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錢學森著作系年》(1985—1986年)

2021-01-14 上古三經國學三聖

1985年 74歲

1月22日,在航天醫學工程研究所第14屆學術年會上發表了講話。以《人體科學研究的展望》為題刊載於人民軍醫出版社1988年版《論人體科學》一書第73—79頁;上海交通大學出版社1998年版《論人體科學與現代科技》第58—61頁。以《人體科學的展望》為題刊載於四川教育出版社1989年版《論人體科學》一書第95—104頁。以《在航天醫學工程研究所第14屆學術年會上的講話》為題刊載於國防工業出版社2012年版《錢學森文集》(卷四)第30—36頁。

1月23日,在我國第一次國防經濟學討論會上作了《我國國防經濟學所面臨的任務》的專題報告。刊載於解放軍出版社1986年3月版《國防經濟學論文集》一書;國防工業出版社2012年版《錢學森文集》(卷四)第37—47頁。

1月28日,在中國經濟學團體聯合會在京舉辦的「新技術革命與系統工程講習班」上作了《新技術革命與系統工程——從系統科學看我國今後60年的社會革命》的講座;2月24日定稿。發表於《世界經濟》1985年第4期第1—9頁。刊載於湖南科學技術出版社1988年版《論系統工程》(增訂本)第411—432頁;上海交通大學出版社2005年版《智慧的鑰匙——錢學森論系統科學》第48—63頁;上海交通大學出版社2007年版《論系統工程》(新世紀版)第222—233頁;國防工業出版社2012年版《錢學森文集》(卷四)第48—62頁。

2月10日,《錢學森談三種思維形式》一文發表於《人民日報》1985年2月10日。

2月14日,在北京科學會堂召開的「《未來與發展》雜誌1985年春節座談會」上作了《面向未來 研究未來》的講話。發表於《未來與發展》1985年第2期。[1]刊載於國防工業出版社2012年版《錢學森文集》(卷四)第91—94頁。

2月26日,在北京科技發展戰略討論會上就「城市學」、「城市科學的體系」,「關於北京市的發展規劃」等問題作了講話。以《關於建立城市學的設想》為題發表於《城市規劃》1985年8月29日第4期第26—28頁;刊載於杭州出版社2001年版《論宏觀建築與微觀建築》第39—44頁。以《在北京科技發展戰略討論會上的講話》為題發表於國防工業出版社2012年版《錢學森文集》(卷四)第79—87頁。

2月28日,《錢學森談建立國防經濟學問題》一文發表於《經濟日報》1985年2月28日。

《就自然科學與社會科學的結合——薛暮橋和錢學森的對話》由克穠整理,發表於《瞭望》周刊1985年第2期[2]。以《倡導自然科學與社會科學相結合——薛暮橋和錢學森的對話》為題刊載於上海交通大學出版社2007年版《論系統工程》(新世紀版)第384—385頁。以《自然科學與社會科學的結合》為題刊載於國防工業出版社2012年版《錢學森文集》(卷四)第88—90頁。

3月1日,在社會科學院召開的產業長遠規劃編制方法討論會上作了《關於長遠規劃編制方法和方法理論的幾個問題》的報告。發表於《數量經濟、技術經濟研究》1985年第8期第16—18、25頁,文末注釋時間為1985年3月21日。刊載於國防工業出版社2012年版《錢學森文集》(卷四)第95—100頁。

3月4日,在軍事科學院召開的全軍首次作戰模擬經驗交流會上作了《作戰模擬是一門重要科學技術》的講話;4月30日定稿。刊載於軍事科學出版社1987年版軍事科學院軍事運籌分析研究所編《作戰模擬研究與應用》一書。刊載於國防工業出版社2012年版《錢學森文集》(卷四)第101—108頁。

3月8日,在航天醫學工程研究所(五〇七研究所)學術報告會上作了《松果體、沙蟹等功能探討》的發言。刊載於上海交通大學出版社1998年版《論人體科學與現代科技》第134頁。

3月20日,在中國人民解放軍總參謀部舉辦的領導科學研究班第一課上作了《關於現代領導科學與藝術的幾個問題》的報告。發表於軍事譯文出版社1985年8月版總參謀部政治部宣傳部編《現代領導科學與藝術》一書。刊載於國防工業出版社2012年版《錢學森文集》(卷四)第109—120頁。

3月21日,應時任對外經貿部部長鄭拓彬同志邀請,在對外經貿部中國國際貿易學會舉辦的關於國際貿易系統工程學術討論會作了《把系統工程運用到我國對外貿易領域》的講話。發表於對外經濟貿易部政策研究室《對外經貿研究》1985年第10期[3]第2—7頁。刊載於湖南科學技術出版社1988年版《論系統工程(增訂本)》第463—470頁;上海交通大學出版社2007年版《論系統工程》(新世紀版)第251—254頁;國防工業出版社2012年版《錢學森文集》(卷四)第121—126頁。

3月25日,在航天醫學工程研究所(五〇七研究所)學術報告會上作了《「流變學」與系統觀》的發言。

4月1日,在航天醫學工程研究所(五〇七研究所)學術報告會王志清作了《從能力的形成看能力和潛在能力》報告[4]之後作了《大腦與心理學研究》的講話。

4月2日,《錢學森關於思維科學研究的六封信》一文發表於《棗莊師專學報》1985年第1期第1—4頁。本文系錢學森1982年3月10日,1982年5月31日,1983年5月23日,1983年5月24日,1983年6月18日,1983年5月17日致楊春鼎同志的六封信。

4月2日,致信熊映梧[5]。以《錢學森談生產力經濟學》為題發表於《生產力研究》1987年第1期第6頁。刊載於國防工業出版社2007年版《錢學森書信》(2)第221—224頁。

4月7日,《錢學森談經濟學種種》一文發表於《文摘報》1985年4月7日。

4月11日,在中國航天醫學研究所學術報告會上作了《大腦與心理學研究》的發言。刊載於上海交通大學出版社1998年版《論人體科學與現代科技》第150頁。

4月11日,為內蒙古人民出版社出版的《科學家論方法》一書作了《談談科學研究的方法》的序。發表於《人民日報》1985年4月11日。刊載於上海交通大學出版社1998年版《論人體科學與現代科技》第527—528頁;國防工業出版社2012年版《錢學森文集》(卷四)第127—128頁。

4月15日,在航天醫學工程研究所(五〇七研究所)學術報告會上作了《經絡是一個功能系統》的發言。刊載於上海交通大學出版社1998年版《論人體科學與現代科技》第151頁。

