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核劑對中間相炭微球性能的影響

2021-01-20 瀝青基碳材料



  煤直接液化油渣是由煤經高溫高壓加氫後未轉化的煤、瀝青質、重質油和無機物組成,其中瀝青質與重質油約佔50%.將煤直接液化油渣用溶劑萃取後得到的物質為煤液化瀝青[1-2].煤液化瀝青具有較寬的芳烴分子質量分布和一定的雜原子,在進行熱縮聚反應時會因分子大小及活性的不同而導致分步聚合[3-4].直接以煤液化瀝青為原料得到的炭微球顆粒分布不均勻且球體間容易融並,難以大量獲得粒徑分布均勻的微球.製備中間相炭微球的原料瀝青大多含有一定量的喹啉不溶物(QI)[5-6],中間相小球的生長受這些QI影響較大,而煤液化瀝青中的w(QI)<1%[1-2],QI質量分數太低對中間相小球的形成不利,需要通過添加成核劑,防止小球間的融並,得到粒徑均勻的中間相炭微球.關於成核劑對中間相炭微球的影響已有一些學者對其進行了研究,王志等[7]在中溫煤瀝青中添加碳納米管(CNTs),發現CNTs的添加影響了中間相炭微球(MCMB)的成核及長大,添加適當比例的CNTs可使MCMB粒徑減小且分布均勻.劉秀軍等[8]在QI質量分數很低的煤焦油瀝青中加入酚醛樹脂,酚醛樹脂在瀝青熱縮聚過程的初期形成共晶,在後期充當炭微球的橋接劑的作用,促進了中間相炭微球的形成.趙海等[9-10]在煤焦油瀝青中添加天然鱗片石墨,發現石墨的添加使中間相炭微球內部結構變得複雜,X衍射顯示石墨的添加減小了炭微球的石墨化度和晶形尺寸.前人主要是採用煤焦油瀝青和石油瀝青製備中間相炭微球[11-14],但對採用煤液化瀝青製備中間相炭微球研究較少.本研究以煤液化瀝青為原料,石油焦、石墨、炭黑和針狀焦作為成核劑,對製備的中間相炭微球的性能進行了分析和表徵,以期能製備出性能優異的中間相炭微球.





表1煤液化瀝青基本性質
Table 1 Basic properties of coal liquefied pitch




成核劑選用炭黑、石油焦、石墨和針狀焦,其形貌見圖1.以炭黑、石油焦、石墨和針狀焦為成核劑製備得到的四種中間相炭微球的編號分別為MCMB-1,MCMB-2,MCMB-3和MCMB-4.


由圖1可知,炭黑、石油焦、石墨和針狀焦的粒徑大小有較大的差別,分別為炭黑的粒徑≪石墨的粒徑≈石油焦的粒徑<針狀焦的粒徑,炭黑的平均粒徑為納米級,只有約15 nm,石墨和石油焦的平均粒徑在5 μm以下,針狀焦的平均粒徑大於10 μm.這四種成核劑中炭黑與石墨的粒徑分布很均勻,而在石油焦中還可看到一些粒徑大於50 μm的大顆粒存在.


圖1 成核劑的SEM照片
Fig.1 SEM photoes of nucleating agents
a—Carbon black;b—Petroleum coke;c—Graphite;d—Needle coke



採用美國PARR公司生產的4583型3.75 L高壓反應釜進行煤液化瀝青的熱聚合反應.升溫速率為2 ℃/min~3 ℃/min,氮氣氣氛,攪拌速度為350 r/min,在410 ℃下恆溫5 h後,冷卻降溫到室溫,即得含中間相炭微球的瀝青,其經溶劑萃取後得到生球,將生球進行炭化和石墨化後可以得到中間相炭微球。

根據原料性質和產物的需求,選取不同溶劑,調整溫度、壓力和溶劑比等抽提條件,製備潤滑油料、裂化原料、針狀焦原料和瀝青調合原料等。




採用荷蘭FEI公司生產的掃描電子顯微鏡得到中間相炭微球的SEM照片.真密度採用美國康塔公司生產的ULTRA 1200e真密度儀進行測試.粒度採用英國Malvern儀器公司生產的Mastersizer2000型雷射粒度分析儀進行分析.比表面積採用美國康塔公司生產的物理吸附儀進行測試.充放電性能測試在Arbin-BT2000電化學測試系統上進行.







