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人員利用基因組編輯技術 發現致命水母毒液解藥

2021-01-17 參考消息

參考消息網5月6日報導 德媒稱,研究人員找到了一種解毒劑,能對抗地球上毒性最強的生物之一——澳大利亞箱形水母——的致命蜇刺。

據德新社5月1日報導,雪梨大學的研究人員1日在一份聲明中說,這種新解毒劑是利用基因組編輯技術發現的,若在受害者被蜇後15分鐘內使用,可遏止症狀。

澳大利亞箱形水母約有60根觸鬚,每根觸鬚上都有數以百萬計充滿毒液的微型鉤子,觸鬚長度可達3米。每隻澳大利亞箱形水母攜帶的毒液足以殺死60多人。

研究表明,這種解毒劑對體外人類細胞有效,對受試活鼠也有效。研究人員希望應用於人體。

研究報告的第一作者雷蒙德·劉(音)說,這種可供人類使用的安全藥物利用基因組編輯技術解毒,基因組編輯技術讓科學家能夠添加、移除或改變生物體DNA中的遺傳物質。他說:「它是一種分子解毒劑。」他還說,這可能是「首次對任何毒液的作用原理進行分子剖析」。

研究人員格雷格·尼利副教授說,這種藥物用在皮膚上可遏止壞死、皮膚損傷和疼痛。他還說:「我們還不知道它能不能遏止心臟病發作。這需要開展更多研究,我們正在申請資金以繼續這項工作。」