4月17日,中國未來研究會、中國科學學與科技政策研究會、中國系統工程學會等17個全國性學會(研究會)在北京聯合召開了首屆全國交叉科學學術討論會上作了《交叉科學:理論和研究的展望》的發言。發表於《光明日報》1985年5月17日;《中國機械工程》1985年第3期第46頁。刊載於上海交通大學出版社1998年版《論人體科學與現代科技》第422—423頁;國防工業出版社2012年版《錢學森文集》(卷四)第146—148頁。

4月18日,與國家統計局張塞局長進行了《統計工作的作用、地位和現代化》的談話。發表於《統計》1985年第7期。刊載於國防工業出版社2012年版《錢學森文集》(卷四)第129—131頁。

4月26日,在中國政法大學舉行的首次「全國法制系統科學討論會」開幕式上作了《現代科學技術與法學研究和法制建設》的專題報告[6]。發表於《政法論壇》1985年第3期第1—6頁。刊載於群眾出版社1986年6月版《論法治系統工程》論文集;中國政法大學出版社1987年版《法制系統科學研究——全國首次法制系統科學討論會文選》;國防工業出版社2012年版《錢學森文集》(卷四)第132—142頁。

4月29日,在航天醫學工程研究所(五〇七研究所)學術報告會上作了《營養學與人體巨系統》的講話。

5月2日,在全國首次法制系統科學討論會期間同與吳世宦、王者香、熊繼寧三同志進行了《關於法學現代化的談話》的談話。發表於西南政法學院科研處《科研信息》1985年9月21日第10期(總第16期)。刊載於國防工業出版社2012年版《錢學森文集》(卷四)第143—145頁。

5月13日,在航天醫學工程研究所(五〇七研究所)學術報告會上作了《立足本行、放眼未來》的發言。

5月26日,在「全國第五代計算機學術研討會」開幕式上作了《我國智能機的發展戰略問題》的講話[7]。刊載於國防工業出版社2012年版《錢學森文集》(卷四)第149—157頁。

5月27日,在航天醫學工程研究所(五〇七研究所)學術報告會上作了《談科研工作的指導思想》的發言。

5月,與王志清合著《科學的人道主義》一文發表於黑龍江大學主辦《求是學刊》1985年第5期。刊載於國防工業出版社2012年版《錢學森文集》(卷四)第158—162頁。

6月2日,完成《他是我所敬重的一位同志》一文。刊載於科學普及出版社和江蘇科學技術出版社1987年版《劉述周文選》一書。[8]

6月8日,形成《談作戰模擬》一文。刊載於上海交通大學出版社1998年版《論人體科學與現代科技》第422頁。

6月10日,在航天醫學工程研究所學術報告會上作了《綜合客觀材料研究人體》的發言。刊載於上海交通大學出版社1998年版《論人體科學與現代科技》第211—212頁。

6月15日,《產業革命和中國面臨的產業革命》一文發表於《農村金融研究》1985年第9期第43—44頁。

6月17日,在航天醫學工程研究所(五〇七研究所)學術報告會上作了《當代科學前沿——人體科學》的講話。以《用整體觀對「人」進行研究》為題刊載於人民軍醫出版社1988年版《論人體科學》一書第80—87頁。以《人體科學是當代科學前沿》為題刊載於上海交通大學出版社1998年版《論人體科學與現代科技》第61—64頁。

6月24日,在中國草原學會、中國經濟學術團體聯合會共同舉辦的「建立中國草業問題」研討會上作了題為《中國的草業產業》的報告。收入「中國草業科學討論會」論文選編[9]。發表於《草業科學》1992年8月號。刊載於西安交通大學出版社2011年版《錢學森 宋平論沙草產業》第23—25頁;國防工業出版社2012年版《錢學森文集》(卷四)第163—165頁。

錢學森雕塑

7月1日,在航天醫學工程研究所(五〇七研究所)學術報告會上作了《人體科學研究的系統觀》的講話。刊載於上海交通大學出版社1998年版《論人體科學與現代科技》第116—119頁。

7月7日,《錢學森提出「渺觀」「漲觀」新概念》一文發表於《人民日報》1985年7月7日。

7月30日,與中國科普創作研究所和上海科普研究所部分研究人員座談了《談科普工作及科普史研究》問題。發表於中國科普創作研究所少兒智力開發研究室編的《評論與研究》1985年第7期第1—4頁。載人民文學出版社1994年版《科學的藝術與藝術的科學》第250—257頁;國防工業出版社2012年版《錢學森文集》(卷四)第166—171頁。

7月,完成《談行為科學的體系》一文。發表於《哲學研究》1985年8月29日第8期第11—15頁。以《行為科學》為題刊載於中共中央黨校出版社1987年版《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的科學和系統工程》第169—174頁。刊載於湖南科學技術出版社1988年版《論系統工程》(修訂版)第453—462頁;上海交通大學出版社1998年版《論人體科學與現代科技》第437—441頁;上海交通大學出版社2007年版《論系統工程》(新世紀版)第245—250頁;國防工業出版社2012年版《錢學森文集》(卷四)第172—178頁。

7月,由錢學森、吳世宦、張仲絳等著的《論法治系統工程》一書由群眾出版社出版。

《談統計工作》一文發表於《統計》1985年第7期第1—2頁。

8月8日,《我們正面臨一次新的科學革命》一文發表於《文匯報》1985年8月8日。

8月20日,在北京鋼鐵學院首屆「系統科學與優化技術」學術討論會上作了題為《大系統理論要創新》的發言。發表於《系統工程理論與實踐》1986年第1期。刊載於湖南科學技術出版社1988年10月版《論系統工程》(增訂版)第554—555頁;上海交通大學出版社2007年版《論系統工程》(新世紀版)第300頁;國防工業出版社2012年版《錢學森文集》(卷四)第218—219頁。

8月29日,《關於建立城市學的設想》一文發表於《城市規劃》1985年第4期第26—28頁。刊載於杭州出版社2001年版《論宏觀建築與微觀建築》第39—44頁。

8月,錢學森的《關於現代領導科學與藝術的幾個問題》一文收入軍事譯文出版社出版的《現代領導科學與藝術》一書。該書29萬字,是在1985年中央軍委總參謀部為總參領導和機關直屬部隊、軍事院校、科研單位師以上領導幹部舉辦的領導科學研究班擔任主講的13位專家學者講稿基礎上,整理編輯而成。

9月23日,致信祝世訥。以《錢學森同志談中醫學的科學水平及其發展》為題發表於《山東中醫學院學報》1986年第10卷第1期第1—3頁。

9月28日,《創立知識密集型草業產業》一文發表於《中國民族》1985年第9期第27頁。

9月,《產業革命和中國面臨的產業革命》一文發表於《農村金融研究》1985年第9期。摘自《世界經濟》1985年第4期。

10月12日,在北京召開的中國人體科學籌委會全體會議上作了《人體科學研究大有前途》的講話。刊載於上海交通大學出版社1998年版《論人體科學與現代科技》第64—67頁。

