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發現錳離子摻雜鈣鈦礦單晶螢光動力學調控機理

2021-01-09 騰訊網

近日,中國科學院大連化學物理研究所超快時間分辨光譜與動力學研究組(1110組)研究員金盛燁團隊在正二價錳離子(Mn2+)摻雜的單一CsPbCl3鈣鈦礦微晶中,通過改變激發條件,成功實現了連續、可逆、寬範圍、高穩定性的發光顏色調控,發現錳離子摻雜鈣鈦礦單晶螢光動力學調控機理。

CsPbX3(X=Cl-, Br-, I-) 鈣鈦礦材料因其具有相對穩定的理化性質、較高的螢光量子產率和連續可調的半導體能帶結構等優點,在發光器件等領域表現出極大的發展潛力。此前,關於鈣鈦礦材料發光顏色調控的研究,主要集中於控制納米晶生長尺寸以及調整材料滷素離子的種類和相對比例上。然而,在這些材料中,螢光發射波長與其結構組成一一對應,如需對發光顏色加以調節,則需要改變材料的化學組成,或需要同時使用多種材料實現發光顏色的調控,給實際應用造成了不便。

該研究團隊首次報導了Mn2+摻雜的CsPbCl3微晶,通過內部能量轉移過程,實現了激子(藍色)和Mn2+離子(橙色)的雙波長螢光發射。在不改變材料化學組成的前提下,通過改變激發光強度,在單一微晶中,成功實現了對發光顏色連續、可逆、寬範圍的調控。此外,該團隊利用時間分辨光譜和溫度依賴性實驗,證實了在Mn2+摻雜CsPbCl3微晶中,激子向Mn2+的能量轉移是通過一些淺缺陷態作為媒介實現的,在高激發功率下Mn2+螢光強度的飽和來源於這些缺陷態的飽和。該材料在空氣中表現出了較高的光穩定性,可實現超過14小時、300次以上的連續可逆光譜調節操作。考慮到其顏色連續、可逆、寬範圍調控的發光特性和光穩定性,Mn2+摻雜CsPbCl3微晶有望在微納發光器件中得以應用。

上述工作得到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國家重點研發計劃「納米科技」重點專項和中科院戰略性先導科技專項(B)「能源化學轉化的本質與調控」的支持。相關研究成果發表在《美國化學會志》(J. Am. Chem. Soc.)上。

