植物人有意識嗎?如何與植物人對話?

2021-02-13 科學畫報

文/饒 毅

死與生相對,是個哲學問題,更是個很難解的神經生物學問題。

莎士比亞讓王子感嘆要不要死,雖然也是神經生物學問題,是關於大腦對自身決策的神經生物學問題,但非本文討論的問題。

本文主題是,如何確定一個人「死」了。內容非哲學、亦非技術,而是介紹一個巧妙的實驗思路:選擇重要的問題,用20多年前的舊技術,通過巧妙的實驗設計,解決問題。

何為「死」?一個貌似簡單的現象實際很難下定義,而確定生死還是「人命關天」的大事。平常對死亡的粗略定義,一般說得過去,例如在醫院以外常將無呼吸、心跳作為判斷死亡的標準。但是,在現代醫院只依據呼吸、心跳判斷死亡就不合適。這一問題,不僅與個體有關,與家庭成員如何決定是否撤銷維持呼吸心跳的機器有關,也與人類普遍關心的生死問題有關。

神經生物學結合現代成像技術,可以化解這個貌似哲學問題的神經生物學問題,找到物理學答案。

神經生物學的研究,從來都與物理(和化學)有很強的交叉。義大利醫生兼物理學家伽伐尼發現電刺激蛙腿導致肌肉收縮,這個發現成為電生理學的開端。檢測神經系統電流、電位的方法,檢測腦活動的方法,都成為神經基礎研究和臨床應用的基本需求。從20世紀初的腦電圖(簡稱EEG)到80年代的正電子掃描(簡稱PET)、90年代的功能性磁共振成像(簡稱fMRI),都推動了腦機理的研究,改善了腦疾病的診斷。

目前,PET和fMRI主要(但不僅僅)用於檢測局部腦血流。利用fMRI檢測血氧水平依賴(簡稱BOLD)信號的方法,是日裔科學家小川誠二在美國貝爾實驗室工作期間發明的。因為脫氧的血紅蛋白(簡稱dHb)與氧化的血紅蛋白(簡稱Hb)磁性不同,能夠被fMRI所檢測。當神經細胞活動增加時,腦的局部血流增加,帶來更多Hb,改變dHb和Hb的比例,fMRI可以檢測到BOLD信號,間接反映局部腦區神經細胞的活躍程度。

現代醫學在可以維持植物人的呼吸心跳的同時,給醫學、倫理出了難題。其實,如何確定植物人有無意識是一個很大的問題。

英國劍橋大學的歐文等於2006年在《科學》雜誌發表一篇短文,用fMRI探尋植物人的意識是否存在。他們檢測的一名患者在23歲時因為車禍導致腦損傷,雖然有睡眠覺醒的周期,但無臨床醫生可以檢測到的反應,完全滿足植物狀態的診斷。歐文等先在對她說話的時候檢測fMRI,發現圖像上好像有反應,但不能確定是有意義的反應。

歐文等設計實驗,請正常人設想自己打網球,發現可以用fMRI觀察到腦的特定區域有BOLD信號;請正常人設想在家裡走動時,發現另外腦區有BOLD信號。歐文再用語言請患者設想打網球或在家裡走動,結果發現患者與正常人一樣的腦區有BOLD信號,從而認為該植物人實際有意識。

此後,歐文指導的課題組對英國54名診斷為植物狀態的患者進行fMRI檢測,其中5名可以檢測到fMRI的反應,一名年輕男子的反應更神奇:在外界向他問話時,可以在fMRI信號上顯示YES或NO。在fMRI的腦成像圖上,並無直接表示YES或NO的區域。歐文等請正常人在回答YES時想像自己打網球,而如果回答NO時想像在家裡走動,這樣,可以觀察到正常人打網球的特定BOLD信號表達YES,在家走動的特定BOLD信號表示NO。在檢測的54位患者中,那名神奇的年輕男子可以正確回答YES和NO。比如,詢問他父親的名字後,請他用打網球或在家走動代表YES或NO,結果他只在被問到他父親真名時出現打網球的BOLD信號,其他都顯示在家走動的BOLD信號。這說明,他能夠學會臨時制定的規則並給予正確的答案

這位年輕男子的反應說明,他肯定有意識,對於他的家人有很大意義:不僅他活著,而且可以與他交流。當然,目前不能檢測到反應的其他患者,並不能斷定其缺乏意識,還有待開發新的實驗設計和檢測方法。

fMRI所需要的機器價格昂貴,不適合一般家庭使用,也不是所有醫院的常規設備。於是,歐文等開始試用EEG,發現也可以觀察到植物人的腦電信號。

神經生物學研究,對人類思考生死的問題提供了科學基礎。

——選自《科學畫報》



(歡迎個人轉發文章,微信公眾號、刊物、機構如需轉載,請保留作者、註明轉載自科學畫報,否則一旦發現,將予以舉報。)