10月14日,在航天醫學工程研究所(五〇七研究所)學術報告會上作了《語言、思維與人體科學研究》的發言。刊載於上海交通大學出版社1998年版《論人體科學與現代科技》第68—69頁。

10月18日,在航天醫學工程研究所(五〇七研究所)學術報告會上作了《系統科學與其他科學相結合》的講話。刊載於上海交通大學出版社1998年版《論人體科學與現代科技》第334—335頁。

10月21日,在航天醫學工程研究所(五〇七研究所)學術報告會上作了《人腦研究與人—機—環境系統工程》的講話。

10月28日,參加航天醫學工程研究所學術報告會,強調人—機—環境系統工程研究確實非常重要。

10月28日,與王志清合著《科學的人道主義》一文發表於黑龍江大學主辦《求是學刊》1985年第5期第1—4頁[10]。刊載於國防工業出版社2012年版《錢學森文集》(卷四)第158—162頁。

11月1日,在中央黨校全國組織工作幹部業務進修班上作了《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和領導決策的科學化》的報告。發表於中共中央黨校主辦《理論月刊》1986年1月31日第1期第16—22頁[11]。刊載於中共中央黨校出版社1987年版《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的科學和系統工程》第3—27頁;國防工業出版社2012年版《錢學森文集》(卷四)第192—202頁。

11月4日,在五〇七研究所學術報告會上作了《我們的科研事業要與世界同步》的講話。刊載於上海交通大學出版社1998年版《論人體科學與現代科技》第502—503頁。

11月7日,與《未來與發展》編輯部王建新、韋錫新等編輯進行了《放眼21世紀》的談話。發表於《未來與發展》1986年第1期。刊載於國防工業出版社2012年版《錢學森文集》(卷四)第203—204頁。

11月8日,在討論會上作了《系統科學與中醫唯象理論》的發言。刊載於上海交通大學出版社1998年版《論人體科學與現代科技》第436—437頁。

11月11日,在航天醫學工程研究所(五〇七研究所)學術報告會上作了《系統觀——科學研究的最佳指導思想》的講話。刊載於上海交通大學出版社1998年版《論人體科學與現代科技》第338—342頁。

11月18日,在航天醫學工程研究所(五〇七研究所)學術報告會上作了《系統科學與唯象中醫學》的講話。

11月25日,在航天醫學工程研究所(五〇七研究所)學術報告會上作了《實踐、唯象中醫學到現代科學》的發言。刊載於上海交通大學出版社1998年版《論人體科學與現代科技》第335—338頁。

12月25日上午,在文化部和光明日報社聯合舉辦的「社會主義文化發展戰略問題座談會」作了發言,指出:一切科學理論研究的價值不在於短期的實用,而在於文化建設。科學理論是社會主義文化!沒有科學理論就談不上二十一世界的社會主義文明。[12]其摘要以《我們要展望21世紀》為題發表於《光明日報》1986年1月13日第2版。[13]刊載於人民文學出版社1994年版《科學的藝術與藝術的科學》第138—144頁;上海交通大學出版社1998年版《論人體科學與現代科技》第503—505頁。

12月25日,經國家經濟體制改革委員會批准,中國氣功科學研究會正式成立。

12月30日,就辦《文化副刊》一事致信《中國科技報》。載人民文學出版社1994年版《科學的藝術與藝術的科學》第197—199頁。

12月31日,《用系統科學來促進法學研究現代化》一文發表於《北京輕工業學院學報》1985年第2期;《北京工商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1985年第2期。

12月,錢學森等著、彭放編的國內第一本研究靈感思維的論著《靈感之謎》由《人民日報》出版社出版。

12月,錢學森主編、吳義生副主編《現代科學技術的知識和我國科技政策講座》一書由中共中央黨校函授學院1985年12月出版。

12月,《研究社會主義建設的大戰略,創立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的科學》一文發表於錢學森、吳義生合編的中共中央黨校附設函授學院1985年版教材《現代科學技術的知識和我國科技政策講座》。刊載於湖南科學技術出版社1988年版《論系統工程》(增訂本)第471—512頁;上海交通大學出版社2005年版《智慧的鑰匙:錢學森論系統科學》第210—239頁;上海交通大學出版社2007年版《論系統工程》(新世紀版)第255—277頁;國防工業出版社2012年版《錢學森文集》(卷五)第305—331頁。

12月,《現代科學技術的特點和體系結構》一文發表於錢學森、吳義生合編的中共中央黨校附設函授學院1985年版教材《現代科學技術的知識和我國科技政策講座》(1985年講)。刊載於湖南科學技術出版社1988年版《論系統工程》(增訂本)第513—531頁;上海交通大學出版社2005年4月版《智慧的鑰匙:錢學森論系統科學》第133—145頁;上海交通大學出版社2007年版《論系統工程》(新世紀版)第278—287頁;國防工業出版社2012年版《錢學森文集》(卷五)第332—343頁。

12月,《系統工程與系統科學的體系》一文發表於錢學森、吳義生合編中共中央黨校附設函授學院1985年12月版教材《現代科學技術的知識和我國科技政策講座》一書。部分內容以《系統科學的基礎理論及體系結構》為題刊載於中共中央黨校出版社1987年版《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的科學和系統工程》第191—199頁。刊載於湖南科學技術出版社1988年版《論系統工程》(增訂本)第532—553頁;上海交通大學出版社2005年版《智慧的鑰匙——錢學森論系統科學》第95—110頁;上海交通大學出版社2007年版《論系統工程》(新世紀版)第288—299頁;國防工業出版社2012年版《錢學森文集》(卷五)第291—304頁。

是年,同《馬克思主義文藝理論研究》編輯部同志就《關於馬克思主義哲學和文藝學美學方法論的幾個問題》進行了談話。發表於《中國當代文學學會第五屆年會簡報》第3期;《文藝研究》(雙月刊)1986年第1期第4—11頁[14]。載人民文學出版社1994年版《科學的藝術與藝術的科學》第111—127頁;國防工業出版社2012年版《錢學森文集》(卷四)第179—191頁。

錢學森圖書館

1986年 75歲

1月7日,在航天部710所舉行的由710所、國防科工委系統工程研究所、中國科學院自動化所、北京師範大學等單位聯合舉辦的「系統學討論班」第一次會議上做了《為什麼要創立和研究系統學》的學術報告。以《我對系統學認識的歷程》為題刊載於山西科學技術出版社2001年版《創建系統學》第2—17頁;上海交通大學出版社2005年版《智慧的鑰匙——錢學森論系統科學》第64—77頁;上海交通大學出版社2007年版《創建系統學》(新世紀版)第3—12頁;國防工業出版社2012年版《錢學森文集》(卷四)第205—217頁。以《我對系統學認識的歷程——1986年1月7日在系統學討論班上的講話》為題刊載於科學出版社2011年版姜璐編《錢學森論系統科學(講話篇)》第1—10頁。