大連化物所發現錳離子摻雜鈣鈦礦單晶螢光動力學調控機理

來源:中國科學院大連化學物理研究所

相關焦點

  • 錳離子摻雜鈣鈦礦單晶螢光動力學調控機理獲揭示—新聞—科學網
    ,發現錳離子摻雜鈣鈦礦單晶螢光動力學調控機理。研究成果發表在《美國化學會志》上。 鈣鈦礦材料因其具有相對穩定的理化性質、較高的螢光量子產率和連續可調的半導體能帶結構等優點,在發光器件等領域表現出極大的發展潛力。此前,關於鈣鈦礦材料發光顏色調控的研究,主要集中於控制納米晶生長尺寸以及調整材料滷素離子的種類和相對比例上。
  • 錳摻雜Cs4PbCl6零維鈣鈦礦納米晶激發態動力學研究
    錳離子摻雜是調控鈣鈦礦納米晶光、電、磁性能的一種有效手段。Mn2+在介質材料中的光學性能主要取決於其局域態的電子結構和激發態動力學,對Mn2+摻雜零維鈣鈦礦納米晶開展深入的光譜學研究對於提高其光學性能及應用至關重要。目前,製備Mn2+摻雜Cs4PbX6零維鈣鈦礦納米晶純相併揭示Mn2+發光中心的激發態動力學仍是該領域的一個技術難題。
  • 【中國網】大連化物所合成新型摻雜發光材料
    研究發現,未摻雜錳離子的非鉛雙鈣鈦礦納米晶發射出藍色螢光,通過摻雜錳離子,可以實現明亮的橙紅色螢光發射。  近年來,非鉛雙鈣鈦礦納米晶受到廣泛關注,有望克服鉛基鈣鈦礦納米晶的毒性和不穩定性,成為理想的發光材料。科研人員主要關注於鈣鈦礦納米晶材料寬波段白光發射,而對其他特定顏色的螢光發射研究較少。摻雜策略可以有效改善鈣鈦礦納米晶材料的光學性質和穩定性。
  • 最高螢光量子產率達到44.6%,中科院大連化物所合成新型摻雜發光材料
    集微網消息,近日,中科院大連化物所韓克利研究員團隊揭示了錳摻雜非鉛雙鈣鈦礦納米晶發光動力學機理。該團隊成功合成未摻雜及錳離子摻雜的非鉛雙鈣鈦礦納米晶,並詳細討論了其尺寸效應及發光動力學機理。研究證明,未摻雜錳離子的納米晶具有藍色螢光。
  • 鈣鈦礦材料中的載流子動力學研究
    報告題目:鈣鈦礦材料中的載流子動力學研究報告人:金盛燁 研究員 中國科學院大連化學物理研究所時間:2020年10月9日(周五)下午14:00地點:前衛南區唐敖慶樓C區603報告廳報告摘要:近幾年來,金屬有機滷化物類鈣鈦礦材料由於其獨特的光電轉化性質成為構建高效、廉價的太陽能電池等光電轉化器件的理想材料之一
  • 鈣鈦礦單晶中光生載流子擴散動力學研究獲新進展—新聞—科學網
    (organolead halide perovskite)單晶光生載流子擴散動力學研究工作中取得新進展,成功實現了對單個鈣鈦礦單晶納米線/納米片中載流子擴散過程的可視化和定量研究。因此對這些光物理參數的定性和定量測定,是人們判斷鈣鈦礦樣品質量的重要手段。載流子的壽命可以簡單的從載流子螢光壽命的檢測中推算,但電荷遷移率(或者遷移係數)的測定往往需要在鈣鈦礦樣品上負載電極材料。
  • 中科院大連化物所鈣鈦礦單晶中光生載流子擴散動力學研究獲進展
    近日,中國科學院大連化學物理研究所超快時間分辨光譜與動力學創新特區研究組(11T5組)研究員金盛燁領導的科研團隊在金屬有機鈣鈦礦(organolead halide perovskite)單晶光生載流子擴散動力學研究工作中取得新進展,成功實現了對單個鈣鈦礦單晶納米線/納米片中載流子擴散過程的可視化和定量研究。
  • 高壓研究揭示滷化物鈣鈦礦定量構效關係並指導實現最優螢光效率
    然而,高效鈣鈦礦材料中鉛的毒性與本身的不穩定性極大阻礙其在光電領域的發展和應用。為了設計開發安全、穩定、性能優異的新型鈣鈦礦光電材料,需要對其性能獨特的內在機理以及結構物性關係有深刻的理解和認識,特別是晶格畸變和電子缺陷對性能的影響機制。
  • 鈣鈦礦納米線中載流子定向輸運研究取得新進展
    鈣鈦礦納米線中載流子定向輸運研究取得新進展   記者劉萬生
  • 大連化物所全無機鈣鈦礦光電探測器動力學研究取得進展
    該研究團隊發現全無機鈣鈦礦微晶(CsPbBr3)激發態載流子存在快速擴散行為,以此製備出的光電探測器具有超高靈敏度和快速時間響應。相關研究成果發表在《先進材料》上。  光電探測器在信號處理、通訊、生物成像等領域發揮重要作用。
  • 鈣鈦礦結構RCrO3體系磁性及磁電效應研究取得進展
  • 全無機鈣鈦礦光電探測器動力學研究取得新進展—新聞—科學網
    中科院大連化物所