長按下方二維碼,點擊「識別圖中二維碼」即可關注「科學畫報」


訂閱《科學畫報》請點擊左下角「閱讀原文」


相關焦點

  • 植物人是否有意識?他們難道真的是活死人嗎?
    植物人都是大腦沒有意識的活人嗎?現在看來,還真就不一定!不信——你問,植物人可以答「你現在願意回答我們的問題嗎?」「願意」。
  • 病重妻子勒死植物人丈夫 植物人有意識嗎
    延伸閱讀:植物人能活多久  植物人能活多久要看患者的護理狀況。一般來說,只要得到良好的護理和治療,植物人的生命還是很長的。因為植物病人只是神經出現了損衰,但是他們的身體機能還是正常的。  因此植物人護理是否專業正規至關重要,在植物人的常規護理中,我們除了需要對患者進行專人的護理之外,還需要對其進行精神鼓勵。在日常的護理中,我們需要注意,如何預防褥瘡。隨著季節氣溫的變化而對植物病人進行皮膚護理。一般來說,我們都會建議植物人所住的室內溫度要調節在20到24℃之間,日常進行完身體清潔之後,就需要擦乾身上的汗液,保持皮膚的乾燥。
  • 植物人41%有心理活動,這有一個清醒的植物人故事
    想像一下:一個人失去意識、失去感覺這個世界的能力、失去行為與語言溝通的能力,還擁有什麼?有人因為腦傷、藥物中毒或其他因素,變成植物人。植物人通常有睡眠周期,眼睛能閉闔,但不確定是否缺乏意識。醫師如何判斷病人為植物人?
  • 婆婆照顧植物人兒媳5年,出現「奇蹟」,植物人如何恢復意識?
    相信大家在日常生活中都聽說過植物人這一病症。我們在接觸網絡或是看電視的時候,都會了解到植物人是一個怎樣的狀況。那麼在現實生活中,植物人都會出現哪些症狀呢?今天小編就帶大家了解一下。植物人的症狀有哪些?1、隨意運動喪失植物人肢體對於疼痛性的刺激有時候會出現屈曲性逃避反應。因此植物人這一類病人不能夠自行的運動,或者是變換體位,只能夠躺在床上面,而且必須要有他人去護理。
  • 探秘植物人的意識:40%的植物人神志清醒
    之前他就一直懷疑,很多昏迷的病人其實是有意識的,至少間歇性有意識,只是不容易被發現而已。勞瑞斯在聽說霍本的案例後,將他接來研究。霍本被推入一個核磁共振管,從顯示器上顯示來看,霍本的大腦只是輕微受損而已。勞瑞斯對此的結論是:這名身體如空殼般的男子,大部分思想意識其實是完好無損的。車禍發生後,霍本接受了普通治療後,然後被分到了「治療無效」的行列,被打上了「植物人」的標籤。
  • 植物人|身體在這裡,意識卻不在這個世界……
    植物人,在公眾視野裡,更多是作為10年、20年親情、愛情創造奇蹟的配角而存在。媒體鮮少深入植物人整個群體背後的故事,因為離公眾太遙遠嗎?事實也並非完全如此,植物人其實就在您身邊。我們並沒有找到一個確切的統計數據,所有的說法只是中國每年有5萬-10萬新產生的植物人,累計量是30萬-50萬,但專科醫院植物人促醒科室的獨立、地方植物人託養中心的獨特性成立,表達著現實的實際需求。
  • 植物人或能用意識「講話」
    英國和比利時科學家日前聯合公布了一項重大研究成果——一些大腦嚴重受損而處於深度昏迷的植物人,依然會保留部分意識,醫生甚至能通過分析病人的腦部核磁共振掃描結果來解讀病人的話語,達到與其「交談」的目的。據估計,這一研究結果將大大推動對植物人的診斷和護理工作。
  • 科學網—植物人也有意識
    新華社電 由於植物人大腦皮層受損,處於深度昏迷狀態,人們通常認為無法與之交流。
  • 探秘植物人的意識:40%的植物人神志清醒(二)
    專家們稱,在被診斷為植物人的病人中,有多達40%的患者事實上神志是完全清醒的。只要照顧得當,即使是植物人也可以存活幾十年。不過,他們的命運是未知的,只有5%的植物人在一年照料後病情得到改善。但另一方面,對於處於最小意識狀態的病人來說,恢復的可能性就大得多了。比如美國患者特瑞-沃利斯(Terry Wallis),連續19年無反應,突然有一天對母親張口叫「媽媽」。紐約的研究小組人員對其大腦進行成像,結果令人吃驚:在大腦未損傷的幾部分之間重新長出了無數神經通道。
  • 植物人恢復意識
