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陝科大《國際陶瓷》優異電磁波吸收性能,獨特三層空心材料

2020-07-08 材料material

一、研究背景:


近年來,隨著科學技術的發展,電子設備已廣泛應用於人類的日常生活中,造成了嚴重的電磁輻射汙染。不斷惡化的電磁環境不僅會干擾電子設備的正常運行,還會影響人體健康。吸收材料是EM幹擾防護和EM輻射防護領域的關鍵材料之一,它們可以通過將入射的EM波轉換成其他形式的能量(例如機械能,電能和熱能)來消耗它們。然而,傳統的吸收材料由於其電磁吸收差且工作頻率窄,無法滿足社會發展的需要。因此,開發具有顯著電磁吸收和寬工作頻率的先進吸波材料非常緊迫,具有重要意義。


目前,鐵氧體材料是研究最廣泛的吸波材料。特別是,因為電磁波磁損耗和介電損耗的雙重吸收能力,Fe3O4具有很好的EM電磁波吸收性能。但是,Fe3O4的窄吸收帶寬限制了其在該領域的應用。因此,已經進行了許多研究以拓寬其對於EM波的吸收帶寬。在這些工作中,設計了具有不同化學組成的核-殼結構,例如使用電導率和介電性能差異較大的材料進行重組,通過多層結構增加界面並增加材料的比表面積等。阻抗匹配也是評估吸波材料吸收效率的關鍵參數,它決定了EM波是否可以進入材料內部。因此,在設計吸收材料時,有必要充分考慮阻抗匹配。


二、研究成果


近日,陝西科技大學Yan Bao等研究人員報導了通過溶劑熱和液相還原相結合的三步法製備磁性三層空心結構Fe3O4/FeCo/C(TSH-Fe3O4/FeCo/C)複合微球。FeCo用於增強不同頻帶中的電磁波(EM)吸收並拓寬有效吸收帶寬,而碳則用於改善阻抗匹配。設計了三層空心結構,以產生多個界面,有利於界面極化,增加多重反射和散射,並為Fe3O4核提供抗氧化的物理化學保護。TSH-Fe3O4/FeCo/C複合微球的微觀結構和形態通過TEM、XRD、拉曼和XPS進行了表徵。


結果表明,磁性Fe3O4完全被FeCo和碳逐層覆蓋。作為電磁波吸收材料,在厚度為2.2 mm時,TSH-Fe3O4/FeCo/C複合微球的最大反射損耗高達-37.4 dB,有效吸收帶寬達到5.9 GHz。優異的EM波吸收性能歸因於外殼材料(Fe3O4、FeCo和碳)和獨特的三層空心結構,從而導致多重弛豫過程和良好的阻抗匹配。因此,這項工作將有助於設計和製備具有優異吸波性能和更寬吸收範圍的高性能電磁波吸收材料!相關研究工作以「Design of magnetic triple-shell hollow structural Fe3O4/FeCo/Ccomposite microspheres with broad band width and excellent electromagnetic wave absorption performance」為題發表在國際著名期刊《Ceramics International》上。

論文連結:

https://doi.org/10.1016/j.ceramint.2020.06.169

​陝科大《國際陶瓷》優異電磁波吸收性能,獨特三層空心材料


​陝科大《國際陶瓷》優異電磁波吸收性能,獨特三層空心材料

圖1.(a)逐步製備TSH-Fe3O4/FeCo/C微球的示意圖;(b–d)各種微球的TEM圖像:(b)H–Fe3O4,(c)DSH-Fe3O4/FeCo和(d)TSH-Fe3O4/FeCo/C;(e)TSH-Fe3O4/FeCo/C微球的HRTEM圖像;(f–g)Fe(紅色),Co(綠色),O(黃色)和C(藍色)的EDX圖像和元素映射;(h)H–Fe3O4,DSH-Fe3O4/FeCo和TSH-Fe3O4/FeCo/C微球的 X射線衍射圖和(i)TSH-Fe3O4/FeCo/C微球的拉曼光譜

