調控晶格畸變可優化滷化物鈣鈦礦發光性能

2020-12-25 今日科學

北京高壓科學研究中心呂旭傑課題組與美國西北大學教授Mercouri G Kanatzidis等合作,通過調控晶格畸變實現了滷化物鈣鈦礦材料最佳發光性能。同時,利用高壓調控結合化學方法系統研究了一系列具有獨特畸變結構的鍺基鈣鈦礦材料,揭示了滷化物鈣鈦礦定量構效關係並提出實現最佳發光性能的結構參數。相關成果近期發表於《國家科學評論》。

金屬滷化物鈣鈦礦材料具有獨特的結構和光電性質,正在為光電器件帶來新的發展契機。而高效鈣鈦礦材料的毒性和不穩定性問題極大地阻礙了其發展。為獲得安全、穩定的高性能鈣鈦礦光電材料,需要對其結構物性關係有深刻的理解。這就要求有合適的材料體系以及先進的結構物性原位調控和表徵手段。

該團隊通過優選具有畸變結構的鍺基滷jibian化物鈣鈦礦,利用高壓原位表徵技術,結合理論計算對其晶格、電子結構與物性的演變規律進行了系統而深入的研究。研究發現,隨著壓力的升高,MAGeI3與FAGeI3的螢光強度和發光顏色均顯示出極大的可調節性(1GPa內強度提升>20倍,波長調節>180 nm/GPa)。

作者通過引入偏心畸變參數D,定量論述了八面體畸變與發光強度的關係:調控偏心參數至0.2可實現最大發光強度。研究人員進一步將此規律應用於材料設計,通過化學摻雜銫離子調控鍺基鈣鈦礦的晶格畸變,同樣實現了發光效率的可控提升。實驗結果進一步驗證了高壓研究發現的定量構效關係。

專家表示,該工作不僅通過高壓研究揭示了滷化物鈣鈦礦材料中重要的定量構效關係,而且直接將高壓研究的成果用於新材料設計開發,有望進一步促進高壓技術在材料、化學等領域的應用。該課題獲得國家自然科學基金等項目的支持。(來源:中國科學報 閆潔)

相關論文信息:https://doi.org/10.1093/nsr/nwaa288

版權聲明:本文轉載僅僅是出於傳播信息的需要,並不意味著代表本網站觀點或證實其內容的真實性;如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從本網站轉載使用,須保留本網站註明的「來源」,並自負版權等法律責任;作者如果不希望被轉載或者聯繫轉載稿費等事宜,請與我們接洽。