四種中間相炭微球的SEM照片見圖2.由圖2可以看出,成核劑為炭黑時,得到的中間相炭微球MCMB-1表面有少量絮狀物存在,球體間有少量粘連.成核劑為石墨時得到的MCMB-3表面形貌較好,球體間有少量粘連.成核劑為石油焦和針狀焦時,得到的炭微球MCMB-2和MCMB-4粘連較多,微球表面疏鬆,有許多微孔和裂紋存在.





四種中間相炭微球的基本性質見第41頁表2.由表2可以看出,所有樣品的真密度和振實密度相差不大,但粒度相差較大, MCMB-1的平均粒徑(D50)為18.38 μm最大,其次為MCMB-4,平均粒徑為15.83 μm,MCMB-2和MCMB-3的粒徑較小,分別為13.92 μm和11.68 μm.由表2還可知,除了MCMB-4的SBET略大外,其餘均在2 m2/g左右.四種中間相炭微球的粒度分布見第41頁圖3.由圖3可以看出:以炭黑為成核劑時得到的中間相炭微球MCMB-1的粒度分布為正態分布;以石油焦和針狀焦為成核劑時,中間相炭微球MCMB-2和MCMB-4有部分小顆粒存在,這與由圖2b和圖2d得出的結論一致;由圖3c可以看出,以石墨為成核劑時,粒度分布有拖尾現象,與圖2c對照,可以發現是由於少部分球體粘連到一起導致的.


圖2 四種中間相炭微球的SEM照片
Fig.2 SEM photos of mesophase microbeads with four kinds of nucleating agents
a—MCMB-1;b—MCMB-2;c—MCMB-3;d—MCMB-4

表2四種中間相炭微球的基本性質
Table 2 Basic properties of mesophase microbeads with four kinds of nucleating agents



圖3 四種中間相炭微球的粒度分布
Fig.3 Particle size distributions of mesophase microbeads with four kinds of nucleating agents
a—MCMB-1;b—MCMB-2;c—MCMB-3;d—MCMB-4




  四種中間相炭微球的電性能見表3.由表3可以看出,MCMB-1的首次可逆容量和首次效率均最大,分別為353.9 mAh/g和92.9%,MCMB-3次之,分別為346.5 mAh/g和92.6%,MCMB-2和MCMB-4的首次可逆容量和首次效率較小.


表3四種中間相炭微球的電性能
Table 3 Electrical properties of mesophase microbeads with four kinds of nucleating agents




四種中間相炭微球的充放電曲線見圖4.由圖4可以看出,採用不同成核劑得到的中間相炭微球的充放電曲線存在一個低電壓而且平穩的充放電平臺.1.0 V~0.2 V的電壓區間表示了在首次充電中形成SEI膜時鋰離子的消耗[15],由圖4可以看到,四者差別不大.在第一次嵌鋰過程中:在V≥0.2 V區域段主要發生的反應是較完整的SEI膜的形成以及溶劑化鋰離子的嵌入,表示了在首次充電中形成SEI膜時鋰離子的消耗;在V<0.2 V區域的主要反應是在Li嵌入石墨層間,形成能可逆釋放Li的LixC6化合物[15].中間相炭微球的第一次恆電流放電(嵌鋰)性能(見表4),是在恆電流條件下對樣品進行第一次充放電過程中的放電容量和充電容量.


圖4 四種中間相炭微球的充放電曲線
Fig.4 Charge-discharge curves of mesophase microbeads with four kinds of nucleating agents
a—MCMB-1;b—MCMB-2;c—MCMB-3;d—MCMB-4


由表4可知,MCMB-2,MCMB-3和MCMB-4的A-B段(即圖4中V≥0.2 V區域段)容量相差不大,這說明三種成核劑得到的樣品表面形成SEI膜所需消耗的鋰量相差不大.但三者比以炭黑為成核劑得到的樣品MCMB-1的A-B段容量大,這說明以炭黑為成核劑得到的樣品表面形成SEI膜所需消耗的鋰量要略少.