    日前,在解放軍第188醫院舉行的籃球比賽中,來了一位特殊的觀眾——曾是植物人的周年明。  周年明是駐汕某海防團的一名排長。5年前,一次意外的車禍使他成了昏睡不醒的植物人。2003年的7月,沉睡了3年的小周奇蹟般地甦醒了,但也只是可以睜開眼睛而已。
  • 「植物人」的判定要謹慎
    「植物人」的判定要謹慎在日常生活中,老百姓口中的「植物人」,在醫學上被稱為「植物狀態」。其症狀一般表現為持續一個月以上無任何意識活動,認知功能喪失,不能執行指令,不能理解和表達語言,貌似清醒,實則與外界無法溝通,但偶爾能自動或在刺激狀態下睜眼,也可能與正常人一樣有著規律的生活作息。
  • 促醒植物人
    多數人認為植物人永遠無法醒來,很多醫生也會做出誤判。事實上,在傳統意義上的植物人中,超過四成並非植物人,他們具有微弱的意識,有些甚至接近正常。隨著現代醫療科技發展,如今已可以將這些患者檢測出來,進而有針對性地治療,大大提高了促醒率。
  • 科普知識||「植物人」的意識恢復訓練
    經常性的站立或保持直立位,對病人的意識恢復有幫助。訓練時間根據病人的情況決定。訓練時需做好防護,防止不必要的傷害。也不能過度訓練,要從30°到直立90°慢慢訓練站立,否則病人會出現頭暈、腦供血不足、心率快的危險。2、環境刺激經常在不同環境下的適應,也會增加病人的抵抗能力,對防止感染有幫助。
  • 關於植物人
    隔著時空、通過電話,我可以感受到她內心的矛盾——既有熱切的期望又有對失望的驚惶。曾經我以為植物人只是傳說,待做了重症醫師,我才發現植物人的存在是赤裸裸的現實。那麼,對於植物人,我們除了常規的護理和餵養,還能做什麼呢?
  • 植物人群體:意識出走後,何處安身?
    臨床中,外傷、卒中、缺氧性腦病是導致植物人的三大主要原因。據統計,約七成植物人是由外傷造成,其中,車禍又是最常見的外傷原因。「植物人」的醫學術語叫做「慢性意識障礙」。不同於腦死亡,腦電圖上,腦死亡患者顯示為一條直線,而「慢性意識障礙」患者可能還會帶有小波幅,正常人的波幅則更為明顯。
  • 植物人在臨床上的診斷方法有哪些嗎?
    隨著社會的不斷進步,現在有車的家庭變的越來越多,繼而車禍的出現率也逐漸增多。專家介紹,車禍一經發生,只能帶來兩種結果,即患者成為植物人、家庭沒有了幸福可言。那麼,你知道植物人在臨床上的診斷方法有哪些嗎?診斷植物人的方法有哪些1、大小便失禁。2、隨意運動喪失,肢體對疼痛性刺激有時有屈曲性逃避反應。
  • 「植物人」能被喚醒嗎?
    本報訊(何靜 中青報·中青網記者 邱晨輝)長眠不醒的「植物人」能否聽見親人的呼喚?如何科學客觀判斷「植物人」是否還存在意識?近日,中國科學院腦科學與智能技術卓越創新中心王立平研究團隊與復旦大學附屬華山醫院神經外科毛穎、吳雪海團隊合作研究,給出了答案。
  • 昏迷了(植物人)還能醒過來嗎?怎麼促醒?
    植物人又稱植物狀態。植物人有心跳並通常有反射動作(腦幹功能)。植物人可能甦醒,也可能持續保持昏迷直至病況惡化,部分植物人甚至還有可檢測到腦皮層的活動。臨床上常見的原因是急性損傷,包括交通事故、槍傷及產傷等非創傷性損傷。
  • 植物人能用意識「講話」?科學新發現挑戰醫學倫理
    中國日報網消息:綜合英國媒體2月4日報導,英國和比利時科學家日前聯合公布了一項重大研究成果——一些大腦嚴重受損而處於深度昏迷的植物人依然會保留部分意識,醫生甚至能通過分析病人的腦部核磁共振掃描結果來解讀病人的話語,達到與其「交談」的目的。據估計,這一研究結果將大大推動對植物人的診斷和護理工作。
  • 哪些植物人易喚醒!究竟怎樣才能喚醒植物人!
    歡迎各位大哥大姐來到小編的文章,希望小編辛勤的寫作,能給大夥帶來開心和笑容,如果真的如此請關注評論,這樣小編就更加的有信心了。,有關「因意外成為植物人的車王舒馬赫甦醒」的新聞傳遍網絡。雖然後經求證,該消息並不準確,2014年舒馬赫就已不再昏迷,但「植物人」這個詞仍再次進入大眾視野。究竟什麼樣的人才叫植物人、其甦醒機率多大?帶著這些問題,本報記者專訪了解放軍總醫院第七醫學中心功能神經外科主任何江弘教授。     「導致植物人的原因主要有三個。」何江弘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