錢學森創人體科學體系——研究人體的超常功能

2021-01-08 隱秘的地方

在道家思想的直接啟示下,中國人創造了自己的本土宗教一一道教。道家以法術見長。中國歷代典籍中有大量關於道家神奇法術的記載。如朱元璋的《周癲仙傳》等等。

今人多懷疑其真實性。

歷史學家錢穆深信道家法術真實不虛。他在《現代中國學術論衡》一書中,詳細敘述了關於辰州符咒的神奇經歷:

餘少吋在鄉間,曾見一畫辰州符者,肩挑一擔。來一農,病腿腫,求治。彼在簷下牆上畫一形,持刀割劃,鮮血從壁上淋漓直流,後乃知血從腫腿病人身上來。汙血流盡,腿腫亦消,所病霍然而癒。腿上血如何從壁上流出,此誠一奇,然實有其事。則必有其理。惟其理為人所不知,卻不得謂之是邪術。

故道家法術存在著廣泛的應用價值。

英國大哲學家羅素上世紀三十年代到中國一遊。回國後在一大本遊記中記了一事:

患者手臂內有一子彈頭求治。術者用一錘子將一枚大釘子,叮噹當,釘入木門框。子彈頭就從病人手臂跳出來了!

錢學森創建人體科學體系,研究人的超常功能(目前的大學生命科學院研究人的正常功能)。錢老說,人體科學研究好了,將產生一次新的科學革命,比上一次量子力學相對論的科學革命更偉大,造福人類!並將引發新一次文藝復興!

這是天翻地復的偉大事業!

