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科大最新《Nature》首次製備二維滷化物鈣鈦礦橫向外延異質結

2020-12-05 孜然學術

導讀:4月29日,上海科技大學兩項重大學術成果於國際頂尖學術期刊Nature同時上線。這是繼4月24日該校兩項學術成果在Science在線發表後的又一「雙發」(點此查看)。本文將深入解讀材料領域的這篇Nature文章,該工作首次利用液相外延法製備二維滷化物鈣鈦礦橫向異質結。

基於氧化物鈣鈦礦和III-V,II-VI和過渡金屬硫化物半導體的外延異質結構形成了現代電子學和光電子學的基礎。其中,二維(2D)滷化物鈣鈦礦由於其結構和組成的靈活性,使得其具有較高的光致發光量子效率、較長的載流子壽命和擴散長度,以及顯著的光電可調諧性。同時這些2D鈣鈦礦在沿面外方向周期性形成了由有機和無機層構成的量子阱結構,進一步提高了結構和性能的可調諧性,使其在太陽能電池、發光二極體、探測器等應用方面具有極大的吸引力,其固有的軟晶格允許更大的晶格失配,從而使得在異質結構形成和半導體集成方面具有更大的前途。但滷化物鈣鈦礦的原子級的異質結構外延生長尚未實現,原因在於其固有的離子遷移率,導致相互擴散;同時化學穩定性差,使得在後續製造中容易破壞之前已製備的材料。因此,了解這種不穩定性的產生的根源,並制定有效的方法來抑制離子擴散是非常重要的。

近日,美國普渡大學竇樂添教授和Brett M. Savoie教授聯合上海科技大學於奕教授(通訊作者)報告了一種通過液相外延的方法製備了2D滷化物鈣鈦礦橫向異質結構,其通過摻入剛性π-共軛有機配體,有力地抑制了2D滷化物鈣鈦礦中的面內離子擴散,同時展現了高度穩定和可調的橫向異質結構,多異質結構和超晶格。此外,通過低劑量像差校正的高分辨透射電子顯微鏡展現了近原子級界面的觀察和外延生長的機理分析。以及通過分子動力學模擬揭示了共軛配體存在下的異質結構無序減少和空位形成能增大。這些研究為滷化物鈣鈦礦半導體穩定提供了新的見解,並為複雜和分子薄的超晶格,器件和集成電路提供了一個嶄新的材料平臺。相關論文以題為「Two-dimensional halide perovskite lateral epitaxial heterostructures」於2020年4月29日發表在Nature上。

論文連結

https://www.nature.com/articles/s41586-020-2219-7

具體來講,作者通過液相外延法合成了2D滷化物鈣鈦的礦橫向異質結構。一般來說,滷化物鈣鈦礦在兩個或多個連續生長步驟後容易受到損傷,特別是當後續的增長是在比前一步更積極的條件下進行的時,例如,在較高的溫度下或使用更極性的溶劑。為了消除破壞現有晶體的可能性,隨後的生長是在相對溫和的生長條件下進行的,例如降低生長溫度或在前驅體溶液中加入更多的抗溶劑。因此,隨後的滷化物鈣鈦礦沿先前的2D晶體的邊緣成核,隨後直接在SiO2/Si襯底上形成同心方/矩形2D橫向異質結構。通過控制溶液濃度和生長的溫度和時間,所述2D晶體的橫向尺寸和垂直厚度可以控制。如圖1所示,作者利用不同的有機配體建立了兩種橫向2D滷化物鈣鈦礦異質結,其中在鈣鈦礦表面中添加了bithiophenylethylammonium的新型共軛有機配體,使離子運動穩定性提高,從而防止了滷素離子的之間的擴散和提高了化學穩定性。