1月22日,《有必要辦文化副刊》一文發表於《中國科技報》1986年1月22日第4版。[15]

1月29日,在北京科學會堂召開的系統工程學會春節座談會上發表了講話。

1月[16],完成《氣功可使人體達到最優功能態》一文。發表於《東方氣功》1986年第1期;《中國氣功科學》1997年第5期。刊載於人民軍醫出版社1988年版《論人體科學》一書第319—322頁。刊載於上海交通大學出版社1998年版《論人體科學與現代科技》第151—153頁。

2月23日,在中國氣功科學研究會召開的座談會上作了《建立唯象氣功學——當前氣功科學研究的一項任務》的發言。經何慶年整理,發表於《自然雜誌》1986年第9卷第5期第323—326、362、400頁。以《從氣功想到的新的科學革命》為題發表於《體育科學》1986年6月30日第3期第3—6頁。1996年,為了紀念錢學森1986年2月23日發表「建立唯象氣功學」講話十周年,刊登於《中國氣功科學》1996年2月1日第2期第20—23頁。刊載於人民軍醫出版社1988年版《論人體科學》一書第282—290頁;四川教育出版社1989年版《論人體科學》一書第123—132頁。以《建立唯象氣功學》為題刊載於上海交通大學出版社1998年版《論人體科學與現代科技》第153—156頁。

2月28日,在航天醫學工程研究所(五〇七研究所)第15屆學術年會上作了題為《深入開展人—機—環境系統工程研究》的講話。

2月[17],完成《要用系統科學的方法來研究人體科學》一文。發表於《東方氣功》1986年6月第3期。刊載於人民軍醫出版社1988年版《論人體科學》一書第69—72頁;四川教育出版社1989年版《論人體科學》一書第144—147頁;上海交通大學出版社1998年版《論人體科學與現代科技》第119—121頁;國防工業出版社2012年版《錢學森文集》(卷四)第250—253頁。

3月3日,在航天醫學工程研究所(五〇七研究所)學術報告會上,作了《學術討論要結合科研任務》的講話。刊載於上海交通大學出版社1998年版《論人體科學與現代科技》第157—158頁。

3月10日,在航天醫學工程研究所(五〇七研究所)學術報告會上,作了《對混沌理論要正確理解》的講話。刊載於上海交通大學出版社1998年版《論人體科學與現代科技》第158—160頁。

3月10—12日,在中國科協召開的學會工作座談會上發表了講話。

3月12日,在中共中央黨校作了《現代科學技術的體系與知識》的報告。發表於中央黨校自然辯證法現代科學技術教研室所編1986年《中共中央黨校報告》第24頁[18]。刊載於中共中央黨校出版社1987年版《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的科學和系統工程》第124—142頁;國防工業出版社2012年版《錢學森文集》(卷四)第225—242頁。

3月18日,在航天醫學工程研究所(五〇七研究所)召開的中醫現代化科學討論會上作了《中醫發展的戰略》的精彩學術報告。以《關於中醫現代化的戰略》為題發表於《中國氣功》1986年第4期。刊載於人民軍醫出版社1988年版《論人體科學》第297—306頁;上海交通大學出版社1998年版《論人體科學與現代科技》第181—186頁;國防工業出版社2012年版《錢學森文集》(卷四)第243—247頁。

3月20日,在聽取北方月季花公司負責人匯報時作了《養花是民族文化的一部分,發展花卉生產要走改革聯合之路》的講話。發表於《花卉報》1986年6月13日第63期。刊載於國防工業出版社2012年版《錢學森文集》(卷四)第248—249頁。

3月24日,在航天醫學工程研究所(五〇七研究所)學術報告會上,作了《量子力學與人體科學》的發言。刊載於上海交通大學出版社1998年版《論人體科學與現代科技》第212—213頁。

3月,《錢學森縱論世界經濟科技發展大趨勢——對新華社<世界經濟科技>周刊負責人的談話》一文發表於《半月談》。見西安交通大學出版社2011年12月版霍有光編著《錢學森年譜》(初編)第493—494頁。

3月,《錢學森同志談中醫學的科學水平及其發展》一文發表於《山東中醫藥大學學報》1986年第1期。

4月2日,《重返政協的思考——訪著名科學家錢學森》一文發表於《人民日報》1986年4月2日。

4月5日,在全國政協禮堂與香港文匯報記者就國防科技工作、體制改革和知識分子等問題進行了談話。以《錢學森答香港記者問》為題發表於香港《文匯報》1986年4月6日;以《錢學森的治國科學》為題發表於香港《大公報》1986年4月12日第2版;[19]以《特異功能與科學新領域》為題發表於《人民政協報》1986年5月23日;以《錢學森答香港記者問》為題發表於《光明日報》1986年5月25日。刊載於人民軍醫出版社1988年版《論人體科學》一書第248頁;國防工業出版社2012年版《錢學森文集》(卷四)第254—260頁。

4月5日,談話的部分內容以《縱論氣功、中醫與特異功能》為題發表於《氣功與科學》1986年第5期。刊載於人民軍醫出版社1988年版《論人體科學》一書第307—308頁。

4月14日,在航天醫學工程研究所(五〇七研究所)學術報告會上,作了《用馬克思主義哲學指導心理學研究》的講話。刊載於上海交通大學出版社1998年版《論人體科學與現代科技》第450—452頁。

4月18日,在《文藝研究》編輯部舉辦的報告會上作了《美學、社會主義文藝學和社會主義文化建設》的學術報告。發表於《文藝研究》1986年8月29日第4期第4—11頁。載人民文學出版社1994年版《科學的藝術與藝術的科學》第142—158頁;國防工業出版社2012年版《錢學森文集》(卷四)第261—272頁。

4月21日,在航天醫學工程研究所(五〇七研究所)學術報告會上,作了《談決策科學》的講話。刊載於上海交通大學出版社1998年版《論人體科學與現代科技》第444—446頁。

4月28日,在航天醫學工程研究所(五〇七研究所)學術報告會上,作了《談「數學」科學》的講話。刊載於上海交通大學出版社1998年版《論人體科學與現代科技》第448—450頁。

4月30日,在慶祝中國氣功科學研究會成立大會上作了《團結一致,迎接新的科學革命》的發言。刊載於人民軍醫出版社1988年版《論人體科學》一書第323—324頁;上海交通大學出版社1998年版《論人體科學與現代科技》第161頁。

