藍光鈣鈦礦發光二極體:從材料製備到器件優化

2020-11-22 澎湃新聞

藍光鈣鈦礦發光二極體:從材料製備到器件優化

2020-08-16 08:53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湃客

原創 長光所Light中心 中國光學

金屬滷化物鈣鈦礦材料憑藉其成本低、色彩飽和度高、螢光量子產率高、發光波長可調和易溶液加工等優點,在下一代平板顯示和固體照明領域極具應用潛力。得益於鈣鈦礦材料設計、器件結構優化和發光機理的深刻認識,自2014年首次觀察到室溫下的鈣鈦礦電致發光現象以來,綠光、紅光和近紅外光鈣鈦礦電致發光二極體(PeLED)的外量子效率(EQE)目前均已突破20 %。然而,作為三基色之一的藍光PeLED卻發展較為緩慢,嚴重製約了全彩色PeLED的發展。

近日,來自北京化工大學的譚佔鰲教授和華北電力大學的王志斌博士(現已入職福建師範大學)在《發光學報》雜誌發表了題為「藍光鈣鈦礦發光二極體:從材料製備到器件優化」的綜述文章。該綜述總結了近年來藍光鈣鈦礦材料製備和器件結構優化的研究進展,並對藍光PeLED未來發展方向和所面臨的問題進行了展望,以期促進藍光PeLED相關研究。

01

引言

自2014年首次在室溫條件下觀察到鈣鈦礦的電致發光現象以來,短短6年間,綠光、紅光和近紅外光PeLED外量子效率均已突破20 %,可以與當前的有機發光二極體和量子點發光二極體相媲美。然而,在PeLED中,作為三基色之一的藍光器件卻一直存在著亮度低、效率低、光譜穩定性差、壽命短等問題。因此如何獲得高性能的藍光PeLED成為了實現鈣鈦礦全色顯示的關鍵。

02

藍光鈣鈦礦材料製備與器件結構優化

圖1 近年來藍光PeLEDs的效率分布圖。

圖1為近幾年報導的藍光PeLED器件效率統計圖。按照藍光鈣鈦礦發光層的種類,將其分為三維(3D)PeLED、準二維(quasi-2D)PeLED和量子點(QDs)PeLED。根據發光波長的不同又可以將其分為天藍光(>480 nm)、正藍光(460-480 nm)和深藍光(<460 nm)。三維藍光鈣鈦礦材料由於很難獲得高量子產率發光薄膜,且存在較為嚴重的相分離情況,導致三維藍光PeLED的報導較少。研究早期,性能較好的藍光鈣鈦礦主要以鈣鈦礦量子點為主。通過配體工程將鈣鈦礦材料製備成量子點之後,量子產率有了很大的提升。雖然長鏈的有機配體(油胺、油酸)可以鈍化鈣鈦礦量子點,提高發光效率,但是這些絕緣的配體會降低薄膜的導電性,從而降低PeLED器件的亮度和效率。隨著準二維鈣鈦礦的出現,可以通過溶液法直接製備出高量子產率的鈣鈦礦發光層,從而推動了藍光PeLED器件的發展。可以看出,最近兩年藍光PeLED的報導顯著增加,而且主要以準二維鈣鈦礦為主。相比於量子點PeLED,準二維PeLED的亮度和效率普遍較高,這是因為準二維鈣鈦礦有效平衡了高電荷傳輸性能和高量子產率兩個關鍵因素。遺憾的是,目前報導的準二維藍光PeLED的發光光譜普遍處於較長波區域(>480 nm),無法滿足純藍光顯示的要求。針對不同類型的藍光PeLED,需要根據不同材料的特點對發光層和器件結構進行進一步優化,才能夠有效提高藍光PeLED器件的性能。

03

展望

(1)三維藍光PeLED器件

三維藍光鈣鈦礦材料不需要使用長鏈有機配體,電荷傳輸性能好,能夠製備出高亮度的PeLED器件。然而,由於沒有引入有機配體對鈣鈦礦的結晶維度和表面缺陷進行調控,使得鈣鈦礦發光層的激子束縛能較小、表面缺陷較多,導致量子產率普遍較低。針對三維藍光鈣鈦礦發光效率較低的問題,可以通過引入適當的添加劑對缺陷進行鈍化,從而有望大幅度提高其器件性能。