​陝科大《國際陶瓷》優異電磁波吸收性能,獨特三層空心材料

圖2.(a–c)反射損耗和(d)不同厚度的各種微球的阻抗匹配值:(a)H–Fe3O4,(b)DSH-Fe3O4/FeCo和(c)TSH-Fe3O4/FeCo/C。

​陝科大《國際陶瓷》優異電磁波吸收性能,獨特三層空心材料

圖3 各種微球的(a–c)ε&39;'曲線和(d)C0曲線:(a)H–Fe3O4,(b)DSH-Fe3O4/FeCo和(c)TSH-Fe3O4/FeCo/C


三、結論與展望


綜上所述,作者採用三步法成功地製備了磁性三層空心結構Fe3O4/FeCo/C複合微球。電磁波吸收研究表明,TSH-Fe3O4/FeCo/C微球具有-37.4 dB的優異吸收性能和5.9 GHz(從11.7至17.6 GHz)的寬有效吸收帶寬。這歸因於中空Fe3O4微球表面的FeCo和碳塗層的包覆,介電損耗與磁損耗協同作用,並且具有良好的匹配阻抗。結果表明,FeCo在不同頻率增加了TSH-Fe3O4/FeCo/C微球的吸收機制,而碳層增加了TSH-Fe3O4/FeCo/C複合微球的介電損耗並改善了阻抗匹配。此外,獨特的三層空心結構賦予了複合材料微球界面極化和多次反射與散射的能力。TSH-Fe3O4/FeCo/C微球有望作為寬頻帶吸收材料應用於吸波領域。(文:嘉一)