表4樣品的第一次恆電流放電性能
Table 4 First discharge performance of samples

由以上分析結果可知,從樣品外觀、電性能及常規指標等判斷,以炭黑和石墨為成核劑可以得到粒度分布均勻、各項指標符合要求的樣品.





中間相炭微球由於具有層片分子平行堆砌的結構又兼有球形的特點,具有放電電壓平臺平穩、放電容量高、密度大且比表面積小等優點,因此被國內外鋰離子電池廠家廣泛採用.將以炭黑和石墨為成核劑製備得到的石墨化的中間相炭微球與GB/T 24533-2009《鋰離子電池石墨類負極材料》以及國內廠家生產的石墨化中間相炭微球,進行部分性能參數的比較,結果見表5.由表5可以看出,實驗室製備的石墨化中間相炭微球的性能指標已經達到了鋰離子電池石墨類負極材料2級標準,其性能與國內同類產品的性能相近.


表5石墨化中間相炭微球部分性能對比
Table 5 Comparison of graphitized mesophase microbeads performances

Note:CMB2—Anode material for lithium ion battery is grade 2;CMB-S—Produced by BTR.



1) 以煤液化瀝青為原料,炭黑、石油焦、石墨和針狀焦為成核劑得到了中間相炭微球.由掃描電鏡照片可知,以炭黑和石墨為成核劑可以製備得到粒度分布均勻、表面形貌較好的中間相炭微球,以石油焦和針狀焦為成核劑得到的中間相炭微球粘連較多,微球表面疏鬆,有許多微孔和裂紋存在.

2) 由電性能測試可知,以炭黑和石墨為成核劑製備得到的中間相炭微球首次可逆容量和首次效率分別為353.9 mAh/g和92.9%,346.5 mAh/g和92.6%.

3) 與市售中間相炭微球的常規指標和電性能等對比,發現以炭黑和石墨為成核劑製備得到的中間相炭微球,其性能與國內同類產品的性能相近.




[1] 程時富,張元新,常鴻雁.煤直接液化殘渣的萃取利用研究[J].煤炭轉化,2015,38(4):38-42.

CHENG Shifu,ZHANG Yuanxin,CHANG Hongyan.Study on Exraction and Utilization of Coal Direct Liquefaction Residue[J].Coal Conversion,2015,38(4):38-42.

[2] 李克健,程時富,藺華林.神華煤直接液化技術研發進展[J].潔淨煤技術,2015,21(1):50-55.

LI Kejian,CHENG Shifu,LIN Hualin.Study and Development of Shenhua Direct Coal Liquefaction Technology[J].Clean Coal Technology,2015,21(1):50-55.

[3] 谷小會,史士東,周 銘.神華煤直接液化殘渣中瀝青烯組分的分子結構研究[J].煤炭學報,2006,31(6):785-789.

GU Xiaohui,SHI Shidong,ZHOU Ming.Study on the Molecular Structure of Asphaltene Fraction from the Shenhua Coal Direct Liquefaction Residue[J].Journal of China Coal Society,2006,31(6):785-789.

[4] 谷小會,周 銘,史士東.神華煤直接液化殘渣中重質油組分的分子結構[J].煤炭學報,2006,31(1):76-80.

GU Xiaohui,ZHOU Ming,SHI Shidong.The Molecular Structure of Heavy Oil Fraction from the Shenhua Coal Direct Liquefaction Residue[J].Journal of China Coal Society,2006,31(1):76-80.

[5] 李同起,王成揚.中間相炭微球研究進展[J].炭素技術,2002,21(3):24-29.

LI Tongqi,WANG Chengyang.Progress in Study of Mesocarbon Microbeads[J].Carbon Techniques,2002,21(3):24-29.

[6] 王紅玉,王保成,許並社.磁場作用下中間相炭微球的製備及形成機理[J].煤炭轉化,2008,31(3):67-70.

WANG Hongyu,WANG Baocheng,XU Bingshe.Study on Preaparation and Formation Mechanism of MCMB Effect on Magnetic Field[J].Coal Conversion,2008,31(3):67-70.

[7] 王 志,王 旭,於春宏.碳納米管對中間相炭微球製備的影響[J].功能材料,2011,42(增刊1):927-930.

WANG Zhi,WANG Xu,YU Chunhong.Influence of Carbon Nanotubes on the Preparation of Mesocarbon Microbeads[J].Journal of Functional Materials,2011,42(Supplement 1):927-930.

