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人員已經破譯了這種新型冠狀病毒的基因組特徵或其起源於蝙蝠

2021-01-17 game社區傳訊

根據外國媒體報導,一組西方計算機科學家和生物學家利用機器學習發現了29個不同的COVID-19DNA潛在基因組序列。

「超快速、可擴展、高精度

這個新的數據發現工具將使研究人員能夠在幾分鐘內快速而容易地對致命病毒(如COVID-19)進行分類。這一進程和速度對大流行期間的戰略規劃和調動醫療需求具有重要意義。

同時,本研究也支持了COVID-19起源於蝙蝠的科學假說,即β冠狀病毒薩貝亞屬。

據研究人員稱,機器學習方法已經實現了COVID-19序列100%的準確分類,更重要的是,5000多種病毒中最相關的基因組在幾分鐘後被發現。這個分類工具已經被用來分析超過5000個獨特的病毒基因組序列,包括提供的29COVID-19個序列。

此外,該工具還可以對COVID-19的任何新發現病毒序列或其他病毒序列進行分類,並將成為以下工具套件的重要組成部分:疫苗和藥物開發人員、一線衛生保健工作人員、研究人員和科學家在全球大流行期間和之後。

相關焦點

  • J Med Virol:最大規模的薈萃分析揭示新型冠狀病毒的基因組序列特性
    2020年2月9日 訊 /生物谷BIOON/ --迄今為止,對新型冠狀病毒(2019-nCoV)基因組進行最大規模的測序分析結果證實,這種病毒起源於蝙蝠,且病毒的異質性較低;近日,一項刊登在國際雜誌Journal of Medical Virology上的研究報告中,來自博洛尼亞大學的科學家們通過研究在病毒的蛋白質中鑑別出了一種高度可變的基因組熱點區域
  • 研究人員破解新冠病毒基因組特徵 或源自蝙蝠
    4月28日,據外媒報導,一組西方計算機科學家和生物學家通過使用機器學習,為29個不同的COVID-19 DNA序列確定了潛在的基因組特徵。這一新的數據發現工具將使研究人員能夠在短短幾分鐘內快速輕鬆地對一種致命病毒(如COVID-19)進行分類,這一過程和速度對於在大流行期間進行戰略規劃和調動醫療需求具有重要意義。同時,這項研究也支持了COVID-19起源於蝙蝠的科學假說,即Betacoronavirus屬,Sarbecovirus亞屬。
  • Nature解讀:為什麼說新型冠狀病毒最可能宿主是蝙蝠?
    (2019-nCoV)肺炎患者於2019年12月12日住院以來,為了儘快了解和控制這種病毒,全球的科學家們都在研究這種病毒的的宿主、流行病學和生物學特徵,2月3號,兩支中國科學家研究團隊同時在國際頂級學術期刊Nature(自然)上背靠背發表的兩篇文章,不約而同地指出,2019-nCoV病毒最可能宿主是蝙蝠。
  • 新型冠狀病毒最新研究動態,第二彈!
    關於新型冠狀病毒的研究,檢驗君上周整理過一期並與大家分享。今天,《新型冠狀病毒最新研究動態,第二彈》來襲! 研究人員建議接下來對感染2019-nCoV的患者中進行評估。 新型冠狀病毒中間宿主或不止蝙蝠 該研究引入了VHP(病毒宿主預測)算法來預測病毒的潛在宿主。
  • 蝙蝠如何扛住新冠等「多重夾擊」?科學家破譯了它的基因
    這個團隊創立了一個名為「Bat1K」的全球基因合作項目,旨在解碼所有1421種現存蝙蝠的基因組。如今,他們已成功破譯了6種蝙蝠的基因藍圖,揭示了蝙蝠「特殊免疫力」的遺傳線索。當地時間7月22日,這項研究的成果已發表於《自然》期刊上。
  • 蝙蝠如何扛住新冠等「多重夾擊」?科學家破譯了它的基因