圖1. 2D滷化物鈣鈦礦橫向異質結構穩定的穩定性比較

圖2.製備的(2T)2PbI4-(2T)2PbBr4異質結的TEM表徵

圖3.(2T)2PbI4-(2T)2PbBr4橫向異質結

圖4.2D滷化物鈣鈦礦的橫向異質結、多異質結和超晶格

圖5.異質結的能帶排列和電學特性

總之,本文的研究表明,通過在2D鈣鈦礦結構中使用剛性共軛配體,抑制了2D滷化物鈣鈦礦異質結的離子互擴散。這種對離子遷移的抑制使得能夠通過連續的外延生長獲得穩定且接近原子級界面。廣泛的2D橫向滷化物鈣鈦礦異質結構,超晶格和多異質結構的通用合成不僅為推進滷化物鈣鈦礦提供了一個強大的平臺,而且還為進一步探索其光電性能及其在二極體中的應用開闢了機會。這種2D半導體橫向異質結的合成方法也有可能擴展展到其他的液相生長的2D材料。(文:Caspar)

本文來自微信公眾號「材料科學與工程」。歡迎轉載請聯繫,未經許可謝絕轉載至其他網站。

相關焦點

  • 科學家首次成功製備新型半導體異質結材料—新聞—科學網
    上海科技大學物質科學與技術學院教授於奕課題組與美國普渡大學研究團隊合作,在新型半導體異質結研究中取得重要進展,首次成功製備並表徵了二維滷化物鈣鈦礦橫向外延異質結
  • 上海科技大學於奕課題組在《自然》發表論文,新型半導體材料領域
    我校物質科學與技術學院於奕教授課題組與美國普渡大學研究團隊合作,在新型半導體異質結研究中取得重要進展,首次成功製備並表徵了二維滷化物鈣鈦礦橫向外延異質結。滷化物鈣鈦礦材料作為一類近年來引起廣泛關注的新興半導體,在太陽能電池、發光二極體、雷射等領域展示出巨大的應用前景。同時,與傳統的共價半導體不同,滷化物鈣鈦礦材料對缺陷的容忍度很高,因此在異質結的構建以及進一步器件的大規模集成方面具有得天獨厚的優勢。在構建滷化物鈣鈦礦半導體異質結的道路上,有兩個科學難題一直在國際上沒有得到解決。
  • Infomat:2D金屬-半導體橫向異質結的面內外延生長
    )異質結已吸引了越來越多的研究興趣。儘管大多數研究集中在組分之間具有高度相似晶格結構的半導體-半導體橫向異質結中,但由於更獨特的晶格結構或化學性質,金屬-半導體橫向異質結的合成研究較少,並且通常更具挑戰性。
  • 因為鈣鈦礦,所以異質結?
    其實無論是HJT,還是TOPCon,產業化都還剛剛開始,都不是當下光伏電池技術主流,但相比較來說,光伏行業和投資資本似乎更看好異質結一些,異質結的風雨聲也比TOPCon來得更猛烈些。既然未決雌雄,為何行業和資本更看好異質結呢? 光伏領跑者創新論壇專委會的電池技術專家表示,或許是因為鈣鈦礦吧。
  • 中南《Nature Commun》準2D鈣鈦礦定向生長機理與結晶控制!
    近日,中南大學物理與電子學院、先進材料超微結構與超快過程研究所袁永波教授課題組在國際一流期刊《Nature Communications》發表了關於準2D鈣鈦礦定向生長機理與結晶控制的最新研究成果,論文題目為「Templated Growth of Oriented Layered Hybrid
  • 半導體所研製出高效平面異質結鈣鈦礦太陽能電池
    目前高效的鈣鈦礦電池均採用低溫緻密TiO2與高溫多孔TiO2相結合的介孔結構作為電子傳輸層,但介孔層製備溫度較高、工藝過程較為複雜,不利於大規模生產。近年來,人們發現有機/無機雜化的鈣鈦礦材料具有幾微米甚至長達上百微米載流子擴散長度,遠高於傳統的有機半導體幾十納米的擴散長度。
