碳化鈦基金屬陶瓷的製備應用

2020-12-05 瓷錄Ceramats

一、碳化鈦介紹

碳化鈦(TiC)是一種自身存在金屬光澤的鐵灰色晶體,具有類似金屬的若干特性:如高的熔點、沸點和硬度,且硬度僅次於金剛石,導熱性和導電性也很好,在極低的溫度時還會表現出超導性。因此這種物質常被用於製造金屬陶瓷、硬質合金、耐熱合金、抗磨材料、高溫輻射材料以及其它高溫真空器件等。

圖1.碳化鈦粉末via網絡

二、碳化鈦基陶瓷金屬

碳化鈦陶瓷作為一種典型的過渡金屬碳化物,本身質脆,無法被直接用作工程構件,所以在複合材料中通常被作為增強相,更多的是被用作塗層在材料領域中得到應用和重視,例如碳化鈦基金屬陶瓷的出現。

碳化鈦基金屬陶瓷是一種由金屬或合金TiC陶瓷相所組成的非均質複合材料,兼有陶瓷的高強度、高硬度、耐磨損、耐高溫、抗氧化和化學穩定特性,以及金屬的韌性,可用來製造在還原性和惰性氣氛中使用的高溫熱電偶保護套和熔鍊金屬的坩堝等。

圖2.多孔碳化鈦-鈦金屬陶瓷梯度材料

三、碳化鈦基金屬陶瓷的製備工藝

碳化鈦基金屬陶瓷的合成製備工藝有多種,各有優劣勢,實際生產中可按照不同應用需求、價格因素等選擇適配工藝。

下面簡要介紹幾種:

①化學氣相沉積(CVD)

該法是藉助空間氣相化學反應在基材表面上沉積固態薄膜塗層的工藝技術。因為這個方法整個反應都建立在熱力學的基礎上,所以CVD膜具有附著性和繞鍍性良好、膜層緻密、膜基結合強度高等優點,滿足實現不僅限於TiC之外的例如TiN、TiCN、TiBN等單層及多元多層複合塗層。

此法的缺點在於工藝處理溫度偏高(一般在900~1200℃),高溫使得鋼基體會發生軟化,處理後還需重新真空淬火,工藝較為複雜,工件還易變形,造成基體材料抗彎強度下降;並且製備過程中會產生有害的廢氣、廢液,易造成工業汙染,這與當今國家提倡的綠色工業相牴觸,由此也限制了此法的全面推廣與使用。

②物理氣相沉積(PVD)

該法是利用熱蒸發、濺射或輝光放電、弧光放電等物理過程,在基材表面沉積所需塗層的技術。包括蒸發鍍膜、濺射鍍膜和離子鍍膜技術。後兩者是目前較普遍採用的製備陶瓷塗層的PVD技術。

與CVD相比,此法屬於綠色薄膜製備技術,不存在環境汙染問題,處理溫度也可降到600℃以下,減少對工件的熱影響,但隨著溫度的降低沉積的膜層結合強度也會低於CVD膜層。

PVD製備膜層通常存在殘餘壓應力,容易因脆性開裂和剝落,再者又屬於視線性處理,附著性和繞鍍性差,處理過程中工件需轉動或擺動,所以增加了真空室的設計難度和無效鍍膜等問題。

③液相沉積

該法是一種溼化學制膜法,基本原理是通過溶液中離子之間的配位體置換,驅動金屬化合物的水解平衡移動,使金屬氧化物或氫氧化物沉積在基體上形成薄膜塗層。該法由於可在低溫/室溫條件下進行膜層沉積,所以製備過程中不需熱處理也不需昂貴的加工設備,操作簡單。

該法的劣勢在於:因實質上仍屬於水溶液中的反應,所以在沉積過程中存在溶液濃度反應前後不一致的情況,液相反應的影響因素也多,工業的穩定性不高。

④熱噴塗

該法是指通過火焰、電弧或等離子體等熱源,將某種線狀或粉末狀的材料加熱至熔化或半熔化狀態,並加速形成高速熔滴,噴向基體在其上形成塗層,可以對材料表面性能進行強化或再生,起到保護作用,且能對因磨損腐蝕或加工超差引起的零件尺寸減小進行恢復。該法包括等離子噴塗、電弧噴塗、火焰噴塗技術。