    論文截圖 圖據《自然》期刊網站 研究人員表示,通過破解蝙蝠如何耐受冠狀病毒的秘密,或許將提供最終的解決方案,在這一次的新冠病毒和未來的大流行病期間幫助人類保持健康
  • 中科院最新研究再次將新型冠狀病毒來源指向蝙蝠
    這一研究由中國科學院武漢病毒研究所石正麗團隊完成,該團隊1月23日在學術平臺bioRxiv預印版上發表文章,闡述了武漢新型冠狀病毒及相關研究結果。更重要的是,石正麗團隊發現,新型冠狀病毒與一種蝙蝠中的冠狀病毒的序列一致性高達96%。通過對其保守的7個非結構蛋白進行對比,發現新型冠狀病毒屬於冠狀病毒,另外,新型冠狀病毒進入細胞的受體與SARS病毒一樣,均為ACE2。這不是科學研究第一次將新型冠狀病毒的來源指向蝙蝠。
  • 研究發現新型蝙蝠絲狀病毒並鑑定其特徵
    絲狀病毒,尤其是伊波拉病毒(EBOV)和馬爾堡病毒(MARV),其致病性強和致死率高,被歸為生物安全四級病毒。先前研究結果證實蝙蝠是MARV的自然宿主;而Lloviu病毒(LLOV)和邦巴利病毒(BOMV)的發現表明蝙蝠可能攜帶有更多新型絲狀病毒。日前,中國科學院武漢病毒研究所研究員石正麗團隊聯合杜克-新加坡國立大學醫學院王林發團隊對新發現的一株蝙蝠絲狀病毒(命名為:勐臘病毒,MLAV)進行了特徵鑑定,相關研究結果發表於Nature Microbiology(《自然-微生物學》)。
  • HPC如何協助解析新型冠狀病毒基因組
    一場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疫情,牽動舉國上下。在廣大的醫務人員奮戰一線的同時,一大批「科技力量」也加入了抗擊疫情的最前線。在未知病毒以「不明原因肺炎」進入公眾視野時,科研人員已經開始嘗試破譯病毒的基因數據。病毒基因組,是病毒的生命密碼。藉助於分子生物技術,病原學專家通過對病毒標本進行測定,這樣的破譯,最早在2020年1月2日就已完成。
  • bioRxiv:利用比較基因組分析揭示新型冠狀病毒的進化機制
    ,來自浙江大學等機構的科學家們通過研究利用比較基因組分析技術揭示了人類新型冠狀病毒與蝙蝠冠狀病毒RaTG13之間的特殊突變模式。基因組,為了揭示新型冠狀病毒基因組的進化機制,這項研究中,研究人員對新測序的新型冠狀病毒毒株和20株密切相關的冠狀病毒毒株進行了全面的基因組分析,在不同新型冠狀病毒毒株基因組93個位點中的98個核苷酸突變中,研究者發現有58個核苷酸突變會引發胺基酸的改變,這就揭示了一種中性進化的結果,然而,新型冠狀病毒毒株WIV04和蝙蝠冠狀病毒RaTG13之間刺突基因(spike gene)核苷酸替換與胺基酸替換的比率
  • 王國慶/周豐豐團隊共同研究新型冠狀病毒全基因組的進化特徵
    新型冠狀病毒在全球範圍內的感染病例已經接近2000萬例,其傳播速度之快給全球造成災難性的損失。研究新型冠狀病毒的流行趨勢,進化情況以及對其全基因組進行分析,對認識一種新發傳染病具有重要意義。新型冠狀病毒是一種正鏈RNA病毒,基因組長約30 kb。
  • .& Microbe期刊發文揭示新型冠狀病毒2019-nCoV的基因組...
    2020年2月11日訊/生物谷BIOON/---世界衛生組織(WHO)將一種新型冠狀病毒命名為「2019年新型冠狀病毒(2019-nCoV)」。它是最近於2019年12月初在中國湖北省武漢市開始的肺炎疫情的罪魁禍首。這次疫情與一家大型的海鮮和動物市場有關,目前正在開展調查以確定這種病毒感染的來源。
  • 蝙蝠?水貂?新型冠狀病毒來自哪種動物?
    新型冠狀病毒來源於「野味」2020年1月7日,武漢肺炎病原體初步判定為新型冠狀病毒,經測序,獲得其全基因組序列,隨後得到公布。1月20日,國家衛健委高級別專家組組長、中國工程院院士鍾南山在採訪中表示,從各方面的流行病學的調查看,這次疫情的源頭來自一個野生動物,比如說竹鼠、獾這類。
