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科大凌晨宣布!成功驗證!全球首個!

2021-01-08 澎湃新聞
中國科大凌晨宣布!成功驗證!全球首個!

2021-01-07 11:35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媒體

中國科學技術大學1月7日宣布,中國科研團隊成功實現了跨越4600公裡的星地量子密鑰分發,標誌著我國已構建出天地一體化廣域量子通信網雛形,為未來實現覆蓋全球的量子保密通信網絡奠定了科學與技術基礎。

1月7日凌晨,中國科學技術大學潘建偉及其同事陳宇翱、彭承志等與中國科學院上海技術物理研究所王建宇研究組、濟南量子技術研究院及中國有線電視網絡有限公司合作,在國際學術期刊《自然》雜誌上發表了題為「跨越4600公裡的天地一體化量子通信網絡」的論文,證明了廣域量子保密通信技術在實際應用中的條件已初步成熟。

圖源:中國科學技術大學官網

據介紹,《自然》雜誌審稿人評價稱,這是地球上最大、最先進的量子密鑰分發網絡,是量子通信「巨大的工程性成就」。

據悉,中國科研團隊在量子保密通信「京滬幹線」與「墨子號」量子衛星成功對接的基礎上,構建了世界上首個集成700多條地面光纖量子密鑰分發(QKD)鏈路和兩個衛星對地自由空間高速QKD鏈路的廣域量子通信網絡,實現了星地一體的大範圍、多用戶量子密鑰分發。整個網絡覆蓋我國四省三市32個節點,包括北京、濟南、合肥和上海4個量子城域網,通過兩個衛星地面站與「墨子號」相連,總距離4600公裡,目前已接入金融、電力、政務等行業的150多家用戶。

量子密鑰分發主要有光纖和自由空間兩種實現方式。光纖QKD技術的信道穩定性較好,不易受到溫度、溼度、天氣等環境因素影響,可以實現基本恆定的安全碼率,在城域城際範圍內可以方便地連接到千家萬戶;而在超遠距離、移動目標、島嶼和駐外機構等光纖資源受限的場景,可以通過衛星中轉的自由空間信道連接。將地面光纖和自由空間結合,可以實現大規模、全覆蓋的全球化量子通信網絡。

2017年9月底,由中國科學技術大學作為項目主體建設的量子保密通信「京滬幹線」正式開通,其總長超過2000公裡,是目前世界上最遠距離的基於可信中繼方案的量子安全密鑰分發乾線。

「京滬幹線」建成後,開展了長達兩年多的相關技術驗證和應用示範以及大量的穩定性測試、安全性測試及相關標準化研究,結果表明「京滬幹線」可以抵禦目前所有已知的量子黑客攻擊方案,網絡的密鑰分發量可以支持1.2萬以上用戶同時使用。

來源 :安徽日報

關鍵詞 >> 中國科大

特別聲明

本文為澎湃號作者或機構在澎湃新聞上傳並發布,僅代表該作者或機構觀點,不代表澎湃新聞的觀點或立場,澎湃新聞僅提供信息發布平臺。申請澎湃號請用電腦訪問http://renzheng.thepaper.cn。

相關推薦

評論()

