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中文大學路新慧教授等AM:A位摻雜精確控制鈣鈦礦結晶動力學...

2021-01-10 學研天地

請為「科研動態」設置星標(具體操作見文末動圖),文章點一下「在看」,保持互動熱度,就能及時收到每期推送啦。

研究背景

鈣鈦礦太陽能電池因其飛速增長的光電轉換效率、低成本、製備工藝簡單等優勢,已成為光伏領域的一顆新星。鈣鈦礦太陽能電池的器件性能與鈣鈦礦薄膜質量緊密相關,而薄膜質量又很大程度上取決於鈣鈦礦結晶成膜的動力學過程,但通常因其結晶過程非常迅速而難以被完整觀測。

成果簡介

近日,香港中文大學的路新慧團隊與荷蘭埃因霍溫理工大學的陶書霞團隊合作,使用基於同步輻射的原位掠入射廣角散射(in situ GIWAXS)來觀測鈣鈦礦從溶液態到晶體的結晶過程,並通過連續的A位摻雜精確地控制了其結晶過程,從而製備出了23.5%的高效率鈣鈦礦太陽能電池。

近年來,鈣鈦礦光伏材料因其優異的光電性能而受到了廣泛地關注,鈣鈦礦太陽能電池的認證效率已達到了驚人的25.2%。通過優化鈣鈦礦薄膜的製備工藝來改善薄膜形貌和微觀結構是提升光電轉換效率的一個重要的方面,目前一步法和兩步法是兩種常用的製備高性能鈣鈦礦太陽能電池的方法。其中,鈣鈦礦在一步法中的結晶過程已經被廣泛研究,其結晶動力學過程非常複雜,通常會涉及到多種非鈣鈦礦的六方相以及複雜的中間相,從而增加了控制其結晶過程的難度。相比之下,在兩步法中可以對鈣鈦礦結晶過程實現分步控制,從而可以進一步提升器件性能。然而,關於完整的鈣鈦礦兩步法結晶過程及其成膜機理,目前還沒有太多的報導。

因此,香港中文大學團隊與荷蘭埃因霍溫理工大學團隊合作,系統地研究了基於(FAPbI3)x(MAPbBr3)1-x的鈣鈦礦的完整結晶途徑,分析和揭示了第一步中Cs+和第二步中GA+的A位陽離子順序摻雜對結晶和成膜過程的影響。根據原位GIWAXS的結果,確定了三種不同的結晶途徑:1)對於未摻雜薄膜,相變直接從PbI2轉變為鈣鈦礦相;2)對於摻Cs+的薄膜,主要發生的是從δ-CsPbI3到鈣鈦礦的相變;3)對於摻Cs+和GA+的薄膜,從δ-CsPbI3到鈣鈦礦的相變速率在GA+的幫助下會顯著提升。有趣的是,不同的成膜動力學過程引發的不同結晶途徑導致最終生成了差異顯著的薄膜形貌。第一步中Cs+陽離子的摻雜促進了δ-CsPbI3並抑制了PbI2相的形成,根據第一性原理計算,從δ-CsPbI3到鈣鈦礦的反應焓低於直接從PbI2到鈣鈦礦的反應焓,因而鈣鈦礦更容易在δ-CsPbI3位點成核生長。但是δ-CsPbI3的成核位點較少,從而導致了許多意想不到的孔洞。幸運的是,第二步引入GA+陽離子可通過Ostwald熟化和增強的晶界遷移從而消除孔洞。此外,GA+和滷化鉛八面體骨架之間的鍵合強度更高,且生成的三元相(GACsFA)更穩定,從而促進了鈣鈦礦的晶體生長。最終,在Cs+和GA+的協同作用下,提高了鈣鈦礦薄膜的結晶度並降低了其中的缺陷密度,從而製備出了最高性能為23.5%的鈣鈦礦太陽能電池。

圖1. 兩步法鈣鈦礦不同A位摻雜的原位GIWAXS分析。圖片來源:Adv. Mater.