4月,錢學森、劉再復等著,《當代文藝》雜誌社編的《文藝學、美學與現代科學》一書由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出版。該書是一本結集20世紀70年代末到80年代前期關於文藝理論與現代科學技術相互關係的論文集。錢學森著的《關於新技術革命的若干基本認識問題》一文首篇入冊。

4月,錢學森、沈大德、吳廷嘉合作《用系統科學方法使歷史科學定量化》一文發表於《歷史研究》1986年第4期。本文由錢學森在1985年12月提出本文的基本思想,並寫成部分文稿;沈大德、吳廷嘉參加討論並續完;最後由錢學森審定全稿。刊載於湖南科學技術出版社1988年10月版《論系統工程》(增訂本)第556—570頁;上海交通大學出版社2007年版《論系統工程》(新世紀版)第301—308頁;國防工業出版社2012年版《錢學森文集》(卷四)第273—282頁。

《從氣功想到新的科學革命》一文發表於《新體育》1986年第4期。

5月5日,在航天醫學工程研究所(五〇七研究所)學術報告會上,作了《再談系統論》的講話。刊載於上海交通大學出版社1998年版《論人體科學與現代科技》第342—344頁。

5月19日,在航天醫學工程研究所學術報告會上,作了《電磁場與生命現象》的講話。刊載於上海交通大學出版社1998年版《論人體科學與現代科技》第138—139頁。

5月21日,與中央文獻研究室周恩來研究組作了《「穩妥可靠,萬無一失」——周恩來總理關懷和領導「兩彈」研究、製造和試驗的情況》的談話,經錢學森審閱定稿。發表於《文獻和研究》1987年第1期第38—41頁。刊載於國防工業出版社2012年版《錢學森文集》(卷四)第283—289頁。

5月26日[20],在中國人體科學研究會成立代表大會上作了《人體科學研究的戰略》的發言。刊載於人民軍醫出版社1988年版《論人體科學》第88—97頁;上海交通大學出版社1998年版《論人體科學與現代科技》第69—73頁。以《人體科學的幽靈在徘徊》為題載四川教育出版社1989年版《論人體科學》第133—143頁。

5月28日,《科學技術是現代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一文發表於《中國科技報》1986年5月28日。刊載於上海交通大學出版社1998年版《論人體科學與現代科技》第441—442頁;國防工業出版社2012年版《錢學森文集》(卷四)第290—291頁。

6月2日,在航天醫學工程研究所(五〇七研究所)學術報告會上,作了《注意研究學術報告的技巧》的講話。

6月3日,《要創造最優環境》一文發表於《中國環境報》1986年6月3日。刊載於國防工業出版社2012年版《錢學森文集》(卷四)第292—294頁。

6月13日,《養花是民族文化的一部分,發展花卉生產要走改革聯合之路》一文發表於《花卉報》1986年6月13日第63期。以《養花是民族文化的一部分》為題刊載於杭州出版社2001年版《論宏觀建築與微觀建築》第25—26頁。

6月16日,在航天醫學工程研究所(五〇七研究所)學術報告會上,作了《談人—智能機—機—環境系統》的講話。

6月19日,在中國科協第三次代表大會前的部分代表座談會上作了題為《科協要改革,要開展宏觀學術交流》的發言。發表於《人民日報》1986年6月23日。刊載於國防工業出版社2012年版《錢學森文集》(卷四)第295—296頁。

6月30日,在航天醫學工程研究所(五〇七研究所)學術報告會上,作了《結合客觀實際發展科學技術》的講話。

6月,錢學森等《論發展系統工程》一書由群眾出版社出版。

航天五老

7月7日—8日,《答外國記者問》一文發表於《參考消息》1986年7月7日和8日。本文系應中國記者協會之邀會見外國駐京記者,就中國國防現代化的國防科技、武器裝備等問題,回答外國記者的提問。刊載於國防工業出版社2012年版《錢學森文集》(卷四)第297—301頁。

7月13日,《發展我國的軟科學》發表於《經濟日報》1986年7月13日;《商場現代化》1986年第10期第4頁。

7月27—31日,在全國軟科學研究工作座談會上談了軟科學研究要以馬克思主義為指導及軟科學研究所涉及的範圍等問題。以《軟科學與軟科學研究》為題發表於《科學學與科學技術管理》1986年第10期第2—3頁。以《軟科學是新興的科學技術》為題發表於《紅旗》雜誌1986年第17期第20—24頁;刊載於中共中央黨校出版社1987年版《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的科學和系統工程》第200—206頁;上海交通大學出版社1998年版《論人體科學與現代科技》第433—436頁;上海交通大學出版社2007年版《論系統工程》(新世紀版)第386—391頁;國防工業出版社2012年版《錢學森文集》(卷四)第342—348頁。

7月,錢學森主編《關於思維科學》一書由上海人民出版社出版。系「新學科叢書」之一。該論文集由錢學森收集並親自編排次序的25篇論述思維科學的論文彙編而成,其中屬於錢學森撰寫的論文6篇。文集還收入高士奇、李澤厚、胡寄南、戴汝為等著名科學家有關思維科學的論文和講話,全書31萬字,首版出版後,半年內連續印刷三次,印數超過10萬冊。

7月,《<關於思維科學>後記》一文發表於上海人民出版社1986年7月版錢學森主編《關於思維科學》一書。刊載於國防工業出版社2012年版《錢學森文集》(卷四)第302—303頁。

7月,《決定論與非決定論以及物質世界的層次(五觀)問題》一文發表於《學習月刊》1986年第7期。

8月5日,《對科普工作的一點思考》一文發表於《成都晚報》1986年8月5日第3版。本文系寫給中國科普記協負責同志的一封信。載人民文學出版社1994年版《科學的藝術與藝術的科學》第258—259頁;國防工業出版社2012年版《錢學森文集》(卷四)第304—305頁。

8月5日,《電子計算機軟體與新時期語言文字工作》一文發表於《光明日報》1986年8月5日第四版。刊載於國防工業出版社2012年版《錢學森文集》(卷四)第306—308頁。

8月15日,在航天醫學工程研究所(五〇七研究所)「腦科學研討會」上作了題為《發展實用性腦科學研究》的講話。刊載於人民出版社1996年9月版《人體科學與現代科技發展縱橫觀》一書;科學出版社2012年版陸明森編《錢學森思維科學思想》第110—113頁。

8月,在地球表層學學術討論會上發表了講話。

9月2日,在中國科協第三屆全國委員會第二次常委會上發言說要倡導研究「中國科協學」。以《在中國科協三屆二次常委會上的講話》為題發表於《科協通訊》1986年第2期。刊載於國防工業出版社2012年版《錢學森文集》(卷四)第309—318頁。以《在中國科協第三屆第二次常委會上的講話》為題刊載於上海交通大學出版社1998年版《論人體科學與現代科技》第558—563頁。