(2)量子點藍光PeLED器件

鈣鈦礦量子點的優點是量子點溶液的量子產率已經可以接近100%,並且量子點的結構具有更高的相均一性和穩定性。然而,絕緣的長鏈配體會嚴重降低發光層的電荷傳輸性能,進而導致量子點PeLED亮度和效率的降低。此外,量子點材料在固體薄膜狀態下量子產率的下降還有界面激子淬滅等問題也制約著其器件性能的進一步提高。未來的藍光鈣鈦礦量子點應該針對其在電致發光器件方面的應用,設計導電性能較好的有機配體,並且調控鈣鈦礦量子點的成膜性和維持高的固態螢光量子產率。此外,也可通過適當的溶劑清洗工藝,去除表面多餘的配體和缺陷態來有效提高器件的性能。

(3)準二維藍光PeLED器件

準二維藍光鈣鈦礦的性質介於三維鈣鈦礦和量子點鈣鈦礦之間。準二維鈣鈦礦中混合相的分布情況會影響薄膜發光效率、電荷傳輸和相穩定性。通過改變長鏈陽離子的種類、引入二元、三元配體或者雙胺配體等,可以調控準二維鈣鈦礦的相分布,提高有機層與無機層之間的作用力,從而獲得高量子產率、高穩定性且傳輸性能良好的鈣鈦礦發光層。此外,還可以通過添加劑、金屬離子摻雜等策略鈍化鈣鈦礦中的缺陷,提高晶格結構的穩定性。

(4)非鉛藍光PeLED器件

開發無毒或者低毒的非鉛藍光鈣鈦礦對於鈣鈦礦材料的大規模商業應用具有十分重大的意義。提高藍光非鉛鈣鈦礦材料的發光效率、穩定性、色純度和傳輸性能是製備高性能非鉛PeLED的前提條件。目前報導的非鉛鈣鈦礦種類眾多,基於非鉛的藍光PeLED需要研究者們對不同體系非鉛鈣鈦礦進行更為深入的探索。

作者介紹(通訊作者)

譚佔鰲,教授,博士研究生導師。主要研究方向為有機光電材料與器件,包括聚合物/鈣鈦礦太陽電池和量子點/鈣鈦礦電致發光二極體。入選北京市「科技新星」計劃和教育部「新世紀優秀人才」支持計劃。近年來在Nature Photonics, Nature Communication, Advanced Materials, Journal of the American Chemical Society等國際期刊上發表SCI論文160餘篇,被引用7600餘次。

歡迎課題組投遞成果宣傳稿

轉載/合作/課題組投稿,請加微信:447882024

Banner 區域

往期推薦

走進新刊

開 放 投 稿:Light:Advanced Manufacturing

ISSN 2689-9620

期 刊 網 站:www.light-am.com

敬請期待

新 刊:eLight

ISSN 2662-8643

即 將 隆 重 上 線

這是中國光學發布的第1389篇,如果你覺得有幫助,轉發朋友圈是對我們最大的認可

【長春光機所·Light學術出版中心-期刊導航】

原標題:《發光學報 | 藍光鈣鈦礦發光二極體:從材料製備到器件優化》

閱讀原文

關鍵詞 >> 二極體

特別聲明

本文為澎湃號作者或機構在澎湃新聞上傳並發布,僅代表該作者或機構觀點,不代表澎湃新聞的觀點或立場,澎湃新聞僅提供信息發布平臺。申請澎湃號請用電腦訪問http://renzheng.thepaper.cn。

相關推薦

評論()