相關焦點

  • 澳科研人員發現致命水母毒液「解藥」
    新華社雪梨5月5日電(陳宇)澳大利亞科研人員日前報告說,他們利用基因組篩查的方法發現,一種已有藥物可阻止被具有致命毒性的澳大利亞箱形水母蜇傷後出現的部分症狀。  澳大利亞箱形水母是世界上毒性最強的動物之一,蜇人後其毒素會使人皮膚壞死並伴隨劇痛,還會侵入人的心臟,使人在短時間內因心臟停搏而死亡。
  • 澳洲科學家發現致命箱型水母解藥
    4月30日,來自雪梨大學的科研人員在《Nature Communications》雜誌發表論文稱,他們利用基因組篩查的方法發現,一種已有藥物可阻止被具有致命毒性的澳大利亞箱形水母蜇傷後出現的部分症狀。澳大利亞箱形水母是世界上毒性最強的動物之一,蜇人後其毒素會使人皮膚壞死並伴隨劇痛,還會侵入人的心臟,使人在短時間內因心臟停搏而死亡。
  • 最新:CRISPR基因組編輯技術可使最致命的癌症取得良好療效
    基因編輯入場癌症治療,可使癌細胞永久失活最近,一項名為「CRISPR-Cas9基因組編輯使用靶向脂質納米顆粒治療癌症」的研究發表在《科學進展》雜誌上。作者來自以色列特拉維夫大學懷斯生命科學學院。利用CRISPR-Cas9技術進行癌症治療一直受到腫瘤編輯效率低和現有傳輸系統潛在毒性的阻礙
  • 陳其軍/高彩霞合作利用引導編輯技術對玉米基因組進行精準編輯
    Genome Biology | 陳其軍/高彩霞合作利用引導編輯技術對玉米基因組進行精準編輯來源 | Genome Biology該研究首次報導了利用引導編輯技術(prime editing)對玉米基因組進行精準編輯的研究。
  • Sci Rep:科學家成功利用人工RNA編輯技術修復基因組遺傳代碼 有望...
    儘管基因編輯技術作為一種基因修復技術備受關注,但諸如CRISPR/Cas9基因編輯技術或許會導致基因組DNAs發生永久性的改變,其可能會影響多個潛在的位點,目前想要在體內對所有靶向細胞實現精準的基因組編輯是非常困難的,所以研究人員就有可能在受精卵、胚胎或細胞中開展基因編輯工作,然而,基因編輯技術或許並不適合用於在人類中進行的基因療法,此外,對基因組的編輯也會產生一些倫理性的問題。
  • 研究人員利用基因組研究古人類交配
    它對於從事生物醫學研究的人具有重要的意義,因為如果他們只是關注編碼區域,他們就會缺失對正常人類變異和疾病易感性極其重要的信息。」   研究人員也利用基因組研究了古人類的交配。   採用一種統計方法,研究小組檢測了所有三個群體的部分序列,它們似乎已經來源於不同於人類的古人類。
  • 精準化基因組編輯技術未來或將大有可為
    2020年6月28日 訊 /生物谷BIOON/ --如今,CRISPR基因編輯技術引發了基因組編輯研究的復興,下一代的CRISPR技術或能幫助科學家們更加有效、更精準地對基因組進行修飾,而且這些工具未來有望作為多種疾病的治療性手段,但其仍然面臨著許多挑戰。
  • 植物CRISPR 基因組編輯技術的新進展
    此外,利用 CRISPR/Cas9技術改良的農作物品種也已經湧現,這必將推動精準基因組編輯技術在農作物遺傳改良中的應用和發展。  基因組包含了生物生長發育和生理功能的全部遺傳信息,是開展生物學研究的出發點。近 10 年來,隨著新一代 DNA 測序技術的發展,基因組測序的成本下降了近萬倍,越來越多的農作物完成了高質量的參考基因組的繪製。
  • 基因編輯技術新突破!科學家可以一次編輯多個基因組片段
    這一技術突破,有望幫助科研人員深入理解不同 DNA 片段如何在健康和疾病中協同作用。基於 CRISPR 的基因編輯技術徹底改變了人類基因組的研究,它使得科研人員可以通過精確敲除人體內的任何基因來獲取對相關基因所具有功能的認知,但這類方法依然具有一些不足之處。
  • PNAS:首次利用CRISPR-Cas9對古生菌進行基因組編輯
    2017年3月11日/生物谷BIOON/---在一項新的研究中,來自美國伊利諾伊大學厄巴納-香檳分校的微生物學教授Bill Metcalf和博士後研究員Dipti Nayak首次記錄了在古生菌(Archaea,也譯作古細菌,或古菌)中使用CRISPR-Cas9介導的基因組編輯。
  • 盤點|CRISPR基因編輯技術研究進展
    CRISPR/Cas基因編輯技術是繼鋅指核酸內切酶(ZFN)」、「類轉錄激活因子效應物核酸酶(TALEN)」之後出現的第三代基因組定點編輯技術。CRISPR/Cas這項技術自從問世以來,已經吸引了無數歡呼和掌聲,在短短幾年之內,它已經成為了生物科學領域最炙手可熱的研究工具。我們先來了解一下近期科學研究者們運用這把基因魔剪做的研究。
  • 基因編輯嬰兒弊大於利?研究人員發現有可能導致壽命縮短!
    基因編輯嬰兒弊大於利?研究人員發現有可能導致壽命縮短!CRISPR技術編輯了一對雙胞胎嬰兒的基因組,試圖讓這對嬰兒天生對愛滋病毒具有免疫力。更短的壽命CCR5是一種位於免疫細胞表面的蛋白質,而碰巧,愛滋病毒恰恰就是利用這種蛋白質作為進入這些細胞的一個通道。但是,大約有10%的歐洲後裔的CCR5基因發生了突變,這種基因突變會改變這種蛋白質,並且能防止愛滋病毒感染。中國科學家賀建奎希望利用CRISPR-Cas9基因編輯技術來將這種突變引入到雙胞胎嬰兒的基因組中。
  • 基因組編輯技術解決馬鈴薯自交不親和難題
    8月13日,中國農業科學院農業基因組研究所黃三文研究團隊利用基因組編輯技術克服了馬鈴薯自交不親和難題,成果在線發表於《自然▪植物(Nature
  • 再造基因組編輯系統
    僅僅數年間,使用 CRISPR(規律成簇間隔短回文重複)/ Cas9 進行基因組編輯在科研上激起了巨浪,該技術使研究人員能夠精確而方便地編輯特定的基因。然而,新技術也存在一些缺點,例如在錯誤的地點切割 DNA,甚至是隨機地進行 DNA 編輯。
  • 兩項研究表明利用CRISPR-Cas9基因組編輯有望治療α-1抗胰蛋白酶...
    2018年7月5日/生物谷BIOON/---在兩項開創性的概念驗證研究中,兩個研究團隊利用CRISPR-Cas9基因組編輯技術校正導致α-1抗胰蛋白酶(alpha-1 antitrypsin, AAT)缺乏症的基因突變,成功地在α-1抗胰蛋白酶缺乏症(AATD)模式小鼠的肝臟中進行靶向基因校正,將低水平的正常AAT恢復到正常水平。
  • 未來尖端科學:CRISPR基因組編輯技術
    然而基因對健康也有深遠的影響,由於DNA測序的不斷進步,研究人員已經鑑定出數千種基因,這些基因與我們患病的風險有著決定性的作用。為了了解基因是如何發揮作用的,研究人員試圖用各種方法來控制它們。然而改變活細胞中的基因並不容易,但是最近開發出一種新的方法,有望大大改善我們對基因的研究,使得基因的研究提升一個水準,也許它將是個劃時代的技術。
  • 高彩霞組利用基因組編輯獲得不同含糖量的草莓
    基因組編輯技術通過對調控元件的遺傳操作可以實現對數量性狀的改良。對於無性繁殖的植物,純合和雜合基因型都可以通過無性繁殖穩定遺傳,可以獲得更多可穩定遺傳的基因型,進一步豐富性狀多樣性,對數量性狀實現更加精細的調控。
  • 我國科研人員發布新型基因編輯技術
    新華社北京7月16日電(記者 魏夢佳)北京大學研究人員近日在英國期刊《自然·生物技術》雜誌在線發表研究論文,首次報導了一種新型的核糖核酸(RNA)單鹼基編輯技術。利用該技術,研究人員在一系列疾病相關基因轉錄本中實現了高效、精準的編輯。該技術的建立為生命科學基礎研究和疾病治療提供了一種全新的工具。
  • 研究人員已經破譯了這種新型冠狀病毒的基因組特徵或其起源於蝙蝠
    根據外國媒體報導,一組西方計算機科學家和生物學家利用機器學習發現了29個不同的COVID-19DNA潛在基因組序列。「超快速、可擴展、高精度這個新的數據發現工具將使研究人員能夠在幾分鐘內快速而容易地對致命病毒(如COVID-19)進行分類。
  • CRISPR/Cas基因編輯技術最新研究進展
    經典的基因組編輯技術,即編輯已知的DNA序列,通過增加、刪除基因來實現基因功能的激活或者抑制;該技術可應用於醫學、生物技術、食品及農業等領域。近日,刊登在國際雜誌Molecular Cell上的一篇研究論文中,來自北卡羅來納大學的研究人員檢測了6種關鍵的分子元件,其或許可以幫助開發新型的基因組的編輯系統,即CRISPR-Cas系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