9月6日,《錢學森建議:設立國家再生資源委員會》一文發表於《健康報》1986年9月6日。

9月9日,在總參謀部組織的首屆全軍戰役理論學術討論會上作了《我國今後二三十年戰役理論要考慮的幾個宏觀問題》的報告。發表於解放軍出版社1986年版《通向勝利的探索——全軍首屆戰役理論學術討論會優秀論文彙編》(上)第74—76頁。刊載於上海交通大學出版社1998年版《論人體科學與現代科技》第505—511頁;國防工業出版社2012年版《錢學森文集》(卷四)第319—341頁。

9月12日,在航天醫學工程研究所(五〇七研究所)學術報告會上,作了《視覺與模擬技術》的講話。刊載於上海交通大學出版社1998年版《論人體科學與現代科技》第452—453頁。

9月15日,在航天醫學工程研究所(五〇七研究所)學術報告會上,作了《關於分子生物學研究》的講話。

9月,《從中國氣功想到新的科學革命》一文發表於《體育科學》1986年第3期。

10月6日,在航天醫學工程研究所學術報告會上作了《正確認識客觀事物,發展科學技術》的發言。刊載於上海交通大學出版社1998年版《論人體科學與現代科技》第345—347頁。

10月6日,關於UFO的新見解發表於《中國科技報》1986年10月6日。

10月10日,在中央黨校作了《關於當前我國的改革》的講座。摘編成《從世界經濟發展的總特點看當前我國的改革》發表於中共中央黨校主辦的《理論動態》1986年第684期[21]。刊載於中共中央黨校出版社1987年版《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的科學和系統工程》第47—62頁;國防工業出版社2012年版《錢學森文集》(卷四)第349—360頁。

10月20日,在航天醫學工程研究所(五〇七研究所)學術報告會上,作了《人工智慧與思維科學》的講話。刊載於上海交通大學出版社1998年版《論人體科學與現代科技》第454—457頁。

10月28日,在《文藝研究》編輯部舉辦的報告會上作了《社會主義精神文明建設與文藝工作——在<文藝研究>編輯部舉辦的報告會上的講話》的報告。發表於《文藝研究》1987年3月2日第1期第4—9頁[22]。載人民文學出版社1994年版《科學的藝術與藝術的科學》第159—170頁;國防工業出版社2012年版《錢學森文集》(卷五)第9—17頁。

10月30日,《致田禾同志信》一文發表於《湖南日報》1986年10月30日。以《錢學森談行政管理學》為題發表於《中國行政管理》1987年第1期[23]。

10月,與上海教育發展戰略課題組就《談教育改革》問題進行了談話,根據錄音整理成稿。刊載於國防工業出版社2012年版《錢學森文集》(卷四)第361—366頁。

11月4日,在全國哲學社會科學「七五」規劃會議總結會上作了《自然科學工程技術能為哲學社會科學發展提供的一點信息》的發言。發表於《北京研究》1986年第11期[24]。刊載於國防工業出版社2012年版《錢學森文集》(卷四)第367—374頁。

11月11日,在「第二屆全國天地生相互關係學術討論會」開幕式上作了《發展地理科學的建議》的報告。以《發展地理科學的建議——在第二屆全國天地生相互關係學術討論會上的發言》為題發表於《大自然探索》1987年第6卷第1期(總第19期)第1—5頁。刊載於上海交通大學出版社1998年版《論人體科學與現代科技》第466—471頁;山西科學技術出版社2001年版《創建系統學》第102—111頁;上海交通大學出版社2007年版《創建系統學》(新世紀版)第13—18頁;刊載於國防工業出版社2012年版《錢學森文集》(卷五)第1—8頁。

11月14日,在航天醫學工程研究所學術報告會上,作了《再談人體特異功能與電磁場》的發言。刊載於上海交通大學出版社1998年版《論人體科學與現代科技》第140頁。

《軍事技術裝備與戰役理論的關係》一文發表於《軍事學術》1986年第11期。刊載於國防工業出版社2012年版《錢學森文集》(卷四)第375—378頁。

11月,「中醫藥發展和研究」一文發表於《中國中醫藥報》。本文系同國家科委醫藥衛生處處長、國家中醫藥管理局原中藥質量司司長叢眾就「中醫藥發展和研究」問題長談了兩個多小時的講話。

12月8日,在航天醫學工程研究所學術報告會上作了《再談人體特異功能研究》的發言。刊載於上海交通大學出版社1998年版《論人體科學與現代科技》第140—141頁。

12月15日,在人體科學研究會上作了《關於人體特異功能工作的意見》的發言。刊載於上海交通大學出版社1998年版《論人體科學與現代科技》第142—144頁。發表於西安交通大學出版社2011年版霍有光編著《錢學森年譜》(初編)第517—518頁。

12月18日,在全國政協學委會報告會上作了《科學革命、技術革命、社會革命與改革》的長篇專題報告。發表於《人民政協報》1987年1月2日。刊載於國防工業出版社2012年版《錢學森文集》(卷四)第379—394頁。

12月22日,在航天醫學工程研究所(五〇七研究所)學術報告會上,作了《專家系統與思維科學》的講話。刊載於上海交通大學出版社1998年版《論人體科學與現代科技》第457—458頁。

12月29日,在程虎作《智能接口及有關問題》的報告後作了《論人的潛力》的講話。經於喜海、胥珂整理,刊載於人民軍醫出版社1988年版《論人體科學》一書第98—103頁。以《迎接第二次文藝復興的到來》為題刊載於四川教育出版社1989年版《論人體科學》一書第148—154頁;上海交通大學出版社1998年版《論人體科學與現代科技》第74—77頁。以《在航天醫學工程研究所學術活動上的講話》為題發表於國防工業出版社2012年版《錢學森文集》(卷四)第395—400頁。

12月30日,《從世界經濟發展的總特點看當前我國的改革》一文發表於《理論動態》1986年12月30日。

12月,《電子計算機發展與新時期語言文字工作》一文發表於國家語委辦公室編《語文工作簡報》1986年第12期。

是年,在中國氣功科學研究會慶祝成立大會上作了《團結一致,迎接新的科學革命》的發言。發表於《中國氣功科學》1994年第1期第1頁。本文摘要發表於《中國氣功科學》1995年第11期第5頁。