  • 第二屆異質結、鈣鈦礦與薄膜太陽電池論壇2020
    公開信息顯示,當鈣鈦礦組件產能達到1GW以上時,其成本有望降低到0.7元/W。 而鈣鈦礦電池與異質結電池組成疊層電池,可以實現30%以上的光電轉換效率。2019年10月,梅耶博格宣布收到牛津光伏訂單,將先前訂購的異質結核心設備擴展到一條125MW的高效率鈣鈦礦HJT疊層電池生產線。
  • Nature:鈣鈦礦單晶,柔性?
    當前研究較多是多晶材料,但與之相比,單晶雜化鈣鈦礦材料的缺陷和晶界更少,具有更優的光生載流子輸運能力和穩定性。因此,鈣鈦礦單晶薄膜的製備一直是材料研究的熱點話題。不過,在製備過程中控制單晶鈣鈦礦的形貌和組成非常困難,低成本、滿足現有工業標準的製備過程更是未見報導,這些都制約了單晶鈣鈦礦材料的進一步發展。
  • 布局異質結和鈣鈦礦,晟成光伏研發PEVCD、PVD等核心工藝設備
    據悉,本次非公開發行股票募集資金總額(含發行費用)不超過6億元,扣除發行費用後用於以下項目:1、高端光伏組件設備擴產項目;2、用於製備異質結和鈣鈦礦疊層電池的核心設備研發項目;3、補充流動資金。京山輕機控股子公司晟成光伏作為國內外領先的光伏組件設備廠商,持續關注光伏行業技術發展動態,藉助本次光伏電池技術迭代的契機,提前布局異質結電池生產設備領域,力爭通過研發異質結電池片工藝設備,打開電池生產設備的市場空間,實現公司從光伏組件設備端向電池片工藝設備端的業務領域開拓,延伸公司產業鏈,進一步增強公司的核心競爭力。
  • 加州大學最新《Nature》:大面積柔性單晶鈣鈦礦的製備
    有機-無機雜化鈣鈦礦由於其獨特的電子和光電性質,在眾多器件應用上具有極強的吸引力。雖然許多方法都集中在多晶鈣鈦礦材料上,但單晶雜化鈣鈦礦比多晶材料具有更好的載流子輸運和更高的穩定性,它們的取向與遷移行為和較低的缺陷濃度密切相關。然而,單晶鈣鈦礦的製備和形貌與成分的控制是具有挑戰性的。
  • 同質結vs異質結?鈣鈦礦/矽疊層電池中底電池的選取
    有機無機複合鈣鈦礦太陽電池可謂電池界的新星,短短十年內,其光電轉換效率已從最初的3.8%提高到了25.2%。對於鈣鈦礦太陽電池,可通過調節有機陽離子以及滷素元素的比例等來實現1.5-1.8eV之間的帶隙可調。此外,鈣鈦礦具有高吸收係數和陡峭吸收邊,這些特性更使其適用於晶矽疊層電池的頂電池。因此,若將該類太陽電池與晶矽電池製備成疊層太陽電池,其成本增加甚微,但其光電轉換效率卻有望顯著提高。
  • 僅半年13篇Science/Nature,看這個「明星」材料如何獨領風騷
    Sargent院士和阿卜杜拉國王科技大學Stefaan De Wolf等人合作,報導了溶液處理的鈣鈦礦(厚度為微米級)頂部電池與全織構晶體矽異質結底部電池相結合,製得高效、穩定的鈣鈦礦/矽疊層太陽能電池。該太陽能電池的功率轉化效率突破 25.7%,在85℃下進行400小時的熱穩定測試後,以及40℃下,最大功率點測試400小時後,其性能衰減可忽略不計。
  • 鈣鈦礦太陽能電池遭遇「成長的煩惱」,上海交大提出解決方法