⑤原位合成法

原位合成法是材料中的第二相或複合材料中的增強相生成於材料的形成過程中,即不是在材料製備之前就有的,而是在材料製備過程中原位就地產生;由於第二相增強顆粒原位合成,界面沒有汙染,第二相分布均勻可以避免傳統粉末冶金工藝和熔煉工藝所遇到的難題。隨著原位複合技術的發展,其應用已拓展到了金屬基和陶瓷基材料中。

⑥其他合成方法

除了以上幾種製備工藝外,還有原位合成法、熔鑄法、粉末冶金法、機械合金化法、熱噴塗、自蔓延高溫合成、高密度能量束塗覆、溶膠——凝膠法、液中放電的電火花表面強化等合成方法。實際工業生產應用中,對於碳化基金屬陶瓷複合材料製備方法的選用,可以根據自身條件和需要來確定。

四、碳化鈦基金屬陶瓷的應用

①切削金屬刀具:新型碳化鈦基金屬陶瓷是近年來發展較快的一種刀具材料,綜合性能高,在相同的切削條件下其耐磨性遠遠高於普通硬質合金。在高速切削時也比YT14、YT15硬質合金的耐磨性高5倍~8倍。目前碳化鈦基金屬陶瓷已製成各種刀片,用於孔的精鏜及「以車代磨」等精加工領域。

②航空航天工業:採用高溫燒結骨架熔滲工藝製備的TiC/Cu金屬陶瓷有較好抗燒蝕性能,具有作為火箭喉襯、護板用材料的潛力。

③其它:用SHS法離心鑄造合成的金屬基內襯陶瓷可作為抗腐蝕管道,用於石油或化工產物、半產物的運輸,也可作為抗磨管道用於礦山,選礦廠作礦漿運輸管道,還可用於多泥砂水的輸水管道……

