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壓研究揭示滷化物鈣鈦礦定量構效關係並指導實現最優螢光效率

2020-12-25 知社學術圈

以CH3NH3PbI3為代表的金屬滷化物鈣鈦礦材料由於其獨特的電子結構和光電特性,已經為光電器件帶來了革命性的發展。然而,高效鈣鈦礦材料中鉛的毒性與本身的不穩定性極大阻礙其在光電領域的發展和應用。為了設計開發安全、穩定、性能優異的新型鈣鈦礦光電材料,需要對其性能獨特的內在機理以及結構物性關係有深刻的理解和認識,特別是晶格畸變和電子缺陷對性能的影響機制。


為此,北京高壓科學研究中心呂旭傑課題組與美國西北大學Mercouri G. Kanatzidis教授團隊等通力合作,通過優選一系列具有獨特畸變結構的鍺基鈣鈦礦材料,利用壓力調控結合化學方法揭示了滷化物鈣鈦礦定量構效關係並提出實現最佳發光性能的結構畸變參數(圖1),相關成果以題為「Regulating off-centering distortion maximizes photoluminescence in halide perovskites」近期發表於National Science Review。克裡特大學、阿貢國家實驗室、夏威夷大學、華盛頓州立大學、洛斯阿拉莫斯國家實驗室、紐約州立大學布法羅分校的研究人員合作參與了該工作。


圖1.(a)鍺基鈣鈦礦的晶體結構示意圖;(b)不同壓力下的二維螢光成像;(c)壓力對八面體畸變程度的連續調控;(d)鈣鈦礦八面體畸變程度與螢光強度的定量關係。


不同於鉛基滷化物鈣鈦礦,以CH3NH3GeI3(MAGeI3)為代表的鍺基鈣鈦礦具有獨特的畸變八面體結構,其金屬離子大幅偏離中心位置,導致形成極性空間群以及異常的光學性質。


「該材料大的八面體畸變主要源於鍺和碘離子大的尺寸失配以及鍺離子的孤對電子效應,這使我們考慮施加壓力調節這種畸變,期望實現結構和物性的連續調控,實驗結果很好驗證了我們的設想。」 呂旭傑研究員說到,「其極大的結構可調控性不僅為深入理解滷化物鈣鈦礦材料的構效關係提供了難得的載體,而且有望實現極限性能的探索。」


該團隊利用高壓同步輻射X射線衍射、拉曼、吸收、螢光等原位測試技術,結合第一性原理計算對其晶格、電子結構與物性的演變規律進行了系統而深入的研究。隨著壓力的升高,MAGeI3與FAGeI3的螢光強度和發光顏色均顯示出極大的可調節性(1GPa內強度提升>20倍,波長調節>180 nm/GPa),圖2所示。作者通過引入偏心畸變參數D,定量論述了八面體畸變程度與發光強度的關係:調控偏心參數至0.2可以實現最高發光強度。


圖2.高壓調控下鍺基滷化物鈣鈦礦的光學性質演化。


作者進一步將此規律應用於材料設計,通過化學摻雜銫離子調控鍺基鈣鈦礦的晶格畸變程度,同樣實現了發光效率的逐步提升,實驗結果進一步驗證了高壓研究揭示的定量構效關係(圖1d)。該研究成果不僅揭示了滷化物鈣鈦礦八面體畸變與發光強度的定量關係,而且論述了如何利用高壓研究獲取的規律指導材料設計並實現高性能。該工作獲得了國家自然科學基金等項目的支持。