    上海交通大學材料科學與工程學院教授韓禮元團隊通過構建穩定異質結結構,在保證高效率的前提下,提高了鈣鈦礦太陽能電池在工作狀態下的穩定性,對促進鈣鈦礦太陽能電池產業化進程起重要作用。該項研究成果近日在線發表在《Science》。鈣鈦礦太陽能電池作為一種新型光伏技術,具有成本低、效率高的特點,目前,世界最高光電轉化效率紀錄已達到25%。
  • 金松最新Nature Nanotechnology
    2、實現了各種大面積純相RP鈣鈦礦納米片的直接合成生長,同時實現了薄至單原子厚度納米片的可控制備。3、在使橫向生長最大化的同時實現單層或幾層厚度的關鍵是保持適當的過飽和度,這可以通過調整每種前體的濃度和冷卻溶液的溫度來仔細優化。
  • 異質結新概念 - 鈣鈦礦 + CIGS效率新記錄
    發表於:2020-04-17 08:57:30     作者:蔡靜華來源:光伏測試網近日, HZB(Helmholtz-Zentrum Berlin)研究團隊製造的新型鈣鈦礦CIGS疊層電池的效率刷新異質結電池效率記錄,達到24.16%,並得到了Fraunhofer太陽能系統研究所(ISE)的正式認證。
  • 首次報導:溶液可加工鈣鈦礦雙層結構,製備高性能發光二極體!
    利用異質結構中的界面缺陷鈍化和應變誘導效應,觀察到增強的結晶度和延長的光致發光。這種方法可以製作出高性能的發光二極體,也可以推廣到其它鈣鈦礦型器件。除了光電特性外,當有機滷化鉛或無機滷化鉛應用於直接或間接X射線探測器、非揮發性電阻開關存儲器和發光二極體時,滷化鉛鈣鈦礦表現出優異的光電特性。首次報導了以MAPbIxCl3-x為紅光,MAPbBr3為綠光源的鈣鈦礦型發光二極體(PeLED),其外量子效率分別為0.76%和0.1%,基於簡單的前體混合物溶液和TiO2/鈣鈦礦/F8器件結構。
  • 首次報導:溶液可加工鈣鈦礦雙層結構,製備高性能發光二極體
    導讀:設計了一種雙層鈣鈦礦結構,利用異質結構中的界面缺陷鈍化和應變誘導效應,觀察到增強的結晶度和延長的光致發光。溶液可加工鈣鈦礦雙層結構在PeLED研究領域還沒有報導。利用異質結構中的界面缺陷鈍化和應變誘導效應,觀察到增強的結晶度和延長的光致發光。這種方法可以製作出高性能的發光二極體,也可以推廣到其它鈣鈦礦型器件。
  • 鈣鈦礦單晶 柔性?
    因此,鈣鈦礦單晶薄膜的製備一直是材料研究的熱點話題。不過,在製備過程中控制單晶鈣鈦礦的形貌和組成非常困難,低成本、滿足現有工業標準的製備過程更是未見報導,這些都制約了單晶鈣鈦礦材料的進一步發展。鈣鈦礦晶體。
  • 京山輕機募資研發異質結(HJT)用PEVCD、PVD等核心設備
    根據公告,用於製備異質結和鈣鈦礦疊層電池的核心設備研發項目旨在研製、開發光伏異質結(HJT)用PEVCD、PVD等生產設備並形成初步生產能力。PEVCD、PVD設備是HJT電池片生產線中的核心工藝設備,用於製備P型或N型非晶矽和本徵非晶矽薄膜等。項目計劃總投資12,588萬元,預計使用本次募集資金9,000萬元,不足部分由公司以自有資金或通過其他融資方式解決。
  • 鈣鈦礦光伏第一人!
    Commun.: 可調諧高性能鈣鈦礦-有機半導體異質結光電電晶體除了能量收集之外,金屬滷化物鈣鈦礦還具有大的機會,因為它們具有高吸收係數,長擴散長度,低陷阱密度和簡單的可加工性,從而革新了大面積光電檢測技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