相關焦點

  • 滷化物鈣鈦礦:調節晶格畸變,實現螢光最大化 | NSR
    金屬滷化物鈣鈦礦材料(CH3NH3PbI3等)的晶格結構具有極大的可調節性,賦予其獨特的物性調控,可用於發光二極體(LED)等各種光電器件。但是,受材料體系和實驗手段的限制,人們還沒有完全理解這其中基本的構效關係,比如,晶格結構的畸變是如何影響滷化物鈣鈦礦材料的發光性能的。這大大限制了對材料性能的最優化設計。
  • 實現滷化物鈣鈦礦材料最佳發光性能
    本報訊(記者閆潔)北京高壓科學研究中心呂旭傑課題組與美國西北大學教授Mercouri G Kanatzidis等人合作,通過調控晶格畸變實現了滷化物鈣鈦礦材料最佳發光性能。同時,他們利用高壓調控結合化學方法,系統研究了一系列具有獨特畸變結構的鍺基鈣鈦礦材料,揭示了滷化物鈣鈦礦定量構效關係並提出實現最佳發光性能的結構參數。相關成果近期發表於《國家科學評論》。目前,高效鈣鈦礦材料的毒性和不穩定性問題極大地阻礙了其發展。
  • 高壓研究揭示滷化物鈣鈦礦定量構效關係並指導實現最優螢光效率
    然而,高效鈣鈦礦材料中鉛的毒性與本身的不穩定性極大阻礙其在光電領域的發展和應用。為了設計開發安全、穩定、性能優異的新型鈣鈦礦光電材料,需要對其性能獨特的內在機理以及結構物性關係有深刻的理解和認識,特別是晶格畸變和電子缺陷對性能的影響機制。
  • 藍光鈣鈦礦發光二極體:從材料製備到器件優化
    近日,來自北京化工大學的譚佔鰲教授和華北電力大學的王志斌博士(現已入職福建師範大學)在《發光學報》雜誌發表了題為「藍光鈣鈦礦發光二極體:從材料製備到器件優化」的綜述文章。該綜述總結了近年來藍光鈣鈦礦材料製備和器件結構優化的研究進展,並對藍光PeLED未來發展方向和所面臨的問題進行了展望,以期促進藍光PeLED相關研究。
  • 異相鈣鈦礦型白光LED
    封面圖 來源:中國科學院長春光機所,Light學術出版中心,新媒體工作組滷化物鈣鈦礦由於具有較高的光致發光量子產率(PLQY)、優異的光電性能和低成本的溶液處理等優點,而被眾多科研人員所青睞通過大量的研究和優化,目前鈣鈦礦型綠色LED和紅色LED的外部量子效率(EQE)已經超過了20%,但在藍色LED的開發中卻一直未有所突破,從而阻礙了鈣鈦礦型WLED的實現。此外,鈣鈦礦材料具有很強的載流子-聲子和激子-聲子耦合,其中載流子和激子在晶格畸變中「自陷「效應,導致在整個可見光光譜範圍都具有良好的寬帶發射效應,因此也可以將其直接應用於WLED的發光材料中。
  • 壓力調控激子複合增強二維鈣鈦礦發光
    然而,其光電性能仍有待進一步提升,結構與物性的內在關係也尚未得到很好的認識。北京高壓科學研究中心的呂旭傑研究員與楊文革研究員帶領的研究團隊最新發現,壓力可以有效抑制激子缺陷俘獲從而顯著提升二維鈣鈦礦材料的發光性能。
  • Advanced Optical Materials:新型多量子阱鈣鈦礦材料——基於壘寬調控的鈣鈦礦發光二極體
    鈣鈦礦發光二極體(LED)因可低成本的製備成大面積柔性器件,色純度高,顏色可調等特性吸引了越來越多的研究者關注。
  • 壓力調控激子複合增強二維鈣鈦礦發光
    層狀二維滷化物鈣鈦礦具有量子限域特性、較三維體系更好的穩定性和更大的可調控性,使其在太陽能電池和發光二極體等領域都有著廣闊的應用前景。然而,其光電性能仍有待進一步提升,結構與物性的內在關係也尚未得到很好的認識。
  • 浙大王傑課題組揭示層狀鈣鈦礦中晶格畸變競爭的新機制
    在鈣鈦礦晶體中,不同晶格振動模式的軟化會形成各種不同的晶格畸變,其中包括鐵電極化、八面體旋轉等。不同晶格畸變之間存在著微妙的競爭和耦合,對材料的鐵電性、光電性、磁性等功能特性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通過應變工程、界面工程、組分工程等手段改變晶格畸變之間的競爭和耦合關係,可以對材料的多場耦合特性進行有效地調控,甚至有可能得到全新的功能特性。
  • Nature Photonics:異相鈣鈦礦型白光LED