  • Chem.南京大學謝勁課題組在配體調控錳自由基反應活性策略...
    謝勁課題組利用雙核錳與不同配體原位形成配合物進而調控錳自由基反應活性的策略,實現了錳催化的烯烴可控脫氫矽化和氫矽化反應,為錳自由基參與的有機合成反應調控方式提供了新思路。  大多數脂肪烯烴的脫氫矽化反應以烯基矽烷為主要產物,表現出iPrPNP-錳催化體系有別於Pd等貴金屬的區域選擇性。研究發現,iPrPNPMn-H關鍵物種在室溫下、空氣中較為穩定,結構通過單晶進行了確認,其在加熱條件下能釋放出氫氣;而JackiePhosMn-H物種則難以分離得到。以上實驗結果顯示了配體對調控錳物種活性的重要作用。
  • 結構如何調控性能?研究揭開鈣鈦礦性能調控的秘密 - 新技術 - 中國...
    記者從中國科學技術大學獲悉,該校羅毅教授研究團隊葉樹集小組研究發現,二維雜化滷素鈣鈦礦的有機陽離子構象無序度越大,其寬帶螢光發射越強,面內載流子遷移率越小,而面外載流子遷移率則由有機陽離子構象與無機骨架層間距共同決定。成果日前發表在《自然·通訊》上。
  • 揭示非鉛鋯基空位有序雙鈣鈦礦納米晶體動力學機理
    近日,中國科學院大連化學物理研究所複雜分子體系反應動力學研究組研究員韓克利團隊在全無機非鉛鈣鈦礦納米晶體動力學機理研究方面取得進展。該團隊合成出非鉛鋯(Zr)基空位有序雙鈣鈦礦納米晶體,詳細討論了其發光動力學機理,為開發新型無機螢光粉提供了策略。熱活化延遲螢光(TADF)是一種可獲得較高激子利用率的發光機制。在熱能幫助下,最低激發三線態(T1)激子通過反系間穿越回到最低激發單線態(S1)進行發光。
  • 近期Nature/Science鈣鈦礦太陽能電池文章大盤點!
    ,但是由於鈣鈦礦本身對電子束等束流敏感,因此其微觀機理的研究進展緩慢。該團隊通過原子級透射電子顯微鏡測試,成功獲得了FAPbI3鈣鈦礦薄膜的原子級分辨照片,照片展示了高度有序的原子陣列、清晰分明的晶界以及鈣鈦礦與PbI2的交界面,同時沒有發現晶格中長程無序的現象。在測試中作者發現由於電子束導致FA+離子損失,留下部分未被佔用的鈣鈦礦晶格,隨後會進行重新排列,這也解釋了鈣鈦礦材料的再生過程。
  • 調控晶格畸變可優化滷化物鈣鈦礦發光性能
    北京高壓科學研究中心呂旭傑課題組與美國西北大學教授Mercouri G Kanatzidis等合作,通過調控晶格畸變實現了滷化物鈣鈦礦材料最佳發光性能。同時,利用高壓調控結合化學方法系統研究了一系列具有獨特畸變結構的鍺基鈣鈦礦材料,揭示了滷化物鈣鈦礦定量構效關係並提出實現最佳發光性能的結構參數。相關成果近期發表於《國家科學評論》。金屬滷化物鈣鈦礦材料具有獨特的結構和光電性質,正在為光電器件帶來新的發展契機。
  • 大連化物所揭示非鉛鋯基空位有序雙鈣鈦礦納米晶體動力學機理
    近日,中國科學院大連化學物理研究所複雜分子體系反應動力學研究組研究員韓克利團隊在全無機非鉛鈣鈦礦納米晶體動力學機理研究方面取得進展。該團隊合成出非鉛鋯(Zr)基空位有序雙鈣鈦礦納米晶體,詳細討論了其發光動力學機理,為開發新型無機螢光粉提供了策略。熱活化延遲螢光(TADF)是一種可獲得較高激子利用率的發光機制。在熱能幫助下,最低激發三線態(T1)激子通過反系間穿越回到最低激發單線態(S1)進行發光。
  • 大連化物所揭示非鉛鋯基空位有序雙鈣鈦礦納米晶體動力學機理
    近日,中國科學院大連化學物理研究所複雜分子體系反應動力學研究組研究員韓克利團隊在全無機非鉛鈣鈦礦納米晶體動力學機理研究方面取得進展。該團隊合成出非鉛鋯(Zr)基空位有序雙鈣鈦礦納米晶體,詳細討論了其發光動力學機理,為開發新型無機螢光粉提供了策略。  熱活化延遲螢光(TADF)是一種可獲得較高激子利用率的發光機制。
  • 【Angew】蘇大鄒貴付教授合作製備大面積超薄鈣鈦礦單晶薄膜
    目前,研究報導的鈣鈦礦單晶薄膜生長方法主要通過化學氣相沉積和溶液空間限制法,然而,所製備的薄膜厚度往往較厚,相應的器件性能也沒有多晶薄膜的器件高,因此,生長超薄大面積鈣鈦礦單晶薄膜至關重要。由於鈣鈦礦本徵對稱的晶體結構以及正八面體網格之間緊密的化學鍵連接,以及各低指數表面之間差異非常小的表面能,各向異性生長大面積超薄鈣鈦礦單晶薄膜仍然充滿挑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