是年,《現代科學技術的知識和我國科技政策講座》由錢學森為主編,吳義生為副主編,為中共中央黨校函授學院編寫的教材,由中共中央黨校出版社出版。

[1]見《致中國未來研究會》(1992年9月9日),《錢學森書信》(6),國防工業出版社2007年版,第426頁。

[2]參見《致鄧述慧》(1985年1月21日),《錢學森書信》(2),國防工業出版社2007年版,第144頁注文。

[3]參見《致張秋娟》(1985年7月19日),《錢學森書信》(2),國防工業出版社2007年版,第376頁注文。

[4]參見《致王志清》(1985年4月4日),《錢學森書信》(2),國防工業出版社2007年版,第226頁注文。

[5]《致熊映梧》(1985年4月2日),《錢學森書信》(2),國防工業出版社2007年版,第221—224頁。

[6]《致吳世宦》(1989年5月18日),《錢學森書信補編》(3),國防工業出版社2012年版,第182頁。

[7]參見《致傅學順》(1985年10月10日),《錢學森書信》(2),國防工業出版社2007年版,第460頁注文;《致李德華》(1985年12月31日),《錢學森書信》(3),國防工業出版社2007年版,第28頁注文。

[8]參見《致許以倩》(1985年6月2日),《錢學森書信》(2),國防工業出版社2007年版,第312頁注文。

[9]參見《致田紀雲》(1989年1月24日),《錢學森書信》(4),國防工業出版社2007年版,第381頁注文。

[10]參見《致陳恂清》(1985年12月31日),《錢學森書信》(3),國防工業出版社2007年版,第26頁注文。

[11]參見《致唐代望》(1986年12月22日),《錢學森書信》(3),國防工業出版社2007年版,第349頁注文。

[12]《致譚暑生》(1985年12月31日),《錢學森書信》(3),國防工業出版社2007年版,第29—30頁。

[13]參見《致陶世龍》(1986年1月8日),《錢學森書信》(3),國防工業出版社2007年版,第42頁注文;《錢學森論文藝與文藝理論著述目錄》(1980—1994年),《錢學森書信》(8),國防工業出版社2007年版,第252頁。