相關焦點

  • 碳化鈦增強金屬陶瓷刀具
    碳化鈦顆粒增強金屬基複合材料是滿足這一工況條件的**佳材質。我國進口西德、日本生產的造粒刀都採用這一材質,使用壽命相當高。但進口造粒刀整體為金屬陶瓷,經粉末冶金燒結及複雜熱處理和機加工製成,成本高,價格昂貴。中國科學院金屬研究所與俄羅斯科學院強度物理研究所合作研製的金屬陶瓷複合刀具,是採用金屬陶瓷做刀刃,鋼為刀體,經擴散焊將其合為一體。
  • 淺析六方氮化硼陶瓷的製備與應用
    六方氮化硼陶瓷作為一種新型複合陶瓷基材料,除了具有低密度、高熔點、低硬度、抗熱震性和機械加工性能好等優點,還具有耐高溫、熱脹係數小、熱導率高、介電常數低、可靠的電絕緣性等許多優異的性能,是一種有著巨大發展潛力的高溫結構陶瓷材料。氮化硼(BN)是一種性能優異,極具發展潛力和應用前景的新型寬帶隙納米材料。
  • 清華材料學院教授創辦「清科紫峰」,或會發力陶瓷領域
    北京清科紫峰科技有限公司成立於2019年8月,主要經營範圍為技術推廣、技術轉讓、技術諮詢、技術服務、技術開發;產品設計;銷售陶瓷製品。該公司註冊資本為3637萬元人民幣,華控技術轉移有限公司(由清華技術100%控股)參與投資。
  • ...表『HyperChrome皓星』系列 玫瑰金色與黃金色CeramosTM 碳化鈦...
    新推出的兩個表款中玫瑰金色或黃金色的表節採用CeramosTM碳化鈦金屬陶瓷創新材質,設計上沿襲了HyperChrome皓星系列其他表款的多種經典特色。CeramosTM碳化鈦金屬陶瓷材質輕盈,硬度超高,不僅不易磨損,還能適應佩戴者的體溫。高硬度的美感:CeramosTM碳化鈦金屬陶瓷CeramosTM碳化鈦金屬陶瓷是碳化鈦和金屬合金的結合體。
  • 金屬頂刊《Acta Materialia》:金屬陶瓷雙相材料表面損傷新機制!
    近期,中國科學院寧波材料技術與工程研究所海洋新材料與應用技術重點實驗室通過關鍵實驗與理論計算相結合的方式系統地研究了金屬陶瓷材料在熱-力耦合條件下的宏觀磨損機制與微觀損傷機理,論文以題為「Temperature-induced wear transition in ceramic-metal composites」發表於金屬材料領域國際頂刊
  • 何為微波介質陶瓷 微波介質陶瓷的製備方法
    何為微波介質陶瓷 微波介質陶瓷的製備方法 艾邦高分子 發表於 2020-04-06 10:30:00 (本文來源自艾邦智造,在此鳴謝!)
  • 這種陶瓷材料,對航空航天技術的發展意義重大
    碳化物陶瓷基複合材料超高溫碳化物陶瓷主要包括碳化鋯(ZrC)、碳化鉿(HfC)、碳化鉭(TaC)、碳化鈦(TiC)等,具有熔點高、高溫強度高、導電導熱性能優異以及抗熱衝擊性能好等優勢熱壓燒結:熱壓燒結是將原料粉體填充進模具內,從單軸方向同時進行加壓、加熱的燒結方法,此方法法工藝成本較高,而且製備的材料尺寸有限,因此其應用受到一定的限制。
  • 僅用FAHSs製備陶瓷泡沫材料
    Journal of European Ceramic Society》近日報導了一篇名為《Novel mullite ceramic foams with high porosity andstrength using only fly ash hollow spheres as raw material》的文章,這是首個僅以粉煤灰空心球(FAHSs,fly ash hollow spheres)為原料製備高孔隙率
  • 陶瓷纖維的製造工藝及應用前景
    新型中空纖維陶瓷膜由於具有裝填密度大、單位體積膜有效分離面積大、膜壁薄、滲透通量高和節省原料等獨特優點而受到廣泛關注,在用於多孔和緻密陶瓷分離膜、固體氧化物燃料電池、微通道反應器、催化劑載體等方面都有著潛在的應用前景。在概括中空纖維陶瓷膜特點的基礎上,綜述了中空纖維陶瓷膜的製備方法研究進展,著重分析比較了不同製備方法的優缺點。
  • 生物陶瓷的概念與應用
    目前製備生物活性玻璃的方法主要是採用溶膠- 凝膠法製備,採用該方法製備的材料具有特殊的化學組成,納米糰簇結構和微孔,因而比表面積較大,生物活性比其他生物玻璃及微晶玻璃更好。由於溶膠- 凝膠法製備的材料純度好、均勻性高、生物活性好和比表面積大等特點,具有更好的研究及應用價值,特別是生物活性玻璃多孔材料在用作骨組織工程支架方面具有很好的前景。