[8] 劉秀軍,王成揚,李同起.酚醛樹脂對均相成核的中間相炭微球生成的作用[J].炭素技術,2003,22(1):1-4.

LIU Xiujun,WANG Chengyang,LI Tongqi.Effect of Phenolic Resin on Mesocarbon Microbeads Formation in Homogeneous Nucleation[J].Carbon Techniques,2003,22(1):1-4.

[9] 趙 海,胡成秋.石墨添加對中間相炭微球電化學性能的影響[J].炭素,2005,24(2):30-34.

ZHAO Hai,HU Chengqiu.Effect of Graphite Additives on Electrochemical Performance of Mesocarbon Microbeads[J].Carbon,2005,24(2):30-34.

[10] 趙 海,胡成秋.添加石墨對中間相炭微球製備的影響[J].炭素技術,2005,24(1):6-10.

ZHAO Hai,HU Chengqiu.Effect of Graphite Addition on Preparation of Mesocarbon Microbeads[J].Carbon Techniques,2005,24(1):6-10.

[11] 章頌雲,宋懷河,陳曉紅.低溫處理中間相瀝青炭微球的充放電性能研究[J].炭素技術,2002,21(2):1-5.

ZHANG Songyun,SONG Huaihe,CHEN Xiaohong.Charge Discharge Performance of Mesocarbon Microbeads Heat Treated at Low Temperatures[J].Carbon Techniques,2002,21(2):1-5.

[12] 李鳳娟,李鐵虎,陳青香.炭化溫度對中間相炭微球結構的影響[J].功能材料,2009,40(9):1519-1521.

LI Fengjuan,LI Tiehu,CHEN Qingxiang.The Effects of Carbonization Temperature on the Structure of Mesocarbon Microbeads[J].Journal of Functional Materials,2009,40(9):1519-1521.

[13] 經德齊,李鐵虎,李 昊.添加劑對中間相瀝青炭微球形成的影響[J].功能材料,2008,39(7):1234-1236.

JING Deqi,LI Tiehu,LI Hao.Effects of Additives on Preparation of Mesocarbon Microbeads[J].Journal of Functional Materials,2008,39(7):1234-1236.

[14] 盧 萌,李鐵虎,趙廷凱,等.中間相炭微球作為鋰離子電池負極材料的研究現狀[J].炭素,2013(7):15-19.

LU Meng,LI Tiehu,ZHAO Tingkai,etal.Reasearch Progress of Mesocarbon Microbeads Used as Anode Materials for Lithium-ion Batteries[J].Carbon,2013(7):15-19.

[15] 王紅強.中間相炭微球的製備及其電化學性能的研究[D].長沙:中南大學,2001.