本文來自微信公眾號「材料科學與工程」。歡迎轉載請聯繫,未經許可謝絕轉載至其他網站。

相關焦點

  • 東華大學《Carbon》多孔碳納米膜,優異電磁波吸收性能
    由於隱身技術的迅速發展和日常生活中電子設備的使用日益增加,電磁波吸收(EMWA)材料受到了廣泛關注。高效EMWA材料被廣泛應用於軍事通信衛星、防禦X波段跟蹤、高頻成像雷達、衛星數字數據傳輸。目前,一些磁性和介電材料可廣泛用於準確改善EMWA樣品的吸波性能。但是,某些磁性材料(如磁性微球)具有EMWA頻率範圍窄、易自然氧化以及密度大的缺點,極大地限制了其實際應用。
  • 北航:製備一種納米複合材料,實現優異電磁波吸收性能
    為了減少電磁汙染,研究人員越來越致力於開發有效的微波吸收材料,該材料可以將電磁能轉換成熱能或其他形式的能量,例如電能和機械能。在各種EMW吸收材料中,諸如Fe,Co,Ni及其合金等磁性金屬材料因其高飽和磁化強度、高磁導率和強各向異性而引起了廣泛關注。此外,已知磁性金屬顆粒的電導率和磁性受其微觀結構的影響。
  • 電磁輻射屏蔽材料,石墨烯材料在電磁波吸收領域的應用
    碳材料是電磁屏蔽和吸波材料研究的重要內容,對於石墨、碳纖維、碳納米管等材料的電磁屏蔽和吸收性能的研究已經相當廣泛。石墨烯具有室溫量子霍爾效應和良好的鐵磁性,與石墨、碳纖維、碳納米管等材料相比,擁有獨特性能的石墨烯可以突破碳材料原有的局限,成為一種新型有效的電磁屏蔽和微波吸收材料。
  • 青島科大:低成本輕質納米複合材料,優異的電磁波吸收性能!
    導讀:本文製備的納米複合材料(BC/Fe3O4@C-2)在2.46 mm的匹配厚度下具有優異的電磁波吸收性能,而且這個材料具有高效、綠色、可大量生產、優異的RL、薄匹配厚度以及較寬的有效吸收頻帶的特點,為輕型吸波材料的未來發展提供了新的借鑑
  • 製備優異的電磁波吸收材料
    在過去的幾十年中,電磁波已廣泛用於日常生活,工業生產,軍事和航空航天領域。然而,電磁輻射的增加不僅幹擾電子設備的正常使用,而且危害人類健康。此外,設備的便攜性要求更高的效率和更小的體積。因此,具有重量輕,匹配厚度薄,有效吸收帶寬寬,吸收能力強等優點的電磁波吸收材料的製備成為熱點。
  • 製備優異的電磁波吸收材料
    在過去的幾十年中,電磁波已廣泛用於日常生活,工業生產,軍事和航空航天領域。然而,電磁輻射的增加不僅幹擾電子設備的正常使用,而且危害人類健康。此外,設備的便攜性要求更高的效率和更小的體積。因此,具有重量輕,匹配厚度薄,有效吸收帶寬寬,吸收能力強等優點的電磁波吸收材料的製備成為熱點。
  • 山東大學:三元納米纖維材料,出色的吸波性能
    為了減少通信技術和電子設備對當前電磁(EM)環境的負面影響,並滿足精密設備的抗幹擾和物理保護的需求,三元複合材料也成為開發高強度複合材料的焦點。研究證實,三元複合系統極大地促進了電磁波吸收的進一步改善。而三元複合材料實現協同效應的關鍵是如何合理選擇功能成分並設計合適的微結構。
  • 優異的吸波性能!具有特殊香蕉葉狀微結構的氣凝膠
    由於Mo原子之間的二維(2D)電子-電子相關性將有助於增強平面電磁波傳輸性能,因此MoS2有望充當出色的吸波功能材料,但純MoS2的吸波性能差,研究發現其與碳材料混合可以實現較強的電磁波吸收,但塗層厚度太大一直是個問題。
  • ​西工大孔傑團隊:刷新該材料性能上限!裝備隱身等領域重要意義
    先進的電磁吸波材料具有吸收強、有效吸收頻帶寬、輕薄、密度小的特點,在軍事隱身和減弱電子產品和無線網絡基站中的微波汙染或輻射方面有著迫切的需求。各種磁性材料,如鐵氧體、鐵基、鈷基、鎳基納米粒子和合金,以及碳纖維、碳納米管、石墨烯等碳族材料,主要以塗層、密封或複合的形式進行電磁波吸收材料的工程應用。
  • 哈工大《Carbon》:一種高性能電磁波吸收材料
    微波吸收是一種針對嚴重電磁汙染的高級且可持續的策略,因為它建立在電磁能量的有效轉換上,而不是傳統的反射原理。以這種技術,微波吸收材料(MAMS)已經得到了廣泛的關注,並進行了深入研究。眾所周知,電磁波是由空間中相同且相互垂直的電場和磁場產生的,這確定了它們的傳播可以通過與電或磁分支相互作用而終止。因此,常規MAMS通常分為介電損耗和磁損耗的介質。
  • 廣工大《Carbon》:三維蜂窩狀複合材料,優異的電磁波吸收性能