  • 氮化鈦陶瓷材料在市場上的應用
    其熔點為2930~2950℃,是熱和電的良導體,低溫下又有超導性,是製造噴氣發動機的材料,隨著科學技術的發展和突破在多個領域發揮著不同的作用,其特有的金黃色金屬光澤使氮化鈦在代金裝飾領域也有應用。在我國,2005年由合肥工業大學材料學院劉寧教授主持的國家科技攻關地方重大項目就是研究納米TiN、AlN改性的碳化鈦基金屬陶瓷刀具。研究得出,經納米TiN改性TiC基金屬陶瓷刀具具有優良的力學性能,是一種高技術含量和高附加值的新型刀具。
  • 氮化矽質耐火材料及陶瓷製品的製備方法
    氮化矽沒有液相擴散和液相燒結的過程,燒結驅動力非常小,因此,其無法通過普通陶瓷液相燒結的方式來製備緻密的氮化矽基陶瓷。即使是反應燒結技術,得到的樣品也有一定的氣孔率。為了獲得緻密的氮化矽陶瓷,通常在氮化矽粉體原料中加入氧化物的燒結助劑,利用氧化物存在時形成的一些熔融相來促進燒結的緻密化。
  • 碳氮化鈦合成與製備技術【約稿】
    2019,48(5):1-7DOI: 10. 3969 / j. issn. 1009-9492. 2019. 05. 001碳氮化鈦合成與製備技術
  • 納米陶瓷的研究進展與創新
    納米陶瓷是將納米級陶瓷顆粒、晶須、纖維等引入陶瓷母體,以改善陶瓷的性能而製造的複合型材料,其提高了母體材料的室溫力學性能,改善了高溫性能,並且此材料具有可切削加工和超塑性。因納米陶瓷與普通陶瓷相比,具有特殊的物理和化學性能。因此,其在新材料與新技術方面將具有極其重要的地位。1.防護與塗層 現階段,納米陶瓷最廣泛的應用在塗層與包覆材料方面。
  • 專家貼:高性能氧化鋁陶瓷發展現狀及應用解析 製備工藝技術全盤傳授!
    原標題:【SMM年會】專家貼:高性能氧化鋁陶瓷發展現狀及應用解析 製備工藝技術全盤傳授!創新戰略聯盟共同舉辦的2020有色金屬行業年會暨長約嘉年華上,山東工業陶瓷研究設計院副院長程之強對高性能氧化鋁陶瓷發展現狀及應用
  • 微波介質陶瓷材料製備技術的科普
    微波介質陶瓷粉末通常採用的是固相反應法合成,即將多種氧化物粉料混合、煅燒,經過機械研磨獲得粉體,具有設備、工藝簡單、易於工業化生產的優點。缺點在於此法難以獲取高純度的物相,且不能確保粉體成分分布的均勻性。此外,製備的粉體粒徑較大,反應活性較差還容易導致燒結溫度變高。      為避免傳統固相反應法的不足,出現了溶膠-凝膠法、熔鹽法、水熱法、共沉澱法、微乳液法等方法。
  • 前沿研究丨 陶瓷催化膜反應器的設計與製備
    中國工程院院士徐南平在《Engineering》撰文,詳細介紹了基於氣體分離的緻密陶瓷催化膜反應器和基於非均相體系分離的多孔陶瓷催化膜反應器,評述了近10年兩種不同種類的膜反應器的最新進展,著重探討了膜反應器在能源、環境領域應用中的設計、製備,並從膜及膜反應器構型入手,以典型的催化反應為例,詳細分析膜反應器的設計及優化,包括進一步發展所面臨的瓶頸和可能取得突破的方向
  • 2019年全國氮化物粉體與陶瓷製備技術研討會
    關注焦點一、氮化矽粉體與陶瓷高質量粉體是製造高性能陶瓷重要保證,作為製備高性能氮化矽材料所需的粉體必須具備:粒度分布窄,含鐵、鋁鈣等金屬雜質量低,含氧含量低。   氮化矽陶瓷具有低的熱膨脹係數、高強度、高硬度、自潤滑性、耐化學磨蝕和良好的抗熱衝擊及機械衝擊性能,目前被應用於陶瓷發動機、軸承、電路基板等領域,被材料科學界認為是結構陶瓷領域中綜合性能優良、最有希望替代鎳基合金在高科技、高溫領域中獲得廣泛應用的一種新材料。
  • 專家貼:高性能氧化鋁陶瓷發展現狀及應用解析製備工藝技術全盤傳授!
    在上海有色網(SMM)、中國再生資源產業技術創新戰略聯盟共同舉辦的2020有色金屬行業年會暨長約嘉年華上,山東工業陶瓷研究設計院副院長程之強對高性能氧化鋁陶瓷發展現狀及應用、氧化鋁陶瓷產業鏈及製備工藝技術進行了全面講解。
  • Baikowski產品應用(2)-生物陶瓷
    醫療應用是一個對產品質量要求非常嚴苛的行業。Baikowski®生產高質量的高純氧化鋁粉體和氧化鋯粉體專門用於生物陶瓷植入體應用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