相關焦點

  • 顏丙峰等:煤瀝青與煤直接液化殘渣共炭化製備中間相炭微球機理及...
    '關注'】原文連結:https://link.springer.com/article/10.1007/s40789-019-00271-6文章創新點通過煤液化殘渣精製瀝青(DCLR-P)與煤瀝青(CTP)共炭化製備中間相炭微球
  • 預處理方法對活性炭結構及吸附性能的影響
    HF雖然具有很強的去灰分能力,但因為腐蝕性大而被限制使用,H2SO4處理溫度要求高,H2O2去灰分能力不強,故本實驗選擇HCl、HNO3、NaOH為代表性的酸鹼溶液,採用水洗、酸洗、酸洗後鹼洗的方法處理活性炭,通過SEM、BET與FTIR對預處理後的活性炭的表面形貌、比表面積、孔結構以及表面化學性質進行表徵,以灰分、亞甲基藍脫色能力、碘值以及苯酚值研究活性炭的吸附性能變化,對比評價幾種不同預處理方法對活性炭結構及吸附性能的影響
  • PET結晶成核劑種類知多少:無機類、有機類、高分子類
    結晶成核劑改善PET的結晶性能主要是過起到異相成核的作用,異相成核是分子鏈依附於殘留在熔體中的各種物質粗糙表面的有序排列,在物體和熔體之間產生了某些化學結合力(如氫鍵)的情況下所生成的有序排列更加快速穩定。體系中如果存在成核劑,熔體冷卻時所生成的球晶小而多,相應所產生的內應力也小而且分散,從而改善了製品的應用性能。提高PET衝擊強度,增加韌性,加南京塑泰馬來酸酐接枝ST-4。
  • 微球社-PMMA微球擴散粒子在光擴散膜中的應用
    隨著顯示器朝著功能化發展,對背光模組光學擴散膜的光學及物理性能要求日趨提高,主要集中在擴散均勻性和提高亮度上。PMMA微球,即聚甲基丙烯酸甲酯微球,由MMA(甲基丙烯酸甲酯)單體懸浮聚合而成的白色粉末顆粒。由於具有比表面積大、吸附性強、凝聚作用大以及表面反應能力強等特異性質,被廣泛應用於化妝品,薄膜,塗料,油漆,層析法介質和光學材料等領域。
  • 緩釋載藥微球在慢性牙周炎中的應用研究進展
    隨著科學不斷發展,發現儘管PLA有許多優點,但降解速度慢,藥物釋放不易控制,因此,研究其微球的製備方法以改善其性能也成為很熱門的課題。交聯劑中的活性基團醛基可以和高分子材料的氨基或醇基發生縮合反應,常見的交聯劑包括陰離子交聯劑、甲醛、戊二醛等。根據乳化和交聯方式不同可以將乳化交聯法分為乳化離子交聯法、乳化化學交聯法和復相乳化法。該製備方法簡單,易於操作,缺點是藥物釋放率受交聯度影響很大,且微球在體內降解後釋放的少量交聯劑是否對人體有害仍受質疑。
  • 聚甲基丙烯酸甲酯PMMA微球簡介
    PMMA微球,即聚甲基丙烯酸甲酯微球,由MMA(甲基丙烯酸甲酯)單體懸浮聚合而成的白色粉末顆粒。由於具有比表面積大、吸附性強、凝聚作用大以及表面反應能力強等特異性質,被廣泛應用於化妝品,薄膜,塗料,油漆,層析法介質和光學材料等領域。
  • 為什麼pp熔噴料配方必須要有透明成核劑
    2020年初,新冠病毒席捲全國,口罩瞬時間供不應求,作為口罩生產助劑之一的成核劑需求大增,一天之內全國成千上萬家企業和廠家求購,成核劑是什麼,為什麼他在口罩生產中佔如此重要的地位,下面為大家揭秘成核劑產品在口罩生產過程中的起到的作用和性能。
  • 每日一識|淺談增效劑對溼拌砂漿性能的影響
    ,通過測定溼拌砂漿力學和工作性能指標,研究了不同增效劑和保水增塑劑摻量、溫度、砂漿強度等級下增效劑對溼拌砂漿性能的影響。本文採用某品牌的Point-ZX增效劑進行試驗,探討了不同增效劑及溼拌砂漿保水增塑劑摻量、砂漿強度等級和溫度下增效劑對溼拌砂漿性能的影響情況,並對增效劑能否提高溼拌砂漿的抗滲能力做了研究,希望能起拋磚引玉之效。
  • 聚烯烴成核劑項目三個建築全部封頂
    9月3日,由董家口發展集團承建的聚烯烴成核劑項目綜合研發樓、透明成核劑生產車間、增剛成核劑生產車間三個單體建築全部實現結構封頂,標誌著項目建設取得階段性成果。 據介紹,聚烯烴成核劑項目總投資約8億元,是山東省新舊動能轉換重大項目庫第一批優選項目,是董家口經濟區千億級產業鏈精細化招商的重要一環。項目將利用上遊海灣化學生產的副產品,生產出優質的聚烯烴成核劑等產品提供給下遊金能化學等企業使用,構建起上中下遊產品項目循環鏈,整合了區域資源,化資源優勢為產業優勢,使園區項目、產品關聯度進一步提升,產業化聚集效應進一步凸顯。