相關焦點

  • ...科大潘建偉團隊構建全球首個星地量子通信網,成果再登《Nature》
    新智元推薦 來源:Nature 編輯:yaxin 【新智元導讀】中科大今日凌晨宣布,中國科研團隊實現了跨越4600公裡的星地量子密鑰分發,成功構建全球首個天地一體化量子通信網絡!
  • 中國科大成功驗證構建天地一體化量子通信網絡的可行性
    新安晚報 安徽網 大皖客戶端訊 據中國科學技術大學微信號消息:北京時間1月7日凌晨,中國科學技術大學潘建偉及其同事陳宇翱、彭承志等與中國科學院上海技術物理研究所王建宇研究組、濟南量子技術研究院及中國有線電視網絡有限公司合作,在國際學術期刊《Nature》雜誌上發表了題為「跨越4600
  • 全球首個可移動量子衛星地面站在濟南與「墨子號」對接成功
    2019.12.31 16:47【全球首個可移動量子衛星地面站在濟南與「墨子號」對接成功】記者12月31日從濟南市政府獲悉,30日23時31分44秒,由中國科學技術大學、科大國盾量子技術股份有限公司和濟南量子技術研究院共同研製的全球首個可移動量子衛星地面站
  • 全球首顆6G試驗衛星!「電子科技大學號」成功發射
    記者丨樊英 許雯圖據電子科大官方微信11月6日,11時19分,我國在太原衛星發射中心用長徵六號運載火箭,成功將NewSat9-18衛星送入預定軌道,發射獲得圓滿成功。據悉, 「電子科技大學號」衛星重達70公斤,由電子科技大學、國星宇航等聯合研製,該衛星搭載了由電子科技大學與國星宇航設計開發的太赫茲衛星通信載荷,將在衛星平臺上建立收發鏈路並開展太赫茲載荷試驗,這也將成為太赫茲通信在空間應用場景下的全球首次技術驗證
  • 中國將發射世界首顆量子衛星
    月17日 07:18「墨子」升空 世界首顆量子實驗 衛星發射---在地面建設了科學應用系統,包括1個中心——合肥量子科學實驗中心;4個站——南山、德令哈、興隆、麗江量子通信地面站;1...日凌晨在酒泉衛星發射中心,用長徵二號丁運載火箭發射了世界首顆量子科學實驗衛星,它將在太空向地面發送不可破解的密碼以建立最安全保密的量子通信,並將對微觀...
  • 中國成功發射世界首個量子衛星「墨子號」
    這將使中國在世界上首次實現衛星和地面之間的量子通信,構建天地一體化的量子保密通信與科學實驗體系。新華社在今天凌晨播發這一消息時還說,「墨子號」將率先探索星地量子通信可能性,並將首次在空間尺度驗證量子理論的真實性。
  • 我國成功構建全球首個星地量子通信網絡
    通過地面光纖及衛星將更多國家量子網絡連接起來,全球量子網絡可以實現。《自然》雜誌審稿人評價稱,這是地球上最大、最先進的量子密鑰分發網絡,是量子通信「巨大的工程性成就」。從32釐米到4600公裡1989年,當首個量子密鑰分發(QKD)實驗在IBM實驗室內實現,線路只有32釐米。
  • 首張黑洞照片即將公布 相對論或將再被驗證
    長江商報消息 □本報記者 賀夢潔 綜合報導4月1日,歐盟委員會、 歐洲研究理事會,和事件視界望遠鏡(Event Horizon Telescope, EHT) 聯合宣布,將在4月10日舉行聯合新聞發布會,向世人展示一項「開創性」的重大研究成果——公布首張黑洞照片。
  • 【科技日報】我國成功構建世界首個天地一體化量子通信網絡
    【科技日報】我國成功構建世界首個天地一體化量子通信網絡 2021-01-08 科技日報 吳長鋒 【字體:大 中 小】
  • 國際上首次成功:分布式量子相位估計由中科大實驗驗證
    近日,來自中國科學技術大學的實驗團隊在《Nature Photonics》發表了一篇文章,裡面講述分布式量子相位估計首獲實驗驗證。這個訊息代表了很多東西,但為了更好理解,在開始講關於這篇文章的更多內容之前,我們先來聊聊「分布式量子相位估計首獲實驗驗證」這句話。
  • 中國向世界宣布:全球首個量子通信工程!印度專家:差距再次拉大
    中國在科技研究的路途上一直埋頭苦幹,致力於研究各種新興技術,因此,許多高等院校的相關專業中也開始逐漸培養科研人才,類似於985、211這樣的高校中,科研的專業開設也是相對較多的。從學生的日常學習中加之實踐體驗,從中國的花朵們抓起,慢慢培養和薰陶科研精神,對於中國的科技發展事業具有極大的貢獻。
