壓力調控激子複合增強二維鈣鈦礦發光

2021-01-15 網易

2020-07-19 11:29:41 來源: 知社學術圈

舉報

  

  層狀二維滷化物鈣鈦礦具有量子限域特性、較三維體系更好的穩定性和更大的可調控性,使其在太陽能電池和發光二極體等領域都有著廣闊的應用前景。然而,其光電性能仍有待進一步提升,結構與物性的內在關係也尚未得到很好的認識。

  北京高壓科學研究中心的呂旭傑研究員與楊文革研究員帶領的研究團隊最新發現,壓力可以有效抑制激子缺陷俘獲從而顯著提升二維鈣鈦礦材料的發光性能。相關成果以「Pressure‐Suppressed Carrier Trapping Leads to Enhanced Emission in Two‐Dimensional Perovskite (HA)2(GA)Pb2I7」為題近期發表於《德國應用化學》Angewandte Chemie International Edition上,北京高壓科學研究中心的博士生郭嵩蒿為該論文第一作者。

  壓強是一個熱力學參量,高壓提供了一個有效調控物質的新維度,可以在不改變材料化學成分的前提下對其結構、電子特性和物理性質進行有效地調節,在發現新現象、闡釋新機制等方面發揮著其他手段難以實現的重要作用。

  

  圖1:不同壓力下的螢光強度和激子缺陷態在螢光峰中的貢獻。

  該團隊選擇了一種新型二維鈣鈦礦材料(HA)2(GA)Pb2I7作為研究對象,其獨特的晶格結構為深入理解二維滷化物鈣鈦礦材料的結構-物性關係提供了非常好的載體。「該體系較大的GA(C(NH2)3+)分子會在無機Pb-I八面體框架中引入極大的扭曲與畸變,這將導致強的激子-聲子相互作用,而通過高壓手段可以有效且連續地調節這種相互作用,從而為理解晶體結構和激子態之間的關係提供了新的途徑」,呂旭傑研究員說到。該團隊利用高壓同步輻射X射線衍射(XRD)、拉曼、吸收、螢光等原位測試技術,對其激子產生、缺陷俘獲和複合的行為與發光效率之間的關係進行了系統而深入的研究。

  

  圖2:(a)卸壓至1.5 GPa時螢光強度隨雷射照射時間的變化,(b)樣品表面雷射雕刻的「HP」字樣的光學和螢光照片,(c)加壓前後螢光光譜的擬合結果,紅色區域和白色區域分別是來自自由激子和激子缺陷態的貢獻,(d)卸壓過程中不同相之間能量差異和光物理過程的示意圖。

  實驗發現,隨著壓力的升高,其激子缺陷顯著減少,當壓力達到1.6 GPa時,激子缺陷態完全消失,螢光強度獲得了12倍的增幅。原位結構表徵揭示了壓力改變對晶格畸變的調控效果,晶格收縮使聲子硬化,從而降低了激子-聲子相互作用,抑制了激子缺陷的產生,大幅減小非輻射複合途徑,從而提升其發光效率。此外,該研究還首次報導了在卸壓過程中一個不可逆的奇特相變過程,並發現了一個新的黃色非晶相。該黃色非晶相的帶隙會在卸壓過程中不斷增大。有趣的是,當壓力降低到1.5 GPa時,不發光的黃色非晶相會在雷射照射下逐漸轉變為發光的橙色相,該團隊利用這一現象在金剛石對頂砧壓腔內的樣品上雷射雕刻了「HP」字樣。當壓力完全釋放後,黃色非晶相會自發地轉變為橙色相,其發光效率較壓力處理前的樣品提升了100%,進一步的結構表徵與光譜分析結果顯示,該相具有更高的晶體學對稱性和更少的激子缺陷態。

  他們的研究表明,壓力研究不僅可以加深對滷化物鈣鈦礦中結構與物性關係的了解,而且為探索具有優異性能的新材料提供了新途徑。

  

  https://www.onlinelibrary.wiley.com/doi/abs/10.1002/anie.202001635

  作者簡介:

  呂旭傑,北京高壓科學研究中心研究員,博士生導師。主要從事高壓功能材料及其多維度調控研究。重點關注光電材料,包括金屬滷化物材料,過渡金屬氧化物和過渡金屬硫族化合物等。近年來發表了包括Nature,J. Am. Chem. Soc.,Adv. Mater.,Angew. Chem. Int. Ed.等在內的SCI論文70多篇,總引用超過4400次,H因子為36。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並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

相關焦點

  • 壓力調控激子複合增強二維鈣鈦礦發光
    北京高壓科學研究中心的呂旭傑研究員與楊文革研究員帶領的研究團隊最新發現,壓力可以有效抑制激子缺陷俘獲從而顯著提升二維鈣鈦礦材料的發光性能。「該體系較大的GA(C(NH2)3+)分子會在無機Pb-I八面體框架中引入極大的扭曲與畸變,這將導致強的激子-聲子相互作用,而通過高壓手段可以有效且連續地調節這種相互作用,從而為理解晶體結構和激子態之間的關係提供了新的途徑」,呂旭傑研究員說到。該團隊利用高壓同步輻射X射線衍射(XRD)、拉曼、吸收、螢光等原位測試技術,對其激子產生、缺陷俘獲和複合的行為與發光效率之間的關係進行了系統而深入的研究。
  • 工學院張青課題組在二維鈣鈦礦半導體螢光激射及動力學研究方面...
    在新型金屬滷化物鈣鈦礦半導體材料家族中,二維Ruddlesden-Popper鈣鈦礦具有高激子結合能、高結構穩定性、天然量子阱結構等優勢,在下一代低成本、柔性光電子器件如太陽能電池、發光二極體、雷射二極體、光電探測器等領域極具潛力,也為發展高速、低功耗激子器件提供了理想的平臺。
  • 光電轉化率超18%,目前最高性能二維鈣鈦礦太陽能電池
    ▲長按圖片識別二維碼閱讀原文在本項研究中,研究團隊基於一系列柔性烷基鏈胺鹽(乙胺到己胺),通過調節分子鏈長精準調控間隔陽離子間相互作用力,探索了間隔陽離子分子結構與二維鈣鈦礦晶體結構、光學特性、介電常數、激子特性等材料掛光電性質的構效關係,成功製備出效率超過18%的(AA)2MA3Pb4I13二維鈣鈦礦太陽能電池,該研究為發展高性能二維鈣鈦礦材料與光伏器件提供了有效的理論指導
  • 研究揭示準二維鈣鈦礦的激子行為
    有機無機雜化鈣鈦礦因成本低、容易加工以及光電特性優異,受到了光電子研究領域的廣泛關注,基於該類材料的發光二極體也極具潛力成為下一代照明和顯示元件。其中,三維鈣鈦礦是由有機和無機組分在三維空間交替結合而成,二維鈣鈦礦是由兩種組分交替形成的片層結構,而準二維鈣鈦礦則是兩類鈣鈦礦的混合結構,即由大尺寸有機殼層包裹著不同尺寸的三維鈣鈦礦。
  • 科學網—揭示準二維鈣鈦礦激子行為
    有機無機雜化鈣鈦礦因成本低、容易加工以及光電特性優異,受到了光電子研究領域的廣泛關注,基於該類材料的發光二極體也極有潛力成為下一代照明和顯示元件。其中,三維鈣鈦礦是由有機和無機組分在三維空間交替結合而成,二維鈣鈦礦是由兩種組分交替形成的片層結構,而準二維鈣鈦礦則是兩類鈣鈦礦的混合結構,即由大尺寸有機殼層包裹著不同尺寸的三維鈣鈦礦。
  • 壓力工程對強耦合範德華異質結層間激子的高效調控