這一成果近期發表在Advanced Materials 上,文章的第一作者是香港中文大學的秦敏超和荷蘭埃因霍芬理工大學的薛海波。

文獻詳情:

Precise Control of Perovskite Crystallization Kinetics via Sequential A-Site Doping

Minchao Qin#, Haibo Xue#, Hengkai Zhang, Hanlin Hu, Kuan Liu, Yuhao Li, Zhaotong Qin, Junjie Ma, Hepeng Zhu, Keyou Yan, Guojia Fang, Gang Li, U-Ser Jeng, Geert Brocks, Shuxia Tao*, Xinhui Lu*

Adv. Mater., 2020, DOI: 10.1002/adma.202004630

路新慧教授簡介

路新慧,香港中文大學物理系助理教授。2010年於耶魯大學取得博士學位,2010年至2012年在美國布魯克黑文國家實驗室工作,2012年起就職於香港中文大學。研究領域包括同步輻射X射線散射技術、光伏薄膜微觀結構與器件性能相關性等方面。在相關領域發表SCI論文180餘篇,包括以通訊作者發表的Nat. Commun.、Adv. Mater.、Energy Environ. Sci.、Adv. Energy Mater.、ACS Energy Lett. 等。

陶書霞博士簡介

陶書霞,荷蘭埃因霍溫理工大學應用物理系助理教授。2011年於埃因霍溫理工大學取得博士學位,2013年至2016年在荷蘭國家物理研究所NIKHEF從事光探測器的計算材料設計,2016年起就職於埃因霍溫理工大學,專注於微觀原子和多尺度的計算方法開發及其在新型太陽能轉化與儲存材料和技術中的應用。目前,在Nat. Energy、Nat. Commun.、Adv. Mater.、Joule等期刊上以通訊作者發表50餘篇論文。

關注我們並回復001到004,即可直接領取科研資源,絕對乾貨(例如origin使用教程,Endnote軟體及教程,科研PPT模版,18款實用科研)回復:SCI可領取SCI論文寫作教程;回覆:文獻神器,獲取文獻下載神器等等。更多科研資訊、乾貨分享歡迎關注。