    封面圖 來源:中國科學院長春光機所,Light學術出版中心,新媒體工作組滷化物鈣鈦礦由於具有較高的光致發光量子產率(PLQY)、優異的光電性能和低成本的溶液處理等優點,而被眾多科研人員所青睞,試圖將其作為
  • 發光學報 | 鈣鈦礦量子點:機遇與挑戰
    因其波長可調諧、高光吸收係數、超長載流子擴散長度等優勢,滷化物鈣鈦礦在包括光伏、光電探測、照明顯示、雷射、閃爍體等多個光電子領域大放異彩。近年來,通過國內外學者們的共同努力,鈣鈦礦材料在可控制備、光電性能調控、光電子領域甚至生物應用方面都取得了不錯的進展。相較於其體相材料,滷化物鈣鈦礦量子點的尺寸效應使其發光峰進一步窄化,光致發光效率更高。
  • 頂發光微腔結構實現高效率鈣鈦礦發光二極體
    一、導讀金屬滷化物鈣鈦礦材料具有可溶液法製備、高螢光量子效率、高色純度等特點。近年來,鈣鈦礦發光二極體(PeLED)的器件效率提升迅速,成為下一代照明與顯示技術的有力競爭者。然而,由於鈣鈦礦材料較大的折射率,導致大量的光子被限制在器件內部,阻礙了PeLED效率的進一步提升。
  • 無機鈣鈦礦電池性能調控方面取得新進展!
    北極星太陽能光伏網訊:近日,中國科學院大連化學物理研究所薄膜矽太陽能電池研究組研究員劉生忠團隊在無機鈣鈦礦電池性能調控方面取得新進展,相關成果在Advanced Energy Material和Nano Energy上發表。
  • ...柏教授/蘇大康振輝教授:碳化聚合物點助力金屬滷化物鈣鈦礦光催化
    ,得到長壽命的光生電子,從而提升了MHP光催化劑的催化效率,為鈣鈦礦光催化劑的電荷分離調控提供了一種新的研究思路。電荷分離和載流子動力學表徵 光催化性能與反應機理 光催化反應包含光吸收、電荷分離和表面反應三個過程,與超快的光吸收和電荷分離的速率相比,表面反應速率則慢得多。因此,進一步提升金屬滷化物鈣鈦礦光催化劑的電荷分離效率是提升其光催化性能的有效途徑。
  • Light: 黃維&王建浦|頂發光微腔結構實現高效率鈣鈦礦發光二極體
    金屬滷化物鈣鈦礦材料具有可溶液法製備近年來,鈣鈦礦發光二極體(PeLED)的器件效率提升迅速,成為下一代照明與顯示技術的有力競爭者。然而,由於鈣鈦礦材料較大的折射率,導致大量的光子被限制在器件內部,阻礙了PeLED效率的進一步提升。
  • 中科大揭開鈣鈦礦性能調控秘密
    記者11月13日從中國科學技術大學獲悉,該校羅毅教授研究團隊葉樹集小組研究發現,二維雜化滷素鈣鈦礦當前,在太陽能電池、發光二極體、場效應電晶體和光電探測器等領域,有機—無機雜化滷素鈣鈦礦材料有著廣泛的應用前景,其載流子遷移率是鈣鈦礦材料性能以及實現以鈣鈦礦為基的高效率器件的重要參數。國內外不少課題組通過設計合成新的鈣鈦礦結構來調控載流子遷移率,取得了許多重要進展。
  • AFM: 同位素強化雜化鈣鈦礦的晶格穩定性
    在以往的研究中,壓力已經用於多種功能材料的研究,已在材料合成、表徵、性能優化中扮演了重要角色。有機-無機雜化金屬滷化鈣鈦礦是光電領域重要的活性材料,掌握其全面的結構-物性關係、進而提高器件的功能表現一直是相關領域孜孜追求的目標之一。
  • 結構如何調控性能?研究揭開鈣鈦礦性能調控的秘密 - 新技術 - 中國...
    記者從中國科學技術大學獲悉,該校羅毅教授研究團隊葉樹集小組研究發現,二維雜化滷素鈣鈦礦的有機陽離子構象無序度越大,其寬帶螢光發射越強,面內載流子遷移率越小,而面外載流子遷移率則由有機陽離子構象與無機骨架層間距共同決定。成果日前發表在《自然·通訊》上。
  • 高壓調控實現一維金屬滷化物90%螢光量子效率
    儘管近些年人們已經開發出多種低維滷化物發光材料,但是要實現這類材料更好的實際應用,需要對其結構物性關係有更深入的認識,從而進一步優化發光性能。「低維金屬滷化物具有非常獨特的電子結構和光學性質,其自限態激子發光效率高,覆蓋光譜範圍寬,有望用於單組元白光LED。這類材料晶格較軟(楊氏模量低),電子-聲子耦合作用強,結構的調整會對發光性質產生巨大的影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