論文連結

https://academic.oup.com/nsr/advance-article/doi/10.1093/nsr/nwaa288/6012848

相關焦點

  • 滷化物鈣鈦礦:調節晶格畸變,實現螢光最大化 | NSR
    ,揭示了滷化物鈣鈦礦的定量構效關係,並提出了實現螢光最大化的結構畸變參數。金屬滷化物鈣鈦礦材料(CH3NH3PbI3等)的晶格結構具有極大的可調節性,賦予其獨特的物性調控,可用於發光二極體(LED)等各種光電器件。但是,受材料體系和實驗手段的限制,人們還沒有完全理解這其中基本的構效關係,比如,晶格結構的畸變是如何影響滷化物鈣鈦礦材料的發光性能的。這大大限制了對材料性能的最優化設計。
  • 實現滷化物鈣鈦礦材料最佳發光性能
    本報訊(記者閆潔)北京高壓科學研究中心呂旭傑課題組與美國西北大學教授Mercouri G Kanatzidis等人合作,通過調控晶格畸變實現了滷化物鈣鈦礦材料最佳發光性能。同時,他們利用高壓調控結合化學方法,系統研究了一系列具有獨特畸變結構的鍺基鈣鈦礦材料,揭示了滷化物鈣鈦礦定量構效關係並提出實現最佳發光性能的結構參數。相關成果近期發表於《國家科學評論》。目前,高效鈣鈦礦材料的毒性和不穩定性問題極大地阻礙了其發展。
  • 調控晶格畸變可優化滷化物鈣鈦礦發光性能
    北京高壓科學研究中心呂旭傑課題組與美國西北大學教授Mercouri G Kanatzidis等合作,通過調控晶格畸變實現了滷化物鈣鈦礦材料最佳發光性能。同時,利用高壓調控結合化學方法系統研究了一系列具有獨特畸變結構的鍺基鈣鈦礦材料,揭示了滷化物鈣鈦礦定量構效關係並提出實現最佳發光性能的結構參數。相關成果近期發表於《國家科學評論》。金屬滷化物鈣鈦礦材料具有獨特的結構和光電性質,正在為光電器件帶來新的發展契機。
  • 高壓調控實現一維金屬滷化物90%螢光效率
    本報訊(記者閆潔)北京高壓科學研究中心研究員呂旭傑、楊文革和美國佛羅裡達州立大學教授Ma Biwu等組成的國際合作團隊,對一種新型一維金屬滷化物C4N2H14PbBr4進行了系統深入研究。相關成果日前發表於《美國化學會會志》。低維金屬滷化物因獨特的電子結構和優異的發光性能而備受關注,其自陷激子產生的寬帶發射有望應用於單組分白光LED。
  • 高壓調控實現一維金屬滷化物90%螢光量子效率
    儘管近些年人們已經開發出多種低維滷化物發光材料,但是要實現這類材料更好的實際應用,需要對其結構物性關係有更深入的認識,從而進一步優化發光性能。 北京高壓科學研究中心的呂旭傑研究員和楊文革研究員領導的研究團隊最新發現,壓力可以有效抑制自陷態激子的非輻射複合速率,從而在一維雜化金屬滷化物中實現了90%的螢光量子效率(圖1)。該工作首次在吉帕高壓(GPa)尺度上實現了螢光量子產率的確定。
  • 有機-無機雜化滷素鈣鈦礦構效關係研究取得進展
    有機-無機雜化滷素鈣鈦礦材料在太陽能電池、發光二極體、場效應電晶體和光電探測器等多個領域展示廣泛的應用前景。其載流子遷移率是鈣鈦礦材料性能以及實現以鈣鈦礦為基的高效率器件的重要參數。國內外不少課題組通過設計合成新的鈣鈦礦結構來調控載流子遷移率取得了許多重要進展。
  • 鈣鈦礦LED研究獲重大突破,外量子效率達到21.6%
    ,在鈣鈦礦發光二極體(LED)領域取得重大突破,實現了外量子效率達到21.6%的高效鈣鈦礦LED器件,再次刷新了世界紀錄。 鉛滷化物鈣鈦礦是近些年來迅速發展起來的一類廉價且光電性能良好的半導體材料,並在發光二極體(LED)、光伏電池、雷射、光電探測器等方面得到廣泛的研究。雖然溶液處理的鈣鈦礦材料在各個光電領域均已表現出不俗的性能,但其性能始終受制於缺陷介導的非輻射損耗。使用有機分子進行缺陷鈍化是一類很有前景的方案,然而由於缺乏對鈍化分子構效關係的深刻理解,這一方案的實施效果始終不盡如人意。
  • 鈣鈦礦材料中的載流子動力學研究
    報告題目:鈣鈦礦材料中的載流子動力學研究報告人:金盛燁 研究員 中國科學院大連化學物理研究所時間:2020年10月9日(周五)下午14:00地點:前衛南區唐敖慶樓C區603報告廳報告摘要:近幾年來,金屬有機滷化物類鈣鈦礦材料由於其獨特的光電轉化性質成為構建高效、廉價的太陽能電池等光電轉化器件的理想材料之一
  • 中科院大連化物所螢光染料發光構效關係研究取得系列進展—新聞...
  • 研究揭開鈣鈦礦性能調控的秘密 - 新技術 - 中國...
