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孔莫來石微球的製備方法及堆積方式

2020-12-06 鑫地耐材

莫來石(3Al2O3·2SiO2)的晶型結構屬於斜方晶系,是一種具有氧空位缺陷的矽線石結構,其基本性質如表1所示。

莫來石是鋁矽相圖中唯一穩定的物相,對於莫來石是否一致熔融或形成固溶體的問題有諸多爭議,實驗證明,當使用高純原料並處於密閉環境下時莫來石為一致熔化合物;當試樣置於非密閉條件下進行試驗時,或者材料中含有少量鹼金屬雜質時,莫來石為不一致熔化合物,在工業生產中,莫來石一般以不一致熔融的狀態存在。莫來石在析晶或熔融過程中轉融關係為:3Al2O3·2SiO2→Al2O3+L。

莫來石具有耐火度高、高溫蠕變率低、荷重軟化溫度高和抗化學腐蝕性好等特點,廣泛應用於工業生產的各個領域。

1、多孔莫來石微球的製備方法

莫來石微球採用造粒法生產,目前造粒方法有:攪拌造粒法、沸騰造粒法、壓力成型造粒法、噴霧乾燥造粒法。

(1)攪拌造粒法:攪拌法造粒是將粘結劑與粉末攪拌,使黏結劑與粉末密切接觸,相互黏結而形成顆粒。

(2)沸騰造粒法:沸騰造粒是從設備底部吹入的風力,將粉粒浮起與上部噴槍噴出的漿液充分接觸後結合成顆粒。

(3)壓力成型造粒法:壓力成型造粒是利用模壓設備進行製備顆粒,所得的顆粒具有一定的強度,缺點是適用的範圍較小,且部分物料不易脫模。

(4)噴霧乾燥造粒法:噴霧乾燥法是將濃縮的漿液通過噴嘴噴出形成微小液滴,在高溫熱風作用下,水分迅速蒸發形成乾燥顆粒。噴霧乾燥造粒法製備出的顆粒疏鬆,經乾燥燒成後顆粒氣孔率離.適合用於輕質骨料製備輕質耐火材料。本文所述的主要原料——莫來石微球,即採用噴霧乾燥造粒法製得。

2、球形骨料堆積方式

在混凝土和耐火原料中的球形骨料粒度級配研究中,可將骨料簡化為球體。通過分析顆粒堆積構造來研究理論堆積密度和孔隙率當使用單一粒徑的球形骨料作為主要原料時,可將系統簡化為等大球形緊密堆積,這種堆積進循內能最小,使系統處於最穩定的原則,球體之間儘可能相互靠近,減少佔據的體積,如圖1a。等大球體堆積時,第一層中心球周圍緊密排列六個球,每三個球形成一個空隙,如圖1b所示。第二層的每個球與第一層中的三個球相接觸,且落在同一種三角形孔隙的位置上,如圖1c所示。

此時第二層存在兩種空隙類型,一種是未穿過兩層球體的空隙,一種是連續穿透兩層球體的空隙。未穿透兩層球體的空隙處於四個球體的中間,四個球體的中心連線成為一個四面體結構,所以稱之為四面體空隙;連續穿透兩層球體的空隙處於六個球體的中間,四個球體的中心連線成為一個八面體結構,也稱為八面體空隙。可以推論出:若有n個等大球體做緊密堆積,則有2n個八面體空隙和n個四面體空隙,等徑球六方最緊密堆積的空隙率為25.9%,利用等徑球形骨料製備多孔材料,可以控制空隙尺寸相同、分布均勻的封閉氣孔,有利於改善隔熱耐火材料的隔熱性能。

