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希臘女數學家希帕提婭是世界上最早撰寫數學知識的偉大女性。卻在一次坐馬車去演講的路上,被一群暴民把她拖下來,扒光了衣服,將身體砍成一段段的,最後被一把火活活燒死。
希帕提婭出生在當時的世界文明中心---亞歷山大城。
在父親的教導下, 她從小就表現出了對閱讀與寫作、數學和科學、辯論和演說過人的天分。
她每天跟隨父親去博物館,在那裡讀著希臘經典的文學著作,沐浴著古代先哲和學者思想的光輝。
在這裡她成就了人生的高光時刻,跟隨父親一起為很多數學著作做著注釋工作。
也是在這裡,讓她得到了此生最大的榮譽和成就。
她和父親,一起給歐幾裡得的《幾何原本》做批註,以至於在以後的100年時間裡,這本教科書,就一直成為了幾何原本的標準版本。
亞歷山大城之光的「毀滅」
歐幾裡得被稱為"幾何之父」, 他花費畢生心血所撰寫的《幾何原本》, 成為了世界各國所有學校裡的必修課,從小學、初中到大學再到現代高更學科,都有他所創造的、定律理論和公式應用。
作為與阿波羅尼、阿基米德並稱的希臘三大數學家之一, 可見歐幾裡得在世界數學中的地位。
而能夠為此書作注,也是何等的榮耀, 就好比為《漢書》作注的顏詩古,為《紅樓夢)作批註的脂硯齋。
正因為有希帕提亞和父親對《幾何原本》的一些錯誤做了糾正,才能讓這些數學知識永久的保留下去讓後代學習。
但是在公元5世紀,這座滲透著智慧與文明的亞歷山大城捲入了巨大的社會變革之中,當時的猶太教和基督教,和希帕提亞所信仰的數學和哲學產生了激烈的矛盾。
於是這位推動科學進步的偉大女性被暴徒們當街扒掉衣服,身體切成一段段,殘忍地殺害了。並且將她的相當一部分著作都燒毀了。
暴力事件就這樣不了了之,卻沒有人受到懲罰。
希帕提亞的著作中現存保存最完整以及影響最深遠的也只有她做過批註的《幾何原本》
遺世之作的影響力
這本書有了注釋後,產生多大的影響呢?
在此後的1300多年內,這本書都佔據著幾何邏輯研究領域的前沿位置。
《幾何原本》在2000多年間已經用不同文字出版了1000版以上,出版量僅次於《聖經》。
「歐幾裡得」也幾乎成為「幾何學」的同義詞。
1607年,明代數學家徐光啟與利瑪竇首次在中國翻譯了《幾何原本》前6卷,極大地影響了中國原有數學學習和研究的習慣,改變了中國數學發展的方向。
鹹豐初年,曾國藩資助且代序推薦,數學家李善蘭完成徐光啟與利瑪竇未竟之業,《幾何原本》中文完整版首次面世。
《幾何原本》的重要性不僅在於它所提出的一系列意義重大的公式、定理,而是它建立了嚴密的邏輯,進而演變成了一種藉助數學去理解世界的思想體系。
古希臘、古羅馬、中世紀、文藝復興、近代科學、現代世界的格局等等,無不是在這種思想體系的框架中產生。
徐光啟曾評價此書:能精此書者,無一事不可精;好學此書者,無一事不可學。
歐幾裡得的幾何數學觀的這種決定性影響反映在思想史上最偉大的兩部名著——牛頓的《自然哲學的數學原理》和康德的《純粹理性批判》。
愛因斯坦每當思維卡殼的時候,都會拿起這本書來重新梳理自己的邏輯。可以說,如果沒有《幾何原本》,愛因斯坦就無法推演出廣義相對論。
對於很多現代人認為的「幾何用處不大」之類的言論,身為思想家、哲學家的柏拉圖也早就給出了答案:「幾何學是一個訓練自由人性的基本學科,一個沒經受過幾何訓練的人,不可能擁有一顆自由的心靈。」
奧斯卡影片《林肯》裡,就有這樣一個場景:在籤發解放黑奴的法律之前,林肯一人獨處書房,手裡拿著《幾何原本》,死死盯著第四公理在想:「所有直角都是相等的,那為什麼人人生而平等就不能成為一條不證自明的公理或是法則呢?」
這就是《幾何原本》的力量,也許大部分人認為這只是一本關於幾何的數學書,但只有那一小部分人能看到其更深層的意義。
世界級數學大師丘成桐就說過,「歐氏幾何定理不見得對社會有直接貢獻,可它的推理方式卻是最有效的邏輯訓練。
將來無論你是做科學家、政治家,還是一個成功的商人,都需要系統的邏輯訓練。
也就是說愛因斯坦、牛頓、羅素、林肯等科學家、政治家深受此書啟發。
做好邏輯訓練,提升思考力
說到這裡,很多人肯定已經按捺不住要問:《幾何原本》被這麼多歷史名人誇成這樣,那它究竟好在哪裡呢?
帶著這樣的疑問,我最近翻閱了最新版本的《幾何原本》,這一版的封面特別簡單,素白的背景、原文忠實翻譯,推翻了市面上所有的翻譯版本,力求忠於原著,不做過分的現代解讀。旨在嚴謹還原歐幾裡得建立邏輯體系的完整過程。
讀書不在於多,有時候一本好書就夠了!
你有多久沒有看過一本好書了?
在這個特殊時期,讓我們一起看看巨人們眼中的世界,打破思維的框架,通過數學思維,打造我們透過現象看本質的能力。
這個春暖花開的3月,用1杯咖啡錢,換一生的成長,期待你的蛻變,戳下方連結↓,限時優惠:29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