    記者從中國科學技術大學獲悉,該校羅毅教授研究團隊葉樹集小組研究發現,二維雜化滷素鈣鈦礦的有機陽離子構象無序度越大,其寬帶螢光發射越強,面內載流子遷移率越小,而面外載流子遷移率則由有機陽離子構象與無機骨架層間距共同決定。成果日前發表在《自然·通訊》上。
  • 鈦氧團簇異構體動力學及構效關係研究取得新進展
    為解釋這一差異並揭示相關的構效關係,吳凱豐團隊研究了PTC-49V和PTC-49H的激發態動力學和它們到電荷受體的電荷轉移動力學,發現前者到乳酸(光催化犧牲試劑)的空穴轉移速率要比後者高出1-2個數量級,可有效解釋兩者的光催化性能差異。
  • 大連化物所螢光染料發光構效關係研究取得系列進展
    中國科學院大連化學物理研究所分子探針與螢光成像研究組徐兆超團隊長期致力於螢光分子科學與工程研究,針對生物單分子檢測和超高時空動態分辨的前沿需求,開展「標記-探針-成像」一體化研究。該團隊以螢光分子發光構效關係為核心,以「實驗/理論」相結合的模式深刻理解和探索分子發光機理,工程化創製高性能新型螢光分子,並於近期取得一系列新進展。
  • 中科大揭開鈣鈦礦性能調控秘密
    記者11月13日從中國科學技術大學獲悉,該校羅毅教授研究團隊葉樹集小組研究發現,二維雜化滷素鈣鈦礦>的有機陽離子構象無序度越大,其寬帶螢光發射越強,面內載流子遷移率越小,而面外載流子遷移率則由有機陽離子構象與無機骨架層間距共同決定。
  • 【中國科學報】中國科大新研究揭開鈣鈦礦性能調控秘密---中國科學院
    中國科學技術大學教授羅毅團隊葉樹集小組研究發現,二維雜化滷素鈣鈦礦的有機陽離子構象無序度越大,其寬帶螢光發射越強,面內載流子遷移率越小,而面外載流子遷移率則由有機陽離子構象與無機骨架層間距共同決定。相關成果日前發表在《自然-通訊》上。
  • 使用金屬滷化物鈣鈦礦新型材料實現了金屬鋰負極與電解液的隔離
    ,金屬滷化物鈣鈦礦因其帶隙可調、缺陷容忍度較高、以及製備簡單等優勢成為近年來光電研究領域的熱點材料。然而,與鋰離子導體鋰鑭鈦氧化合物(Li3xLa2/3-xTiO3)具有相似空間結構的金屬滷化物鈣鈦礦材料,其框架內的鋰離子傳導特性以及相關應用卻少有研究。 近日,中國科學技術大學化學與材料學院的姚宏斌課題組與張國楨副研究員和PHI CHINA南京表面分析實驗室的鞠煥鑫博士合作,在金屬滷化物鈣鈦礦導鋰層的構建,並用於穩定鋰金屬電池的研究中取得重要進展。
  • ...柏教授/蘇大康振輝教授:碳化聚合物點助力金屬滷化物鈣鈦礦光催化
    金屬滷化物鈣鈦礦(MHP)具有高的光吸收係數及低的表面電荷複合速率,因此,在光催化領域的應用也受到了越來越多的關注。,得到長壽命的光生電子,從而提升了MHP光催化劑的催化效率,為鈣鈦礦光催化劑的電荷分離調控提供了一種新的研究思路。
  • 我學者揭開鈣鈦礦性能調控秘密
    科技日報合肥11月15日電 (通訊員桂運安 記者吳長鋒)記者15日從中國科學技術大學獲悉,該校羅毅教授研究團隊葉樹集小組研究發現,二維雜化滷素鈣鈦礦的有機陽離子構象無序度越大,其寬帶螢光發射越強,面內載流子遷移率越小,而面外載流子遷移率則由有機陽離子構象與無機骨架層間距共同決定。
  • 發光效率接近100%!南京大學鄧正濤團隊鈣鈦礦方面獲進展
    南京大學鄧正濤教授團隊製備發光效率接近100%非鉛滷化物鈣鈦礦材料並應用於高效環保的白光LED光源。
  • 「鈣鈦礦」到底厲害在哪裡?
    該綜述系統地介紹了金屬滷化物鈣鈦礦及其納米結構的光電特性(包括載流子遷移率、激子束縛能、陷阱態密度、螢光量子產率、載流子擴散距離、光學常數等),以及組分結構調控對其光電特性的影響;解析了等離激元和光學微腔中的基本物理參數;並進一步闡明了金屬滷化物鈣鈦礦納米結構與等離激元和光學微腔耦合過程中的光學效應,例如:等離激元耦合中的遠場散射、近場增強、能量轉移以及電荷轉移等效應;光學微腔耦合中由鈣鈦礦納米線
  • 工學院張青課題組在二維鈣鈦礦半導體螢光激射及動力學研究方面...
    在新型金屬滷化物鈣鈦礦半導體材料家族中,二維Ruddlesden-Popper鈣鈦礦具有高激子結合能、高結構穩定性、天然量子阱結構等優勢,在下一代低成本、柔性光電子器件如太陽能電池、發光二極體、雷射二極體、光電探測器等領域極具潛力,也為發展高速、低功耗激子器件提供了理想的平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