相關焦點

  • 多孔碳酸鈣製備技術及最新研究進展
    李亮等則以碳酸鈉和含十二烷基硫酸鈉(SDS)的氯化鈣為原料,在室溫下製備得到納米多孔碳酸鈣,並在模擬胃液(pH=1.2)以及模擬腸液(pH=7.4)中對製備的產品進行了藥物裝載和緩釋性能的研究,結果表明,碳酸鈣在多孔空心微球藥物傳輸體系中具有較高的藥物裝載量和良好的藥物緩釋性能。
  • 莫來石空心球的顯微結構及其性能
    在中國,電廠產生的粉煤灰數量在逐年增加,其大量的存放堆積會嚴重地對生態環境產生重大的影響,已成為環境保護和資源再生的嚴重問題。由於粉煤灰的化學成分與傳統陶瓷原料非常相似,因此可以適用於陶瓷的生產。用其製備莫來石及其複合材料一方面不僅可以實現資源的替換,大大地降低生產成本,另一方面還可以對固體廢棄物進行再生利用,降低環境汙染。
  • 莫來石基復相耐火材料的合成及性能簡介
    AL2O3及Si02是高品質耐火材料莫來石的主要化學成分,如圖1. Si02-AL2O3體系在常壓下唯一穩定存在的、組成成分非常狹窄的連續性固溶體,即莫來石。莫來石的理想化學式為: 3AL2O3·2Si02 或Al[Si0.75Al 1.25O4.875], 理想理論組成:w(AL2O3)/w(Si02)=2.25, 即莫來石中AL2O3與Si02的質量比為2.25左右。
  • 多孔隔熱材料的製備方法
    成孔技術是多孔隔熱材料發展的基礎。成孔劑的選擇對材料的成型和服役過程中顯微結構的演變以及使用性能的優化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多孔隔熱材料的製備方法很多,歸納起來主要有燃盡物加入法、發泡法、氣體發生法、冷凍乾燥法、凝膠注模法和多孔隔熱材料法等。
  • 剛玉、莫來石及鎂鋁尖晶石材料的概述
    此外剛玉製備功能陶瓷方面也有著重要的應用。剛玉晶體中的氧原子和鋁原子通過共價鍵連接,由於其鍵的結構,純的氧化鋁陶瓷燒成溫度極高,因而,一般採用引入添加劑的方法降低氧化鋁陶瓷的燒成溫度。另外,純的剛玉材料抗熱衝擊性能較差,剛玉質窯具材料的使用壽命一般較短。
  • 一種氮磷廢水處理的沸石多孔吸附材料製備方法分析
    以改性沸石粉體為原料,採用添加黏結劑和造孔劑方法製備多孔顆粒沸石,重點研究了黏結劑種類、用量、造孔劑種類和用量,水添加量等對顆粒沸石散失率及吸附氨氮、磷酸鹽性能的影響。結果表明:聚乙烯醇(PVA)黏結效果優於水泥和羧甲基纖維素鈉(CMC),造孔劑碳酸氫鈉相比較活性炭效果更佳。
  • 磁性殼聚糖微球固定化乳糖酶及其酶學性質
    :是指通過適當的方法使有機高分子與無機磁性物質結合起來形成的具有一定磁性及特殊結構的微球,其不但可以通過共聚、表面改性等化學反應方法在微球表面引入多種反應性功能基團,也可通過共價鍵來結合酶、細胞和抗體等生物活性物質,還可對外加磁場表現出強烈的磁響應性,進行快速運動或分離。
  • 多孔陶瓷助力有機廢水處理
    多孔陶瓷是什麼?首先我們來認識下「陶瓷」。陶瓷是是用天然或合成化合物經過成形和高溫燒結製成的一類無機非金屬材料,具有優異的絕緣、耐腐蝕、耐高溫、硬度高、密度低、耐輻射等諸多優點。而多孔陶瓷是以較多均勻氣孔為主相的一類陶瓷材料。根據孔成型方法和空隙,多孔陶瓷可分為:泡沫陶瓷、蜂窩陶瓷、粒狀陶瓷,而形狀可以分為管狀、蜂窩塊狀、板狀和薄膜等產品類型。
  • 一種利用氣體輔助策略製備的具有複雜運動能力的雙驅動微球馬達
    Shrike Zhang教授團隊提出利用一種簡單且高通量的氣體剪切方法來製備微馬達。通過該方法製備的多面微球微馬達具有高度的調節性、很好的生物相容性和完成複雜運動的可行性。該微球作為一種具有自主運動能力的水性微馬達在生物醫藥等相關領域體現出了巨大的潛力。具體來說,該研究使用了自製的噴頭裝置(SED), 結合氣體剪切的策略,製備出多達8面異性的微球結構(圖1a)。
  • 高鋁質耐火原料之合成莫來石(三)
    莫來石是AL O -SiO 二元系常壓下唯一穩定存在的二元化合物,化學式為3AL O ·2SiO ,理論組成AL O 71.8%,SiO 28.2%。天然莫來石礦物非常稀少,至今世界上尚未發現具有工業價值的礦藏。莫來石通常採用燒結法或電熔法等人工方法合成。
  • 氧化鋁空心球的製備方法和製備機理
    圖1硬模板法合成空心球材料示意圖(1)以無機物為模板單分散的SiO2、Au粒子、多孔陽極氧化鋁、TiO2等無機物通常作為模板來製備空心球材料,其中,使用最多的是SiO2模板,SiO2模板包括多孔SiO2、SiO2凝膠、石英玻璃及其排列整齊的納米整列。