    該工作利用能產生百萬大氣壓(接近地心壓強)的金剛石對頂砧技術,對層間強耦合二維範德瓦爾斯異質結這一類新型信息材料實現了高效物性調控,系統地研究了二維異質結的層間激子發光、電子能帶結構等物理特性隨壓強變化的響應。夏娟研究員、王曾暉教授、南京工業大學閆家旭研究員、南洋理工大學申澤驤教授為共同通訊作者。
  • 研究揭示鈣鈦礦量子點激子複合與自旋弛豫的定標規律
    近日,中國科學院大連化學物理研究所分子反應動力學國家重點實驗室光電材料動力學創新特區研究組研究員吳凱豐團隊採用飛秒瞬態光譜技術,系統地研究了鈣鈦礦量子點體系的激子複合與自旋動力學,揭示了量子點尺寸與組分對俄歇複合和自旋弛豫壽命的影響,並基於光學斯塔克效應實現了對自旋態能量的操縱,對理解鈣鈦礦量子點的基本光物理及其在光電和量子器件方面的應用具有重要意義。
  • 高壓調控實現一維金屬滷化物90%螢光量子效率
    壓力大幅抑制一維C4N2H14PbBr4的非輻射複合,實現90%的螢光量子效率。「低維金屬滷化物具有非常獨特的電子結構和光學性質,其自限態激子發光效率高,覆蓋光譜範圍寬,有望用於單組元白光LED。這類材料晶格較軟(楊氏模量低),電子-聲子耦合作用強,結構的調整會對發光性質產生巨大的影響」 。「通過壓力等外場調控改變其晶格、電子結構,原位監測其性質的演變,有助於人們加深對這類材料結構-物性關係的理解,並幫助篩選新型的高效發光材料」,呂旭傑研究員說到。
  • 大連化物所揭示二維鈣鈦礦量子阱材料中載流子輸運新機制
    2D鈣鈦礦具有柔性結構、大的激子結合能、易調諧帶隙,以及顯著提高的耐溼性等獨特性質,在光電和量子器件應用領域得到廣泛關注。以往研究普遍認為,2D鈣鈦礦中載流子以激子形式存在,受到激子壽命和遷移率的限制,其激子遷移距離只有數百納米,比3D鈣鈦礦材料小一個量級以上。基於文獻中報導的載流子輸運特性,在依賴於載流子長距離輸運器件應用方面,2D鈣鈦礦可能無法與3D鈣鈦礦和其他傳統半導體量子阱材料相媲美。
  • 高性能二維鈣鈦礦單晶納米線陣列光電探測器研究取得進展
    有機-無機鈣鈦礦材料具有優異的光電性質,應用於製備高效率太陽能電池和發光二極體。鈣鈦礦具備較高的載流子遷移率、較長的壽命和擴散距離,也是一類較為理想的光電探測器材料。但三維鈣鈦礦暗電流對光電探測器的信噪比有較大影響,發展受到限制。
  • 新型光電材料:二維鈣鈦礦的研究進展|第4屆國際二維晶體物理會議
    二維鈣鈦礦作為一種新型光電材料,既有二維材料的可溶液加工、柔性、便宜易獲得等特點,又具備鈣鈦礦材料吸收光譜寬、光吸收係數高和能耗損失低等特性,已經成為材料研究領域的熱點而受到廣泛關注。這些特性也讓二維鈣鈦礦材料在太陽能電池、光電探測器、發光二極體等光電器件領域的有著廣闊的應用前景。6 月 11-15 日,第四屆國際二維晶體物理會議(the 4th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Physics of Two-Dimensional Crystals)在杭州舉行,與會者包括來自 17 個國家的 80 餘位專家學者。
  • 高壓調控實現一維金屬滷化物90%螢光效率
    低維金屬滷化物因獨特的電子結構和優異的發光性能而備受關注,其自陷激子產生的寬帶發射有望應用於單組分白光LED。為實現這類材料的實際應用,需要對其結構物性關係有更深入的認識。上述化合物由PbBr6八面體共邊連接形成的雙鏈構成,具有較好的寬光譜發光效率(20%)。
  • ...自然▪通訊》)報導鈣鈦礦基高效深紅光發光二極體