  • 新型冠狀病毒2019-nCoV/COVID-19最新研究進展(第5期)
    研究者表示,通過對冠狀病毒進行進化分析,他們發現,2019-nCoV可能起源於蝙蝠,2019-nCoV的S蛋白或能通過與人類細胞ACE2受體相互作用來進入宿主細胞,這或許就揭示了2019-nCoV的發病機制;另一方面,2019-nCoV還與蝙蝠冠狀病毒RATG132共享了大約96.2%的序列,通過對比2019-nCoV的S蛋白(GenBank:MN908947.3)的胺基酸序列與蝙蝠SARS
  • 天津大學:新型冠狀病毒基因組注釋資料庫向全球開放
    從天津大學獲悉,該校生物信息中心新型冠狀病毒基因組注釋資料庫上線,並納入中國國家基因組科學數據中心向全球開放服務。面對疫情蔓延,我國科技界正在爭分奪秒與病毒抗爭,開展病毒防治相關藥物的研發。鑑於目前在美國NCBI網站上公布的新型冠狀病毒全基因組序列,很大一部分缺少詳細的基因組注釋,尤其是對多聚蛋白酶切位點的注釋,天津大學生物信息中心的高峰教授、羅昊博士採用已研發的ZCURVE_CoV系列軟體對包括新型冠狀病毒(2019-nCoV)在內的兩千餘株冠狀病毒的基因組進行了基因識別和酶切位點預測,並以資料庫(ZCURVE_CoV Database)的形式提供網上服務。
  • 科學家解析新型冠狀病毒:傳染力強!宿主可能是蝙蝠
    21日,中國科學院上海巴斯德研究所郝沛研究員、軍事醫學研究院國家應急防控藥物工程技術研究中心鍾武研究員和中科院分子植物卓越中心合成生物學重點實驗室李軒研究員合作,在《中國科學:生命科學》(英文版)發表論文,首次揭示了新型冠狀病毒進化來源,以及其傳播依賴的可能蛋白。
  • 《自然》:新冠病毒或是穿山甲冠狀病毒與蝙蝠冠狀病毒重組...
    2月份,華南農業大學召開新聞發布會宣布,發現穿山甲是新型冠狀病毒疫情的潛在中間宿主。但3月份來自中國的2項研究推翻了這一結論,穿山甲或不是新冠病毒中間宿主。管軼和胡豔玲團隊發表在《自然》的論文發現,穿山甲身上攜帶有新冠病毒相關的冠狀病毒,基因組相似率在85.5%-92.4%。但認定中間宿主要求其病毒基因組相似性達到99%以上,因此,不足以證明穿山甲是新冠病毒中間宿主。
  • 冠狀病毒和新型冠狀病毒的含義和區別、以及特徵是什麼?
    病毒基因組5'端具有甲基化的帽狀結構, 3'端具有poly(A)尾,基因組全長27~32kb,是目前已知RNA病毒中基因組最大的病毒。 冠狀病毒僅感染脊椎動物,與人和動物的多種疾病有關,可引起人和動物呼吸系統、消化系統和神經系統疾病。 2:動物冠狀病毒有哪些?
  • 四種人新型冠狀病毒的研究進展_急性呼吸症候群冠狀病毒_醫脈通
    2003年嚴重急性呼吸症候群冠狀病毒(SARS-CoV)的暴發流行徹底顛覆了人類對於冠狀病毒的已有認識,意識到其高致病潛能,並發現蝙蝠可以作為致命性冠狀病毒的自然宿主。經典人冠狀病毒與近年發現的4種人新型冠狀病毒的基因組特點、受體及相關疾病等特點總結見表1。人類20%的普通感冒由人冠狀病毒引起,其感染主要發生在冬春季節,廣泛分布於世界各地。
  • 國家基因組科學數據中心首次公開新型冠狀病毒全基因組序列
    此前科學家陸續獲得的2019新型冠狀病毒基因組序列一般遞交到全球流感序列資料庫(GISAID)和美國國家生物技術信息中心(NCBI)的GenBank資料庫。此前的1月22日,國家基因組科學數據中心正式發布2019新型冠狀病毒信息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