相關焦點

  • 武漢大學方國家課題組在全無機鈣鈦礦光伏電池研究取得重要進展
    近期,武漢大學物理學院方國家教授課題組與吳奕初教授和香港中文大學路新慧教授課題組合作,在全無機鈣鈦礦太陽能電池(PSCs)研究領域取得新進展。但是,全無機鈣鈦礦太陽能電池在相穩定性方面以及光電轉換效率方面仍面臨挑戰。其中一個重要的原因就是缺乏與之匹配的空穴傳輸材料。當前主流的空穴傳輸材料(Spiro-OMeTAD)需要額外的精確摻雜和氧化過程,以提升空穴遷移率。這些摻雜材料的吸溼性以及不可避免的氧化過程又會加速全無機鈣鈦礦吸光層的相變,帶來嚴重的穩定性問題,使器件性能下降。
  • 工學院佔肖衛課題組與合作者在鈣鈦礦太陽能電池研究中取得重要進展
    利用含有官能團的有機半導體材料對界面修飾或對鈣鈦礦層摻雜,能有效抑制鈣鈦礦太陽能電池的遲滯現象,改善鈣鈦礦薄膜質量,減少鈣鈦礦體相和界面缺陷,從而提升器件光伏效率和穩定性。為了減少金屬氧化物電子傳輸材料中的氧空位缺陷,降低界面複合,提升器件性能,佔肖衛課題組與合作者採用帶有錨合基團的富勒烯衍生物C9修飾SnO2電子傳輸層表面。
  • 中南《Nature Commun》準2D鈣鈦礦定向生長機理與結晶控制!
    近日,中南大學物理與電子學院、先進材料超微結構與超快過程研究所袁永波教授課題組在國際一流期刊《Nature Communications》發表了關於準2D鈣鈦礦定向生長機理與結晶控制的最新研究成果,論文題目為「Templated Growth of Oriented Layered Hybrid
  • 錳摻雜Cs4PbCl6零維鈣鈦礦納米晶激發態動力學研究
    錳離子摻雜是調控鈣鈦礦納米晶光、電、磁性能的一種有效手段。Mn2+在介質材料中的光學性能主要取決於其局域態的電子結構和激發態動力學,對Mn2+摻雜零維鈣鈦礦納米晶開展深入的光譜學研究對於提高其光學性能及應用至關重要。目前,製備Mn2+摻雜Cs4PbX6零維鈣鈦礦納米晶純相併揭示Mn2+發光中心的激發態動力學仍是該領域的一個技術難題。
  • 研究發現錳離子摻雜鈣鈦礦單晶螢光動力學調控機理
    近日,中國科學院大連化學物理研究所超快時間分辨光譜與動力學研究組(1110組)研究員金盛燁團隊在正二價錳離子(Mn2+)摻雜的單一CsPbCl3鈣鈦礦微晶中,通過改變激發條件,成功實現了連續、可逆、寬範圍、高穩定性的發光顏色調控,發現錳離子摻雜鈣鈦礦單晶螢光動力學調控機理。
  • 錳離子摻雜鈣鈦礦單晶螢光動力學調控機理獲揭示—新聞—科學網
    ,發現錳離子摻雜鈣鈦礦單晶螢光動力學調控機理。 鈣鈦礦材料因其具有相對穩定的理化性質、較高的螢光量子產率和連續可調的半導體能帶結構等優點,在發光器件等領域表現出極大的發展潛力。此前,關於鈣鈦礦材料發光顏色調控的研究,主要集中於控制納米晶生長尺寸以及調整材料滷素離子的種類和相對比例上。
  • 南科大副教授王愷團隊在鈣鈦礦發光二極體領域取得系列研究進展
    此外,鈣鈦礦在結晶成膜的過程中會不可避免的產生一些缺陷態,使得電子-空穴對的非輻射複合機率上升,進一步制約著器件性能的提升。與此同時,研究還發現過量的PEABr可以填補鈣鈦礦結晶過程中產生的離子空位,降低鈣鈦礦的缺陷態密度。最終,基於鈣鈦礦相分布調節以及缺陷鈍化的策略製備出高效(EQE=7.51%)的鈣鈦礦藍光器件,比對照樣PeLED(EQE=3.46%)提高了117%。課題組訪問博士後任振偉為該論文第一作者,王愷、南科大電子系教授陳銳和香港大學教授Wallace C. H. Choy為共同通訊作者。
  • 山西大學分子科學研究所在鈣鈦礦太陽能電池研究方面取得重要進展
    近日,山西大學分子科學研究所韓高義教授課題組在鈣鈦礦太陽能電池(PSC)研究方面取得重要進展,相關成果以山西大學為第一單位在國際權威期刊《德國應用化學》( Angew. Chem. Int. Ed.)利用添加劑中硫(S)、氧(O)或氮(N)等雜原子與Pb配位產生的中間絡合物,調控鈣鈦礦的結晶動力學或者鈍化缺陷而改善鈣鈦礦薄膜的結晶質量,進而減少光生載流子的複合,提高PSC的綜合性能是常用的策略之一,但添加劑與鉛離子的詳細作用模式仍有待闡明。雙硫腙(dithizone, DTZ)是一種典型的鉛指示劑,其可與Pb配位並伴隨著由綠到紅的顏色變化。
  • 「JMCA」西南大學在鈣鈦礦電池領域取得新進展
    近日,西南大學材料與能源學院朱琳娜和吳飛課題組提出了一種多功能三氟甲烷磺酸鈧添加劑(Sc(OTF)3)對鈣鈦礦材料的優化策略。) XRD圖譜,(b) UV-Vis吸收光譜;(c)僅空穴器件,(d)僅電子器件的原始鈣鈦礦和0.1mg / ml Sc(OTF)3摻雜鈣鈦礦的缺陷態密度曲線。
  • 香港中文大學Darwin Lau教授的機器人技術講座