  • 千億產業集群再添生力軍 董家口聚烯烴成核劑項目力爭當年投產
    聚烯烴成核劑項目的其中一個生產車間實現主體封頂青島董家口化工園區獲批後,圍繞乙烯、丙烯及丁烯三條主產業鏈推行「靶向補鏈、定向強鏈、高端延鏈、完善配套」的招商原則,打造高端化工千億級產業集群。今年3月份籤約的聚烯烴成核劑項目就是以產業鏈為導向開展定向招商的生動實踐。
  • 塑料改性技術—帶你認識塑料的結晶原理以及結晶對性能的影響
    這就像排隊一樣,首先確定好排頭(晶核),然後其它人以排頭為基準而形成一列(晶粒)。只有形成晶核,才可以有晶粒的生長;但有了晶核,晶粒也不一定生長,因而晶核是晶體形成的充要條件。 晶核的形成可分為均相成核和異相成核兩種。1、均相成核是由熔體中高分子鏈段靠熱運動形成有序排列的鏈束為晶核。
  • 多孔莫來石微球的製備方法及堆積方式
    1、多孔莫來石微球的製備方法莫來石微球採用造粒法生產,目前造粒方法有:攪拌造粒法、沸騰造粒法、壓力成型造粒法、噴霧乾燥造粒法。(1)攪拌造粒法:攪拌法造粒是將粘結劑與粉末攪拌,使黏結劑與粉末密切接觸,相互黏結而形成顆粒。
  • 聚合物抗衝改性劑的選擇
    聚合物的相容性還將影響分散體的尺寸,規則性和穩定性,從而對成品零件的機械性能產生積極影響。衝擊改性劑技術分類1 ,用官能化聚烯烴改性為了滿足工業要求,聚合物,例如聚醯胺,聚酯,PVC或生物塑料,需要改進的抗衝擊性。在市場上可獲得的抗衝改性技術中,聚合物抗衝改性劑(也稱為功能化聚烯烴)可提供全方位的增韌性能,從通用到各種聚合物體系中的超增韌。
  • 一鍋水熱法製備炭-鐵磁體複合材料及紅外消光性能研究(特約)
    將具有磁損耗性能的鐵磁性物質與質輕且具有介電損耗的碳材料結合製備的複合材料,不僅具有多重吸波特性,而且還可以獲得較低密度的煙幕材料。針對複合抗紅外煙幕消光性能的研究問題,北京理工大學喬小晶教授團隊採用一鍋水熱法製備了炭-鐵磁體複合材料並研究了其紅外消光性能,該工作已發表在《紅外與雷射工程》2020年第49卷第7期(「一鍋水熱法製備炭-鐵磁體複合材料及紅外消光性能研究」,暴麗霞,喬小晶,楊銘)。
  • 孔隙結構對活性炭脫硫影響的實驗研究
    活性炭脫硫技術的進一步推廣需要結合地方實際,選取適宜的活性炭作為脫硫劑。因而,不同種類活性炭的脫硫性能引起了研究者的廣泛興趣。由於活性炭是一種多孔材料,孔隙結構對其脫硫性能有很大的影響。採用劣質煤,劣質煤與焦油瀝青混合物,燃煤飛灰為原料,採用蒸氣活化的方法製備了活性炭,研究表明活性炭的物理性質,如比表面積是脫硫能力的主要影響因素。
  • 高溫煤瀝青不同組分中間相形成過程
    中間相瀝青作為製備多種先級炭材料的優質前驅體,其結構和性質在很大程度上決定了中間相炭材料最終產品的性能,瀝青中間相是瀝青類有機化合物由液態向固態炭過渡轉變時的一種中間液晶狀態
  • ​陝科大《國際陶瓷》優異電磁波吸收性能,獨特三層空心材料
    不斷惡化的電磁環境不僅會干擾電子設備的正常運行,還會影響人體健康。吸收材料是EM幹擾防護和EM輻射防護領域的關鍵材料之一,它們可以通過將入射的EM波轉換成其他形式的能量(例如機械能,電能和熱能)來消耗它們。然而,傳統的吸收材料由於其電磁吸收差且工作頻率窄,無法滿足社會發展的需要。因此,開發具有顯著電磁吸收和寬工作頻率的先進吸波材料非常緊迫,具有重要意義。
  • 微球雷射在極高靈敏度傳感器方面的原理及應用
    本文綜述了微球雷射在極高靈敏度傳感器方面的原理及最新的研究進展。本文引用地址:http://www.eepw.com.cn/article/159543.htm一、引言微球諧振腔是半徑從幾微米到幾百微米的球形光學諧振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