相關焦點

  • 錢學森:關於人體特異功能工作的意見
    《中國人體科學學會理事會會議》,現場提出:關於人體特異功能工作的意見。1986年,張振寰將軍(左)和錢學森先生(右)合照如果這樣,那就成為四人小組了。聽說郭樹言同志支持這項事業,可否請他一同參加領導工作?2.中醫、氣功、特異功能三者是一個統一的科研體系。概括起來說,就是研究人體這樣一個「巨系統」及其外界環境的相互影響。
  • 錢學森推崇的「特異功能」,究竟是人體科學還是精神病態?
    錢學森便篤信這門人體科學。錢學森認為對於人體科學的研究:「研究人體的功能,如何保護人體的功能,並進一步發展人體潛在功能,發揮人的潛力。」並編著了《論人體科學與現代科技》,將人體科學的研究,與氣功,中醫和特異功能三者結合起來。現在看來,這樣的一個論點似乎不太符合一個唯物主義科學家的論調。但基於當時國際大環境,會發現,特異功能運用在軍事生產領域,並不算是空穴來風。
  • 錢學森參與的507所:痴迷研究人體特異功能,吹捧民間偽科學家
    507研究所就是這樣的一家曾經研究這類人體特異功能的一所研究機構,試圖用科學的手段來證實這些超自然現象、人體特異功能是客觀存在的,有名的科學泰鬥錢學森就曾參與其中。  而在507研究所,更是人才濟濟,參與的人員除了一些民間科學研究者之外,還有一大部分研究者是來自清華、中科院的教授。
  • 錢學森主持的507所,痴迷研究的人體特異功能,是否為偽科學?
    ,逐漸解開封建迷信的面紗,讓真相浮出水面,不過在上個世紀,我國的有關部門成立了507所研究所來研究「人體科學」、超自然現象、人體特異功能等。,只不過後來由於經費的問題,507所預計被撤銷,而後來在錢老的支持下,507所開始了新的研究課題——人體科學,而真正讓推上高潮的就是氣功。
  • 錢學森主持的507所,痴迷研究的人體特異功能,是否為偽科學?
    不過在我國民間關於這類的消息卻層出不窮,不過在建國以後,科學思維的進一步加強,逐漸解開封建迷信的面紗,讓真相浮出水面,不過在上個世紀,我國的有關部門成立了507所研究所來研究「人體科學」、超自然現象、人體特異功能等。
  • 錢學森論中醫科學
    (《錢學森人體科學與當代科學技術發展縱橫觀》149頁) 12、十二經絡不能代表兩個系統,是一個功能系統。(《錢學森人體科學與當代科學技術發展縱橫觀》241頁)13、系統的理論是現代科學理論裡的一個非常重要的部分,是現代科學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而中醫理論又恰恰與系統科學完全融合在一起,所以還有個旁徵,人的社會實踐和科學的發展已經指出中醫的這個方向是對的。
  • 【文匯報】錢學森和系統科學
    錢老說:「這樣看來,我過去說的科學技術體系屬『量智』;而文化體系屬『性智』。」他從智慧的形成進一步提出:「科學技術體系中從自然科學、社會科學、數學科學、系統科學、人體科學、思維科學、軍事科學、行為科學到地理科學這9大部門都由量智與性智建立起來的,但表現出來的則是量智。而文藝這一部門與眾不同,雖然也是由性智與量智並用的,但表現出來的則是性智。這就是文藝和美學的特點,與眾不同。
  • 錢學森談中醫,他到底懂不懂科學?
    (《錢學森人體科學與當代科學技術發展縱橫觀》149頁)12、十二經絡不能代表兩個系統,是一個功能系統。(《錢學森人體科學與當代科學技術發展縱橫觀》241頁)13、系統的理論是現代科學理論裡的一個非常重要的部分,是現代科學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而中醫理論又恰恰與系統科學完全融合在一起,所以還有個旁徵,人的社會實踐和科學的發展已經指出中醫的這個方向是對的。
  • 科學遇見魔法:錢學森堅信人的意念是科技
    而海子寫出迫害他的兩個教授,的確從事特異功能與人體意念的相關研究,至今仍然在大學裡教書。但是我們可以想像到,當年的特異功能與氣功之風颳得是多麼的旺盛。在中國眾多的科學家當中,支持「特異功能」與「氣功」的科學家就包括我國的飛彈之父錢學森。
  • 錢學森是公認科學泰鬥,為什麼晚年卻去研究氣功和特異功能?
    錢學森是老一輩科學家中為新中國飛彈與航天事業做出影響最大、功勳最為卓著的傑出人物,是中國歷史上最偉大的科學家、被譽為「中國航天之父」、「中國飛彈之父」和「中國自動化控制之父」。錢學森是唯一獲得「國家傑出貢獻科學家」榮譽的科學家,1999年國慶50周年前夕獲「兩彈一星功勳獎章」。
  • 錢學森為什麼會認為特異功能是真實的?
    1980年,錢學森曾特地為研討人體氣功召開了一次研討會,在當時幾乎所有的人都認為人體特異功能不存在而且認為錢學森的觀點是在胡謅並沒有科學依據。可是在民間卻有人相信而且民間在短短的幾年時間裡颳起了氣功熱和特異功能熱,加上當時民間出現了所謂的「氣功之王」還有更有甚者出現可以利用耳朵認識字的孩子。
  • 被稱為「通靈」的507所,研究特異功能,錢學森為何多次反對撤銷
    507所真正走入大眾的眼中應該是對於「特異功能」的這一研究的,在80年代初,在「氣功熱」的影響下,507所的研究也開始向這一方面偏移。1987年,507所下設的中國人體科學學會成立,錢學森任名譽理事長,該研究的核心內容就是特異功能,這也是成為人們口中神秘的507所的主要原因,也是人們最為熟悉的「507所」。
  • 中美蘇的人體特異功能大競賽,到底有多野?
    但是,事實上,在現實中,人類對於超能力這件事兒,一直都是特別痴迷,也衍生出來一門特別高精尖的學科:人體特異功能。古今中外,研究人體特異功能的大有人在,別的不說,就咱們中國武術裡那些絕技,不都是特異功能嗎?
  • 神秘的507研究所:錢學森是院長,專門研究特異功能,特別是氣功
    但後來由於國家經費不足,難以拿出大量的資金繼續支持發展航天事業,而錢學森又不願意507研究所就此關閉,於是他便提出讓507研究所集中研究「人體科學」。人體科學並不是指生物中的人體科學,而是研究人體中出現的某種特異功能。比如當時某日報曾介紹了一個能夠「用耳認字」的少年,並引發了各界的關注。
  • 錢學森書信中神秘的507所
    但錢學森對此持不同意見。上海的《自然雜誌》刊發系列文章闡釋「用耳認字」的可能性;錢學森曾親自前往該雜誌社,表示支持特異功能研究。1980年春節前,他致信507所所長陳信,建議「開展人體科學的研究工作,立題申請科研經費,藉此籠住人才,繼續開展載人航天聲明保障系統等方面的公關研究」。
  • 錢學森為什麼認為特異功能是真實的?原來與美國一位科學家有關
    在海外留學歸國之後,1955年開始擔任我國航天飛彈的研究帶頭工作,1991年被中央軍委授予「國家傑出貢獻科學家」的稱號以及其他榮譽,對於這樣一位偉大的科學家,如果說他認為所謂的特異功能是真實存在的,也許大家會想這太不像話了。
  • 錢學森當年為何支持特異功能,究竟他從雙魚玉佩中發現了什麼?
    我們都知道,著名科學家錢學森老人在晚年八九十年代時,曾大力支持過關於人體科學和特異功能方面的學術研究,當時的一些特異功能高手,包括嚴新、張寶勝、孫儲琳等名噪一時的特異功能人物都與錢老曾有過交往。以錢老的科學素養和知識水平,他為何會對特異功能和人體科學如此感興趣,是不是他發現了什麼不為人知的物理學秘密?
  • 《錢學森著作系年》(1985—1986年)
    載人民文學出版社1994年版《科學的藝術與藝術的科學》第250—257頁;國防工業出版社2012年版《錢學森文集》(卷四)第166—171頁。7月,完成《談行為科學的體系》一文。發表於《哲學研究》1985年8月29日第8期第11—15頁。以《行為科學》為題刊載於中共中央黨校出版社1987年版《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的科學和系統工程》第169—174頁。
  • 研究人體特異功能,首先要解決宇宙的本體論問題
    研究人體特異功能這種超自然現象,離開辯證唯物主義方法論是無法進行的。離開宇宙物質世界演化論,有機界生物場的進化論,就現象研究而研究,用自然實驗科學手段,用還原論思維,這些都無法得到滿意的回答。因此,研究特異功能現象,首先要解決它的科學哲學指導思想的理論和方法論。
  • 人體結構與功能的四元數模型——人體設計是數學家的傑作嗎
    ,對於生物控制論的新發展提供了重要支持,對於醫學、生命科學中與「人」相關的研究具有參考價值,同時也將有助於推動中醫生命科學的研究與應用。和數學發展史類似,當現有的知識體系難以回答新問題的時候,就需要發展新的知識,形成新的思路了,因為從來就沒法使用舊地圖找到新大陸[35]。歷史總是驚人地相似,當前,這一幕也正在生命科學領域上演著,雖然絕大多數人可能還沒有意識到這些快速發展的新研究,有可能會為人類帶來認知上的巨大進步和科學思想上的巨大衝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