    3月30日上午,香港中文大學Darwin Lau(劉達銘)教授應西安交大械工程學院朱愛斌副教授的邀請,來校做有關線纜驅動機器人技術的講座,並與交大機器人方向的師生進行學術交流。 Lau教授從動力學分析、運動學分析、軟體、硬體等角度介紹了目前線纜驅動機器人的開發方式、開發中存在的重點和難點,闡述了其團隊在線纜驅動機器人領域所取得的重要進展。同時,他還重點介紹了其團隊所建立的一個通用建模仿真平臺。最後,Lau教授對該種類型機器人的應用前景做了展望。
  • 香港中文大學
    學校領導  校長 : 劉遵義教授 副校長 : 楊綱凱教授 副校長 : 廖柏偉教授 副校長 : 鄭振耀教授  學校簡介  大 學 宗 旨 香港中文大學是一所高瞻遠矚,充滿活力的國際高等學府。
  • 香港中文大學(深圳)杜洋教授在《自然通訊》上發表論文!
    喜訊近日,香港中文大學(深圳)生命與健康科學學院助理教授、香港中文大學(深圳)科比爾卡創新藥物開發研究院責任研究員杜洋教授的研究組與韓國成均館大學KaYoung Chung教授的研究組在《自然通訊》(Nature Communications)上發表了題為 「Structural
  • 香港中文大學最新Nature Catalysis
    ▲第一作者:Tianyu Zheng通訊作者:Ying-Yeung Yeung(楊英洋),Ying-Lung Steve Tse(謝應龍)通訊單位:香港中文大學楊英洋楊英洋(Ying-Yeung Yeung),香港中文大學化學系系主任及教授
  • JPCL封面 鉛滷鈣鈦礦材料中缺陷對激發態動力學的影響
    選購年費套餐,企業推廣更超值導讀近日,湖南農業大學理學院材料模擬與計算團隊李位、湯劍鋒兩位教授與美國南加州大學Oleg Prezhdo教授等合作完成的「鉛滷鈣鈦礦材料中缺陷對激發態動力學的影響:時域從頭算分析(Influence of Defects on Excited
  • 黃維院士&陳永華教授:離子液體製備鈣鈦礦的高效穩定的起源
    為了解決這個問題,西北工業大學的黃維院士和南京工業大學的陳永華教授課題組聯合報導了一種離子液體溶劑乙酸甲基胺離子液體在鈣鈦礦型光電技術領域具有廣泛的適應性,特別是在要求工藝簡單快速的工業生產中,離子液體有望成為一種很有前途的溶劑。 然而,由於對離子液體產生高效穩定的PSC的起源缺乏深入的了解,這對基於離子液體的鈣鈦礦型光伏電池的發展提出了挑戰。
  • 黃維院士&陳永華教授:離子液體製備鈣鈦礦的高效穩定的起源
    值得注意的是,目前要製備高質量的鈣鈦礦薄膜,需要在惰性氣氛中以N,N-二甲基甲醯胺(DMF)和二甲基亞碸(DMSO)為前體溶劑,以氯苯(CB)為抗溶劑,採用複雜的抗溶劑方法。 除溶劑處理問題和毒理學問題外,工藝繁瑣的抗溶劑工程對操作技術和環境的要求較高,嚴重阻礙了PSCs的商業化進程。
  • 陝師大劉生忠教授等人Adv. Funct. Mater.:給鈣鈦礦補「鈣」助力...
    【成果簡介】近日,陝西師範大學的劉生忠教授和劉治科教授(共同通訊作者)等人報導了通過給無機鈣鈦礦補「鈣」來製備高效穩定的CsPbI2Br鈣鈦礦電池。作者通過在鈣鈦礦前驅體溶液中引入少量 (0.5%) CaCl2達到同時提高CsPbI2Br鈣鈦礦太陽電池的開路電壓、填充因子和效率的目的。
  • 香港中文大學(深圳)成立數據科學學院 戴建崗教授擔任首任院長
    在此背景下,香港中文大學(深圳)數據科學學院於2020年7月1日正式成立。數據科學學院是港中大(深圳)繼經管學院、理工學院、人文社科學院、生命與健康科學學院後的第五所學院,由戴建崗教授擔任首任院長。,人工智慧的數學基礎;副院長陳毅恆教授,來自香港中文大學,曾任該校統計系主任,為IMS Fellow、ASA Fellow、國際統計協會委員、香港統計學會榮譽委員,長期研究金融時間序列、計量經濟學、風險管理、 隨機過程;副院長於天維教授來自美國埃默裡大學,曾任 Scientific Reports, Frontiers in Genetics, Current Metabolomics 等期刊編委,
  • 鈣鈦礦太陽能電池圖鑑——2018年度ESI高被引論文中的鈣鈦礦太陽能電池匯總
    然而,ZnO和有機金屬滷化物鈣鈦礦之間的較差的化學相容性,使其作為電子傳輸層製備高效穩定的鈣鈦礦太陽能電池的應用中充滿挑戰。廈門大學鄭南峰教授課題組利用MgO和質子化的乙醇胺對ZnO表面進行鈍化,使ZnO成為極具潛力的電子傳輸材料,製備高效且穩定的鈣鈦礦電池。
  • 周歡萍課題組2019年鈣鈦礦太陽能電池重要成果集錦!
    http://science.sciencemag.org/content/363/6424/265/tab-pdf 2、JMCA:P4VP修飾Spiro-OMeTAD構築高效穩定的鈣鈦礦太陽能電池小分子材料由於其優異的空穴傳輸性質被廣泛應用在鈣鈦礦太陽能電池和染料敏化太陽能電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