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饒 毅
死與生相對,是個哲學問題,更是個很難解的神經生物學問題。
莎士比亞讓王子感嘆要不要死,雖然也是神經生物學問題,是關於大腦對自身決策的神經生物學問題,但非本文討論的問題。
本文主題是,如何確定一個人「死」了。內容非哲學、亦非技術,而是介紹一個巧妙的實驗思路:選擇重要的問題,用20多年前的舊技術,通過巧妙的實驗設計,解決問題。
何為「死」?一個貌似簡單的現象實際很難下定義,而確定生死還是「人命關天」的大事。平常對死亡的粗略定義,一般說得過去,例如在醫院以外常將無呼吸、心跳作為判斷死亡的標準。但是,在現代醫院只依據呼吸、心跳判斷死亡就不合適。這一問題,不僅與個體有關,與家庭成員如何決定是否撤銷維持呼吸心跳的機器有關,也與人類普遍關心的生死問題有關。
神經生物學結合現代成像技術,可以化解這個貌似哲學問題的神經生物學問題,找到物理學答案。
神經生物學的研究,從來都與物理(和化學)有很強的交叉。義大利醫生兼物理學家伽伐尼發現電刺激蛙腿導致肌肉收縮,這個發現成為電生理學的開端。檢測神經系統電流、電位的方法,檢測腦活動的方法,都成為神經基礎研究和臨床應用的基本需求。從20世紀初的腦電圖(簡稱EEG)到80年代的正電子掃描(簡稱PET)、90年代的功能性磁共振成像(簡稱fMRI),都推動了腦機理的研究,改善了腦疾病的診斷。
目前,PET和fMRI主要(但不僅僅)用於檢測局部腦血流。利用fMRI檢測血氧水平依賴(簡稱BOLD)信號的方法,是日裔科學家小川誠二在美國貝爾實驗室工作期間發明的。因為脫氧的血紅蛋白(簡稱dHb)與氧化的血紅蛋白(簡稱Hb)磁性不同,能夠被fMRI所檢測。當神經細胞活動增加時,腦的局部血流增加,帶來更多Hb,改變dHb和Hb的比例,fMRI可以檢測到BOLD信號,間接反映局部腦區神經細胞的活躍程度。
現代醫學在可以維持植物人的呼吸心跳的同時,給醫學、倫理出了難題。其實,如何確定植物人有無意識是一個很大的問題。
英國劍橋大學的歐文等於2006年在《科學》雜誌發表一篇短文,用fMRI探尋植物人的意識是否存在。他們檢測的一名患者在23歲時因為車禍導致腦損傷,雖然有睡眠覺醒的周期,但無臨床醫生可以檢測到的反應,完全滿足植物狀態的診斷。歐文等先在對她說話的時候檢測fMRI,發現圖像上好像有反應,但不能確定是有意義的反應。
歐文等設計實驗,請正常人設想自己打網球,發現可以用fMRI觀察到腦的特定區域有BOLD信號;請正常人設想在家裡走動時,發現另外腦區有BOLD信號。歐文再用語言請患者設想打網球或在家裡走動,結果發現患者與正常人一樣的腦區有BOLD信號,從而認為該植物人實際有意識。
此後,歐文指導的課題組對英國54名診斷為植物狀態的患者進行fMRI檢測,其中5名可以檢測到fMRI的反應,一名年輕男子的反應更神奇:在外界向他問話時,可以在fMRI信號上顯示YES或NO。在fMRI的腦成像圖上,並無直接表示YES或NO的區域。歐文等請正常人在回答YES時想像自己打網球,而如果回答NO時想像在家裡走動,這樣,可以觀察到正常人打網球的特定BOLD信號表達YES,在家走動的特定BOLD信號表示NO。在檢測的54位患者中,那名神奇的年輕男子可以正確回答YES和NO。比如,詢問他父親的名字後,請他用打網球或在家走動代表YES或NO,結果他只在被問到他父親真名時出現打網球的BOLD信號,其他都顯示在家走動的BOLD信號。這說明,他能夠學會臨時制定的規則並給予正確的答案。
這位年輕男子的反應說明,他肯定有意識,對於他的家人有很大意義:不僅他活著,而且可以與他交流。當然,目前不能檢測到反應的其他患者,並不能斷定其缺乏意識,還有待開發新的實驗設計和檢測方法。
fMRI所需要的機器價格昂貴,不適合一般家庭使用,也不是所有醫院的常規設備。於是,歐文等開始試用EEG,發現也可以觀察到植物人的腦電信號。
神經生物學研究,對人類思考生死的問題提供了科學基礎。
——選自《科學畫報》
長按下方二維碼,點擊「識別圖中二維碼」即可關注「科學畫報」
訂閱《科學畫報》請點擊左下角「閱讀原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