相關焦點

  • 西安交大科研人員製備具有高穩定性鈣鈦礦藍光電致發光二極體
    Electroluminescent Diodes Made by XJTU Researchers藍光材料及其發光二極體在照明和顯示中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近年來,得益於其低成本、光譜易調諧、高載流子遷移率及高螢光量子效率等優勢,基於鈣鈦礦材料的發光二極體(PeLED)由於高發光效率成為國際研究熱點。目前,綠光、紅光及紅外光波段PeLED器件的外量子效率(EQE)均超過20%。相比來說,藍光PeLED研究卻進展緩慢,成果寥寥。作為白光三原色之一,與綠光和紅光相比,藍光二極體已被證明是最具挑戰性的。
  • 頂發光微腔結構實現高效率鈣鈦礦發光二極體
    一、導讀金屬滷化物鈣鈦礦材料具有可溶液法製備、高螢光量子效率、高色純度等特點。近年來,鈣鈦礦發光二極體(PeLED)的器件效率提升迅速,成為下一代照明與顯示技術的有力競爭者。然而,由於鈣鈦礦材料較大的折射率,導致大量的光子被限制在器件內部,阻礙了PeLED效率的進一步提升。
  • Light: 黃維&王建浦|頂發光微腔結構實現高效率鈣鈦礦發光二極體
    近年來,鈣鈦礦發光二極體(PeLED)的器件效率提升迅速,成為下一代照明與顯示技術的有力競爭者。然而,由於鈣鈦礦材料較大的折射率,導致大量的光子被限制在器件內部,阻礙了PeLED效率的進一步提升。光學微腔一方面能夠通過Purcell效應提高輻射複合速率,提升材料的螢光量子效率;另一方面,優化的微腔結構可以使更多光子沿著微腔的光軸出射,從而提高器件的出光耦合效率。
  • 科學網—研製出長壽命鈣鈦礦白光發光二極體
    本報訊 鄭州大學物理工程學院副教授史志鋒在新型鈣鈦礦量子點的穩定性提升及發光二極體(LED)研究方面取得新進展,研製出工作壽命超過
  • 科學家研製出長壽命鈣鈦礦白光發光二極體
    鄭州大學物理工程學院副教授史志鋒在新型鈣鈦礦量子點的穩定性提升及發光二極體(LED)研究方面取得新進展,研製出工作壽命超過500小時的鈣鈦礦白光LED。
  • 南科大副教授王愷團隊在鈣鈦礦發光二極體領域取得系列研究進展
    近期,南方科技大學電子與電氣工程系(下簡稱「電子系」)副教授王愷課題組在鈣鈦礦發光二極體領域取得系列研究進展,先後在信息材料和光學領域高水平期刊Advanced Materials,ACS Energy Letters,Communications
  • 首次報導:溶液可加工鈣鈦礦雙層結構,製備高性能發光二極體!
    溶液可加工鈣鈦礦雙層結構在PeLED研究領域還沒有報導。目前,鈣鈦礦發光二極體大多是基於各種形式的納米結構,利用其激子約束的優點。儘管有少數報導,但由於塊狀或多晶鈣鈦礦難以在現有的有機電荷輸運層上形成高質量的薄膜,使得其應用受到限制。
  • 首次報導:溶液可加工鈣鈦礦雙層結構,製備高性能發光二極體
    導讀:設計了一種雙層鈣鈦礦結構,利用異質結構中的界面缺陷鈍化和應變誘導效應,觀察到增強的結晶度和延長的光致發光。溶液可加工鈣鈦礦雙層結構在PeLED研究領域還沒有報導。來自三星電子材料研究院高級技術研究所的科學家們發現,當這些電荷輸運有機物與較厚的CH3NH3PbCl3交換時,含有CH3NH3Br的CsPbBr3厚多晶薄膜在不增加驅動電壓的情況下沉積,提高了發光質量。利用異質結構中的界面缺陷鈍化和應變誘導效應,觀察到增強的結晶度和延長的光致發光。這種方法可以製作出高性能的發光二極體,也可以推廣到其它鈣鈦礦型器件。
  • 【材料】分子鏈長對鈣鈦礦發光二極體穩定性的重要性
    鈣鈦礦由於其出色的光電性能是目前炙手可熱的研究材料,其應用範圍十分廣泛,當中就包含鈣鈦礦發光二極體,近日,香港中文大學趙鈮教授團隊和荷蘭埃因霍溫理工大學陶書霞教授團隊通過對鈣鈦礦表面進行鈍化處理,使鈣鈦礦發光二極體達到了在玻璃基底上創紀錄的高輻射度和使用壽命。
  • 鈣鈦礦發光二極體外量子效率突破20%
    中青在線訊(通訊員 楊芳 中國青年報·中青在線記者 李潤文)「利用低溫溶液法,在鈣鈦礦發光層設計上提出了新思路,將鈣鈦礦LED外量子效率提高到20.7%。」由南京工業大學海外人才緩衝基地(先進材料研究院)黃維院士、王建浦教授所帶領的研究團隊在鈣鈦礦發光二極體(LED)方面取得的突破性研究成果日前發表於《自然》雜誌。