  • 全球首顆6G衛星炒作事件調查全梳理
    全球首顆6G試驗衛星成功發射》的文章,宣布此事。中國工程院院士、國際宇航科學院院士、電子科技大學衛星產業技術研究院學術委員會主任徐揚生教授表示,此次研製發射的全球首顆6G試驗衛星,是太赫茲通信在空間應用場景下的首次技術驗證,標誌著我國航天領域探索太赫茲空間通信技術有了突破性進展
  • 太陽帆驗證成功!首個地球軌道上受控運行的太陽帆飛行器誕生
    太陽帆驗證成功!首個地球軌道上受控運行的太陽帆飛行器誕生 經過數年的電腦模擬及多次地面測試,美國行星學會的「光帆2號」飛行器近日終於在太空成功驗證了太陽帆技術,僅利用太陽光的光子動量作為動力就抬升了軌道高度,成為首個在地球軌道上受控運行的太陽帆飛行器。
  • 潘建偉團隊重大突破再登Nature:建成全球首個星地量子...
    2020年12月4日,中國科學技術大學宣布,由潘建偉領銜的研究團隊構建了76個光子100個模式的量子計算原型機「九章」。這一成果,使我國成功達到了量子計算研究的第一個裡程碑——量子計算優越性。僅一個月後,潘建偉等人再創突破,構建了全球首個星地量子通信網絡!
  • 科學網—全球首個可移動量子衛星地面站與「墨子號」對接成功
    據新華社電 2019年12月30日,由中國科學技術大學、科大國盾量子技術股份有限公司和濟南量子技術研究院共同研製的全球首個可移動量子衛星地面站
  • 科大訊飛承建國內首個認知智能國家重點實驗室
    中證網訊(記者 任明傑)日前,科技部正式設立第一個人工智慧國家重點實驗室——認知智能國家重點實驗室,這一實驗室交由科大訊飛股份有限公司來承建。  「科大訊飛承擔建設認知智能國家重點實驗室,將藉助更高的平臺和勢能,進一步在全球範圍內整合認知智能領域的源頭核心技術、科技人才和行業數據資源,助力我國在認知智能的技術和產業走在世界前列,為我國成為世界主要的人工智慧創新中心貢獻自己的力量。」 科大訊飛副總裁、研究院院長胡國平告訴記者。
  • 我國發射全球首顆6G試驗衛星,6G關鍵技術取得突破進展
    11月6日11時19分,我國在太原衛星發射中心用長徵六號運載火箭,成功將13顆衛星送入預定軌道。 在這13顆衛星中,有一顆名為「電子科技大學號」,它是全球首顆6G試驗衛星。、國際宇航科學院院士、電子科技大學衛星產業技術研究院學術委員會主任徐揚生教授表示,此次研製發射的全球首顆6G試驗衛星,是太赫茲通信在空間應用場景下的首次技術驗證,標誌著我國航天領域探索太赫茲空間通信技術有了突破性進展。
  • 依迅半月說|中國再領跑!全球首顆6G試驗衛星發射成功
    這是北鬥三號全球衛星導航系統首次工程化應用於高鐵建設領域,直接服務於軌道精調,確保軌道的位置和平順性嚴格達到設計標準。2-5"「北鬥助力」中國城市內環高架轉體橋建設取得突破"11月9日凌晨2時15分,在山東濟寧東外環路與新兗鐵路交匯處,隨著兩臺千斤頂的牽引,經過45分鐘的逆時針轉動,重達18000噸的轉體橋成功跨越新兗鐵路,標誌著中國城市內環高架橋建設取得突破
  • 計算機行業周報:騰訊設西雅圖AI實驗室,中國打造首個光量子模擬機
    申萬計算機行業指數整周下跌1.65%,跑贏滬深300指數0.01個百分點。在28個申萬一級行業中,計算機行業指數漲跌幅處於中遊,排名第13。騰訊設立西雅圖AI實驗室,發力AI基礎研究:5月2日,騰訊宣布成立美國西雅圖AI實驗室,同時任命語音識別技術頂級專家俞棟博士為AILab副主任,負責西雅圖AI實驗室的運營及管理,推動騰訊在語音識別及自然語言理解等AI領域的基礎研究,這也是繼騰訊任命張潼為騰訊AILab第一負責人後又一大動作。
  • 聚焦| 我國科學家成功構建全球首個星地量子通信網絡
    聚焦 | 我國科學家成功構建全球首個星地量子通信網絡 2021-01-07 21:19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