  • 多孔碳酸鈣都有哪些高端應用領域?
    利用多孔碳酸鈣作為載體,不但能有效解決上述問題,同時它還能直接作為藥物應用於補鈣、抑制胃酸等。因此,近年來,國內外將多孔碳酸鈣應用於藥物傳輸的研究也越來越多。    李亮等主要採用模板劑法等方法,在室溫條件下製備得到了諸如球形、方形、花瓣形等不同納米結構的多孔碳酸鈣,並將其用於裝載不同的藥物。
  • 緩釋載藥微球在慢性牙周炎中的應用研究進展
    為了使局部牙周袋內藥物濃度始終穩定保持在有效濃度範圍內,且維持更長的作用時間,控釋給藥的方式較為理想。微球製劑是目前常用的控釋給藥方法,用於包載小分子藥物、多肽蛋白質等生物大分子藥物以及疫苗等。隨著科學不斷發展,發現儘管PLA有許多優點,但降解速度慢,藥物釋放不易控制,因此,研究其微球的製備方法以改善其性能也成為很熱門的課題。
  • 有機Janus微球——一種實現全彩雙波長微型雷射器的通用方法
    在此之前,多波長微/納米雷射器主要通過在單個器件上集成具有不同帶隙的增益介質來實現。由於短波材料的發射被窄間隙材料所吸收,嚴重抑制了高能區域的雷射出射。在中耦合諧振腔中實現不同增益材料的空間分離可以使吸收損耗降到最小。這些複合微腔多數是由無機軸向異質結構構成的,它們的製備需要克服不同材料外延生長的晶格匹配的問題,因此限制了多波長雷射的光譜範圍。
  • 中科院蘭州化物所3D列印MOFs負載多孔陶瓷實現有機汙染物高效催化降解
    催化降解是處理有機汙染廢水的有效方法之一。近年來,金屬有機框架材料(MOFs,Metal-organic frameworks),因表面積高、孔結構可調控以及活性位點多等特點,已成為一種去除有機汙染物的新型催化材料。但是,目前已報導的許多新型MOFs複合材料,因可加工性、水穩定性以及可回收性等問題,其大規模製備及可持續和工業化應用環境均不理想。
  • 高分子複合材料微加工製備及其物理與化學問題
    完成人:楊振忠、徐堅、陳永明 完成單位:中國科學院化學研究所 推薦單位:中國科學院 提出高分子凝膠模板製備複合中空微球新方法,並拓展到陣列體系。以凝膠核/殼結構為模板,通過高分子凝膠誘導功能物質定位優先生長機理,並基於凝膠的可滲透性和易複合等特點,解決了複合中空微球材料空腔尺寸和殼層厚度連續調控的難題,進一步拓展到三維,製得中空微球陣列體系,並發現多重物理與化學協同機制對上述過程的調控作用。以微球形態為研究對象,進一步實現了多組份空間位點的精確控制和功能嚴格分區。
  • 四氧化三錳的製備方法有幾種
    氧離子密集地堆積在立方體中,二價錳離子佔據四面體空隙,三價錳離子佔據八面體空隙。當溫度低於1443K時,四氧化三錳是變形的四方尖晶石結構,並且該變形是由姜-泰勒效應引起的。在1443K以上,它是立方尖晶石結構。製備方法:高溫燃燒法:通過在空氣或氧氣中於1000℃下燃燒氧化錳或鹽製成的。
  • 蜘蛛網狀多功能MOF泡沫的製備
    然而,由於所製備的材料孔隙往往被堵塞,加工過程會降低MOFs的吸附和催化能力,同時機械穩定性也會降低。因此,需要新的方法來提高成形性、質量載量和性能。迄今為止,實現這一目標的合成策略包括:1.通過摻雜預先合成的MOFs形成共混膜;2.通過溶膠-凝膠法形成金屬-有機凝膠;3.採用2D/3D結構負載MOF顆粒。
  • 納米噴霧乾燥技術:一項全新的顆粒製備技術?
    納米噴霧乾燥儀通過壓電陶瓷驅動多孔金屬膜片(孔徑為4、5.5和7μm)高頻上下振動,將料液從微孔中噴出形成具有精確大小的微滴氣霧進入熱乾燥氣體中。層流加熱系統是通過多孔金屬泡沫來實現的。操作時,氣體透過熱的多孔金屬泡沫層而實現受熱,這種加熱方式有助於優化能量輸入,可實現氣體快速、均勻、細微受熱,是熱敏性藥物乾燥的理想途徑。在顆粒收集部分,納米噴霧乾燥儀創新採用了星狀電極(負極)和圓筒狀電極(正極)組成的高壓靜電場。在靜電場中,微粒的收集不再依賴於其質量,實現了高效率的細微顆粒回收。
  • 多孔材料發展、製備與構效關係
    1、碳是自然界中蘊藏量極其豐富的一種元素,其原子核內質子數為6, 具有多樣的軌道雜化方式 2、多孔碳材料具有高度發達的孔隙結構、大的比表面積和優異的導電性, 並且製備多孔碳材料的原材料來源廣泛、價格低廉, 可進行大規模的生產, 因此被廣泛應用於能源存儲與轉化、催化等領域。 3、按照孔徑大小,多孔材料可以被分為三類:微孔碳材料(50nm)。多孔碳材料的孔隙大小對其實際應用性能有較大的影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