  • 中國科學家在鈣鈦礦發光二極體領域取得新突破
    新華社南京10月13日電(記者眭黎曦)記者13日從南京工業大學獲悉,中國科學院院士黃維和該校王建浦教授團隊將鈣鈦礦發光二極體(LED)外量子效率提高到20.7%,較國際同行提升近一半,成果近日在國際學術刊物《自然》正刊發表。
  • 鄭大溶液法製備出全無機鈣鈦礦量子點發光二極體—新聞—科學網
    日前,從鄭州大學傳來消息,該校物理工程學院在新型鈣鈦礦發光二極體方面取得積極進展,在國際上首次用全溶液法製備鈣鈦礦發光二極體(LED),相關成果以「Strategy
  • ...自然▪通訊》)報導鈣鈦礦基高效深紅光發光二極體
    西工大新聞網9月22日電 近年來,鈣鈦礦材料成為新一代的明星材料,其研究開發熱潮大有超越石墨烯之勢。由於全無機鈣鈦礦CsPbI3具有合適的帶隙(~1.7eV)和優異的熱穩定性,在光伏電池、發光二極體等光電器件的研究中引起了廣泛的興趣。然而形成具有光電活性的黑相CsPbI3,一般需要高溫退火(300 ~ 370℃)以克服相轉變所需要的能壘。
  • 鈣鈦礦發光二極體取得新突破 效率較同行提升近一半
    記者13日從南京工業大學獲悉,中國科學院院士黃維和該校王建浦教授團隊將鈣鈦礦發光二極體(LED)外量子效率提高到20.7%,較國際同行提升近一半,成果近日在國際學術刊物《自然》正刊發表。LED外量子效率據研究主要完成人、南京工業大學先進材料研究院常務副院長王建浦介紹,目前平面結構的LED,尤其是有機發光二極體(OLED)的發光效率還比較低。為提高出光率,科學界一般採用光提取技術,但這種方法成本高、製備工藝複雜,往往還會改變LED的發光光譜和出光方向,影響發光效率。
  • Advanced Optical Materials:新型多量子阱鈣鈦礦材料——基於壘寬調控的鈣鈦礦發光二極體
    鈣鈦礦發光二極體(LED)因可低成本的製備成大面積柔性器件,色純度高,顏色可調等特性吸引了越來越多的研究者關注。
  • 清華大學:光譜穩定高效的鈣鈦礦藍光LED
    編輯推薦:本文通過使用Cl端基的胺配體(Cl-配體)製備了具有優化Cl分布的合金FAPbBr3-xClx納米晶體薄膜。與傳統的Br端基配體(Br-配體)製造的FAPbBr3-xClx薄膜相比,製成的FAPbBr3-xClx NC薄膜顯示出富含Cl的表面和9 nm藍移發射光譜。
  • 西北工大黃維院士團隊報導鈣鈦礦基高效深紅光發光二極體
    近年來,鈣鈦礦材料成為新一代的明星材料,其研究開發熱潮大有超越石墨烯之勢。)和優異的熱穩定性,在光伏電池、發光二極體等光電器件的研究中引起了廣泛的興趣。但是針對發光應用而言,這種低溫成相法製備的鈣鈦礦薄膜的缺陷偏高以及螢光量子效率低下(小於1 %),導致無法製備高性能發光二極體器件。另外,CsPbI3膠體量子點雖然可以實現高效的發光,但是高質量的量子點合成同樣需要利用高溫熱注入過程,且後期需要複雜的配體處理。
  • 《Adv Mater》高效又穩定的鈣鈦礦發光二極體!
    鈣鈦礦型發光二極體(PeLEDs)穩定性差是阻礙其商業化的關鍵問題。來自香港中文大學等單位的科研團隊的最新研究表明,FAPbI3在運行過程中的降解與離子遷移有直接關係,在FAPbI3中加入Cs+和Rb+二元鹼離子可以抑制離子遷移,顯著提高PeLEDs的使用壽命。
  • 綠光鈣鈦礦LED器件外量子效率達20.3%
    綠色可見光鈣鈦礦LED器件的外量子效率達到20.3%,刷新了該領域的世界紀錄!記者11日從華僑大學獲悉,該校魏展畫教授團隊提出了一種全新的薄膜製備策略,並優化了LED器件結構,製備出了全球領先的高亮度、高量子轉換效率的LED器件,在鈣鈦礦電致發光領域取得了重大研究進展,推動我國向發展具有自主智慧財產權的、價格低廉的顯示和照明器件產業邁出重要的一步。該研究成果於11日發表在國際頂級學術期刊《自然》雜誌上。
  • 鄭州大學研製特殊結構的鈣鈦礦發光器件—新聞—科學網
    本報訊 鄭州大學物理工程學院副教授史志鋒在新型鈣鈦礦量子點發光二極體(LED)研究方面取得新進展,研製出一種特殊結構的發光器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