    由於全無機鈣鈦礦CsPbI3具有合適的帶隙(~1.7eV)和優異的熱穩定性,在光伏電池、發光二極體等光電器件的研究中引起了廣泛的興趣。然而形成具有光電活性的黑相CsPbI3,一般需要高溫退火(300 ~ 370℃)以克服相轉變所需要的能壘。
  • GaN襯底調控增強MoS2室溫谷極化率
    傳統意義上,電子具有電荷和自旋兩個自由度:對電子電荷自由度的電學調控,奠定了二極體和電晶體等現代電子學基礎;而與電子自旋自由度相關的自旋電子學,為實現更高密度、更高速度和更低功耗的信息存儲與處理提供了可能。谷自由度有望成為除電荷、自旋之外的第三個電子自由度。以谷自由度作為信息載體設計的多功能谷電子學器件具有集成高、處理速度快、能耗低及信息不易丟失等優點。
  • 西北工大黃維院士團隊報導鈣鈦礦基高效深紅光發光二極體
    但是針對發光應用而言,這種低溫成相法製備的鈣鈦礦薄膜的缺陷偏高以及螢光量子效率低下(小於1 %),導致無法製備高性能發光二極體器件。另外,CsPbI3膠體量子點雖然可以實現高效的發光,但是高質量的量子點合成同樣需要利用高溫熱注入過程,且後期需要複雜的配體處理。
  • 綜述 | 新型等離激元光學和過渡金屬二硫化物複合體系
    為了優化TMDs原子層狀材料的光捕獲能力以及自身響應頻譜可調諧能力,人們將其與微腔、超構表面、金屬納米結構等光學體系組合起來,定製一個特定的外部光學環境,實現其光學性能的調控。其中,構建金屬等離激元光學納米結構和TMDs的複合體系成為當前的研究熱點之一。
  • 北大教授在利用彈性應變梯度調控半導體激子和載流子動力學研究上...
    從原子尺度對半導體材料的電子能帶結構和載流子動力學進行人工裁剪和調控,對於設計新型光電子功能器件和提升現有半導體光電子器件性能,尤其是小尺度的納米光電子器件,具有十分重要的指導意義。近年來,人們對應變下微/納米結構半導體材料的發光和能帶等物性調控開展了廣泛的研究。但是,對於非均勻應變場的應變梯度對半導體激子和載流子動力學影響的研究,尤其是實驗上的研究是一個巨大的挑戰,主要原因是長期以來一方面難以在微/納米結構半導體中實現精確可控的非均勻應變場;另一方面缺乏同時具有高空間解析度和時間解析度的實驗技術。
  • Advanced Optical Materials:新型多量子阱鈣鈦礦材料——基於壘寬調控的鈣鈦礦發光二極體
    鈣鈦礦發光二極體(LED)因可低成本的製備成大面積柔性器件,色純度高,顏色可調等特性吸引了越來越多的研究者關注。
  • 你了解OLED發光過程嗎?應從哪些方面對OLED的發光機理開展研究?
    注入的電子和空穴分別從電子輸送層和空穴輸送層向發光層遷移。③載流子的複合。電子和空穴複合產生激子。⑤激發態能量通過輻射躍遷,產生光子,釋放出能量。對OLED的發光機理主要在以下三方面開展研究:①電極與有機物的界面。
  • 三線態激子在室溫磷光方面的應用
    主要原因在於:(1)發光過程一般涉及到從短壽命(納秒)自旋允許的單線態激子向長壽命(微秒)自旋禁止的三線態激子的轉換;(2)三線態激子對氧氣和溫度極其敏感,因此需要嚴苛的環境條件,包括超低溫、惰性氣氛、特定的主體基質和設計晶體等。相比之下,無機餘暉材料由於獨特的激子躍遷過程,使其顯示優越的發光效率和長的壽命(可以天或月為單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