[14]《錢學森論文藝與文藝理論著述目錄》(1980—1994年),《錢學森書信》(8),國防工業出版社2007年版,第253頁。

[15]《錢學森論文藝與文藝理論著述目錄》(1980—1994年),《錢學森書信》(8),國防工業出版社2007年版,第253頁。

[16]錢學森:《氣功可使人體達到最優功能態》(1986年1月),《論人體科學與現代科技》,上海交通大學出版社1998年版,第153頁。

[17]錢學森:《要用系統科學的方法來研究人體科學》(1986年2月),《論人體科學與現代科技》,上海交通大學出版社1998年版,第121頁。

[18]參見《致唐代望》(1986年12月22日),《錢學森書信》(3),國防工業出版社2007年版,第349頁注文。

[19]《致楊士明》(1986年4月25日),《錢學森書信補編》(2),國防工業出版社2012年版,第138頁。

[20]《錢學森年譜》認為是6月8日,見第537—538頁。

[21]參見《致吳健》(1986年12月10日),《錢學森書信》(3),國防工業出版社2007年版,第341頁注文。

[22]參見《致林元》(1986年10月6日),《錢學森書信》(3),國防工業出版社2007年版,第283頁注文。

[23]參見《致唐代望》(1986年12月22日),《錢學森書信》(3),國防工業出版社2007年版,第349頁注文。

[24]參見《致孔衛平》(1986年11月20日),《錢學森書信》(3),國防工業出版社2007年版,第322頁注文。

拙著錢學森大成智慧學研究

相關焦點

  • 1986年春晚眾星雲集:有陳佩斯蔣大為張德蘭馮鞏等
    在經歷了1985年春節聯歡晚會的「滑鐵盧」之後,1986年2月8日晚,我們又迎來了1986年春節聯歡晚會。1986年春晚的總導演依然是黃一鶴。這次,黃一鶴充分吸取了1985年春晚的經驗教訓,晚會現場搬回了中央電視臺演播大廳。晚會由趙忠祥、王剛、姜昆、方舒、顧永菲、劉曉慶主持。
  • 錢學森如何對待署名文章——錢學森的嚴與實①
    錢學森一生赤誠報國,嚴於律己,求真務實,敬業精業,立德、立言、立功,身上所體現的嚴實作風至今仍給人以激勵,是我們學習的楷模。   從今日起,本刊以「錢學森的嚴與實」為主題,推出由錢學森同志生前秘書顧吉環、李明、塗元季撰寫的一組反映錢學森修養境界的文章,在中國航天事業創建60周年之際緬懷這位為中華民族做出傑出貢獻的科學家,也希冀能給讀者以激勵和啟示。
  • 1985年——2015年,年幹天乙貴人對照
    這裡要說的,主要根據網友的諮詢,我就把問的最多的年,年幹對應的天乙貴人,列出來。關於日幹,大家可以按著我前面寫的經驗的辦法查詢。小編這裡賠罪了。1985年為乙丑年;按著:乙己鼠猴鄉來查找所有地支:貴人分別是鼠、猴;1986年是丙寅年;按著:丙丁豬雞位來查找所有地支:貴人分別是豬、雞;1987年是丁卯年;同上。
  • 錢學森的草業情懷
    1984年6月,錢學森在《草原、草業和新技術革命》一文中,系統地闡述了發展中國草業的重要性、描繪了草業的廣闊前景,並特別舉例說:「內蒙古有13億畝草原,如果下決心抓草業,可是件大事。」 這是他在國內外首次正式提出「草業」一詞。1984年12月,錢學森在中國農業科學院所作的學術報告中又提出了「建立農業型知識密集產業——農業、林業、草業、海業和沙業」的科學構想。
  • 兩彈一星元勳錢學森先生簡介
    1947年 初36歲的錢學森進入了麻省理工學院年輕的正教授行列。同年夏季,錢學森向麻省理工學院當局請假回國探親,9月中和蔣英結婚。  1948年 祖國解放事業勝利在望,錢學森開始準備回國,為此,他要求退出美國空軍科學諮詢團。
  • 1986年,姜昆把師弟馮鞏帶上了春晚,從此連續32年沒有離開過春晚
    2019年春節聯歡晚會馮鞏沒有參加,此前他連續32年亮相央視春晚,一句「我想死你們啦」,成為馮鞏最具標誌性的標籤。馮鞏第一次上春晚還得益於姜昆的提攜。馮鞏和姜昆都師從馬季,姜昆是馮鞏的師兄。因為1985年春晚的混亂失控,馬季和春晚劇組鬧翻,沒有參加1986年春晚。
  • 1986年8月6日 使用人工心臟時間最長的病人去世
    1986年8月6日,美國的威廉·J·施洛德,第2位接受永久性人工心臟的病人帶著植入的心臟活了620天後,在肯塔基的路易斯維爾死去。他比其他4個接受永久人工心臟移植的人活的時間都長。但他患了一系列的麻痺症,使他逐漸失去了講話能力和其他能力。  每次接受永久性人工心臟移植的人都患了麻痺症或其他嚴重的併發症。
  • 嫦娥五號任務圓滿成功之際,懷念錢學森院士
    1986年6月27日,在第三屆中國科協第一次全委會上,著名科學家錢學森當選為中國科協主席。新華社記者楊武敏攝新中國成立後,錢學森應祖國呼喚,決定回國。1986~1988年4月,從科研一線退下後,錢學森連續當選為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第六屆、七屆、八屆全國委員會副主席,中國科學技術協會第三屆全國委員會主席,1988年擔任國防科工委高級顧問。
  • 錢學森從美國歸來(1955年)
    ……新中國成長記憶之12科學巨匠錢學森作用能頂五師軍寧舍美國一身貴不忘一顆中國心軟禁折磨不畏懼建設祖國志永恆歷經五年長抗爭終於回國見親人畢生精力獻中華兩彈一星維和平重溫歷史淚縱橫錢老精神萬古存詳釋:1955年10月
  • 2014年可用1986年日曆 專家:一般28年一輪迴
    2014年一定要買新日曆嗎?翻出1986年的舊日曆湊合用吧。元旦剛過,就有網友發現,今年的日曆與1986年一模一樣,仿佛時光倒流。而網上原版的1986年日曆也不斷賣出高價。本地天文專家解釋,日曆上星期與日期完全一致的年份並不罕見,一般28年就會重複一輪。
  • 1986年屬虎的人2021年運勢及運程
    綜合運勢1986年出生的屬虎的人在2021年綜合運勢還不錯的,對比去年各方面的運勢都呈現上升的狀態。事業運勢1986年屬虎的人在2021年事業運勢不錯的,可以發揮自己的才能,同事和領導對他們的印象很不錯,屬虎的人不但很有能力而且很會處理人際關係,情商也高,所以在職場上一般都是遊刃有餘,但還是要注意可能會遭到小人陷害;2021年不管做什麼事情,切勿投機取巧,做好自己本分工作,多注意一些細節問題即可
  • 1986年日曆"撞臉"2014年 網友:撣撣灰接著用
    同樣的還有1997年、2003年、2025年 你凌亂了吧  專家說,這涉及數學周期,跟7有關  時空穿梭是不少電影裡慣用的手法,對於時間,人們總願意將各種幻想寄託於電影來實現。在新的一年裡,有網友發現,1986年的日曆和2014年有著驚人的相似。用著20多年前的日曆可以照常過今年的生活,這樣的「時空穿梭」背後有著怎樣的秘密?
  • 錢學森同志講話摘要
    錢學森同志在全國自然科學名詞審定委員會成立大會上的講話摘要錢學森(1985年4月22日)錢學森(1911~2009),著名空氣動力學家,中國科學院、中國工程院院士,「兩彈一星」功勳獎章獲得者。「雷射」「航天」等經典科技名詞的提出者。
  • 一張照片即是一刻光陰——1985-2000年中國人的日常生活
    一張照片即是一刻光陰——1985-2000年中國人的日常生活 發表時間:2015-03-04    來源:北京青年報字體    閻雷獲天意成全的另一奇異之旅,是1985年成為第一個進入朝鮮拍攝的西方攝影師。「有一天我在法國共產黨代表人在北京的家裡,他喝醉了,這時有北朝鮮的一個電報來了,請他去北朝鮮談政治的什麼事。他說『我不想去了,你要不要去?』我說『我要去』。他就回個電報,這樣我就去了。」當日所見如閻雷所言,「像一個科幻小說。有7個人天天跟我在一起,我讓他們安排很多很多很多,把他們弄瘋了,所以拍了很多很多。
  • 老照片中的故事 回顧1986年的北京
    過來人都知道1986年的北京是日本進口車的天下,到了什麼樣的程度1986年12月338路公交車取消了,它的停車場原址上建了現在的北京圖書大廈。
  • 錢學森1996年的工資單曝光,看了他的工資,令人肅然起敬
    中國航天之父錢學森每月的工資是多少呢?讓我們一起看看他1996年的工資單!、「中國自動化控制之父」等,是錢學森讓我們中國的科學,中國的飛彈、原子彈的進程推動了至少20年!1935年錢學森到麻省理工學院留學,學習的是航空專業,在取得航空工程碩士學位後,他又到加州理工學院繼續深造,28歲時錢學森已經成為了世界知名的空氣動力學家。
  • 著名科學家錢學森,他的兒女現在境況如何?
    錢學森當年回國之後,在我國的衛星、飛彈、火箭方面作出了卓越的貢獻。他當年是頂著巨大的壓力,才從美國輾轉多方回到中國,這中間究竟經歷了多少磨難? 使我們現代人很難想像的,所以說錢學森是一位非常讓人敬佩的科學家。當然更令人敬佩的是錢學森面對美國優厚的條件沒有屈服,而是毅然決然攜妻兒回國,報效祖國,而我們今天不說錢學森,主要給大家介紹一下,錢學森的後代子女今何在?
  • 懷念我國航天科技奠基人——民族英雄錢學森
    1986—1988年4月,從科研一線退下後,錢學森連續當選為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第六屆、七屆、八屆全國委員會副主席,中國科學技術協會第三屆全國委員會主席,1988年擔任國防科工委高級顧問。為表彰錢學森先生的卓越貢獻,1986年國家授予他科技進步特等獎。1991年國家傑出貢獻科學獎,中央軍委授予一級英模獎章。1995年獲首屆何梁何利科技成就獎。1999年兩彈一星功勳獎。2001年霍英東傑出成就獎。同年,國際天文聯合會命名紫金山天文臺發現的國際編號3763小行星為「錢學森星」。
  • 錢學森:關於人體特異功能工作的意見
    1986年,張振寰將軍(左)和錢學森先生(右)合照如果這樣,那就成為四人小組了。聽說郭樹言同志支持這項事業,可否請他一同參加領導工作?2.中醫、氣功、特異功能三者是一個統一的科研體系。概括起來說,就是研究人體這樣一個「巨系統」及其外界環境的相互影響。
  • 《藏區製鹽》,1985年
    《藏區製鹽》1985年,時逢西藏自治區成立20周年,我赴那裡採訪拍攝數月,鹽井是入藏後到達的第一個鄉。 鹽井屬西藏芒康縣,是『茶馬古道』在西藏的第一站,海撥3000米左右,緊依瀾滄江,鄉所在兩側都是4000多米的高山。江兩岸滷水呈自然泉湧狀而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