈦礦本身對電子束等束流敏感,因此其微觀機理的研究進展緩慢。作者還進一步觀察了FAPbI3中點缺陷和位錯的性質,對之後鈣鈦礦中的機理研究具有非常重大的指導意義。 05 A fabrication process for flexible single-crystal perovskite devices 本文通過基於溶液的光刻輔助外延生長和轉移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