    同時,軍事領域對飛機隱身性能的要求也越來越高。然而,通常分散在EM波透波基體中的傳統吸收材料(例如鐵氧體、磁性金屬等)不再能滿足航空航天領域對吸波材料的高要求。因此,必須製備一種新型的吸波材料以滿足日益嚴格的質量要求,在民用和軍用領域都能發揮重要作用。
  • 西工大:多層異質結構的磁性管狀纖維材料,呈現優異吸波性能!
    引起的電磁汙染可能對人體健康和精密電子設備的運行造成不利影響。為了解決這些問題,設計和製備各種頻率帶寬的微波吸收材料一直是研究的重點。理想的吸波材料應具有出色的綜合特性,例如超寬吸收帶寬,強吸收,重量輕和厚度薄。迄今為止,已經有許多方法可以調節微波吸收材料的阻抗匹配並改善反射損耗(RL)。其中,優化材料的組成和結構成為近年來的熱點。
  • 西工大張寶亮團隊:多層異質結構的磁性管狀纖維材料,呈現優異吸波性能!
    引起的電磁汙染可能對人體健康和精密電子設備的運行造成不利影響。為了解決這些問題,設計和製備各種頻率帶寬的微波吸收材料一直是研究的重點。理想的吸波材料應具有出色的綜合特性,例如超寬吸收帶寬,強吸收,重量輕和厚度薄。
  • 科學網—新材料令電磁波輻射「聞風喪膽」
    因此,電磁屏蔽/吸波材料的研究開發一直備受世界各國學術界和工業界的廣泛關注。 石墨烯帶來驚喜 所謂的電磁屏蔽/吸波材料主要包括金屬和高分子複合材料。傳統的金屬基電磁屏蔽材料存在密度大、結構設計困難等問題,並且應用也受到限制。
  • 新型納米吸波塗層材料的研究
    2納米吸波塗層的吸波原理和結構特性吸波材料的吸波實質是吸收或衰減入射的電磁波,並通過材料的介質損耗使電磁波能量轉變成熱能或其它形式的能量而耗散掉。吸波材料一般由基體材料(黏結劑)與吸收介質(吸收劑)複合而成。吸波材料可以分為電損耗型和磁損耗型2類。電損耗型材料主要靠介質的電子極化、離子極化、分子極化或界面極化來吸收、衰減電磁波。
  • 復旦大學:一種原位取向生長策略,製備優異吸波材料
    如今,精密儀器的電磁屏蔽和軍事裝備的偽裝能力都對電磁波的吸收提出了更嚴格的要求,尤其是在微波波段。因此,許多工作集中在製造有效的微波吸收或電磁幹擾屏蔽材料上。電磁波分為兩個相互作用的分量:電場和磁場。對於純介電微波吸收(MA)複合材料,難以同時滿足熱穩定性,強損耗和寬帶吸收的問題,這限制了它們的實際應用。由於強烈的鐵磁諧振行為和疇壁位移,具有獨特性能的磁性材料成為MA候選材料。這些功能不可能在純電介質系統中體現。作為一種重要的功能材料,基於磁性的吸收器具有滿足苛刻要求的巨大潛力。
  • 西工大李賀軍院士團隊《AFM》綜述:石墨烯和MXene基高性能吸波材料...
    吸波材料是最早用於軍事上的隱身材料,能吸收、衰減入射的電磁波,並將其電磁能轉化為熱能耗散或使電磁波因幹涉而消失的一類材料當有電磁波輻射到吸波材料的表面時,一部分入射到它的表面被吸收,另一部分則被反射。被材料吸收的電磁波在材料內部傳播時,通過多次反射將電磁能轉化為其它形式能量而消散掉,同時還有部分被吸收轉化的電磁波在材料內部發生反射,傳出表面進入大氣中。
  • 研究人員發現二維材料可吸收電磁波 具有卓越的屏蔽效果
    在收音機、電視、Wi-Fi、藍牙和手機網絡等常見技術之間,電磁信號無處不在。但在如此擁擠的電波下,電子設備會受到大量的幹擾,從而削弱連接,降低數據傳輸速度,全面影響設備的功能。對於電子設備來說,電磁幹擾是一個嚴重的問題,所以通常在元件周圍放置屏蔽材料。這些材料通常是像銅這樣的薄膜金屬箔,可以將錯誤的信號反射到空氣中。
  • 電磁波越來越多?不怕!現在有了新材料,可屏蔽99%的輻射
    電磁波越來越多?不怕!MXenes是一種導電的二維材料,因其在可噴塗天線、導電粘土和快速充電電池電極方面的應用而越來越受到關注。幾個月前,德雷克塞爾大學的團隊描述了一種特殊的MXene材料——碳氮化鈦(titanium carbonitride)優異的的電磁屏蔽性能。碳氮化鈦不僅非常薄(只有幾個原子厚),而且它會吸收信號而不是反射信號,所以在這個過程中它阻擋了電磁波。
  • 哈工大:一種新策略,實現耐高溫電磁波吸收材料
    隨著電子設備日益普及,電磁汙染日益增多,這不僅影響電子器件的正常使用,也對人們的生命健康造成威脅。具有高性能微波衰減功能的電磁吸收材料可以通過電磁波衰減保護我們的生命免受射頻輻射的侵害。然而,影響先進的電磁衰減材料的開發和應用的關鍵問題是在高溫下吸收電磁波的性能降低。